第64頁
真過上了這樣定時定點接送孩子的生活,張巧才體會到現代職場女性當媽的不容易,像她這樣不用坐班的淘寶店主都覺得時間被綁住了,何況那些在公司上班的mama們呢,難怪她以前許多結婚的女同學們不管原先工作做得咋樣,等孩子正式上學了,不少人都辭職當了全職mama天天在朋友圈發雞湯文做微商,想來也是無奈之舉吧。 實在是這個時間表對于要上班的mama們來說太不友好了,哪家公司能讓你這樣隨著孩子時間上下班呢,有條件的可以請阿姨幫忙然而錢花了也不放心,請公婆幫忙帶孩子呢住一起又容易鬧矛盾,再說除了吃穿,還有孩子的學習需要輔導,想想當媽的在公司忙了一天到了家,要干家務不說還要給孩子輔導功課,而孩子名義上的爸爸經常是葛優癱在沙發上玩手機打游戲萬事不cao心,這樣的日子一天兩天能過,時間長了怎么可能不吵架。 然而辭了職就沒收入和保險,又仿佛變成依靠老公養著的不獨立的女性了,沒有收入就更沒有話語權沒有地位了,平時還好一旦發生爭執,說起狠話來,男的可不管你天天在家洗衣做飯打掃衛生帶孩子的疲累和不得不放棄工作的委屈,只會覺得自己養家糊口不容易,你不上班天天在家呆著還沒事發什么牢sao,賢妻良母沒一樣干好的算什么女人。 當然顧家的男人也是有的,但是根據那些女同學們的吐槽來看是極少數的,哎,原諒她以前在群里看了太多吐槽了,只覺得現代女性不管當媽還是當老婆都不容易,沒一個活是好干的,還不如上班呢,起碼工作干好了還能升值加薪,辦公時間之外還能喘口氣。 第39章 大山深處有人家21 不過這巴市真不愧是全國聞名的對女性友好的城市,當地男人也有著耙耳朵rdquo;的美名,巴蜀地區的男人相對其他城市的男性來說更為顧家更尊重疼愛老婆,家務分工養育孩子這塊很少有喪偶式育兒rdquo;的情況出現。 就她來了巴市這一年多來看到的情況而言,每次帶著小欣怡出去玩,經常能看到爸爸帶著孩子玩耍的,不像別的地方到哪里都是當媽的管孩子,每天接送孩子的大軍也不再是清一色的mama團們,這情景讓人看著就舒服,然而在當地人眼里卻是尋常,本來嘛,孩子又不是當媽一個生的,千辛萬苦生下孩子來,你當老公做爸爸的要是連手都懶得伸,那還禍害人家姑娘干啥,一個人過不是剛好么。 住得越久,張巧越慶幸自己當初帶著小欣怡搬家的決定,她希望孩子能健康快樂地成長,能樹立起正確的三觀,能開朗自信地大步向前,而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當然會起著有益的作用,這倒不是說巴市就沒不好的地方,哪有十全十美的呢,只是相對于小欣怡原先的生長環境來說,巴市無疑要好上太多了。 每天照顧孩子生活和學習,努力經營著自己的小生意,張巧的日子過得忙碌而充實。 孩子在學校不用多加看顧的時候,她就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投注到自己的小店上來,買了不少跟服飾有關的書籍回來學習,又不時有些創新巧思制些新品售賣,一直以來裁縫師傅、店家、客服和打包員都是張巧自己一個人擔任。 因為不經常在線的緣故,在大部分賣家眼里,衣?念rdquo;的老板頗為佛系,又因為店里都是些布匹衣服飾品之類的原創衣飾,甚至還能接受定制,看上去很有點像那些有情懷的手藝人或文青開的玩票性質的店,所以愛這風格的倒是很快成了忠實顧客,時不時就關注是否上新準備買上一波,當然不愛的買家連頁面拖到底的耐心都沒有。 家里的小陽臺被張巧放上了長條桌、縫紉機、置物架和鮮花綠植等物品,布置了一番之后幾乎成了她的工作室了,她最喜歡天氣晴好的時候在暖融融的陽光下剪裁布匹縫制衣衫,溫暖的陽光曬著,聽那剪刀劃過布匹的聲音,針線穿透衣物的聲音,縫紉機的噠噠聲,看著一件件衣衫飾品在手中慢慢成形,總是讓張巧覺得十分有滿足感,小欣怡也很喜歡看mama做衣服的樣子,覺得特別好看特別溫柔,光看著就覺得心里溫暖極了。 母女倆都對目前的生活十分滿意,那閉塞的山村生活重男輕女偏心眼的石老太仿佛都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小欣怡甚至在某天看電視的時候跟mama調侃道:奶奶一定是沒有讀過書,所以才會那么壞的,像她那樣是不對的,不讀書不學習所以是個壞mama壞奶奶。rdquo; 張巧:hellip;hellip; 張巧看了一眼電視上正播放的公益廣告,不知這孩子怎么聯想到這上面上來了,不過也許讀了書確實會好些也不一定呢,就暫且讓她以為是因為知識存儲不夠的原因吧。 這上了小學,就得天天做作業復習預習功課了。 張巧每次聽到其他家長說自家娃娃一做作業就東張西望吃東西喝水上廁所沒個消停的時候,就十分慶幸小欣怡是個省心的寶寶,她上課從不做小動作和同學聊天傳小紙條什么的,小身子坐得板板正正的,專心致志地聽老師講課,做作業學功課也很是自覺,到家之后就會自己乖乖掏出課本對照著老師留的作業清單一項項完成,自己檢查完了之后然后再找mama檢查。 其實學生課堂上的幾十分鐘是最重要的,專心聽講下課再做好復習預習的工作,很難考出壞成績來,當然實在對學習不開竅的孩子不在此列,但是絕大部分孩子都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才造成學習成績不理想的情況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