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頁
比如說,葉粲是個瘋子,又比如說葉粲是個野種。 有個驕傲的女公子曾經推了葉粲一把,說她是野種。因為葉粲的母親,雖然是老燕王的妃子,但其實和被人茍合生下了葉粲。 在那些隱晦的猜測中,葉粲忽然明白一件事:老燕王其實不是她的父親,她的父親應該是老燕王的二王子——也就是葉粲名義上的二兄。 二王子好美色,強迫了葉粲的母親,最后生下了葉粲。 但其實還有另外一個說法,說是當時行此事之人,不止二王子一人。所以葉粲是個父不詳的孩子。 當然,葉粲并不在意這些東西。無論她有沒有王室血統,她都是這世間至高無上之人。因為她身上流著母親的血,她的母親是這世界上最高貴的女子。 不久之后,老燕王駕崩,葉粲的大兄登基,就將瘋狗一樣的葉粲鎖在了深宮里。 葉粲蹲在宮門口,聽著侍衛們閑談說,大兄頒發新政,大兄被軟禁,大兄被殺了。 之后,葉粲的二兄登基。 二兄的瑣事翻來翻去也就那么幾件事,出游,搶美人,回宮了。再之后,寵信伶人,為了伶人殺了,給伶人升官進爵啦。 葉粲抱著自己的劍坐在斑駁的宮墻上,眺望著這座恢弘的蒼涼宮殿,心想估計不久之后,她二兄也會死。 果然,沒過多久,葉粲的二兄死了。 一場宮變中,葉粲躍下城墻,將當年聽八卦里所有疑似她父親的人都殺得一干二凈。 劍上的血才擦干沒幾日,那個傳說中的伶人帶著一群人浩浩蕩蕩地來到葉粲所在的宮殿,恭迎她登上了王座。 那個伶人說,她有著二兄的血統,是二兄的唯一繼承人,燕國理應由她繼承王位。 葉粲問他,當王很好玩嗎? 對方回答,身為王,能夠擁有世間一切的美好。能用手中的劍殺盡一切礙眼之人。 這是一個扮演王的游戲,葉粲對此清晰無比。 每一個人都理應是自己的王,那么為什么還要成為別人呢?葉粲覺得這樣的矛盾很有意思,這個扮演王的游戲也很有意思,所以她答應了對方。 可因為不喜歡對方,在登基大典的那一日,她讓對方死在了對方的劍下。 當jian臣的鮮血順著劍滴落在潔白的祭壇上時,就注定了這場扮演王的游戲,充滿了血腥。 一場宮變后,葉粲穩穩地坐在了王座上。 她穿著王的冕服,戴著王的冠,將王的劍放在了膝蓋上,冷漠地注視著王座之下各種各樣的表演。 稱贊或者謾罵,忠誠或者jian詐,誠實或者欺騙等等矛盾體,兩相組成了葉粲的朝堂。掌握著王國命脈的貴族們,在葉粲的眼里只是各式各樣的工具人或者小丑。每一日都在用葉粲在史書上見過的事情。逗弄著葉粲發出冷笑。 葉粲冷眼旁觀,像是高高在上的王,又或者是扮演王的傀儡一樣,注視著他們的一切。 葉粲覺得,這場戲她可以一直看到王朝破滅為止。 直到那個夜晚,她在雪夜之中發現了另一個擁有高潔的女人,忽然升起了一個念頭:或許她的滅亡會比燕國的覆滅來得更快。 因為在那個夜晚,她找到了母親從前所說的長眠之地。 那是女人身體的最深處。 那個地方,柔軟,炙熱,緊緊地包裹著她,無比美好。 第140章 二十七 人的一生中,無時無刻都在扮演著某一個角色。比如說葉粲,她一開始扮演的是燕國的公子。再后來,成了王庭祭司的弟子,燕王的瘋狗,再到如今的燕王。 她的身份在不斷地變化,角色也在不斷更新。隨著角色的更新,經歷的豐富,圍繞在她身邊的人與事業發生了許多的變化。 如今她是王,那么圍繞在她身邊的一定會有那么幾個角色:正直的忠臣、諂媚的jian佞、狡猾的權臣、以及溫柔的賢后或者是嬌艷的寵妃。 在這場扮演王的游戲里,葉粲根據自身的能力和狀態判斷,選擇當了一個昏君。作為一個昏君,身邊必然有供她享樂的寵妃。 就好似史書里記載的那樣,葉粲成了一個“好酒yin樂,暴虐昏庸”的殘暴君主。她和那些記入史冊,僅留存幾筆的昏君一樣,做了不少荒唐事。 比如寵愛美人,美人之言是從。大司徒于殿前言美人禍國,王怒,殺之。 再比如,諸侯聽聞王喜好美人,在國中搜羅大批美人進貢于王。王大悅,大聚樂戲於王庭,以酒為池,縣rou為林,使男女倮相逐期間,為長夜之引。 如此荒誕的行事,引來了無數臣民的怨懟之聲。葉粲知道,終有一日,她會不得好死。 每當入夜,葉粲總會在那些冤魂一般的凄厲咆哮中驚醒。她坐起身,望著憧憧燈影灑下的一片幽暗,莫名覺得荒誕。 她抬眸,望著掛在對面墻上的寶劍,總覺得白日里那個荒唐行事的人不是自己。那是王,不是葉粲。 可是王不是她,她又應該是什么呢? 葉粲覺得十分茫然,每當覺得茫然的時候,就會轉頭,看一眼躺在她枕邊的女人。 那個女人,那個在雪夜里與她初見的女人,就好似每一個昏君所擁有的寵妃一樣,在每一個深夜里與她廝混到天明。 葉粲望著她身上斑駁的紅痕,時常情不自禁地俯身,將灼熱的指尖落在她雪白的肌膚上。她抬手,撫摸著女人的如春水般柔和的面頰,撫平她滿含愁苦的眉宇,偶爾想起初見時對方倔強又高傲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