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帝江山_分節閱讀_117
即刻有小太監跑出去傳旨,還未到宮門便已經有趙瑗的侍從得知,告訴蕭山,蕭山便下了轎,叉手等候在宮門處。 在眾人的猜測之中,蕭山緩緩的走到殿中,跪下行禮道:“吾皇萬歲?!?/br> 趙構心中有種十分別扭的感覺,道:“平身吧,朕認得你,你本是秦檜義子,怎的會被他逼迫?” 蕭山道:“都是多年往事,臣今日進城,剛剛得知陛下英明之舉,能夠重見天日,心中感念陛下恩德,特意前來叩謝?!?/br> 趙構注意到蕭山說的回京時間是今天早晨,心中略安,朝著蕭山看去,只見他面色如常,雙目有神,走路腳步穩健,沒有半點受傷之相,心中暗暗的詫異。 趙構尚未開口說“不必多禮”,卻不料早已蔫死的秦熺忽然雙眼放光,跳起來叫道:“秦山,你這個吃里扒外的王八蛋!你昨夜是怎么害我爹?咦,你不是受傷快死了嗎?” 他一句話尚未說完,便被蕭山打斷,蕭山的話聲音渾厚:“我是今日早晨才剛剛抵達京城,不知秦少監這番昨夜的話是什么意思?受傷云云更是不知所謂!” 趙構眉頭微蹙,盯著秦熺,說話也不客氣的指名道姓:“秦熺,朝堂之上,豈容你放肆?” 秦熺便再也說不出話來,只恨恨的盯著蕭山。 趙瑗道:“啟稟陛下,我這位侍從,本名叫做蕭山,當日被秦檜逼迫所害,無處可逃只有前去投軍,曾經平定荼陵茶寇,宣州妖賊,卻因為秦檜打壓,一直都未能有任何提拔?!?/br> 眾位大臣立刻附和,道:“當給蕭將軍平反!” “如此人才,當提拔大用!” “此乃彰顯陛下圣德之意” “……” 趙構剛剛搞定了秦檜,他也不是很方便在眾臣面前公然駁回趙瑗的請求,他在心中轉了一個圈,見蕭山一口咬定是今天早晨才抵達臨安,那么這個人也算是知情識趣,便看向趙瑗,問道:“普安郡王以為呢?” 趙瑗道:“他本是我王府侍衛,現在已經正名,依舊當我侍衛好了!他一直很忠心,知道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雖當過秦檜義子,也是無奈之下的權宜之計,還請陛下明鑒?!?/br> 趙構在心中衡量片刻,便裝模作樣的問道:“蕭山,你現在任何職?” 蕭山道:“是鎮江府統制邵宏淵屬下的一名部將,下轄三百人?!?/br> 趙構點了點頭,對眾人道:“王府侍衛誰人都可以當,但蕭卿既有領兵之才,做侍衛太大材小用。這樣吧,朕將你調往鄂州,此乃長江上游,國家緊要之地,就做……”趙構想了半天,給蕭山找了個全然沒任何實權也不能隨便跑京城的差事:“去劉锜手下當名正將吧!原先的部將依舊駐扎原地,不可隨意輕動!劉卿是當世名將,你跟在他身邊會受益良多?!?/br> 趙瑗早就知道趙構恐怕會是這番布置。趙構這個皇帝做什么事情都愛躲在背后,很少自己出面。如今他已經當著眾臣之面褒獎過蕭山,一時半會蕭山不會有事了。只不過,恐怕決不會得到重用,也很難回京了。 趙瑗想到這里,心中有些黯然,但隨即覺得總比之前一直藏著掖著要好很多。而且趙構不愿將蕭山留在京城,大概也是不愿看到自己和蕭山走的過近。 說完這些,趙構又轉過頭來,好似征詢意見一般,問道:“普安郡王覺得如何?” 趙瑗躬身行禮:“陛下恩典,臣牢記于心。想必蕭山亦是對陛下感恩戴德,當盡忠職守以報圣恩?!?/br> 趙構點了點頭,又將萬俟思,湯思退等幾個老資格的臣子留下,商議怎么處理秦檜的事情,如何發配他的子孫。 秦熺是被秦黨攙扶著出宮的,等他回到家中的時候,他家里也受到了圣旨,讓其靜坐家中,不得隨意外出。 三四天過后,趙構便再次下旨,將秦檜的罪狀找出來數條,讓其后人流放各處,又將其黨羽罷官流放,情節輕的貶官至地方,不再錄用。 時值此刻,秦檜一事總算是塵埃落定,天下都拍手稱快。更有韓世忠原本臥病在床,眼看熬不過這個盛夏了,豈料聽聞秦檜之死的消息,精神大振,居然又好了過來,能夠再次出游西湖了! 蕭山掰著手指頭算了算,秦檜倒臺的時間,比歷史上足足提早了八年,自己的蝴蝶翅膀,已經在慢慢的扇動歷史的走向,在這種連鎖效應下,趙構會不會也跟著提早退位呢? 蕭山的心思趙構根本不可能知道,他現在正享受當皇帝的快樂,他下旨恢復了一些被秦檜陷害的官員的名譽和官職,允許其后代出仕,亦將當年秦檜搶占的田產又歸還它們。一時間對趙構歌功頌德之聲再起,都以為趙構這一次,是要重振雄風了。 蕭山在京城靜養了三天之后,也該前往鄂州赴任,期間趙構倒是將他叫過去了一次,他已經當著眾人之面稱贊過蕭山,此刻便極力解釋撫慰:“蕭山,當日將你留在秦府,也是逼不得已的事情。若非你在秦府打亂了秦熺的步伐,讓他無暇它顧,事情怎么會進行的如此順利,你是這件事情的大功臣。當晚回宮,朕想起你身在狼xue生死難料,真如利刀刺心一般難受。幸得上天保佑,你武藝高強能夠脫身,不負朕之所托,到了鄂州要盡心竭力效忠朝廷,朕對你期望很高!” 作者有話要說:我只想說:九哥你雄起一把,就是把蕭山抓去砍了又怎樣,乃說的再天花亂墜情真意切,蕭山也不會愛你這白蓮花渣受?。。?! 84、御賜美女 趙構道:“朕一想起你深陷狼xue,就覺得心如刀絞!” 蕭山看著趙構的嘴臉,只覺得心中想吐,但現在自己沒有絲毫和趙構叫板的本錢,只得暫時忍耐,躬身道:“臣心中知道陛下將臣留下,必然有深意,臣感激陛下能夠委以重任,想的都是如何效忠陛下,怎會有別的念頭?” 趙構點了點頭,對于蕭山這番回答還算是滿意,又忽然問了一句匪夷所思的話:“朕看瑗瑗這孩子不錯,打算立他為嗣,你和他一直關系不錯,覺得怎樣?” 蕭山一個冷噤,即刻道:“此乃陛下家事,臣不敢多言?!?/br> 趙構對蕭山這個回答非常滿意,稱贊了兩聲,便將他放走。 等待蕭山走了之后,趙構回到宮中,忽吳皇后求見。 趙構這些年早就沒有去吳皇后宮中過夜過了,但對這個女人卻還有著一份尊敬,便問道:“圣人前來,是有什么事情么?” 吳皇后問道:“官家,臣妾聽說近日大臣上表,催促官家早立皇嗣,官家如何打算呢?” 趙構默然不語,他今年已經四十三歲,努力了大半輩子,太醫王繼仙的靈丹妙藥吃了一籮筐,女人找了無數個,也沒能生出個孩子,也漸漸的不再指望自己有那能力了,開始認真的考慮起皇嗣的問題來。 趙瑗和趙琢都是他的養子,現在分府而立,趙構自己是比較看好趙瑗的,這次干掉秦檜趙瑗亦出了不少力氣,比趙琢這個和秦檜走的比較近的皇子要好多了。 但趙瑗作為自己的繼承人,能不能堅持自己的議和路線,又在自己年邁體衰的時候,對自己好呢? 這個問題趙構在心中衡量了許久,依舊沒有任何答案。倒是朝中頂替秦檜黨羽位置的那些大臣,卻大部分傾向了趙瑗。 秦檜之死的幕后黑手是誰?這種街頭巷尾的流言,對趙瑗帶來了一定的困擾,因為人人都說是他干的,而不免背后遭人議論是非。 但也給其帶來了一定的政治名望,使得一些致力于恢復河山的有識之士,看到了未來的希望,認為其胸有大志,為國鋤jian,紛紛傾向于他。 在秦檜死后的三個月后,趙構幾乎每天都要收到大臣請求及早立皇嗣的折子,還有一些將趙構遲遲不立皇嗣的原因推到秦檜身上,說秦檜阻撓陛下立嗣,其實是狼子野心,陛下為了國家安定,當早做決定以安民心。 趙構心中有些動搖,可還是覺得趙瑗有些時候的舉動也不是那么讓自己完全滿意,有待再繼續考察。 韋太后見外廷形勢都傾向于趙瑗,也出來表示了自己的觀點——她更喜歡趙琢,因為這孩子從小就在宮里,孝順的很! 趙構有些頭疼,頭發又多白了幾根,如何考察兩位養子成了他最近最頭疼的事情。 他在心中劃定了幾條自己接班人的標準:聽話孝順絕對是第一位的,這保證了自己后半生的幸福;沉穩老實中規中矩不要去挑釁金國,這是第二位的,這保證了自己后半生的安全;至于其治國才能等等,倒是排在了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