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帝江山_分節閱讀_118
可如何知道兩個兒子誰更聽話?趙構覺得自己前半生犯了不少錯誤,被很多人坑過,完全是憑著自己堅強的意志才能一次次的從坑底爬出來,這一次一定要睜大眼睛看仔細,千萬別再掉坑里了。 一日,趙構玉津園游宴,摟著自己的新寵劉貴妃時,忽然想起天下所有的事請,莫過于色最能迷人心竅,即便是現在看起來聽話孝順的人,也難保將來有一天不會被美色所迷,違背自己的意志。想到這里,趙構當即召兩位養子進宮,將身邊的宮女賜給兩人,每位養子分派了十名處女。他說的含混,只說是聽說你們身邊無人服侍,朕看著不像話,便挑了朕身邊的暫時給你們用。 趙琢自然喜不自禁,當夜回去就摟著十名美女共度春宵去了。 趙瑗卻十分的為難,不知道皇帝此意究竟為何。 陳俊卿自從上次朝會出面給趙構第一個解圍以后,也頗得趙構的欣賞,此刻被趙構指派給趙瑗當王府的教習官。聽聞此事便極力的勸說趙瑗:“殿下,你這么多年來,僅有一名子嗣,后院雖有一名夫人,卻不見動靜。陛下此舉,恐怕是在為后代子嗣考慮,一面皇嗣步了自己的后塵。依臣之間,殿下當在官家所賜之人中,挑選兩名中意的,納為妃嬪,及早誕下后嗣!” 趙瑗有些煩躁,他接受夏氏是因為韋太后所賜,不敢不要,可現在趙構又塞進來十個女的,難道真的是想考察自己的生殖能力? 要和這些完全沒有半點感情,更談不上愛的女人上床么? 趙瑗心中微微嘆氣,往日這件事對他來說也不算太難,只是…… 趙瑗坐在書房內,面前的書案上擺著一封蕭山寫來的信,他只要一看到這封信,便想起當日蕭山離開京城的情景。 那天是清晨,蕭山經過三天的修養,身上的傷口基本已經結疤,也不肯在京城多留,說地方上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能夠行動自如就要走。 趙瑗挽留無效,便獨身一人前去送他出城。 那天正是夏日清晨,天邊的朝霞絢爛無比,晨日的光輝射在蕭山的身上,他的渾身都鍍了一層金光似的。 趙瑗心中有些舍不得蕭山,但也知道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兩人立于西湖邊上,天色尚早,也沒有人前來游湖,周圍只聽得見鳥叫聲和盛夏花香。 蕭山看了趙瑗許久,眼神中流露出的那種神色讓趙瑗十分熟悉,帶著一絲不舍和迷戀。 趙瑗不敢和蕭山的眼神相接,只是看著別處,卻聽到蕭山聲音中帶著忐忑:“有件事情,我一直都想問你,但是怕你生氣,現在要走了,即便說了什么不該說的話,你應該能夠原諒的吧?” 趙瑗只覺得心虛得厲害,他隱隱的知道蕭山想要問什么,可他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蕭山見趙瑗許久不說話,深深吸了一口氣,終于問出了隱藏在心中多天的疑問:“那天,我從秦府出來,被彬甫救走,昏迷之中,有人……”他停了一停,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有人親過我……” 趙瑗轉過頭來,看著蕭山,他知道對方說的是什么,那時候雖是無奈之舉,可是現在想來,心中竟有著一陣蕩漾。 蕭山的雙目,看著趙瑗,緩緩的道:“那個人,是你么?” 趙瑗不說話,他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蕭山的雙眼漸漸變得黯淡,自覺這句話問話實在太蠢,剛剛靠近一點的關系,就這樣又被自己推遠了。 正在蕭山覺得有些灰心的時候,卻聽見趙瑗用著幾不可聞的聲音道:“是我?!?/br> 這兩個字聲音很小,但卻足以震破蕭山的耳膜。他心中的歡喜全然表現在臉上:“你沒經我同意就偷襲我,現在要討回來!”話音未落,蕭山便伸長了脖子,在趙瑗的臉上輕輕吻了一下。 只是飛快的一啄,便即刻翻身上馬跑的遠了,連扇耳光的時間都沒留給趙瑗。 蕭山跑出上百步之后卻又轉身回來,在馬上對著原地神情惱怒的趙瑗,聲音誠摯:“雖然你不情愿,也可能想給我耳光,但……我喜歡你,再給兩個耳光也是喜歡。盡管知道永遠不可能,但說出來心里痛快多了?!?/br> 趙瑗一時愣住了,腦袋有些嗡嗡作響,不知道該說些什么話好。 蕭山臉上的笑容卻漸漸的變得凝重:“那天多謝你了,我這就去了,殿下多多保重!” 趙瑗開口:“好?!边^了一會兒又補上一句,“你也多保重!” 蕭山卻已經騎馬走遠了,只留下一個背影。 趙瑗看著蕭山離去的身影,耳邊始終回蕩著蕭山臨走前所說的那句話。 他竟用了喜歡,竟是那樣的高興。那么,自己的心里,有沒有那么一點喜歡他呢? 此時蕭山已經離開京城快有半年,雖然偶爾有書信來往,但再也沒有提過那天離別時候的事情,夏日早就過去,又是一年冬季。 趙瑗些微有些失神的看著外面,因為有了趙構所賜的十個美女,后院變得不那么安靜,間或會有女子清脆的笑聲隔著后院的墻傳來。 墻外行人,墻內佳人笑。 本是一副讓人神往的景象,趙瑗心中卻對此沒有半點的憧憬,他只是神差鬼使的提起筆,將趙構賜了十個美女給自己的事情寫到了書信中。 當用火漆印璽將信件封好的時候,趙瑗心中暗想:他對事情的預見一向比較準,不過是問問他對這事兒的看法,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他心中雖然這樣想,卻不免揣測蕭山會如何回信。 上一次韋太后所賜宮女,那個人說有美人在懷當高興享受;那么這一次呢?在他對自己說出了喜歡之后,還會很樂意看到自己抱別人嗎? 85、相親 上一次韋太后所賜宮女,那個人說有美人在懷當高興享受;那么這一次呢?在他對自己說出了喜歡之后,還會很樂意看到自己抱別人嗎? 蕭山當日離開臨安后,便一路趕回了鎮江,邵宏淵等人早已得知秦檜倒臺的消息,蕭山一回去就被邵宏淵奉作上賓,周宏、金勝二人直到此時才直到蕭山的真實身份,讓他們又驚又怕的當年那個跟自己一同前去平定宣州妖賊的趙公子竟然是普安郡王,還很有可能成為皇嗣!在未來的皇帝面前兵潰的兵潰,逃跑的逃跑,亂開玩笑的亂開玩笑,都是心中十分忐忑。 唯有李虎臣等人得知趙瑗的真實身份之后,都歡喜不盡,自己和未來的皇帝走的近,有了非同尋常的交情,將來高升只是時間問題。 蕭山接下來就要交接防務和處理自己嫡系了。 交接防務倒還簡單,處理自己的隊伍就有點麻煩了。 他名義上的部屬只有三百人,可是原先在剿滅宣州妖賊的時候就增至了九百多人,又歷經兩年,多有收編,現在部屬已經有一千多人。雖然說這個軍隊的數量正符合他正將的身份,但這一千多人中,將近八百余人是黑戶,他們的去留成了最大的問題。 回來之前趙瑗也和他就這個問題商量過,這些年蕭山不僅自己屯田,而且還派了專人出海跟隨秦老爹做生意,來回倒賣倒是贏利不少,原本以為只要秦檜一倒臺,這比軍費馬上就會變成由朝廷下發,聲勢一定會大振。豈料趙構根本沒這個意思,只承認收編軍隊,卻把蕭山調往別處,基本架空——雖然其本身也沒什么太大的勢力。 臨走的時候邵宏淵問蕭山他走之后誰可代之。蕭山想了想,推薦了一個人——伍巒。 這兩年伍巒十分的努力,也成長的非???,在多次的演習的訓練中,隱隱成為軍中翹楚,其人平時比較沉默,不太愛說話,但所帶的小隊卻作戰勇猛。在經過多方考察之后,蕭山希望能夠讓其代替自己,管理自己曾經花費過心血的隊伍。 蕭山本以為伍巒得知這個消息會很高興,畢竟這對于他來說算是越級提拔了,但結果卻出乎蕭山的意料,伍巒執意不肯,愿意從新做一個小兵,也要跟隨蕭山一同前去鄂州赴任。 蕭山勸了他兩次,希望他改變主意,可不論蕭山怎么說,伍巒卻始終不肯留下替蕭山照看隊伍,蕭山只得另找人選。他以前的副將按理說是合適人選,可蕭山也有點私心,希望能夠找到自己的親信接替自己走后的位置,況且他之前的副將能力也十分普通,有有些膽小怕事,蕭山覺得一旦出了什么狀況其很難照應過來。 蕭山在自己的軍中轉了一圈,最后選中了李虎臣。 李虎臣天生力大,武藝高超,軍中有人很喜歡他,也有人很討厭他,讓他接替算是第二等的選擇了。但也有一個方面是別人比不了的,就是李虎臣大膽心細,且很忠心。不單單是自己的親信,而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布置也會更加令趙瑗滿意,畢竟最開始李虎臣是作為趙瑗的親兵過來的。 軍餉方面已經全然不用蕭山cao心了,朝廷既然承認了這些隊伍,便會發下軍餉,雖然用不著在派專人出海,但李虎臣卻不愿意斷了這條路。蕭山既然將自己的接替人選中了他,也只能尊重他的想法和意見。 至于秦重那邊,蕭山也會去過一趟,秦重這些年出海做生意也算小小的賺了一筆,又想要嘗試著投些錢去造船,這種事情蕭山知道了也是點點頭而已,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建議可以給。 倒是王美娘十分的不高興,一天到晚念叨蕭山當年在婚事上出爾反爾的事情,說那樣好的姑娘蕭山不要,結果讓她嫁給了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