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書迷正在閱讀:想追回初戀又拉不下臉怎么辦、偏執狂的情詩[快穿]、撒嬌第一名[快穿]、今天男女主在一起了嗎[穿書]、意外初戀、項家大少[重生]、我覺得劇情不太對!、我頭上是青青草原取景地、聽說我失蹤了、謝謝老板
樓下南面懸楹聯,上聯“下筆千言,正桂子香時,槐花黃后”,下聯“出門一笑,看西湖月滿,東浙潮來”,鼓勵眾考生要有從容的心態。 考生的號舍位于明遠樓東、西兩側,每個號舍高六尺,進深四尺,寬三尺,活脫脫一個鴿子籠。 號舍內左右兩壁的磚墻在離地面一、二尺之間,砌出上、下兩道磚托,放置上、下層木板。 白天考試,上層木板代替桌案,下層木板為坐凳,夜晚休息,取出上層木板拼入下層,就是一張睡覺的床了。 在三場七夜的考試里,考生食宿都在這簡陋的號舍里度過。 當林方旭回想起自己上一世,在舍號里被蚊蟲咬得睡不著的時候,貢院大門終于打開。 在開考前三天,就會將僧人道士請到“明遠樓”上,設壇打醮三晝夜,祈禱上界、陰間,并立“祭旗”,并令士兵日夜輪番搖旗吶喊:“有恩報恩,有仇報仇!”,以此告誡考生平日里要行善禁惡,不然在考場中是會有報應的。 不管信不信,這個流程總是要走完的,門開后先是從里面走出兩隊士兵,分別舉著紅、黑旗,口中齊聲高喊:“恩鬼進,有恩報恩,怨鬼進,有仇報仇?!焙髮⑵熳佣诉M去后,正副兩位主考官在一眾考官的陪同下,出現在貢院門口。 主考官蔡伯昭,督察院左僉都御史,在林方旭上輩子的為官經驗里,不管一個人本身品性如何,但當他當了御史后,總會表現出一副清廉正直,嚴肅刻板的樣子,用現代人的話說,叫做人設都差不多。 此時這位有著御史標配人設的主考官,正在用嚴厲的語氣強調著考場的紀律,一通警告過后,才沉聲道:“開貢門?!?/br> 然后按照排序,各府依次進入儀門,考生進入考場前必須敞開衣襟,接受兩名軍士“上窮發際、下至膝腫、倮腹/赤/裸/”的搜查。如懷里挾有片紙只字,便要在場前枷號一個月,問罪發落。 考官也要接受同等嚴厲的約束,考官的八臺大轎后面,就跟著一盒鍘刀刑具,如果考官犯科場弊案,則用此刑具——腰折。 林方旭收拾好被拆開的被褥,散開的衣物,切開的饅頭燒餅,挎著考籃,抱著行禮,進入龍門。 他的舍號在第六行,第六號,很吉利的數字,很快就找到,卻不能馬上就坐下答題。 貢院三年開一次,整個號舍積了三年的灰塵,厚得能種草,半空中還有蜘蛛橫七豎八的拉著網。 林方啟此時也找到了自己的號舍,第十五行七號,數字雖然沒那么吉利,但好歹不是臭號、雨號,等他見著號舍里三年的沉淀后,喃喃自語道:“幸好旭哥兒讓我多帶了兩張帕子,不然打掃下來,以后幾天怕只能臉和腳共用一張了?!?/br> 在經歷了解懷脫鞋這種毫無尊嚴的搜身后,一眾考生還要挽起袖子打來水,將舍號進行大掃除,才能進行答題考試。 林方旭將號舍打掃干凈后,已經是夕陽西下,人已經累饑腸轆轆,精疲力盡,先做吃的,祭了五臟廟,休息一晚,考試什么的索性明天再說罷。 林方旭拿出小碳爐,和袖珍小鍋,為自己熬一鍋米粥,再將大哥夫親自醬的牛rou,用小刀切一些進去,香味引得周圍啃著冷食的考生一頓羨慕。 林方旭記得這屆杭州鄉試的題目,晚上自然輕松入睡,一覺睡到天大亮。 在巡邏軍士,一臉‘你怕不是來郊游’的表情中,淡定的取出昨天的小鍋灶,為自己煮碗面條,還剝了兩水煮蛋進去。 林方旭考試的裝備,都是大哥向大伯父打聽了鄉試情況,特意定制的,還給林方啟也定制了一套,方便好用得很。 林方旭吃飽后,將自己方便好用得裝備收拾好,才拿出考卷袋子,打開考題卷,仔細審題。 審完題后,林方旭便松了一口氣,‘果然和記憶中一樣啊?!?/br> 三道四書題,五經題二十道,四書題必答,五經卻只需選其一,所有考生三天前就要在布政司衙門登記自己準備考那一經,林方旭選的是《春秋》。 雖然記得考試題目,考前還出了類似的題目和林方啟答過,可這其實并不代表什么,最多就是比別人多一些時間審題罷了,你自己什么水平,寫出來的文章也還是那個水平。 林方旭自然也不敢托大,比起縣試題目的刁鉆,院試驢唇不對馬嘴的截搭題,鄉試便顯得更加堂堂正正,這樣其實能更好的檢驗一個人的才學。 鄉試雖分三場,但考官真正重視的只有第一場,尤其是四書三題,只要此三題的卷子被取中,二、三場只需文理通順即可過關。 所以林方旭先將全部精力放到四書題中,等自己都無可挑剔后再考慮其它。 看過三題后,林方旭便全身心地投入進去,開始先揭示題旨,為“破題”,接著承上文而加以闡發,叫“承題”,然后開始議論,稱“起講”,再后為“入手”,作為起講后引出正文的突破口。 等以上都考慮周全后,再分“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四個段落,每個段落中,都有兩股排比對偶的文字,合共八股,一篇文章便寫成。 然后再逐字逐句反復研讀,仔細琢磨,務必使文章和題目嚴絲合縫,堂堂正正代圣賢立言,洋洋灑灑有大家之風,立意深刻卓然于庸碌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