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節
書迷正在閱讀:問心有情、當金手指落入反派手里、喜歡兩個人、我的手不受控制[修真]、吸血鬼同居日常、穿書女配不想死、甜甜娛樂圈、不離婚了,來吃雞[電競]、彪悍農家妻:王爺,種田吧!、貪吃成癮:甜妻,寵入骨
接下來評委只需要評審劉嫚和蘇茂林的作品。 五位書法家同時起身,走向兩人。 他們先看蘇茂林的作品。 蘇學鎮走近兒子,父子倆的眼神交匯,同時露出一個只能他們才懂的微笑。蘇學鎮裝模作樣的站在一旁,表示避嫌。 這個時候,倒想起來避嫌了! 四位評委仔細看完蘇茂林的字,擅長篆書的評委程梓坤感到奇怪,他覺得蘇茂林現場所寫的字,與他在外廳展出的《破窯賦》有差距,好像……好像不是一個人寫的。 他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一絲心虛從蘇茂林眼里一閃而過,他求助的看向王慶海,王慶海立刻解圍道,“畢竟是臨場發揮,他肯定有些緊張,情緒控制不好,字就寫不好?!?/br> 程梓坤勉強接受這個解釋,可心里依然有懷疑。 然而,另一個評委草書書法家莫奇也認為這幅字寫的差強人意。 但看在蘇學鎮的面子上,他沒有說什么,說了他得不到什么好,不說他也沒有任何損失。 這就是為什么之前蘇邑告訴劉嫚,五位評委不可能同時偏袒同一個參展者,蘇學者拉攏了同為西北人的王慶海,可沒辦法搞定另外三個人。 行書書法家陳劍秋看了看站得遠遠的蘇學鎮,以及一味為蘇茂林說話的王慶海,心里有了底,他早就發現不對勁。 剛才的提問環節,他本來準備好幾個問題問蘇茂林,剛一開口,話頭就被王慶海搶了過去,搞得他非常不悅,非常沒趣。 現在看到這篇“破破爛爛”的文章,他才明白過來,蘇學鎮這是在為自己的兒子鋪路呢。 那篇《破窯賦》恐怕是蘇學鎮親自寫的! 為人耿直的陳劍秋看不慣這種行為,卻不好當場與蘇學鎮撕破臉,蘇學鎮如今的地位比他高! 他摸不準此次書法展,有多少人被蘇學鎮拉攏,程梓坤好像也被蒙在鼓里,可是莫奇沒有說話,萬一他也站在蘇學鎮那邊,自己貿然開口,以二對三,不對,如果程梓坤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那么就是以一對三,他討不到一點好,還有可能被孤立。 要不然俗話怎么說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呢,五位臨時組隊的評委,心思也多得很。 陳劍秋思忖,他先繼續觀察程梓坤和莫奇的反應,再見機行事。 五個人接下來再看劉嫚的作品。 蘇學鎮最先走到劉嫚面前,不看她的作品,卻盯著她的人看,他的眼神令劉嫚很不舒服。蘇學鎮心里也不舒服。 三十年前,蘇邑以他太年輕不能出師為由,把參展機會給了方懷遠。結果三十年后,他讓一個比當年的他年紀更小的女孩參展。 呵呵, 果然在蘇邑眼里,他這個徒弟一點也不重要,他器重方懷遠,器重這個小姑娘,唯獨忽略他。 想到這里,蘇學鎮看的劉嫚的目光多了一絲陰沉。 陳劍秋搶先研究劉嫚的作品, 還好還好,和她在外廳展出的作品水平一致,沒有發揮失常,也沒有發揮超常,缺點都是過度模仿,但人家好歹是自己寫的! 陳劍秋冷眼看王慶海一眼,他之前居然還好意思質疑這個姑娘的作品是蘇邑先生幫忙著筆, 他們自己作假,就覺得其他人也作假,真是賊喊捉賊。 程梓坤和莫奇也認為劉嫚的作品比蘇茂林的作品要好太多了,根本不在一個水平線上,小姑娘的字可以稱得上是書法藝術,而蘇茂林現場寫的字,只能算業余涂鴉,糊弄外行人可以,幫忙寫個春節對聯什么也可以,但真心上不了大雅之堂。 蘇學鎮開口問劉嫚,“你知道《云陽鼎》是什么意思嗎?” 陳劍秋皺眉,這一環節只審核作品,不考核人,蘇學鎮不該問這種問題。 劉嫚察覺到蘇學鎮敵意,一想起他的所作所為,就根本無法把他當成長輩尊敬,禮貌但冷漠道,“我當然知道?!?/br> 即使劉嫚表現得不明顯,蘇學鎮也感覺到她對自己的輕蔑。 一個小丫頭竟敢看不起他??? 蘇學鎮十分不悅,“請你把這篇文章翻譯一遍?!?/br> “翻譯就不用了吧,”程梓坤說,“這不在審核要求的范圍內?!?/br> “如果要翻譯,蘇茂林也得翻譯,”陳劍秋趁機說道。 蘇茂林哪里會翻譯,他根本看不懂這篇高深莫測的文章,讓他死記硬背下來,都花了蘇學鎮不少功夫,他一開口,就會露餡的。 蘇學鎮于是放棄了為難劉嫚的想法, 程梓坤和陳劍秋當眾反駁自己,他的面子上亦十分過不去。 評委們在劉嫚作品旁僵持,引起了候場的第9組、第10組參評者們的竊竊私語,旁觀的協會會員也不明所以。 蘇邑對歐陽岑笑道,“看,評委內訌了?!?/br> 歐陽岑說,“蘇學鎮就不該和自己的兒子同時出現在這里?!?/br> 第兩百七十八章 我有異議 五位評委評審完,回到評委席上,每個人心里都在琢磨這組的評審該怎么搞。 面評是10進2的晉級制。而第八組10人中只有2人完成了作品。 是不是就直接讓這兩人晉級呢? 陳劍秋感到憤懣,他對讓劉嫚晉級沒有任何意見,但如果蘇茂林這種水平通過面評,真是貽笑大方,玷污了書法! 可是另外8個人沒有完成現場作品,白紙一張,還如何評?這8個人里,陳劍秋認為那個叫吳渠的作者送選的作品很漂亮,不僅比蘇茂林的現場作品強多了,也比劉嫚的作品好上幾分。他評吳渠第一,劉嫚第二,至于蘇茂林,是最末! 陳劍秋把自己的想法與程梓坤耳語,程梓坤低聲說,“今天,咱們就睜只眼閉只眼吧,就算沒有蘇茂林作弊這事兒,另外7人水平不足,也會被淘汰,只有這個吳渠比較倒霉,分到第8組,算是被蘇茂林頂了第一。我們何必為了一個不相干的吳渠,得罪蘇學鎮?” “接下來我們還要評審12組的作品,現在鬧得不愉快,后面的評委工作還怎么進行下去?這件事如果曝光出去,肯定會讓公眾對書法展的權威性和公正性產生質疑,如果輿論搞大了,不僅對這屆書法展有相當大的影響,對以后的書法展也會有影響,我們要顧全大局,不能因小失大,再說,你也得為協會的名譽著想啊?!?/br> “可我就是見不得蘇學鎮和王慶海狼狽為jian,弄虛作假的行為,”陳劍秋憤憤不平。 “就算蘇茂林通過了面試,后面還有最后一關自由命題環節,到時候我們得和首都的五位評委聯合評審,你認為蘇茂林還能蒙混過關嗎?” 程梓坤比陳劍秋想得多一點,他估計蘇學鎮想方設法的把自己兒子弄過來,不指望得獎,只為謀得名譽,蘇茂林有書法展優秀參展作品這個帽子在頭上蓋著,將來事業會順暢許多。 “一周之后,蘇茂林還是會被刷下去的,不僅是他,蘇邑先生的這個小美女徒弟肯定也會被刷下去,第8組的整體水平都很差,遠遠比不上今天上午的第3組?!?/br> 第3組也是楷書組,上午就完成了面評,里面每個人的實力都很強,那場面評的競爭非常激烈,每個作者的表現都很精彩。 就好比世界杯分組,有死亡組和躺贏組,第3組就是死亡組,第8組顯然是躺贏組。 程梓坤一勸,陳劍秋心里稍微好受了一些,因為他也認為第8組比不上第3組,再說后面還有兩組楷書組,肯定會有更優秀的作者出現。 王慶海這時問他們,“第8組實力懸殊比較大,蘇茂林和劉嫚晉級,蘇茂林第一,劉嫚第二,大家應該沒有意見吧?” 陳劍秋脫口而出,“論現場成績,應該是劉嫚第一?!?/br> 程梓坤搖搖頭,這個傻子心直口快,他攔都攔不住。面評第一第二有什么可爭的,反正最后都會被淘汰。 沒想到蘇學鎮說,“對,茂林這場的確沒有發揮好,沒資格爭第一?!?/br> 蘇學鎮的話似乎是謙虛,卻讓人聽起來很不舒服,什么叫沒資格爭第一,他連參展的資格都沒有好嗎! 要不是程梓坤死死拉住陳劍秋,這話陳劍秋就要說出來了。 “那么劉嫚第一,蘇茂林第二,這次大家還有意見嗎?” 隔岸觀火的莫奇第一個說,“沒意見?!?/br> 程梓坤趕緊說沒意見。 陳劍秋做了好久的心理建設,才說,“我沒有意見” 蘇學鎮和王慶海對視,心里同時松了口氣,可算把這個硬骨頭陳劍秋應付過去了,陳劍秋是圈子里出名的一根筋,他的行書水平明明很高,就是因為為人過于耿直,不會來事,很不得人緣,沒有人脈,沒有人捧,作品再好,也賣不了高價! 三個評委中,他們最擔心陳劍秋會壞事。 幸好這次,陳劍秋聰明了一回。 在公布成績之前,評委會對整組參評者進行點評總結。第8組是楷書組,因此最后總結陳詞由擅長楷書的蘇學鎮負責。 蘇學鎮說,“本組作者的整體水平還是比較高的……” 他先說了一番違心的官方的套話,把每個人都捧了一遍,“只不過有些作者準備工作不足,平時知識儲備不夠,才對一些問題理解不夠透徹,希望你們能再接再厲,下次認真備展,帶來更好的作品?!?/br> “現在,我來公布第8組入圍的作者,第一名,劉嫚,第二名,蘇茂林?!?/br> 這個結果,早在《云陽鼎》這個題目出現時,就注定了,大家都不意外。 劉嫚面不改色,比起成績,她更吃驚其他人居然都寫不出來《云陽鼎》。 蘇茂林很不爽,他爸事先說過他一定是第一的,怎么最后“屈居”第二了呢?第二多不好聽呀。 時間緊迫,第9組參評者已經準備上場了,周不殆伸了個懶腰,活動手腕,工作人員上來清理桌子,換姓名牌,第8組落選的人遺憾的正打算離開。 一個冷傲的聲音忽然響起, “我對這個結果,有異議!” 其他人都愣住了,欲走的人停下腳步,周不殆的哈欠打了一半,嘴巴還張著,評委們的表情也很微妙。 會場里所有人全都望向抗議的來源,站在正中間的男人——吳渠身上。 王慶海皺眉問,“第8組的面評已經結束,你有什么疑問,可以等所有作者面評結束后,私下向我們反饋?!?/br> “等面評結束,黃瓜菜都涼了吧,”吳渠的表情似笑非笑,眼神諷刺的看著王慶海和蘇學鎮,“你們不過仗著書法評選不對外公開,才敢只手遮天,為所欲為?!?/br> 五位評委的臉色都大變,尤其是蘇學鎮和王慶海二人。 蘇學鎮義正言辭道,“外廳的免費展覽難道不是公開?我們的評選從頭至尾都是公平公正的,你說這樣的話,是對我們五位評委的侮辱,也是對正在旁觀的二十位書法協會會員的侮辱?!?/br> 第兩百七十九章 揭露黑幕 吳渠看蘇學鎮的嘴臉,覺得他虛偽又做作,整個面試過程,他都在忍,現在忍到極限爆發了, “我一直以為國家級的書法評比,公正性毋庸置疑,我也一直以為國家書法協會的各位書法家們德高望重,令人仰慕,結果今天才明白,那些都是我天真、幼稚的想法,我沒想到我們書法人視為盛典的展覽會,也會出現黑幕!” 一提到黑幕,第9組、第10組的參展者們一片嘩然,本來安靜肅穆、秩序井然的副廳,竟變的嘈雜起來。 他們議論吳渠的話,有些人也早就覺得不對勁,因為最后現場出的題目太難了。 “一派胡言,”王慶海怒斥道,“我們的評審過程大家有目共睹,是結合了五位評委的綜合意見得出來的結果,哪里來的黑幕???” 吳渠反問,“你們敢用這個題目考核第10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