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厚黑日常[清]_分節閱讀_582
沈恙從此開始了孤身一人做生意的日子,鐘恒那段時間并沒有跟這個人接觸,因為他還沒有確定。 直到,一年之后沈恙再出現在揚州,已經是一個小有身家的布莊的主人。 仔細算算沈恙手里的錢,似乎沒有一筆不對,南方買布北方賣,獲利的確豐厚,沈恙又有頭腦,發財的機會遍地都是。 可鐘恒的直覺告訴他,沈恙的錢不對。 當初楊家抄家,錢就少了,雖然一部分拿去賄賂漕幫,賬面上也沒有任何問題,但鐘恒就是覺得沈恙在這里肯定是“賊不走空”。 在他跟了沈恙之后,才漸漸知道。 早在做楊家賬房先生的時候,沈恙就已經定下了這樣的計策,三年的賬房先生,足夠沈恙查明一切的細賬,并且暗度陳倉,將其余的賬目抹平。 由此一來,他早已經像是碩鼠一樣搬空了大半個楊家,可賬面上根本發現不了一絲的差錯。 隨后,沈恙看見時機成熟,便使楊家輕蔑,最后用表面上的那些財富送給漕幫換來三個人情,又幫助了官府查明一切。 然而不管是漕幫,還是官府,都不知道半數楊家財產都入了當時還是“小人物”的沈恙囊中。 沈恙一舉倒了楊家,又得了漕幫的人情,官府的人脈,還有楊家的家財,一石三鳥之計使來是如此純熟。 他擁有最敏銳的商人的天性,市儈又刻薄,暗中窺伺之時像是一條毒蛇。 鐘恒是在茶樓里第二次見到他的。 那個時候,鐘恒已經有了秀才的功名,并且要去參加鄉試,可沈恙說:“我知道你?!?/br> 我知道你。 細細一回想,鐘恒也覺莞爾。 那個時候的沈恙,還是個很有意思的人啊。 就在那一句話之后,鐘恒也問了楊家的事情。 出乎意料的是,沈恙竟然毫無顧忌地告訴了他,于是鐘恒知道自己倒霉了。 他立刻奔到窗沿上去看,外頭果然守著人。 沈恙說,沈某人有意請鐘先生幫忙當個智囊,不知鐘先生可否愿意? 愿意? 鐘恒當時只想一口血噴他臉上去,有你這樣拉攏幕僚的嗎? 他早該知道的,可好奇心害死人。 打從他一開口問楊家的事情,沈恙就沒打算放過他了。 知道了沈恙的秘密,還準備獨善其身? 不可能。 留給鐘恒的,其實只有兩條路:一條是幫沈恙,另一條幫沈恙。 兩條路都是一樣的,因為鐘恒不想選擇死。 聽過沈恙對楊家做的這樣心狠手辣的事情之后,鐘恒深知這是位翻臉不認人的主兒,根本不考慮自己有沒有可能說服他。 沈恙這種性格,一旦下了決定,便少有后悔的時候。 他更多的時候喜歡用錯誤的方法,得出自己想要的結果。 至于結果是不是正確,沈恙很少去考慮。 因為,他得不到的時候太少了。 直到遇到了顧三,再接連栽了好幾個跟頭之后,他才知道有的東西并不是錢財和頭腦能解決的。 彼時的鐘恒,就這樣入了賊窩。 于是,搖身一變,從秀才變成了沈恙的幕客,甚至開始漸漸掌管起事情來。 就像是后來的鄔思道,不過鄔思道是當師爺,鐘恒還是做生意。 漸漸,他覺得做生意也很好。 沈恙的生意一天一天做大,他也在合適的時候用掉了跟漕幫的第一個要求。 那是風浪很大的一天,沈恙最大的競爭對手的運茶船已經行至了高郵閘口,結果當夜所有的船都被人鑿了底,全部覆沒。 沈恙趁勢而上,在漕幫的幫助之下,順利用早已經準備好的茶行銷至北邊,于是在萬青會館成立那一日,他沈恙翩然而至,言笑之間,劍影刀光不閃,便已經逼得大撥大撥人倒戈于他。 廖逢源當時跟沈恙幾乎是個僵局,后來畢竟因為會館的利益才漸漸綁在了一起。 想當年,那些個事情,哪一件不驚心動魄? 那幾乎是沈恙最風光得意的時候。 江南誰不稱他一句“財神爺” ,有言“沈萬三第二”。 明朝巨富沈萬三的下場可不好,當時鐘恒便覺得不喜,可沈恙一面聽著琴童彈琴,一面喝茶,只說無事,他從來不信這些。 卻不知,天有天數。 沈恙不是沈萬三第二,因為他就是沈恙。 但是,他有跟沈萬三一樣的下場,甚至更為凄慘。 顧三,也就是那個時候的張二夫人…… 若沒這個劫…… 不。 即便是沒有顧三,沈恙也還是那個下場罷了。 作為沈恙的忠仆與摯友,他到死時候少有能信任的人之一,鐘恒一直不喜歡顧三,看著暖暖淡淡的眼神,下頭卻是化不去的堅冰,只有在碰著張廷玉的時候,那一雙眼眸才像是一雙人的眼眸。 偏偏,沈恙就愛上了這樣的一雙眼,這樣的一個人。 顧三是沒心肝的。 作為旁觀者,鐘恒早就看透了,可沈爺一直是執迷不悟。 或恐,在沈恙的眼底心間,他的顧三還是個有心肝的人。 大約正是因為鐘恒沒看出顧三有心肝,所以他沒入這紅顏美人煞,而沈恙看出顧三些許別的味道來,所以飲鴆止渴猶不自知。 那是多讓人心寒的一個女人? 偏生沈爺這個傻子,疼她,愛她,又害她,救了她,也傷了她。 注定他是無法抱得美人歸,機會一次次流到他跟前兒來,都被他的猶豫給放走。 若說沈恙還有什么良心,興許全在顧三一個人的身上了。 沈恙偷走了顧三的兒子,顧三帶走了沈恙最后的良知。 鐘恒是個比較信命的人,比如曾有上師說,人在七情六欲之間,愛恨交織,獨來獨往,偏有善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