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節
貴妃微微頷首:“江南好,可我也再回不去了。你好好在那里做事,為皇爺盡忠?!?/br> “我自當謹記娘娘教誨?!编嵈斡怪?,笑說:“最近京城里又多了些新鮮事,娘娘可還曾記得昔日的金箔蛋糕?!?/br> “自然記得的,連宮宴里都添了這一道甜點呢?!?/br> 鄭次愈道:“那獻方子的店,如今在京城也開了一家,有許多江南點心,如今京城里正流行著吃呢?!?/br> 聽了這話,貴妃笑起來:“南邊的點心,自然是好的?!?/br> “那店家還特意做了一種‘果桌’,我瞧著很好,便帶了進宮來,想給娘娘嘗嘗鮮?!?/br> “拿上來罷?!?/br> 吩咐下去,不一會兒,便有兩個小內侍抬著一張矮桌過來,上面擺著各種碗碟,都覆著銀蓋。待果桌放定,一個尚食沉聲喊:“碗蓋?!?/br> 于是左右侍奉之人立刻將銀蓋取了下來,點心的甜香漸漸溢散開來,滿殿皆是。 只見果桌上擺著七八樣點心,海棠糕、酥油泡螺、蛋黃酥、細豌豆黃、運司糕……琳瑯滿目,顏色各異,很是賞心悅目。 尚食手拿一雙銀箸兒,依次試了試,并無異常,便推至一旁 貴妃將手中的書置于案上,目光掃過這些點心,最后落在海棠糕上,目光溫柔:“還有海棠糕呀?!?/br> 侍奉的宮女立刻拿著小碟兒夾了一個海棠糕,雙手奉上。 貴妃輕咬一口,焦糖色的糕皮酥而脆,咬破之后,豆沙清甜柔軟。這海棠糕應是剛剛才煎過,猶是溫熱,吃起來風味正佳。 無論歲月如何變遷,食物的味道卻一如既往,縱使因為久久未曾食用,會忘卻了昔日的甜。只要再嘗到同樣的點心,舌尖的味蕾便會將往事翻出來。吃著這海棠糕,她放佛又回到了垂髫之時,爹爹抱著她去看燈會,還給她買糕點的時候。 一晃眼,這么多年都過去了,時光像流水一樣,推著她前行,停駐在這宮闕里。 貴妃靜默一會兒,才抬起眼簾,吩咐身邊的宮女說:“請小爺和永安公主過來,他們會喜歡的?!?/br> 她又望向鄭次愈:“這海棠糕,應該是方才在小廚房煎的罷?是你從宮外帶來的人?” “娘娘英明,正是如此。這人便是那家店的老板,蕭月?!?/br> 貴妃道:“我說呢,你從不會做沒分寸的事,原來是個女孩兒,叫她過來見見?!?/br> 傳話的宮女來時,月牙兒正在小廚房里等候著。 今日一早,她去給鄭次愈拜年。 沒想到鄭次愈卻問她,愿不愿意進宮去,給貴妃娘娘做些江南點心。 她哪里有不愿意的?忙叫人從杏糖記提了許多點心、原料來,準備做果桌。其他的糕點還好說,可是這海棠糕現煎的風味才好,于是她便把模具都帶上了。 進宮的路上,鄭次愈同她說了一些宮里最基本的禮儀。 進殿之后,她按照禮節,向貴妃娘娘行了禮。 貴妃娘娘受了禮,好奇地問:“你這身衣裳倒別致,是江南時興的款式?” 月牙兒微愣,她身上穿的,正是薛令姜給她寄來的素色廣袖立領長襖。這幾日她外出拜年,女眷見了她的這身衣裳,都會問一問是從哪里買的。月牙兒只當給自家衣坊做廣告,吹得天花亂墜。 當著貴妃娘娘的面,自然不能那么說。她斟酌一番,才道: “回娘娘的話,是民女大jiejie給做的,聽說這衣裳在江南賣得也很好?!?/br> 貴妃要月牙兒走近一些,拉起她的袖子看了看,又叫她轉了一個圈,點點頭:“還真的很好看?!?/br> 她吩咐掌衣道:“開春裁新衣裳,也照著這模樣叫尚衣局的給我做兩件?!?/br> 月牙兒觀她的神態,沒有一點傲氣,倒是頗有些和藹可親的意思,原本懸著的心不免也放松下來。 貴妃同她說了會兒話,多是問故鄉故事,月牙兒說的時候,她聽得很認真,偶爾說起她小時候同鄰家姐妹去虎丘玩耍,眼底有光。 談了些時候,一個宮女進來通傳:“小爺和公主到宮門前了?!?/br> 貴妃便同月牙兒和藹道:“你們下去歇歇罷?!?/br> 月牙兒聞言退出殿里。 等她要出宮的時候,一個宮女手捧一個小方盤過來,上頭擺著翡翠手環,說是貴妃賞的。 直到走出宮門,月牙兒才回過神來。 等到她回到杏宅,才跳下騾車,她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沖去書房寫了一封書信寄給薛令姜。 信中所述只有一件事:要她趕緊擴大衣坊的規模,多多招些女工,最好還要買十畝桑田,杏花館賬房里有多少現銀全砸在這上面。 正月十五,月牙兒下廚煮了一鍋鮮rou湯圓。江嬸見了,奇道:“這元宵還能有rou餡的?!?/br> 魯大妞正看著灶里的火,道:“我們那兒一向是吃鮮rou湯圓的?!?/br> 這是什么奇奇怪怪的吃法?江嬸心里覺得可能不好吃,可是分湯圓的時候,她還是端了一碗鮮rou湯圓過來。又怕吃不完,就塞了幾個到江叔碗里,預備留著肚子吃甜湯圓。 她咬破一個鮮rou湯圓,糯米漿制成的粉皮輕薄軟糯,才咬開一個小口,帶著rou香的湯汁便溢出來,很鮮。里邊的豬rou剁成茸,調味之后團成小團,同糯米皮一起咀嚼,別有一番滋味。 雖然第一個鮮rou湯圓吃起來有些怪,但習慣了咸口湯圓后,味道還真不錯。 整個杏園今日的早膳,便是湯圓。 月牙兒吃了半碗黑芝麻湯圓,又吃了半碗鮮rou湯圓,小肚子都吃得都圓鼓鼓的。 她笑著向吳勉說:“你悶在家中讀書這樣久,今日就出門去逛逛廟會罷,看看這里的燈會是什么模樣。也正好消消食?!?/br> 吳勉道:“都好?!?/br> 兩人便換了出門的衣裳。 騾車才到杏園門口,忽然有人過來說,鄭次愈請月牙兒過府一敘,有要事相談。 “鄭公不是要回江南了嗎?找我作甚?” 吳勉握一握她的手:“我送你去吧,說了事,咱們再一起去觀燈?!?/br> 到了鄭宅,只見庭院里散放著各樣東西,顯然是鄭次愈去江南要攜帶之物。 見月牙兒過來,鄭次愈長話短說:“皇爺將皇店里的茶酒店賞賜給了貴妃娘娘,娘娘想找個人代為經營,你可愿意?” 原來昨日乃是貴妃生辰,皇帝特地將皇店里的茶店賞賜給她做賀禮。但皇店近年來半死不活的樣子,誰都瞧著清楚。貴妃不滿意往日管理的人,覺得他們尸餐素位,既然如今得了一家茶店,便想著換人來經營。畢竟,她還指望著將皇店經營好之后,將其作為公主的陪嫁。 月牙兒斬釘截鐵道:“愿意?!?/br> 鄭次愈朝她潑冷水:“你自己心里掂量清楚,皇店如今的情形,完全是入不敷出。我向寶和店的提督太監問過,就這茶店,這些年生意很冷清。聽起來是榮幸,實際就是個燙手山芋,你若能將這事辦好,自然是大幸??扇羰遣荒?,那便會為貴妃娘娘所不喜。到時候這京城,怕是再容不下你?!?/br> 月牙兒本想一口應下,可忽然想起吳勉。她若沒做好,灰溜溜離開京城也就罷了。但此事會不會影響他的前程? 思及此,月牙兒一時有些遲疑。 鄭次愈看出她的猶豫,說:“你仔細想想,我后日離京,最遲明日要給我個答復?!?/br> 小夫妻出了鄭府,騾車便往廟會去。 吳勉凝眸身邊心事重重的月牙兒,劍眉微蹙。方才進鄭府之前,她可不是這模樣。 “有什么為難的事?可以同我說?!?/br> 月牙兒回過神來,扭頭望向他:“鄭公方才同我說了一件事,也許是機緣,也許是劫難?!?/br> 她將貴妃意圖為皇店尋個經營者的事向吳勉和盤托出。 “我自己若是一個人,怎么也不怕的??扇缃裎壹热慌c你成婚,就不得不為你多考慮些。若是阻礙了你的前程,那可怎么辦呢?” 吳勉聽了,垂下眼眸,想了一會兒,將她的小手輕輕握在掌心:“可是若為了我,你不去做這事,豈不是誤了你的前程?” 他的掌心將月牙兒的手包裹起來,很溫暖。 他望著她的眼眸,鄭重說:“你我在一起,誰也不是誰的拖累。我們之前不是說好了,要一起乘風破浪?所以,你不必過于憂心我?!?/br> 月牙兒看了他一會兒,投在他懷里。 “能在這里遇見你,真好?!?/br> 吳勉撫摸著她的發,輕聲笑起來:“我也一樣?!?/br> 第80章 骨湯麻辣燙 貴妃新得的這一家皇店, 在鳴玉坊。據說原本是一家貴臣的店鋪,后來犯了事,被抄了家, 于是半條街的店鋪和府宅皆被收為皇店。初代經營者嫌小店鋪閉塞,沒有皇店的氣派, 便索性將一片重新改造一番,集合成了三家大店。一家是茶店, 一家是酒店, 一家是豬羊rou店。 本朝稅收,幾乎有一半是實物稅, 有什么收什么。譬如全國都要收的糧食、江南府會繳納生絲、北邊的行省會繳納貂皮、狐皮……林林總總,很是繁雜。雖然曾經有人提出以白銀代替實物,統一以錢繳納賦稅,但因反對者眾多,不過實行了幾年便沒了下文。每年入庫的稅收, 仍然又有銀兩、又有糧食、又有生絲、又是茶葉……種類繁多。 在早些年的時候,若是國朝銀兩不夠, 還會直接將實物發給官吏做俸祿, 譬如發放胡椒、香料。高官豪爵自是不在意,而一些靠俸祿為生的官吏, 只能愁眉苦臉的接下來。前腳才領了俸祿,后腳就要到市場上去出售,畢竟胡椒又不能當飯吃。 這些年因為南邊的經濟越發好了,又開了海關, 每年所收關稅之多,被時人戲稱為“天子南庫”。倒是再沒有出現直接發胡椒當俸祿這回事。 像糧食、白銀這一類的東西好說,可以直接流通??善渌孽跗?、生絲、狐皮、茶葉、珠寶……就不能夠直接流通,多半是收在皇庫里。雖然天家每年都會直接取用一些,但總有些東西入不了各位貴人們的眼,只好放在內庫里吃灰。 直到有了皇店,這些東西才算有了個去處。 出了年,月牙兒奉貴妃之名,來到鳴玉坊。 她到的時候,辰光正好,可落了轎一瞧,街上冷冷清清的,沒有什么人。 有一個內臣來迎,是給貴妃當差的郭洛,名義上是由他來接手這家皇店。 這郭洛早年在昭德宮的時候,得叫鄭次愈一聲“師傅”,因此對著月牙兒,他還是笑臉相迎。 “蕭老板來了,我先領你轉轉罷?!?/br> 這一處茶店名為“清福店”,就在鳴玉坊正中央,地方很寬敞,不似店鋪,倒有些像一座園子。前面有一座二層樓宇,飛檐翹角,是宮匠的手藝。后邊則是一大片低低的房舍,有些散亂堆著茶葉,有些則是司房鈔條書手打瞌睡的地方。 走完一圈,郭洛領月牙兒到清福廳里坐,這原是給來經營的內臣辦公的地方,除卻正間之外,左右各有一間。 “蕭老板,右廳已經收拾出來了,你日后在這里做事便好?!?/br> 只見里邊擺設著書案屏幾、筆硯瓶梅,極其清雅。 月牙兒將手撫過書案,見是包漿的紅木,心里對皇店資產雄厚的認識又添了一份。 自有小內侍送茶來,月牙兒細細品味,贊道:“這茶的滋味很是不錯,不愧是進貢的御茶?!?/br> 郭洛笑說:“這已經算上品了??上盏角甯5陰旆康牟?,多是一般的陳茶,原來放在內庫里和各省方物、藥材混雜在一起,多少沾染了氣味?!?/br> 原來是這樣,月牙兒心里想,這樣就說得通了,不然倘若都是上等品質的茶,又何須發愁銷路。 “我不是京城長大的,之前也沒怎么見過皇店,不知郭爺可愿同我說說這皇店的事?” “這也是應當?!惫妩c點頭,將皇店的事給她捋了一遍。 原來這皇店并非只有京城有,在通州北運河之畔、軍府重鎮宣府、大同、山海關等地亦有。京城里除了鳴玉坊這三家皇店,還在六家皇店在積慶坊。其中總管皇店的提督太監便坐鎮在積慶坊里的寶和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