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書迷正在閱讀:民間怪談之蒲牢[GL]、小矮子與白雪王子、[綜英美]分手后他們都去拯救世界了、帝國將軍的婚禮[星際] 完結+番外、致深愛的林路先生[娛樂圈]、[紅樓]黛玉重生之無悔、[紅樓]賈蕓逆襲有道、加大火力,一鍵出殯、反正我也死不了[快穿]、退訂
鄔瑾將油紙包放到桌邊,又憂心涼了,便往桌邊火盆的方向挪了挪。 他抬頭看方桌一側的莫聆風,天棚遮住寒風,也遮住了天光,又有水汽氤氳,越發顯得她面孔濃墨重彩,丹鳳眼鋒銳,目光逼人。 吃完一塊,她喝一口茶,再拿一塊慢慢吃:“鄔學士來,一定不是為了過節,恐怕是有話要說,咱們還是先吃完這一頓rou再說,否則聽了心思沉重,連rou都吃不下?!?/br> 她令人召來伶人:“她們愛新鮮,請了位伶人來學琴,今日過節,咱們聽聽?!?/br> 鄔瑾點頭:“全聽將軍吩咐?!?/br> 兩人就此安靜。 莫聆風慢條斯理喝茶,吃松子栗糕,鄔瑾也喝茶,同時心里清靜的能聽見炭火“畢剝”之聲,又聽到麂子rou油星炸裂之聲。 伶人花臉云裘上前,福了一禮,在門簾前擺下琴案,放下箏,撥動弦,頓時弦音高張,曲清調絕。 莫聆風側耳傾聽,半晌后忽然問鄔瑾:“鄔學士可知這是什么曲子?” 鄔瑾答道:“風雪寒?!?/br> 莫聆風笑道:“正是,可惜風是清風,雪是殘雪,寒是尾寒,和寬州的風雪寒不一樣?!?/br> 鄔瑾點頭:“的確有冰消雪融之意境?!?/br> 莫聆風笑了一聲,忽然起身,脫去石榴紅披風,露出里面金項圈和銀紅色長衫,自腰間荷包中掏出塤,放在嘴邊,鼓氣一吹—— 眾人只聽“嗚”的一聲,一股朔風穿云透日,頃刻間便是雪滿太行,長河冰凍。 只此一聲,琴聲已完全被壓了下去,伶人手上驟然一滯,想改調伴上塤聲,才剛撥弦,琴弦竟是“錚”一聲斷了。 整個將軍府,都只剩下了塤聲。 塤聲濁而喧喧然,讓人忽然墜入冰天雪地之中,其聲越是急促,便越有碎金裂石之力。 曲調依舊,其情卻已大變,甚至讓生活在太平盛世中人有了恐懼之感,感覺風也成了肅殺之風。 疾風自前方呼嘯而來,以此伴和塤聲,鄔瑾官袍如同翅膀一般向后飛舞,桌案上擺放的菊花、木芙蓉隨之而動。 他鼻尖仿佛聞到了寬州的氣味。 鐵馬、冰河、疾風、勁草、白鷹,塤。 一曲過后,他大夢初醒,莫聆風收起塤,走至茶爐邊,拎起茶壺,回來坐下,正要倒水,鄔瑾自然而然接過茶壺,倒上一盞茶。 塤聲讓他們忘記了周圍還有無數雙眼睛,無數只耳朵,立著、豎著,不錯過他們的一舉一動。 鄔瑾反應過來時,已經給莫聆風倒好了茶。 他壓下身體里鼓蕩的聲音,走過去放下茶壺,笑道:“陛下今日還說我與將軍是舊相識,我卻不知將軍塤聲已經進益至此,看來舊相識,轉眼便成陌生人了?!?/br> 莫聆風喝一口茶:“今日我亦是昨日我,明日身依舊是此日身?!?/br> 心如磐石,身似蒲葦。 第295章 她的道 “今日重陽,將軍怎么不出去登高?” “在此處登高,不如花下吃rou,”莫聆風拈著松子栗糕起身,“鄔學士遠不遠庖廚?” 鄔瑾見她接二連三吃餅,憂心她蟲齒復發,不由暗恨自己買的太多,答道:“我自小做餅,庖廚之道,不說精通,也能過的去?!?/br> “那正好,”莫聆風立刻往外伸手,“去看看烤rou?!?/br> 不等鄔瑾應下,她已經率先邁步往外走,見伶人抱著琴,局促地站在門口,便一擺手:“去領銀子換一把新琴?!?/br> 伶人連忙拜謝退下,鄔瑾跟上莫聆風腳步,一前一后往火爐子去。 煙火氣里帶著濃烈的rou香和油香,正中間是一只剝了皮的麂子,吊在大堆炭火上,劃了花刀,還未烤到油光锃亮。 麂子四周還架著幾只火爐,上面放著竹簽串的野豬rou,還未撒料刷油。 游牧卿領著親衛讓開位置,莫聆風走上前去,回頭對鄔瑾道:“鄔學士,咱們用一個火爐子,試試看誰烤的好?!?/br> 鄔瑾走上前去,用草紙墊著油刷,交給莫聆風,鼻翼翕動,從無數濃烈氣味中聞到了百花香。 二人理所當然地肩并肩,鄔瑾捏著油刷,刷一層油,那塊rou隨之“滋滋”作響。 莫聆風拿著油刷子捅進油桶中,隨后油汁淋漓地拖出來,油太多,炭火立刻冒出“轟”一聲,火光一沖而上—— 鄔瑾眼疾手快,伸長手臂,把莫聆風撥到身后,隨后取走了莫聆風手中油刷,交給游牧卿。 “莫將軍還是等著吃吧?!?/br> 莫聆風嚇了一跳,也不敢貿然靠近,站到鄔瑾一側,看鄔瑾手底下的rou“滋滋”直叫,不到片刻,便撒了料,墊著竹簽遞給莫聆風:“小心燙?!?/br> 莫聆風接在手中,偏著腦袋,叼住一塊rou,挪動腦袋,扯下rou來吃掉,白凈的面孔上登時出現一道烏黑的油印子。 這一遞一吃,無比自然,仿佛他們已經在一起吃過無數頓飯,全都很快活。 然而吃過烤rou后,兩人端茶漱口,凈手凈臉,便又成了陌生的“舊相識”,方才的熟稔像是煙熏火燎帶來的錯覺。 兩人離開花園,走進前堂說話。 前堂里杵著幾個仆人,端茶添炭,忙碌過后,垂手而立,瞪著眼睛,支著耳朵,不放過任何可疑之處。 可莫聆風與鄔瑾卻再沒有親密之舉,就著王景華之事,一問一答,既肅然又規矩,如同在資善堂經筵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