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頁
余簡別的不敢打包票,這批教材就是她親自默寫出來的,甚至可以稱得上倒背如流,教這批什么都不會的學生簡直綽綽有余。 她擔心的是自己講課講高興了,不小心隨口把教材外的知識說出來。 畢竟當初她從神秘圖書館里看過背下來的書不僅僅只是這幾本,還有比這幾本更高級的知識點,而她在熟讀默寫的過程中,不僅把所有的知識記了下來,還把所有知識融會貫通,變成了她自己的知識。 別的方面先不提,至少在這方面的知識量,她絕對比在場所有老師教授都還要豐富。 大概了解了現在學生們學的內容之后,余簡借了一個本子,開始規劃接下來講課的時候需要說的內容。 不過因為現在在外頭,她在本子上構思的時候,并沒有用太過明顯的文字,而是才用了圈叉的模式進行構思,保證除了她自己之外,沒有第二個人能看懂她寫的內容。 這次來S市的老師不多,以至于某些老師不得不兼兩門課,比如說這位從國外回來的老師,就不得不兼信息和外語兩門課,好在外語對他沒什么難度,再加上學生的學習能力都很強,只要正常上課就可以。 除此之外的一些老師,大部分都是數學系的老師,本身專研的也是數學和物理相關,只是學校在信息方面的老師不多,才不得不轉而研究信息,基礎跟學生們差不了多少,也幾乎都是自學,所以他們還只是老師,還不是教授。 這樣的抉擇對他們來說相當于“轉專業”,而且是一大把年紀轉專業,可想而知其中有多少艱辛。 可是為了學生們能更好地發展,他們不得不這么做。 余簡很佩服他們,也很認可這些老師的能力,如果可以,她希望所有老師們也能少走一些彎路,更準確地朝著堅定的方向走去。 大教室是專門用于上大課的,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把三個班的學生聚集在一起,雖然相對來說大教室的教學效果會比小教室略差一些,但針對部分不是很重要的課程,直接在大教室上課會更輕松,至少對老師來說可以省一些力,然后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另外的課程上。 余簡站在大教室的講臺上,把本子放在面前的講桌上,俯身繼續寫臨時教案。 不久之后,所有學生到齊,將大教室擠的滿滿當當。 老師們散坐在大教室的一些角落里,或者是最后面,推了推老花鏡,板著臉認真聽講。 教室內一片寂靜。 余簡抬頭,看到眾人嚴肅的模樣,微微一笑:“不用太緊張,畢竟我不是什么正經老師,你們露出這么緊張的表情,害的我都緊張了許多,待會兒我講課效果要是不好,可得找你們算賬?!?/br> 這話出口,學生們都忍不住露出笑容。 余簡神情輕松:“我問過你們的學習進程,教材上的所有內容你們都在按部就班學習,我一個中途來給你們講課的,實在不好意思打斷你們的課程,既然這樣,我們就來聊一些輕松的事吧,有誰了解現在國外移動通訊的發展情況嗎?” 有人迅速舉手,在被點名之后立即起身:“移動電話,或者叫無線電話,是目前國外主要研究的項目,從1940年M國貝爾實驗室研究出第一臺移動電話機開始……” 這位學生顯然對國外的移動通訊歷史有所了解,說起這段歷史來簡直侃侃而談,直到說完最近的發展情況,才依依不舍地坐下。 余簡微笑:“這位同學說的很多,這確實是目前國外移動電話的發展歷史,歷史就擺在那里,以你我的力量,很難改變,所以我今天打算跟大家聊一聊天馬行空的未來,主要是未來的移動電話會如何發展?!?/br> “簡單一點,我們可以稱之為手機?!?/br> “手機的發展從通訊而來,但未來的發展絕不能僅僅只有通訊,還有網絡……” 第175章 都是自學 從余簡開始講課, 教室里的學生們便一直都在認真聽講。 老師們知道余簡的情況, 一開始著重注意的主要是學生們的反應,對余簡講課的內容并沒有太放在心上,但是隨著余簡的講課內容逐漸深入,老師們的神情也逐漸認真起來。 不久之后, 大教室里就充斥著筆尖落在紙上快速書寫的聲音。 余簡的講課很隨意,雖然有一個大概的講課順序,卻不會執著固定于此,有時講著講著, 就會往某一條線深入下去。 在這方面的知識內容上,她完全做到了信手拈來, 隨便哪一點,都能侃侃而談, 且有理有據。 從手機硬件講到手機軟件, 再從手機軟件講到網絡。 互聯網、蜂窩網絡、無線網……以及未來依附于這些網絡可能出現的時代變幻, 每每講到一點, 余簡都不會天馬行空,而是從理論著手,淺談這些發展被落實的可能性。 現在國內還處于傳呼機時代, 甚至于就連傳呼臺也是剛剛出現, 距離發展手機移動通話, 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但在國外,不管是移動電話、互聯網、蜂窩網絡等,都已經在發展當中, 又因為余簡所說的是未來手機和網絡真正的發展過程,每一點都立足于實際。 后來說到網絡的問題時,不管是學生還是老師的問題都多了一些,紛紛舉手詢問。 余簡也沒有說太多未來的知識,而是從現在已有的知識點出發,為他們詳細講解其中的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