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混在三國當神棍_分節閱讀_359
書迷正在閱讀:嬌嬌(H)、姐(abo)、一覺醒來孩子都有了、愛后課余(1V1H)、九日皇帝、高枝(H)、[綜]世界不打馬賽克、寵婚、就醬、鎖妖
若是別處遇到這情況,他還能撤回治所去——現在治所反而成了孤城一座,四周具已淪陷,最仰仗的糧草也被一把火燒得灰飛煙滅,哪還有別的出路? 而呂布這,因避開了跟他們在這狹小地形進行正面交鋒,損失并不嚴重。 只除了負責引誘敵軍的麹義部,那還真當得起‘傷亡慘重’這四字:去時的五千人馬,只剩一千的殘兵傷將了。 燕清久違地去扶傷營放了兩張‘桃園結義’,雖然把重傷的兵士性命拉了回來,但卻不可能救回斷了氣的尸首。 麹義身先士卒,也負傷不輕,面上卻仍是神采奕奕的。 對他這官迷而言,差點全軍覆沒的驚險,遠遠比不上居功頗偉,封賞必巨來得重要。 呂布原還準備寬撫折損部下甚巨的他幾句,結果看他精神氣好得很,壓根兒就不需他多此一舉進行安慰。 于是在錯愕之余,索性只拍拍他肩頭,領他去燕清處了。 等麹義一臉滿足地從主帳走出,呂布再入內時,對上風輕云淡沖他笑了笑的燕清,已是五體投地的拜服:“主公看人,果真準極?!?/br> 在決定要承擔巨大風險的誘敵人選時,呂布原是挑中跟隨他們時間最長、忠誠度最高的典韋的。 燕清卻堅持換成了功利心最強,野心勃勃的麹義。 其實要不是有戰功在勢力歷來是毋庸置疑第一高的呂布在,燕清就不會輕易對麹義委以重任了:其在歷史上界橋之戰后張揚跋扈,招來袁紹殺心的表現,他還記得清楚,這性子怎么都得磨一磨才行。 但有呂布在上頭穩穩壓著,他再想傲氣,也得斟酌著來。 也只有他最不在意自己部里士兵的死活——只要能取得勝利,給他帶來功勛戰績,就談不上可惜。 對呂布的滿臉推崇,燕清隨意一笑,問道:“糧草現已焚燒殆盡,瓚軍便撐不過三天。明日你便可準備整頓軍隊,為增援豫州軍做打算了?!?/br> 呂布滿口應下:“布自醒得?!?/br> 燕清莞爾。 以呂布的本事,做這些已是駕輕就熟,他不過提醒一句罷了。 倒是公孫瓚…… 燕清想到這一度叱咤塞外的虎將在史上的結局,不免有些感嘆。 對方非是在知道大勢已去、必敗無疑的情況下,還會負隅頑抗到最后一刻的頑固,但在完全喪失斗志的情況下,則選擇了寧為玉碎的結果。 就在燕清還感到幾分惋惜的當頭,張郃帶來了最新的消息。 公孫瓚—— 干脆利落地舉城投降了。 燕清:“……” 若不是好歹也跟對方相持了小半年,他幾乎要懷疑對面的是不是假貨。 公孫瓚什么時候變成如此識時務的俊杰了? 對于燕清私下里的疑惑,呂布高高興興地想了會兒,嘗試著進行了解答。 他啰啰嗦嗦一大堆,按照他的邏輯理解下來,燕清大概體會出就是‘在世人眼中,輸給他并不是什么丟人的事,倒是再正常不過了。那在沒有心理包袱,又見不到勝利可能的情況下,投降難道不是最明智的選擇么?’ 以他廣為人知的仁心,作為俘虜,活命的概率還是很大的。 燕清心情微妙。 這么說來,史上的公孫瓚恐怕是認為,敗給袁紹是件極丟人現眼的事,或者認為自己在袁紹手里不可能有活路,才寧可選擇自焚? 郭嘉不知燕清此刻正思緒翻涌著,淡定問道:“主公真要放他一馬么?” 燕清攤攤手:“為何不放?白馬義從全讓他打包帶走,再給他一筆在倭國啟動的資金糧草,順道讓他試航一下公瑾命工匠新制出的大船?!?/br> 至于放在明面上的旗號到底是流放罪人,還是向陛下遞表給他討個征倭將軍的名號,讓他安安心心扎根海外,早日將功折罪,則可以根據公孫瓚的配合程度再斟酌一下。 孫策倒是對試航之事躍躍欲試已久,燕清卻無論如何都不會同意的——就連科技發達的現代,都不能夸下絕不失事的???,更何況現在? 先前是不愿意主動對中原各州挑起戰事,才不得不考慮攘外再安內,如今發兵討伐的理由都是現成的,那遠征異國的日程,就可以被大幅延后了。 熱血沸騰的青年孫伯符,卻很不甘心。 看他堅持請命,燕清不置可否,卻將這些措辭熱血澎湃的信件一聲不吭地轉送給了孫堅。 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的……之前還糾纏不休的孫策,就此偃旗息鼓。 第212章 左慈吃癟 對于燕清將他發配海外的決定,公孫瓚意外地接受得很平靜。 成王敗寇,如今能保全性命不說,還可換個地方征討異族,對他而言已是比預想還好的結局了。 甚至在得知燕清同意自己帶走最精銳的白馬義從時,還臉色如常地托傳達此令的軍士,要向燕清道句多謝。 燕清在解散了軍中的冀州部分后,就將后續事務交給荀攸和張郃處理,還不忘撥了兩萬人馬以供他們站穩腳跟。 又進城歇了數日,放了幾張五谷豐登來充盈被燒毀殆盡的糧倉,網羅了無數信徒。 最后就慢慢悠悠地跟呂布一起,準備領著剩下的三萬兵馬南下,朝兗州的方向去了。 郭嘉這次倒沒跟他們同行,而是已于公孫瓚乘船啟程的同一日,向燕清辭了行——他可是在大半年前就在燕清鼓勵下要了十日假期的。 現幽州戰事已了,同時開啟的四大戰線只剩兗州還在苦苦支撐,做困獸之斗,他半點不擔心會出什么岔子,便迫不及待地要回一趟潁川老家,既是要為家人掃墓,也是要風風光光地顯擺一通,以免衣錦夜行,留下憾事。 燕清爽快依約放人,哪怕途中所經的都是自家地盤,還是以防萬一地給他臨時增派了一千精兵,作為護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