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混在三國當神棍_分節閱讀_358
書迷正在閱讀:嬌嬌(H)、姐(abo)、一覺醒來孩子都有了、愛后課余(1V1H)、九日皇帝、高枝(H)、[綜]世界不打馬賽克、寵婚、就醬、鎖妖
荀彧也非是剛烈得近乎迂腐的人,不到迫不得已的時刻,不會做出玉碎之舉,便只不理不睬,不聞不問,任他們白費功夫。 而對燕清而言,雖然換俘或是贖俘的做法并不少見,卻絕不能用在荀彧身上——就連私下營救的念頭,都被按下去了。 他也會恐懼——一旦讓對面知道他對荀彧有多么在乎,那說不得就會害荀彧成為第二個被拿來交換苛刻條件的劉康這類人質,甚至可能顧不得惜才,直接對他痛下殺手,只為斷他一條臂膀。 只是燕清頭回將這份擱在心中已久的憂慮道出后,滿以為能得到幾句建議,不想二位謀主不約而同地在眼底掠過滿滿的錯愕,旋即忍不住笑了出聲。 燕清狐疑:“……這有甚么好笑的?” 看他莫名其妙,郭嘉便勉強憋了會兒笑,搖搖頭為他解惑:“史上只多見外敵挾主上威脅臣下的先例,何來的以臣脅主?” 因為任誰都知道,即使是捉了最看重臣子的君主,對方也不可能會因愛臣為質,就舍了到手的江山。 ——哪怕只是一寸土地。 倒是臣子不幸被俘后,為顯忠誠不渝,就當寧死不降,之后能換主公幾句發自肺腑的悲傷悼詞,于青史留名,也就不枉此生了。 燕清瞇著眼,看他動作夸張,居然快笑出淚來,半晌慢慢道:“如此真是萬幸。若他們真以你們二人中的任意一位為質,迫我讓出一州,我定是會認真慎重地考慮的?!?/br> 這話一出,因聽出他口吻認真,剛還笑得厲害的二人,就再笑不出來了。 荀攸蹙眉,郭嘉坦白道:“若真有那日,嘉唯有自裁,方可不妨主——” 燕清毫不客氣地出手,將他左側臉頰大力捏住,等他吃痛止了話,便冷冷道:“虧你還自稱是教中護法,卻連教主有什么神通都一無所知,才說那些蠢話。退一萬步來說,即便真讓了,我難道就取不回來了?” 郭嘉:“……” 第211章 始料未及 呂布進來時,剛巧迎面撞上了正往外出的郭嘉和荀攸。 憑他那足以百步穿楊的眼力,哪怕并未特別留意,也沒錯過荀攸發紅的眼眶,頓時狠狠地吃了一驚。 方才發生什么了? 他知道不好追著荀彧本人問,便加快了入帳的步子,等到了燕清面前,便將滿心的好奇給放了出來:“主公,公達是?” 燕清嘆了口氣,眼都不眨地扯起了謊:“思及文若如今處境,他為人侄子,不免傷懷?!?/br> 呂布噢了一聲,果然就接受了這個說法,將思路繞回正題上去了:“布有一事,需向主公匯報?!?/br> 燕清:“說?!?/br> 呂布道:“兵書上曾云,‘百樓不攻’,有這數百箭樓在,即便主公每日燒他個十來座,也難以奈何他。也況且別看幽民受苦受難,公孫瓚卻給自個兒囤積了頗多糧草,就儲于某座樓邊的庫房中……” 燕清含笑看他侃侃而談,挑眉道:“你定是剛探明白他們糧倉所在了吧?” 呂布嘿嘿一笑,撓了撓腦袋,略帶忐忑道:“便知瞞不過主公。公孫瓚堅守不出的底氣,無外乎是糧草富裕,自信能比我們的要多供上一日。若能一把火燒了,敵軍沒了這底氣,士氣必定大跌,到時便可速戰速決?!闭f到這他忍不住頓了頓,悄聲道:“就不知主公舍不舍得了?!?/br> 燕清固然心疼糧草,也不會分不清輕重緩急,目前的重中之重,就是早日結束這邊的戰事。 至于夠不夠事后分給饑民果腹……他此時還不甚在意。 畢竟不打滅公孫瓚勢,他們本就半顆都沾不著,從結果上看,倒沒區別。 于是在聽了呂布這一來得巧的重要情報后,燕清認真地思忖片刻,鼓勵道:“要按你的做的話,倒未嘗不可。但糧草為一軍重中之重,公孫瓚再剛愎,亦定會派心腹愛將布下重防死守,屆時還將牽一發而動全身,輕易動不得。觀你胸有成竹,可是已有具體計劃了?” 呂布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布愚魯,只得‘聲東擊西’這一著罷了?!?/br> 遂將在腦海里徘徊一上午的打算,對燕清和盤托出。 等公孫瓚知道這給他帶來數之不盡的安全感的一百萬斛糧草,竟已被對面難得動腦子的惡虎摸清了底細,已為時過晚。 不過有了這漫長數月的鋪墊,他因運氣不好而被搭上的,其實也只是最后一根稻草罷了。 燕清先是按照呂布的請求,化身神周瑜,對著離糧倉遠、離公孫瓚養傷處近的那九座箭塔放了業火,待大部分將士的注意力都被那火吸引去后,呂布再命麹義帶上五千弓騎兵,強行朝公孫瓚所居的堡壘突破。 這一套連環調虎離山下來,即便是公孫瓚軍隊里屈指可數的那幾個聰明人,也徹底被蒙蔽了。他們生怕這些天來表現得兇暴又蠻橫的呂布,打得是擒賊擒王的主意,瘋狂往高堡回援。 ——這卻正中呂布下懷。 他們兵分三路,左路張郃,右路典韋,中路則由威名遠揚的惡虎營軍士構成。隨鼓聲密起,他們一齊沖出,當得是銳不可當,直讓觀者心寒膽戰。 因守備力量正處于最為分散和薄弱的要命時刻,即使最精銳的白馬義從遠遠地看到敵軍束草負薪的模樣,心里大叫不好,卻無論如何也趕不上視死如歸的先頭部隊手持熊熊燃燒的木把,氣勢洶洶地沖入了糧倉之中。 不過眨眼功夫,就已烈焰四起,白煙彌漫。 呂布還以為糧倉這的守備會更嚴密些,不想真被調走了大半,剩下的寥寥無幾,被他輕輕松松地殺散了。 他一擊中后,并不戀戰,也不在這敵人的心腹要地多作無謂的逗留,而是迅速勒住韁繩,調轉回頭前,還記得把起初負責引開敵軍主力、這會兒已被徹底忘卻的麹義部也收攏回來。 公孫瓚軍就遠不如他的井然有序了:在憤怒追擊還是竭力滅火,挽回損失這兩者間,公孫越連猶豫都不曾有過,就率人進行了滅火。 而原先半躺在榻上,面無表情地等醫師換藥的公孫瓚,忽見外頭噪聲大起,遠處竟是火光滿天…… 這陣勢之大,可不似近來被燒幾座箭塔的動靜能比得的! 連漸漸被迫適應動不動就被毀幾座箭樓的公孫瓚,這下也禁不住大驚失色了。 可等他起身,大聲呼喊著各軍將領的名字,已無濟于事。 糧倉余燼尤在,煙塵漫漫,最重要的糧草,卻幾被燒絕。 比公孫瓚還早看到這一幕的,則是救火未及,看著遍地狼藉,臉色凄惶,身上或多或少被燙傷了的各軍將士。 看清他們灰敗臉色的那一瞬,公孫瓚腦殼仿佛都嗡地炸開了,頹然地坐在了地上。 他再自欺欺人也能看出,這下是徹底士氣盡失,無力回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