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清歌荀令_第161章
看著神色謙遜站在崔琰身邊的年輕版司馬懿,荀彧眸中劃過一抹贊賞。 不愧是能在后期把持曹魏朝政之人,今日一見,果真不凡。 可惜,這人以后注定不能如史上那般讓后人開啟晉朝,他還活著,就不會任由那種事情發生。 更何況,如今大公子曹昂健在,且在諸兄弟及曹cao身邊人心中的印象極好,繼承人一事早已沒有能平生波瀾之處。 曹營......亂不起來。 “聽聞昌邑書院之中學子皆學識超群,不知懿可否有幸前去一觀?” 眼睛亮晶晶的看著荀彧,第一次見到仰慕已久的荀先生,他心里有些小激動。 原以為大哥口中的描述已經足夠讓人難以相信,卻沒想到再多的言辭在見到這人之后也只會感到無力。 或許在百姓們口中相傳的“謫仙人”才是最合適的。 不過,荀先生雖好,他心里最為敬佩的還是隨曹公南征北戰奇謀百出的戲志才戲先生以及郭奉孝郭先生。 人生能入那二位先生一般隨主公征戰天下建功立業才算不枉此行??! 從司馬朗口中知曉司馬懿對戲志才以及郭嘉的推崇,正巧他要找荀彧有事情,崔琰索性直接將人帶到了荀彧府上。 志才與文若住在一起,也能讓這準備接觸政務的小家伙見識一下那些人究竟是何等風采。 單其他人還好,但是生人初見文若之時,沒個一盞茶的功夫必定緩不過來。 自己就是這么過來的,這么些年來對荀彧溫潤如玉的樣子有多大威力異常了解,難得連崔季珪也溫和幾分,淡定的只在旁邊看著。 只要文若想,這天下沒幾個人能逃得過這人如沐春風般的笑意。 有時候,長了一張讓人難以忘懷的臉著實有用。 心里不知道想到了那兒,談完正事的崔琰看著旁邊的樹面色深沉。 今年文若院子中的樹木依舊如此繁盛...... 想了想今天還剩下多少事情,再看看司馬懿明顯躍躍欲試想去瞧瞧的樣子,荀彧點了點頭,“索性今日無甚要事,彧便當個領路人,如何?” 非書院學子不得進去書院,這是規矩,所以,司馬懿想要進去只能另外想辦法。 摸了摸下巴,崔琰看著自不遠處走來的戲志才,“怎么,文若是將事情都推給了志才?” 志才? 戲志才? 眼中驟然煥發出一種光芒,司馬懿順著崔琰的視線便看了過去。 一日之內竟然同時見到了荀先生和戲先生,昌邑果然是個好地方。 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兒,只當湊巧自己好運在這兒看到了戲志才,司馬懿心中的激動可想而知。 然后,面上依舊是略微羞澀的模樣,司馬懿低著頭將心里的激動全都壓下,心里更加堅定了之后要留在昌邑的想法。 之前大哥說過書院的學子不論出身,那么只要通過了測試,他是不是也有資格進入書院學習。 打定了主意的司馬懿握緊了拳頭,心里有了一個和之前截然不同的出仕打算。 作者有話要說: 接下來,書院pk,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小可愛們,你們要知道,短暫的短小是為了之后的粗長呀,順便,求一波營養液呀~ 第122章 看了一眼旁邊陌生的青年, 戲志才朝著崔琰點點頭,然后走到荀彧身邊, “文若這是要出門?” 荀彧點點頭, 然后將站在旁邊眼睛亮晶晶的司馬懿介紹給戲志才。 忽然見到自己最崇拜的謀士先生, 司馬懿心中激動的說不出一句話,廢了極大的功夫才維持住面上的平靜,然后拱手朝戲志才行了一禮。 穩住, 為了在兩位先生心中有個好印象,一定要穩住。 到底是年輕人, 就算司馬懿掩飾的再好, 在旁邊三人眼中也依舊沒有什么用處, 只是對這青年更多了幾分善意罷了。 都是閱人無數的存在, 怎么會看不出這人心中的雀躍。 能被崔琰帶到這里來,司馬懿的才能品行自然不用懷疑, 戲志才也不介意多了解一下這位未來可能會成為他們同僚的年輕人。 被問到志向之后的司馬仲達雙目明亮,“不瞞幾位先生,懿想入書院學習, 若能的先生賞識便再好不過了?!?/br> 憑自己的本事封官入仕,歸家之后他就有足夠多的經歷去教育弟弟們了。 挑了挑眉看著這志向與眾不同的青年, 戲志才笑了笑, “即便如今已經能接觸政事, 仲達也依舊想入書院?” 世家弟子主動想通寒門學子一般憑借自己的能力進入書院,這司馬仲達還是第一個。 文若當初要建書院,為的是那些走投無路的寒門學子, 世家子到底是世家子,即便如今世家的地位比之以前有所降低,和寒門比起來也依舊是遙遙不可及的存在。 現在便讓世家同寒門一樣實在有些異想天開,但是嘗試一下也不是不可以,這司馬仲達可能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仲達想要先去書院看看,索性今日剩下的事情不多,彧便陪他走上一趟,順便去看看書院中情況如何?!?/br> 司馬懿說完之后,荀彧緊跟著便在后面接了一句,極為自然的便將自己剩下的那點兒公務推了出去。 以前的荀彧從來不會將屬于自己的事情推給別人,但是耐不住身邊有一個時時看著他的情緣,習慣了之后,他也學會了時不時偷一次懶。 眸中笑意更甚,巴不得荀彧在平時能多善待自己一些的戲志才點了點頭,“也好,蔡公前兩日便傳信說要見你,想來上次去書院沒有去看他老人家,現在有些鬧脾氣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