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節
現在的時辰還不晚,可見宋成暄沒有給人相送的機會。 外面的小廝道:“大小姐,我們還向前走嗎?” 徐清歡想了想,前面不遠處的亭子,是大家送別的地方,走到那里再不見人,她就可以回去了。 第二百零七章 等著你 “前面就是十里亭了?!毙烨鍤g撩開簾子遠遠地眺望,看起來好像沒有人等在那里。 看來她這一趟是白來了。 徐清歡想起前世她最后離京那一刻,在十里亭辭別了親友,就一直向北而去,坐在馬車上,她也忍不住向后眺望,這亭子在樹木掩映之下,仿佛多添了幾分的沉重,那可能就是離愁。 現在看那亭子,心中卻沒有這樣的感慨。 可見很多時候,眼睛所見是受心境的影響。 亭子里果然沒有人。 “大小姐,我們回去嗎?”外面的下人低聲詢問。 徐清歡想了想:“走吧?!爆F在哥哥和謝遠應該已經說完了話,她這就回去,應該能和哥哥一前一后進家門。 馬車調轉方向,剛剛向前行了幾步,就聽到一陣馬蹄聲響。 這是進京的官路,會有車馬很正常。 徐家下人將人馬車向邊上趕去,有人進京公干難免著急,這樣做大家都算得了方便。 可是隨著那行人接近,馬蹄聲竟然漸漸緩下來。 “大小姐,好像是宋大人?!?/br> 徐清歡聽到這話,心中一跳,這是回京的方向,宋成暄怎么會去而復返?難道是朝廷又有變故,將他傳了回來? 她這算不算是誤打誤撞,兩個人竟然這樣遇見了。 徐清歡命車停下,起身走出車廂,然后看過去。 那一行人也剛好到眼前,為首的人跨于馬上,正襟危坐,面沉似水,一雙眼睛清澈似水,眼角如蒙了層冰霜,仿佛冒著絲絲寒意,渾身上下散發著一股威風凜凜的氣勢,不是宋成暄又是誰。 徐清歡剛要說話。 宋成暄卻已經淡淡地開口:“徐大小姐這是要去哪里?”語氣中聽不出任何的情緒。 徐清歡道:“我聽說宋大人今天離京,所以趕來相送,沒想到宋大人已經走了……我這……正要回城去?!?/br> 宋成暄抬起頭看看天。 徐清歡分明見他嘴角微微一翹,好像是在說這樣的時辰來相送未免有些遲了。 可她哪里知道他是什么心思,愿不愿意見到他們,也就沒讓人去打聽他什么時辰動身。 “宋大人,”徐清歡道,“您突然回轉是為何?” 宋成暄沉聲道:“有件事沒有處理完?!?/br> “哦,那就……”徐清歡向旁邊靠了靠,需要宋成暄親自去處置的自然是大事,既然如此,她也就便在這里多言了。 宋成暄眼看著她向邊上走了兩步,一副不準備打擾他辦事的樣子。 就跟上次來送藥時一樣,一切不過走個過場,做的那么明顯,是怕他不明白嗎? 宋成暄想到這里翻身下馬,然后吩咐永夜:“你去辦吧?!?/br> 永夜一怔,不過立即他吞咽一口打馬前行,其實他不知道公子為何回來,更不知道公子要去做什么。 可強烈的求生欲告訴他,如果他現在不離開,結果可能會不太好。 永夜打馬離開,宋成暄轉身向不遠處的十里亭走去。 徐清歡看著宋成暄的背影,明明要進京去的人,怎么卻又停了下來,可既然他去亭子里,她不好就這樣丟下他走了,顯得她此次前來沒有誠意。 想到這里,徐清歡嘆了口氣,帶著鳳雛和銀桂跟上了宋成暄的腳步。 宋成暄走得并不快,兩個人之間的距離不至于拉得太遠。 宋成暄走到亭子里坐下,銀桂見狀立即拿了茶壺上前侍奉,彩瓷的小茶碗擺在宋成暄面前,與他有種格格不入的感覺。 徐清歡略微有些尷尬,馬車里帶出的茶具,多數是給女眷準備的,自然要小巧了些,她怎么也沒想到會在十里亭跟宋成暄品茶。 不管前世還是今生,她自認都是個思量妥當的人,卻不知為什么屢屢在宋成暄這里出偏差,她對他的猜測和思量總與現實有些差距。 方才就已經因為來送晚了遭他不屑和恥笑,誰知道這次他又會說出什么話。 旁邊的銀桂也不禁腹誹,宋家的隨從和下人都不太有眼色,不知此時該拿出宋大人常用的物什,這些人好像常年都在男人堆里,威武有余,卻少了些周到,眼看著大小姐為難,她恨不得去跟宋家要個合適的杯子來。 好在宋大人好像沒有在意,銀桂眼看著宋成暄端起茶來喝,不禁松了口氣。 宋成暄一直不說話,徐清歡開口道:“宋大人將張真人留在這里,是不是也覺得常州的事恐怕太過棘手,張真人曾見過謝大太太,興許能幫上忙?” 雖然她還不知道實情到底如何,但謝大太太的死顯然是此案的關鍵。 “你覺得呢?” 宋成暄的聲音忽然傳來,徐清歡抬起頭對上了他的眼眸,他那雙清澈的眼睛中,有她熟悉的深沉,還有些許不確定的情緒。 他這樣一追問,她倒不知道該怎么說了:“多謝宋大人?!痹僬f其他的話,就顯得太過奇怪了些。 再往下她就不知道說些什么了。 “常州開埠多年,其中商賈眾多,通商之地向來多是非,張真人在泉州與商賈有過來往,素來知曉他們的習性,雖然常州不是泉州,但是也有些相似之處,我讓他留下,自然能夠幫上忙?!?/br> 宋成暄說到這里,目光微深:“若是有什么不能掌控之事,可退一步,讓張真人報信求助,不必爭一時長短?!?/br> 宋成暄言下之意,就算他回到泉州,常州出事他也會幫忙? 其實他完全不必這樣。 徐清歡立即起身,福了福身向宋成暄行禮,還沒說什么。 “感謝就不必了,”宋成暄道,“說起來也敷衍的很?!?/br> 徐清歡錯愕,她何時敷衍了。 宋成暄冷哼一聲,口口聲聲說來送他,來得晚不說,遠遠地看到十里亭沒有人,轉身就要離開。 分明從心底里不想前來,怕失了禮數才做做樣子,否則早就遣人來知會。 面上感激他,每次都要言謝,其實巴不得他現在立即就離開。 想到這里,宋成暄也站起身來,身高的差距讓徐清歡立即感覺到周圍的空氣有些滯悶。 “十里亭里迎送親朋,是想要親朋早日歸來?!?/br> 頭頂上,宋成暄的聲音忽然傳來:“你呢?是不是盼著我離開就不要再來京城了?” 第二百零八章 第一次 宋成暄不知道徐清歡是如何思量的。 但是她的舉動,讓他想起那些年帶著人去泉州沿海村落查倭人時的情形,沿海被倭人侵擾多年,當時的衙門表面上抓捕倭寇,背地里睜只眼閉只眼,百姓們早就對朝廷喪失了信心,跟何況當時他身上并無官職,只是與那些商賈一起自發抗敵。 倭寇十分猖狂,他們人手不多,幾次出生入死,他們之中多數人都已經負傷,只好暫時退去村子里休養,村中百姓表面上看似對他們很客氣,卻怕收留他們而被倭寇報復,嘴上不說,心中卻盼著他們離開,他們剛走出去,身后的門就立即關起來,將他們隔絕外。 他并不在意這些,說到底他們并不是要藏匿起來茍延殘喘,最終還是要生死相搏,最終的結果比什么都重要,等到大獲全勝之日就是證明他自己之時。 今日他的情緒來的有些奇怪,他縱馬離京走在官路上,不知為何一瞬間就想到了當年的情形,總覺得他若是就這樣轉身離開,徐清歡也會關上她那扇門。 想到這里,他帶著人又轉身回來,那一瞬間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打算,然后就看到了徐家的馬車慢吞吞地走了過來。 他有些遲疑不知該不該走上前時,那馬車倒是未作任何停留,立即調轉了方向。 他催馬上前,一直到了她的車前停下,然后看到了她驚訝的神情。 “不是?!?/br> 清脆的聲音打斷了徐清歡的思量,宋成暄看著她揚起臉,眼睛中滿是篤定:“不管宋大人什么時候回京,我們都十分歡迎,安義侯府、父親、我和哥哥?!?/br> 這一點她很確定。 徐清歡微笑道:“就像我說過的那樣,我盼著宋大人凱旋歸來?!?/br> 如此坦蕩,沒有一點的私心,所以才不會遲疑。 徐清歡接著道:“我敬佩宋大人的為人,這幾次與宋大人一起查案,也了解宋大人為國為民之心,我只會盼著宋大人仕途平順……” 說到這里,徐清歡思量片刻,才又開口:“世事變化無常,也許并不是所有事都盡如人意,我不敢許諾什么?!?/br> 安義侯府與宋成暄之間有前塵往事在,不能提什么悃愊無華、肝膽相照的話。 所以…… “只要宋大人需要我們幫忙,我們也會義不容辭?!?/br> 這就是她要說的了,真真切切沒有半點的摻假。 宋成暄望著眼前的少女,她給了他一個他想要的答案,卻也一樣關上了那扇門,這一刻他忽然明白他為什么要半路折返了。 因為他好像喜歡上了徐清歡,心神被她所牽絆,怕就這樣不聲不響的離開,最終會得到一個不想要的結果。 生平第一次為一個女子動心,雖然他極力控制,卻仍舊不免泥足深陷。 所以他想要得到一個答案。 即便她是安義侯的女兒,他仍舊想要知曉她心中如何思量。 有些沖動,有些好笑,就像一個莽撞的少年郎。 就連他自己也驚詫不已,在經歷了家中巨變、至親身亡、九死一生、茍延殘喘之后,重新站在人前,他以為自己應該不會再被一些情緒所左右,可他還是讓自己陷入其中。 可笑,他怎會有這樣的心思。 難道真的忘記了家人是如何慘死,自己肩膀上有一副怎樣的重擔。 僅此一次。 他到底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并不能將所有事都做的盡善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