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書迷正在閱讀:破產后我嫁入了豪門[穿書]、我是大佬前女友、錦鯉少女捉鬼日常、當我們相愛時、正正經經談戀愛、[綜紅樓]重生后黛玉發現她被坑了、八零年代好父母、跑,你繼續跑[穿書]、把男主的臉往死里打、入骨嬌寵
唐糖未料到他這般直接,面子上不大掛不?。骸罢l說無事,我……有事的!” “何事?” “認字、讀書,修習為妻之道……呵呵呵,很多事情的?!彼U看紀理一臉的不予置信,又試探道,“大人平日又不在的,反正橫豎書房空著也是空著?” 紀理冷眼看她,不假辭色:“有事也不行,不可以去?!边@人好像從來就不懂得何為客氣。 “大人完全不講道理么?!碧铺仟q不服氣,“那日在爺爺屋中,口口聲聲稱我也是半個東院主人,東院各處我可隨心而逛,這話不知是誰說的!說出的話,潑出的水,何況您還是位大人?!?/br> 理虧之人居然還敢同他講斤說兩,紀理只用眼皮子將她一掃,一臉的事不關己:“潑出的水?唐小姐不是也同祖父夸下???,說一年之內,必令紀府添???” “誒……你這個人!” 紀理冷笑的樣子含些得意,就像是報了那日西院之仇似的。 唐糖無言,細想想其實也對。既然都是做戲,就都不要拿戲臺上的臺詞來較真了。 紀理欲走時不緊不慢拋下句話:“《河渠書》只崇文書局有售,唐小姐莫要忘了?!?/br> “嘖,你這人,還真要賠……” 紀理翻她一眼:“我等著用,記得別再弄臟?!?/br> 唐糖咀嚼他這話的含義:“崇文書局好像是在西城的罷?大人的意思難道是,我可以隨便跑到老遠的街上買書?這不是真的罷?” 紀理像在聽一個笑話,不屑道:“唐小姐又不是紀府的犯人?!?/br> 唐糖興奮得跳起來:“紀大人上道!”她趁機得寸進尺,“只是大人書房里太多好書,我若再買一回,豈不浪費?再說好些書原是絕版,市面上恐是花銀子也購不到啊?!?/br> 紀理抿了抿唇,竟作了回讓步:“你列下你的書單,讓林步清遞來給我便是?!币痪湓?,只要不進書房,你想怎樣都可以。 唐糖奇問:“林步清是誰?” 阿步不知什么時候已然立在了門邊,歡歡喜喜道:“這是小的大名??!二少奶奶您有事盡管吩咐小的!” 唐糖客氣道:“哦哦,那往后就有勞了。也要多謝你啊紀二哥哥!”她滿是感激,扯住紀理的袖子正經謝了數聲。 唐糖眉眼都在笑,笑容溫煦得有如這個夜里的夏風,全然沒察覺紀二一張格格不入的冷臉,已然被她弄得十分局促。他木然將袖子從她手里抽出,一張臉板得愈發僵硬了。 阿步永是熱熱烈烈的樣子:“不過,二少奶奶既愛讀書,為何不上南院的藏書閣?二爺書房的書再多,也比不了藏書閣啊?!?/br> “噢,藏書閣?那定然,是有很多……很多書了?!?/br> 夜色已然深籠而下,阿步自然辨不清唐糖微微泛了白的面色,依舊在那兒興奮解釋:“嗯,四層的樓閣,您說書多是不多?一層二層乃是經史子集,第三層是……” 紀理忽厲聲喝斥:“林步清!” 阿步被唬得一頭霧水:“二爺?” 唐糖亦被紀理嚇了一跳,卻聽這人竟是冷言又起:“唐小姐大可不必謝我,我也是心中好奇,想看看時隔數年,唐小姐何以變得如此勤學。阿步,唐小姐并不是不認得去藏書閣的路,只是她少時并不那么愛書,她從來只是以為,南院不過是府上一個藏貓貓的好去處罷了。哼?!?/br> 說罷袖手告辭,幽幽獨自踱出門去。 唐糖本來聽阿步說起藏書閣,勾起許多回憶,心里的確很難好受。記得紀理少時確實勤奮,她在南院游手好閑的那些日子,每每在藏書樓門前撞見他,真是沒少挨他的白眼。 不過紀大人當真確定大家要這樣子相處下去?前一刻總算得了一時融洽,突然冒出這些刺言刺語來,把個好端端的和局,攪成一盤僵局。他倒好,拍拍屁股,走了。 什么人??!犯起怪病來,竟是連半點征兆都沒有。 阿步依然莫名其妙,立在原地,模樣尷尬,唐糖反有些不好意思,問道:“阿步,你是幾時進的紀府?” 阿步回:“小的是這個月初新來的。紀管家未曾挑我旁的,只問我脾性可好。小的別的不行,最好的就是脾氣,紀管家這才讓小的跟著二爺?!?/br> 唐糖低低嘆了聲,也不知道是想解釋給阿步聽,還是說給她自己聽的:“你別見怪,二爺許是想起他少時在南院讀書的日子了。我六歲隨祖父來紀府為客,在這兒住了足足五年,呵呵,那個時候二爺還是個埋頭苦讀的勤學少年,那個時候……三爺也在?!?/br> 阿步天真,饒有興趣追問:“我聽聞二爺同三爺乃是孿生兄弟!他倆生的像不像???” “像……也不像,一個冰山似的,一個連冰山都能教他給捂化了?!?/br> “這樣啊,三爺性子必是極好了?” 縱然只能回憶這些點滴,心頭仍覺如有暖流涌過,唐糖含笑答:“二爺什么性子,三爺總是跟他的反一反就是了?!?/br> 阿步感嘆不已:“三爺真好??!” 唐糖忍笑:“你稍微收斂一點兒。小點聲,讓二爺聽見,仔細他真把你凍成冰山?!?/br> 阿步打了個噤聲的手勢,腦袋直點,又有些激動,覺得唐糖很將他阿步當作自己人了。 ** 這天深夜,紀理在書房擬完次日上工部要呈給恩師魏升鑒的一封條呈,擬完卻仍不睡,穿的是家常舊袍,同紀方說要一人院外走走,便徑自踱出了院子。 去了一個時辰方歸,也不說去了哪兒,回來照舊在書房軟榻上宿下。 這燠熱的夜本就極難好眠,紀方沒睡,生怕書房里悶熱,他親自檢查了一回窗欞有否支好了。踏出書房門時,又回望一眼書案后頭,二爺睡得極靜,連呼吸聲都幾乎不可聞,身子亦未曾動過一動。 紀方想起紀理前夜問他的話。 “紀方,你近日可曾去過南院?” 紀方答:“其實也不算特地去的南院,我每日早晨,是要出南府門,給三爺上香去的?!?/br> “嗯?!?/br> 紀理頓了片刻,又問:“糖……唐小姐可曾去過南院?” “呃……不曾?!?/br> “為何猶豫?” 紀方忙解釋:“二少奶奶|頭天來時,是問起過的?!?/br> “你不是一向喊她糖糖?她問什么?” “問三爺的牌位何在。我答,因為三爺未曾婚娶,又無子嗣,故而依祖制只得一座孤墳,葬在南院宗祠外的小山坡上。她聽了也不言語,我便問她是不是想去給三爺上墳……” “你往下說?!?/br> 紀方點點頭,眼中噙些淚花:“糖糖回‘就不去了罷’,我便勸‘三爺素喜熱鬧,他如今一人孤零零的,您給親手栽一棵小冬青,也總算一份情誼’,糖糖搖頭說,‘我不信,那是堆土,又不是他?!?/br> “……哦?!?/br> 紀方偷眼看看紀理,見他神色尚好,方道:“隔了好一會兒,她又道了句,‘我不信’?!?/br> 紀理沉吟許久,隔了會兒紀方又說:“噢,糖糖那天還問了一件事?!?/br> “何事?” “她問,三爺的遺物,可都從大理寺取回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葷菜的存稿箱v:hi我是存稿箱! 紀二v:我是伐開心 第5章 青瓷盒 次日正是紀二爺歇完新婚大假,回衙應卯的日子。 紀方來時天剛剛亮,阿步已然在里伺候紀理束發整冠,換好了官服。 阿步識相退至外頭,聽見紀理在書房里囑咐紀方,今起晨間他便不再去告擾祖父,照常待晚上散衙歸家再往西院請安。 知道阿步行得遠了,紀方合緊門窗,紀理才問:“大理寺昨日送三爺遺物來時,你可逐一清點過?” 紀方點頭:“這個自然。大理寺此番將三爺遺物押得這般久方才送還,您又不在場,我唯恐疏漏,清點得格外仔細?!?/br> 紀理點頭:“不是裘大人送來的?” 紀方心中愈發了然,這定是哪里出了岔子,便心急起來:“來的是個姓朱的推丞,我問過他,說是裘寺卿前日派裘大人公出去了裕州,二爺,哪里不妥?” 紀理眉心緊著:“昨夜我去過南院,少了一件?!?/br> 紀方思忖二爺怎的昨夜睡前不說,不免有些緊張:“朱大人送東西來時,還附來一份清單,由我親自一一核對無誤。況且藏書閣那間暗室十分隱蔽,外人無人能入?!闭f罷立時自袖囊之中找出那頁清單,交與紀理。 紀理細細查閱,眉頭愈發緊了。 紀方揣測:“會不會……糖糖?” 紀理直接搖頭:“哦,不是糖……小姐。是這單子上,原就少了一件?!?/br> 紀方十分訝異:“少的何物?單子上既是未列,二爺怎知……”說到一半,他發現紀理正抬了眼審視自己,目光冷冽。 紀方身在紀府三十余年,何等的練達,他深知許多事情不宜多問,忙笑回:“定然是三爺從前同您交代過的?!?/br> 紀理起先不置可否,過會兒終究輕輕闔了下首,卻道:“此事無須驚動大理寺,裘大人那里,亦不必去問?!?/br> 紀方不便追問他打算怎么辦,只唯唯應下。 ** 多日不往,衙門中自是諸事紛擾,這日忙到同僚皆散,紀理仍伏于案,直至天色微沉。欲回府時,他隱隱聽見魏尚書那里尚且有低語之聲,并不知來人為誰。 夜幕全黑之時,紀理方才打馬抵家門,府門口卻被一頂轎子給堵了。 他循著那束燈籠光亮便認出來,那不是魏尚書的轎子又是誰的?若不是非同尋常之要事,魏升鑒決不能這個時辰親自登門。 于是匆匆下馬,恭謹相迎。 紀方并不知門外等了這么尊神,奔出來時,二爺對著魏大人是一副歡喜面色,轉將過來的臉色,便不盡好看了。 紀方瞪一眼這時候才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阿步,阿步壓低了聲,委屈透頂:“二爺讓小的先回的……”,紀方勒令他趕緊住嘴,此刻哪有推卸的道理,惟加倍小心為上。 魏尚書言明來意,稱是成日里公事纏身,早當過府來探望紀老爺子卻不得空,且愛徒迅雷之勢新婚的當日,他又偏巧身在乾州公干,身為老師,這杯喜酒本就當來補討的。 紀理自是陪笑奉客入前廳,又讓阿步前去祖父處通報。魏升鑒端了茶,猶拿他的學生打趣:“你這少主人倒好,燕爾新婚,撇下嬌妻,不知方才又往了何處尋歡?” 紀方侍立一旁,想想亦有些奇,二爺騎馬,尚書坐轎,一前一后出的衙門,二爺倒比他姓魏的還晚到一步,這究竟是去了哪兒? 紀方想起早間紀理問起的三爺遺物之事,暗暗憂心。 孰料紀理不動聲色探手往袖囊之中一摸,竟掏出一小方錦盒來,淡淡一笑,面皮居然還有些靦腆:“恩師勿怪,拙荊嗜甜,總念念不忘永念樓的綠豆酥,學生散了值,方才便為她跑了一趟?!?/br> 紀方聞言抬首悄悄探看,整個人都呆了,二爺……沒事罷? 魏升鑒聽罷,了然大笑:“前幾日我聽同僚茶余閑聊,皆云紀大人此番是奉祖命娶了個娃娃親,魏某還直嘆我這愛徒一表人才,就算尚個郡主亦是綽綽有余,竟是委屈了。那一群不解風情的朽木,殊不知人家原是青梅竹馬,一往情深,也怪我老頭子多此一念!哈哈哈……” 紀理面含三分羞赧,只淡笑著將頭輕搖。 紀鶴齡素不待見這位魏尚書,聽阿步來傳,氣得吹胡子瞪眼,要他速速去回,就說他病容憔悴,且神昏智厄,恕不方便接待貴客。 阿步總算聰明,不曾原話照搬,不過紀理聽罷,依舊眉頭緊鎖。幸而魏升鑒嘴上是稱來探老太爺病,此行分明另有所圖,故而也是不以為意,一笑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