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節
“咱這邊可能比不上瑞典,這才需要你們這樣的高學歷人才回來建設,你不能希望一步到位,咱慢慢來,你先做出些成果來,讓上面的人看到希望,奶相信肯定會有人看到你的拳拳赤誠心?!?/br> 國內外的科研環境落差確實大,衛添喜也確實有些接受無能,但聽了衛老太的一番話后,她心里舒坦多了。 正是因為需要建設,那才需要她們這樣的人來努力。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既然沒有人為她栽乘涼的樹,那就由她來栽這第一棵吧! “奶,你說得對,我申請的這個項目同我原先研究的東西確實有差別,而且差別還不小,上面的人不相信我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我靜下心來做一年半載,等我把科研成果摞出來之后,他們如果還是不信,那到時候再說?!?/br> 見衛添喜臉上的愁云慘霧也漸漸消融,衛老太總算把心放回肚子里。 批評大孫子只是順帶的,拉住小孫女不要讓小孫女再跑出國才是衛老太的目的。 只不過衛老太不知道的是,在她這一番瞎指點的開導下,學術狂魔衛添喜開始了在學術圈中‘造孽’的生涯,只要是被她瞄準的行業,無數人的飯碗都端不穩了,那個行業的論文更是呈現井噴狀態。 甚至于在后人看來,衛添喜寫論文具有極高的目的性,似乎她在寫論文之前就已經知道最終的結果是什么,因此她寫出來的所有論文都是一環套一環的,將她在某個領域發表的論文集中在一塊兒,完全就是一本章法嚴謹的書,通讀完衛添喜的論文,完全可以領略到一個專業的核心技能。 后人高興是高興了,但同衛添喜處在一個時代的科研人員就覺得挺悲哀的,雖然衛添喜只有一個,但衛添喜的不確定性太多了,上個月還在搞化學研究呢,指不定下個月就跑去研究生物學去了,堪稱行業攪屎棍,甭管是哪個行業,只要被衛添喜盯上,那個行業里的原住民都會被虐得懷疑人生。 同樣是從事科研工作的,完全不在一個段位上。 …… 衛添喜的歸來給衛老太打了一劑強心針,她終于有心思管別的事情了,衛國康的婚事就這樣被提了起來。 因為衛國康同他對象在同一個大學同一個專業,二人興趣相近,還處了三年多,算是彼此知根知底,婚事也定了,訂婚宴也吃了,所以他們想要結婚就容易得很,只需要擺個結婚宴,認認雙方的其余親戚就行。 衛老太催著衛國康在新年里的勞動節之前必須搞定,衛東明與衛西明兄弟倆也被衛老太下了最后通牒,想要繼續念大學,完全可以,不過先把婚給結了! 在這樣的吵吵鬧鬧中,正月十五一晃就過去了,衛添喜終于等來了科技部的消息,不過并不是科技部的領導要見她,而是當朝大領導人要見她,科技部的領導只是代為傳話,讓她好好準備準備。 第105章 正月十九這天, 衛添喜起了個大早, 把自己的辮子梳得齊齊整整,換上衛大丫特意給她準備的樸素衣裳,揣著自己做出來的計劃, 早早地去了科技部,當朝大領導人已經在科技部等著她了。 衛添喜曾在報紙上見過當朝大領導人的照片,相貌堂堂,自帶威儀,可現在見到真人, 卻又覺得平易近人得很,在會客室的沙發上一坐,和尋常人家的老頭兒沒什么兩樣,如果非要挑出點不同,那衛添喜想,大概就是眼睛了。 當朝大領導人的眼睛特別亮,特別通透。 “小衛同志到了?時間觀念挺好的。明偵, 去給小衛同志也泡壺茶, 天氣涼,泡暖胃的紅茶吧!”大領導人吩咐,他的警衛員立馬就去辦了。 衛添喜略微有些局促地坐在當朝大領導人對面的沙發上,不料當朝大領導人同她說, “你換個地方, 坐我旁邊吧, 面對面坐的氣氛太僵硬了, 就好像是要談判一樣。今天我約你來只是想要聊聊,你不要把我的身份代入進來,就當是在公園里遇到一個普通老人一樣,我想聽聽你的真實想法?!?/br> 衛添喜:“……”她也想??!可是一想到自己對面坐著的就是會被寫進歷史書里的大人物,她實在淡定不下來。 心里默念了許多遍數學公式之后,衛添喜成功轉移了自己的注意力,焦慮與緊張減輕不少,她深吸一口氣,端起茶來喝了一口,沉聲說,“我的真實想法很簡單,既然我已經回國,就是為了建設祖國而來?,F如今我有辦法將能源供應的問題一勞永逸地解決,為什么國家不支持?” “我祖母同我說,國家有國家的難處,讓我多體諒體諒,道理我都明白,可我還是無法接受,從我們國家的政策層面來看,一直都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為什么在這種能源革命的問題上,就無法做到了呢?” 坐在她身旁的老者笑笑,“你祖母的思想覺悟挺高,不過她有一點沒有說明白。國家確實有國家的難處,但面對能源供應的問題,再大的難處都可以克服。只不過核聚變這個命題,對當今的世界格局影響太大了。掌握核聚變的國家寥寥無幾,大家處在一個相對平衡的階段,一旦出現異端,那格局就勢必會發生改變,會為全球性危機帶來更高的風險,是許多國家都不愿意看到的?!?/br> “所以,我想研究可控核聚變?!?/br> 衛添喜特意同老者糾正核聚變與可控核聚變的區別,“核聚變威力巨大,這個世紀的前半頁,全世界都領教過了。但可控核聚變與核聚變并不能畫上等號,核聚變是能夠摧毀一切的洪水猛獸,但可控核聚變卻是利用現有的技術將洪水猛獸圈養起來,就如同為大江大河筑上水壩一樣,充分利用這些能源,達到服務人類的目的?!?/br> 老者問衛添喜,“那風險呢?會不會發生核泄漏 ?如果發生核泄漏的話,造成的影響會有多大?” “發生核泄漏的風險一定存在,但幾乎為零??煽睾司圩兊年P鍵詞是可控,而非核聚變。就算核泄漏事件發生了,我們也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采取措施,核輻射范圍不會超過一百平方米,而且是可以通過技術計劃的,這根本不算問題?!?/br> 衛添喜斟酌了一下,慎重地開口,“很多人都談核色變,無法正視核能這種比起常規化石能源更為清潔的能源。核能的威力是許多其它能源無法比肩的,大洋彼岸的航母造得十分不錯,可在能源供應系統上,依舊存在巨大缺陷,如果換上微型核聚變電池,那才算是真正的海軍之王?!?/br> “航空領域,所有衛星發射都需要火箭運載,這是目前的情況,實際上達成航天飛機也完全可以實現,而且相比起火箭來,航天飛機的優勢更高,只不過航天飛機的蓄能問題一直都是卡住命脈的黑手,核聚變微型電池的出現就可以彌補這個缺陷?!?/br> “民用領域,自電氣革命開始之后,各種各樣的用電器走入千家萬戶,原先只是電話與電燈耗電,現在有了電視機、洗衣機、之后還會有更多的用電器,比如說燒飯用的電爐子,取暖用的電鍋爐、甚至街上跑的汽車都可以用電能來供應,社會上對于電能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利用可控核聚變來發電便是解決問題的良策,或者說,是最良策?!?/br> “全世界都在尋找一種更為清潔、更為安全、更為快速的發 電方式,就拿我們國家來看,如果用火力發電,那且先不提化石能源能夠支撐我們用多久,就說火力發電產生的污染,就是不可避免的。我是在氮肥廠旁邊長大的孩子,知道污染有多么容易,治理有多么難,現在污染將來治理雖然是一種應急的方法,但在我看來,這種方法無異于拆東墻補西墻,走不遠的?!?/br> “許多國家的科學家提出了不同的解決辦法,諸如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太陽能發電……但在我看來,這些依托于自然的發電方式,都存在巨大缺陷,如果哪天風小了,水流小了,云層厚了,是不是我們就不發電、不用電了?歸根結底,這些發電方式的持續性存在問題,可控核聚變就不需要擔心這些問題?!?/br> 老者被衛添喜說得心馳神往,到最后,他卻嘆了一口氣,“你說的前景確實美妙,可你知道我們國家已經在這個領域砸了多少錢進去嗎?最大的問題是,砸了這么多錢進去,卻一點水花都看不到,未來很美好 ,但我們需要顧及到老百姓的生活,可控核聚變再好,我們也不能為了研究它,就犧牲現在。說到底,我們研究可控核聚變,還不是為了讓百姓過得更好?舍近求遠并不是明智的選擇?!?/br> 衛添喜有些懂了老者的顧慮,她試探著問,“那要不考慮一下私人搞?我自己可以投錢進去做研究,只要國家政策層面上給予一定的放空與優待就好,錢不是問題,我自己想辦法解決。不過可能需要科工院核工程研究所那邊配合?!?/br> “如果你真的研究出來,那可就是國之重器。你有想過所有權的問題嗎?這么重要的東西,國家不可能放任它落在個人手中,最起碼掌控權肯定要掌握在國家手中,到時候你的研究可能會竹籃打水一場空……雖然聽起來有些殘忍,但這是事實,我想我應當把話提前同你說清楚,你現在還有選擇的權利,不然等你研究出東西來之后,國家再出面干涉,那就有些太過殘忍了?!?/br> 說完這些話之后,老者就緊緊盯著衛添喜的表情,他覺得衛添喜十有**會拒絕,可衛添喜讓他失望了。 衛添喜聳聳肩,“我研究這個又不是為了賺錢,目的很純粹、也很簡單,就如同我在瑞典學成之后要回國一樣,我想建設我的祖國,讓我的祖國變得更強大、更美麗、更和諧、更文明。只要我研究出來的東西能夠造福國家、造福百姓,那就足夠了?!?/br> “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國家能夠在拿走研究成果的同時,給我立一個名分,順帶著把所有科研經費都結算一下,如果這點小小的要求國家都不能滿足,那我也只能坐默默為國家奉獻的無名英雄了?!?/br> 看見衛添喜臉上那明顯是故意裝出來的委屈,老者被逗得哈哈大笑,“你放心,我們國家絕對不會虧待任何一個有功之臣。你一片赤誠之心,我能感受得到,所以你就放手去做吧,我給你同其他人打招呼,不管是西南核物理研究所還是科工院核工程研究所,亦或者是其它幾所研究核能的高校,若是有需要,那就去聯系,你聯系不了的,那就去找科技部,讓他們幫你聯系。綠燈我親自給你開,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 衛添喜:“……”突然有些壓力了。 …… 正月二十,水木大學正式開學,衛添喜參加了數學系的教職工大會,然后便找到在京城浪了將近一個月的尼森,把尼森這學期要看的書目、文獻以及要完成的工作全都安排了下去,拜托許建民教授多盯著尼森一些,她便開始專心設計從德國偷師過來的仿星器。 說是偷師,其實也不算是,畢竟仿星器的主體架構還是沿用了洛必達星球上經過高科技文明優化的那一套理論,若要說相似的話,大概只有外形、名字以及一些用到的一些核物理基礎理論相似。 衛添喜設計的仿星器可比德國那臺仿星器高科技多了,同衛添喜要設計的仿星器想必,德國那臺仿星器勉勉強強只能算是兒童玩具,還是劣質的那種。 尋??蒲腥藛T做研究,那是毫無頭緒地正向摸索,衛添喜的科研過程卻是在已知結果的過程中做逆向,速度自然要快很多。 仿星器的主體設計結構敲定下來之后,衛添喜立馬把圖紙送到了科工院,盯著科工院核工程研究所那些老教授的臭臉,面帶微笑地說,“這是上面的要求,有問題請找科技部直接談?!?/br> 第106章 華國科學院想要海外人才回國建設, 主要原因并不是缺少做科研的人,而是缺少眼界被打開的人, 尤其是在技術封鎖最為嚴重的這個年代,華國本土科學家大多數都是在悶頭搞建設,對于海外同行研究的東西知之甚少。 因為消息閉塞的緣故,所以有很多的時間成本與金錢成本都會被浪費在‘試錯’上。 衛添喜的歸國, 就是將在海外拓寬出來的眼界的帶回了華國, 甚至于說, 有洛必達星球的東西在,她帶給華國的眼界是遠超世界同行的,只需要按照她的規劃一步步走下去, 用不了多久,在某些高端領域實現‘趕某超某’并不是難題。 相比起衛添喜在瑞典、在歐洲見過的那些工作兩天就想開個arty解壓的科研人員, 華國的科研人員更為吃苦耐勞, 衛添喜與科技部直接對話,將‘仿星器’的這研制工作——這個大任務分成無數個子課題, 分配給了不同的研究所與研究機構, 很多高校都是以舉校之力來攻克這個難關,諸如水木大學、首都科技大學、首都航空航天大學、首都工業大學等, 任務推進得飛快。 就連因為被衛添喜拒絕而心生不快的科工院核工程研究所的那些老科學家們,在看到衛添喜提供的設計圖之后, 都沒有任何異議, 悶頭就去開會商量具體的實施過程去了……都是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 看到衛添喜提供的方案, 他們就好像是蒙在頭頂上的天花板被打通一樣,個個皆是干勁十足,全身心投入。 多方聯動,衛添喜所承諾的科研經費就變成了大問題。 如果只是十萬百萬級的項目,靠‘新時代集團’這幾年的分紅就可以填上這個窟窿,但想要搞可控核聚變,想要養活那么多的科研人員,需要的錢哪是十萬百萬就能解決的?最少都是十億。 衛添喜看著科技部反饋過來的預算單據,突然有些懂科技部的領導當時說什么都不愿意給可控核聚變燒錢了,這完全就是一個無底洞??! 且不說當時科技部的領導根本看不到可控核聚變的希望,往這個大坑里燒錢完全就是豪賭,就算她知道按自己布置下去的東西做,一定能夠做出成果來,依舊有些吃不消。 就算‘新時代集團’發展得再好,那也不可能掙出十億資金來給衛添喜造作??! 答應的時候一時嘴爽,事后看起這些單子來,衛添喜卻愁的感覺自己心態稍微差點就要進火葬場了。 不過辦法總比困難多,衛添喜想到‘新時代集團’那瘋狂的斂財能力以及她研究‘新時代集團’之后發現的弊端,決定幫‘新時代集團’一把,同時也借著‘新時代集團’那龐大的銷售能力來緩解自己的燃眉之急。 衛添喜去找了衛大丫,因為她要提的事情完全是給衛東征找事,所以她不敢直接同衛東征說,生怕衛東征給她表演一個現場斷親。 “姑,我想弄點兒東西出來,需要你來幫助……”衛添喜自認為說得很委婉了,奈何衛大丫的戒心太強,她一看衛添喜臉上寫滿了討好,心中的警鈴差點奏出大合唱的效果,她問衛添喜,“你想干啥?” 衛添喜無奈,“姑,你這樣提防我干什么?我就是想搞點兒東西出來賺錢。你說我容易么?你幫幫我唄,我搞出來的東西,你們想辦法幫忙賣,提五成利潤,我提一成,剩下的四成全都用來扶住國家科研建設,成不?” 衛大丫還在猶豫,她總覺得衛添喜有些不安好心。 衛添喜被逼急了,咬牙同衛大丫說,“姑,你就說幫不幫我吧,如果你幫,那我們還是親親熱熱的姑姑和侄女,如果你不幫,我就回去同我奶說,趕緊給你找個對象,你這都一大把年紀了,不能再耽擱,不然就真沒人要了!” 衛大丫:“……幫!” 狠狠地瞪了衛添喜一眼,衛大丫咬牙切齒地說,“還是你狠,從小就鬼心眼兒多,彎彎繞繞不知道藏了多少,現在都把鬼主意打到你姑我身上來了。我真是白疼你了!” “嘿嘿,姑,你之后肯定會感謝我的。我知道我要找你做的事情累了點,但賺的錢絕對不少,最關鍵的是,你要是用心做我給你安排的生意了,新時代集團就不僅僅是國內發達了,搶占國際市場都不成問題。而且我才拿一成的利潤,給你們讓利五成,大頭都你拿了,苦點累點都值得?!?/br> 衛大丫瞪了衛添喜一眼,“可拉倒吧,誰不知道這新時代集團所有生意的利潤大頭都給你?哪怕你現在沒拿,也是用來投資你哥開廠做生意了。還讓給我們五成利,你自己拿一成,剩下的四成都給國 家……你奶知道了,還不剝了我和你哥的皮?” “喜丫頭,那話可是你說的!你說你要帶著新時代集團走出國門,去開辟國際市場,姑一直都信你,這件事也相信你,大頭利潤還是你拿,不過你拿四成,給我和你哥各分一成,國家也拿四成,你答應我的事情都做到就成!” 衛大丫生怕衛添喜再把衛老太請出山,說服她再嫁一次,又趕緊補充了一句,“另外,你可千萬別同你奶煽風點火,你奶最聽你的話了,你奶再催我處對象結婚,你幫我攔著些,明白不?” “等再過兩年,姑到四十歲的時候,就準備同你奶攤牌了,反正姑又不是沒有孩子,冬瓜、西瓜兄弟倆也大一點了,往后給姑養老肯定不是事兒,姑不準備再嫁了,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無限的賺錢事業中去!” 衛添喜看過衛大丫的命運軌跡,知道衛大丫在婚變之后會義無返顧地走上事業型女強人的道路,也就沒有再勸。 她也是時候同衛老太說說了,婚姻這個東西,還是隨緣的好。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強求也強求不來。 老話說得好,強扭的瓜不甜,就算能夠解了一時的渴,但時間長了之后還是會心生厭煩的。 衛大丫不愿意再找一個人將就,這是她自己的選擇,衛老太也不應該再逼了,畢竟生活這件事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衛大丫答應了衛添喜的要求之后,衛添喜立馬就回清大構思專利去了,結合時下的技術背景,她先提了三四個技術產品專利出來,然后深感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很難做到,便將主意打在了水木大學這么多優秀的學生身上。 能夠考入水木大學的學生,個個天賦出眾,縱然有些人的創造力不足,但那些人只是少數,絕大多數人還是很有想法的。 衛添喜為了找到志同道合搞專利研究的人,她專門委托衛東征去注冊成立了一個高新技術研究院,并且在水木大學以個人名義承接著上次演講時提過的話題重新做了一個更具有‘啟發’的報告會。 因為學生到高新技術研究院是等同于上班,可以領到一份固定的工資,再加上衛添喜自帶的光環擺在那兒,所以來報名咨詢的人很多,不僅僅有水木大學的學生,隔壁好幾所高校的學生也慕名而來了。 高新技術研究院一方面考察學生對于物理、化學、數學等基礎學科的掌握能力,一方面考察學生的創造性,事關未來的發展,衛添喜不敢有絲毫馬虎,她親自動手命題,并且組織了一場長達三天的面試,從報名的數百位學生中優中選優,挑選出四十多名同學,與這些學生簽訂了保密合同以及勞動合同之后,便結合這些學生的所學專業確定了與創造性相關的專屬培養計劃。 在衛添喜的計劃中,這些學生不僅僅要在學術能力上得到長足的提高,更重要的時候能夠將自己研究的科研項目落地轉化為現實,變成對社會有用的財富。 這樣的想法挺超前,許多人都無法理解,不過并不影響那些學生,他們在學知識的同時還能賺到錢,個個都十分滿意。 水木大學數學系的系主任就覺得衛添喜這樣做完全是吃飽了撐的,他沒有明確地同衛添喜提這件事,而是暗搓搓地找教務科的老師給衛添喜排了兩門課,一門是面向大三年級學生的應用數學,一門是面向大二年級的數學分析。 數學系系主任的本意是讓衛添喜忙起來,多為水木大學數學系培養人才,壓根沒想到衛添喜的行事風格有多么魔性,差點把水木大學一群數學人才都帶跑偏了。 事情還得從衛添喜的講課方式說起。 尼森雖然大大咧咧、有點不靠譜,但衛添喜給他安排下去的論文他都會看,衛添喜讓他跟蹤的那些優質數學期刊他也一直都盯著,衛添喜做出來的科研成果雖然他有很多是看不懂的,但也一直都在死磕,所以數學能力還是很強的。 衛添喜默認水木大學數學系的學生水平都與尼森相近,故而上課的時候根本沒有任何保留,完全就是揣著一顆‘為學生好’的心思去給學生講干貨的,一節課講下來,她講的酣暢淋漓,自認為干貨滿滿,一定會讓學生們有所收獲,結果她發現,整個班級的學生都仿佛石化了一樣。 如果衛添喜能夠聽到那些學生們的心聲,那她滿耳朵一定都是—— 我是誰? 我在哪? 我學的一定是假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