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出仕(士) 第44節
當場就換了稱呼,不再稱‘小池子‘、轉而叫他‘和周‘!不僅他自己這樣,還讓黎湖以后也要叫‘和周‘。 和周,這可是王爺取的字!當朝的王爺啊,就如那天邊云一樣的人物,和他們這種在泥里扒食的人,那真是云泥之別! 黎湖是讀過書且有童生功名的,相比黎棋只知道王爺是很尊貴很厲害的人物,他要知道得更多些,對于階品或階級有著更清楚的認知。 因此,在知道自家堂弟得了王爺——且據說還很受寵的王爺,取字‘和周‘之后,黎湖是既感到震撼,又覺得與有榮焉。 高興歸高興,黎棋還是沒有忘記掉儉王贈送的藥材,他熬了會兒夜將藥熬出來,盯著黎池喝下后才準許他去睡覺。 鄉試已塵埃落定,黎棋他們帶的五十兩銀子的盤纏還剩下一半,想著這輩子還是第一次來省城,不好好去逛上一逛有些不甘心。 于是第二天,黎棋、黎湖并黎池,三人就去逛街了?;搓幣c浯陽兩地之間路途遙遠,一路顛簸,帶東西回去就太麻煩了。 因此,黎棋他們就沒買大件的東西,當然即使他們想買,手頭的銀錢也不夠。就給家中女眷買了些頭繩絹花,給爺爺黎鏢買了根旱煙桿,還買了一包干昆布即干海帶,據說這些海貨是走大運河這條水路上來的,黎棋想著買了回去嘗個鮮。 三人在逛街的同時,也順道去了各車馬行,看有沒有合適的回程的牛車或驢車。找了好幾家,才找到一家價錢合適、感覺也還靠譜的,付過定金后,約好了后天一早出發。 車并不是馬車,而是驢車,且只到臨淮府的府城臨濠城。到時黎池他們到了府城后,還要再找車回浯陽縣,最后再走路回黎水村。 當然,萬一到時臨濠城到浯陽縣沒車的話,又或者想節省車資,他們還可以像當初去趕考府試時一樣,用兩條腿走回去。 回去后的當晚,與鐘離書和明晟他們說起后天離開的事,并問他們是否要一起走。 不過因為鐘離書和明晟他們是浯陰縣的,雖說浯陽縣和浯陰縣是相鄰的兩縣,但從淮陰城去往兩縣的路線卻是大有不同。黎池他們回浯陽是經臨濠城再至浯陽,鐘離書他們卻是直接從淮陰至浯陰。 路線不同,因此就說了回去時不一起走。 在黎池他們逛街后的第二天,原本黎池也打算去趙儉暫住的宅邸辭行,恰好趙儉也派楊長史來接他過去一聚,于是黎池欣然前往。 趙儉和黎池見面之后,寒暄閑聊了沒一會兒,他就讓楊長史及服侍的侍女仆從退了下去。 黎池看這樣子,便明白趙儉應該是有不便入他人耳的事情要說。 “和周,我們初見時談及過…欣賞何種類型的女子,不知和周可有找到合乎心意的?” 趙儉這問話顯得有些多余。 徐掌柜是四寶店浯陽分店的掌柜,是趙儉派往大燕各府縣經營店面,兼具打探消息的眾多可信屬下之一。有關黎池,有關嚴家的消息,那必然是遞到了他案頭的。 黎池也知道這點,但即使兩人都知道對方知道,這事卻不好說開。 “說起來也是…令人唏噓?!崩璩匦θ菘酀鼐従彽纴?,“我四年前原是與瑾兄之妹……有過一次婚約的,但興許是造化弄人,不過才一兩個月,這婚約就作廢了。因為此事,我也與瑾兄和嚴家有了齟齬,不再往來?!?/br> 雖然黎池知道趙儉必然是知道這事的,但這些交代的話還是要說。 “唉……”趙儉嘆氣,表情說不上是惋惜還是其他什么,“造化弄人啊?!?/br> 趙儉確實是知道這事的。 他上輩子隨父皇南巡時,中途并未找‘巡查產業‘的借口繞道去浯陽縣,他與黎池、嚴琳瑯和嚴瑾的初次相逢,是在黎池進京參考會試時。 不知道是因為他這輩子去了浯陽而產生了什么變故,才致使兩人有了婚約,就如因他革新科舉而使黎池在鄉試時發生的變故一樣。 亦或是上輩子兩人也有婚約,這就能解釋嚴琳瑯一個女子竟跟隨黎池上京趕考了,但他們隱瞞的好——或者是因為自己對嚴琳瑯一見鐘情,而使得他們不敢再說出來。 事實究竟是怎樣的,現在也無法考究了。 可以確定的只有,在他趙儉的這輩子里,黎池與嚴琳瑯兩人締結了婚約,但卻很快就又當街退了婚。 這事的前前后后,趙儉都知道。當初他看完遞上來的密信后,一時間也是情緒難辨…… 不僅僅是因為,自己上輩子的王妃與別人有了婚約,卻又當街被抓到與其他男子行為不檢,因此被當街退婚。 趙儉還為他上輩子莫名其妙的行為和感情,感覺不可思議。 他上輩子究竟是被灌了什么迷魂湯?竟會對那樣一個說好聽點是活潑開朗,說不好聽點就是粗魯無禮的女子一見鐘情?而且嚴琳瑯的姿色……在現在的他看來也就那樣而已。 而且……上輩子嚴琳瑯也不是沒有過與其他男子牽扯不清的時候,不僅是與黎池,還有與他的幾個皇兄皇弟。而他竟然沒有像黎池退婚這樣,果決地撒手休了她…… 現在想來,趙儉也是不懂當時的他在想些什么。 …… 趙儉明顯在走神,黎池察覺到了。 于是,黎池也不急著說話,等趙儉看來像是回魂了,才說到: “姻緣這事,確實說不準?!崩璩馗袊@狀,“要說合乎心意的女子,真還有一個……” 即使之前徐掌柜只是趙儉手下的眾多可信掌柜之一,可在趙儉去過浯陽縣之后,以及得知他與黎池早已有友好往來后,趙儉也已經將徐掌柜當做心腹在要求和對待了。 因此黎池有意徐掌柜女兒的事,徐掌柜自然也是向上呈遞了的,趙儉自然也是知道的。 “和周的心上竟已有合意的女子了?不知是哪家的閨女?” 黎池知道趙儉想必也是知道的,不過還是那句話:他們之間還不到坦誠相待的程度?!笆钦疹櫸以S多的,浯陽四寶店徐掌柜的千金?!?/br> “原是徐芩的千金??!徐芩雖給本王經營著浯陽的四寶店,卻不是商人,身上也是有秀才功名的。只因他早年受過本王恩惠,那恩惠雖不過就是本王一句話的事,他卻知恩圖報甚至想自簽身契給本王,可本王哪能同意?推卻不掉之下,就讓他幫忙去經營浯陽的四寶店。 不過,本王只知徐芩有一千金,卻也很少聽聞她、更沒親眼見過,倒不知她品貌如何。不過,能讓和周心動的女子,想必是不會差的?!?/br> 不管趙儉所說前后緣由有幾分真,但可以得知的是。一、徐掌柜不是商人戶籍,他甚至還有秀才功名。士農工商階級鴻溝沒有了,若黎池與徐掌柜之女成親,不會因階級之別而招人非議。 不過在徐掌柜是否是商人這事上,黎池并不是太過在意。女子出嫁從夫,即使徐家是商戶,也對他無實質上的影響。讀書人娶商戶之女的并不少,不僅不少、還很多,尤其是家境貧寒的讀書人。 二、徐掌柜沒有簽過賣身契,非是趙儉的奴仆,是清白的自由身。這一點是最重要的,不然若到時黎池娶了一個奴仆之女,雖女子出嫁從夫,但也免不了說黎池是‘奴仆之婿’、‘半個奴才’……那就真是不好聽了。 在來趕赴鄉試之前,黎池還不知道趙儉的身份,自然也就沒想過徐掌柜的身份有可能是他人奴仆這一層,因為在這個時代,掌柜這個職業還是很有社會地位的,大多是契約雇傭關系而非是奴仆關系。因此才向他透露出結親的意圖。 但在知道趙儉的身份之后,黎池就不確定了,昨夜里還在思考:回去浯陽后到底要不要登徐家門? 黎池很理智也很現實,結婚不光是所謂愛情和心動,還有很多外部因素需要考慮。最后,黎池還是決定先了解清楚,如果徐掌柜是簽了身契的奴仆,那就看看能否與趙儉商議一下,暗地里抹去他的奴籍。 所幸徐掌柜不是奴仆身份,他不用去費事了。 或許是趙儉知道他的顧慮,因此才主動挑出話題,解了他的顧慮。 至于這第三點,趙儉的后半段話里,說沒見過、沒聽過徐家女,是澄清了‘下人之女與主家男主子‘的那點旖旎猜測。 不過趙儉后半段澄清的話,黎池倒是不怎么在意,他確信她不是那樣的人。 …… 黎池心里思緒閃現電轉,面上卻帶著不深不淺的兩分少男春心萌動的羞赧。說話竟少見地不利索起來,“徐……徐伯父,我與徐伯父來往這些年里,也為他的品行才學所折服?!?/br> 對于黎池開口那一句生生停頓住的‘徐……‘,或許是‘徐姑娘‘,亦或許是徐姑娘的芳名?趙儉并沒多認真探尋,因為他覺得黎池臉上的兩分羞赧,或許都是他計算好了的。 黎池這人……看似無意,實則有心。小到一次言談中的小表情,大到一步一步的謀算,都是這樣。 但黎池這人又很矛盾。說他工于心計、無心無情,卻偏偏又還有幾分人情味…… 趙儉拉回走偏的思緒,也陪著露出了心照不宣的打趣的笑容,“哈哈哈,是啊,徐芩嘛~品行才學都不錯!” 黎池好似是被趙儉打趣得不好意思了,于是只好胡亂轉移話題?!摆w兄此次出任淮陰省的鄉試監察學官,在外奔波,也是辛苦了?!?/br> “能為父皇分憂,再辛苦也都不辛苦了。況且我的七個成年兄弟也同樣各自監察了一個省的鄉試,都是一樣的?!?/br> 黎池不是隨便問的,趙儉也不是隨便答的。 不過黎池現在還只是舉人,對一些朝廷和皇家情況做到心里有數也就罷了,他現在還沒有那個資格去參與其中。 “這次淮陰省的鄉試,算是圓滿結束,雖中間有些小波折?!崩璩厮齐S口感嘆。 “世間少有一帆風順的事。好事多磨嘛,不過一些小波折而已?!壁w儉也似隨意地搭話。 看來其他幾個皇子在監察鄉試時,或大或小也有些波折,這些波折能夠用來互相牽制。那么,黎池鄉試時的‘開門贈被‘這事,也就沒什么問題了。 此時,黎池覺得與趙儉相處感覺很舒服,趙儉能明白他話里的深意,還能跟得上他的思維,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 然后,輪到趙儉換了一個話題,“和周,我看了鄉試張貼出來公示的答卷,你的一筆‘臺閣體‘真是已臻化境!能讓人一眼就認出來?!?/br> 黎池一愣,夸他字好的人很多,也被夸過一筆臺閣體字寫的‘已臻化境‘。但他覺得趙儉這句話的重點不在于夸他字好,而在于最后的那句:‘能讓人一眼就認出來‘。 能讓人一眼就認出來,那么之后會試和殿試時,即便答卷密封糊名了,評卷官也能一眼就認出他的答卷…… 黎池心里一‘咯噔‘,明白了趙儉這么說的意圖…… 黎池的童試‘小三元‘加上鄉試解元,就是‘四元‘了。要說到現在他還沒有一點‘六元及第‘的野心,那是不可能的。 自古以來‘六元及第‘者總共才兩名而已,黎池能否成為這‘第三人‘,光靠他自身才學過人是不夠的。 這‘六元及第者第三人‘的名頭,不僅僅是一個名頭,還牽扯著各方的利益與勢力糾葛。六元及第,是才學、巧合和利益恰巧達到平衡的結果。 黎池與儉王私交甚篤——儉王甚至為黎池取了表字,這個事實已是眾所周知。黎池作為儉王陣營的人,其他皇子陣營會輕易讓他六元及第? 哪怕趙儉肯定會護著黎池,但誰能保證護得??? 黎池的字能讓人一眼就認出來,這里的‘人‘當然也包括會試和殿試時的判卷官?,F在上榜考生的答卷都是張貼出來公示了的,要想看到并記住他的筆跡,實在不難。 根據筆跡認出他的答卷,再做些什么就很容易了。別說科舉舞弊一旦被抓后果嚴重,認出答卷后多的是方法做手腳,最簡單的就是:少給分。 即使最后要公示出來,文章水平高低是很難給出具體可量化的標準的,判卷官多給幾分少給幾分,只要不太明顯就根本無從理論。 “……和周明白了?!崩璩匦睦锊⒉黄届o。不過幸好,會試在開年后,筆跡的事還有轉圜余地。 趙儉見黎池一點就透,也感覺很舒服。 若是因為他趙儉的緣故,而使黎青淮——這輩子叫黎和周了,而使他丟了‘六元及第‘的名頭,不僅是對不住他,也是削弱了自己的助力。 因此,趙儉才要提醒黎池。 作者有話要說: 前因后果終于都交代清楚了,(如果小天使發現還有前世今生沒交代清楚的地方,勞煩評論留言幫忙補充哦),之后就專心地推進劇情了! 不負責任小劇場一: 黎和周:與儉王來往,感覺真舒服,仿佛心有靈犀。 趙儉:有一、、心虛是怎么回事←_← 渣作者:多活了一輩子時間,事先已經去了解過他,就是這么回事你心里沒點數嗎?:) 不負責任小劇場二: 趙儉:本王上輩子究竟是怎么了?!竟然對一個粗魯無禮、姿色也就中上的女子一見鐘情?!竟然在她與眾多男人牽扯不清時,沒有果斷甩她一封休書、送她進宗人府?!本王為了她居然放棄了爭奪皇位,與她一生一世一雙人?! 渣作者黃姜:在瑪麗蘇光環的籠罩下,你腦子瓦特了←_← (不知道已被改字和周的)黎青淮:我腦子瓦特了沒? 狗腿渣作者黃姜:沒有沒有!和周,啊呸,青淮大大,你腦子一直都最清醒!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