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出仕(士) 第25節
“諸兄如此表現,讓在下很是慚愧啊?!崩璩氐纳袂闇匚闹袔┺揶?,自嘲道?!霸趫鲋T位或許有聽過我的詩作,也就應該深知我不善賦詩抒情!那些風花雪月、雨露風霜,一旦到了我的詩里,就都沒了靈氣。這次不過是恰巧碰上了,竟然剛好讓我能寫出一篇…尚佳的詩作來?!?/br> 鐘離書自小才高,自然也就自傲。他很少認輸,但府試和院試兩次考試,兩次挫敗的滋味,終于讓他承認了自己不如黎池的事實。 “男兒就當氣概高昂,只知風花雪月又有何用?無論詩或文,就當為百姓社稷而寫,此方正道!就如黎兄的詩和文章?!?/br> 黎池:…… 鐘離書這話一說,立即就將在場諸多寫風花雪月詩的考生,給得罪了個精光。即使他們此時當場沒說出來,也會因為心中的自慚形穢或不以為然,而對鐘離書和他產生負面情緒。 比如:就你最憂國憂民,我們都是只知惦記風花雪月的草包???何為正道,何為歪道,豈是你們兩個乳臭未干的小子說了算的??? “謝過鐘離兄謬贊!然而,就如粟麥與菜蔬。前者雖是飽肚的主食,可也不能少了菜蔬的調劑,否則久而久之就會使人沒了食欲。 詩與文章也同理,雖確實要更多地為百姓社稷而寫,卻也不能少了為風花雪月而寫的,否則這世道就太過功利和枯燥了。二者應是沒有正道與歪道之分的,二者缺一不可?!?/br> “鐘離兄,你認為呢?”黎池以略帶深意的眼神看著鐘離書,問道。 鐘離書雖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讀書上,卻終究不是個書呆子。在黎池的眼神暗示下,也意識到了自己話語中的疏漏?!班?,黎兄此言在理?!?/br> 這一場隱藏的矛盾,還未發散出來,就被黎池幾句話給消弭在了萌芽中。 卻因此,讓鐘離書剛剛認可了黎池的才華,卻又覺得他說話、行事太過滴水不漏,少了讀書人的銳氣。 若黎池知道鐘離書的內心想法,也不過會嘆一句:真是專屬于少年人的意氣啊,難能可貴。 等經歷的人和事多了,這種可貴的耿直和真誠,就會慢慢地被消磨光,說話做事也會變成曾經討厭過的圓滑謹慎。 黎池看過榜單,才知道院試前三的名次與府試的一樣,鐘離書和明晟在他之后分列二、三名。 院試榜上二十四人,臨淮府轄下五縣,浯陽縣和浯陰縣稍微突出些——各占六名。 黎池占取院試案首,浯陽縣其余五人的名次排在中后之列。鐘離書和明晟占取院試二、三名,浯陰縣其余五人名次卻在中列。如此算來,此次院試中,浯陽和浯陰兩縣學子的成績未分出高低。 看完榜,黎池禮貌地和同場考生道過別,就叫上黎棋他們回客棧去了。 回去的路上,黎河和黎湖兩人時不時地瞄一眼黎池,眼神中滿是敬仰。 被兩個堂哥用敬佩的目光盯著看了一路,黎池能猜到兩人的目光如此的原因。 不過回到客棧之后,黎池也還是問了出來,不然怕憋壞他們了?!昂痈绺?、海哥哥?你們一路上為何不時地這樣看我?” 二堂哥黎河的眼睛晶亮,語調昂揚道:“我以前只知道小池子你讀書厲害,但不知道你竟如此厲害!” 三堂哥黎湖附和道:“對啊對??!你不僅賺錢有一手,讀書更是有好幾手!縣試、府試、院試,三個案首,這就是‘小三元’了??!” “小三元呢!小池子,你說你會不會考一個‘六元及第’?若是那樣,就真是光宗耀祖了!” 兩人的話語和神情,真是逗笑黎池了,“哈哈哈,兩位哥哥,你們想哪去了?自朝廷選才實行科舉制度以來,八九百年間,‘三元及第’者才僅有十二人,更別說‘六元及第’,僅僅兩人而已!” “六元及第之難,難于上青天啊……”黎池從來都知道現實生活不是電視劇劇情,沒那么戲劇性。 六元及第,即‘小三元’加‘大三元’。也就是縣試、府試和院試皆是案首——即為‘小三元’,再就是鄉試、會試、殿試分別得第一名,解元、會元、狀元——即為‘大三元’。 要想六元及第,首先真才實學是前提。其次需要無數的巧合,這也是決定性因素,否則任何一絲誤差都會改變最終結果。 這就好比前世娛樂圈的‘小紅靠捧、大紅靠命’定律,六元及第真的要靠命。不然,也不會近千年間,才有兩個六元及第者而已。 黎棋作為長輩,在晚輩輕狂浮躁時,就要及時給他們淋上一瓢冷水!“黎河,黎湖,你們看小池子像是很輕松就取得了‘小三元’,實際上并不容易。像‘六元及第’這樣的大話,可不能在外面亂說,不然要被人笑話的?!?/br> “笑話不笑話的,也就罷了。只是河哥哥和湖哥哥,你們萬不可因此而掉以輕心?!崩璩卣Z重心長道。 “通過這段時間與諸多學子的交流學習,你們應該也對自身的才學水平有了大略認知。再看了今天榜上的文章,也就大概知道你們和秀才之間的差距了?!?/br> 黎河擺擺手,“噯嗨,我是知道自己的斤兩的!即使我之后日夜勤奮讀書,最好也就是明年通過縣試和府試,考得一個童生,再后年院試下場試著考一個秀才?!?/br> 黎湖也點點頭,滿臉認同:“我也是這樣想的?!?/br> “兩位哥哥心中有數就好?!崩璩赜终f道,“不過你們也不用妄自菲薄,距明年的縣試還有好幾個月呢,等回去忙完之后,我就給你們好好地集中講解一段時間,總能有所提升的?!?/br> “嗯,先謝過小池子弟弟了?!?/br> “先謝過小池子了?!?/br> 黎河和黎湖身為堂哥,在黎池面前卻擺不出來兄長的威儀,只能乖乖地聽他話。只因一直以來,黎池無論在行為處事、還是賺錢讀書等方面,都全面勝過兩人。 不光是黎河和黎湖,就是家里一大家子人,都已經習慣了聽取黎池的意見。 實力和地位決定話語權,這話很好地解釋了黎池這種眾人信服的情形。 …… 鄉試考中舉人之后,有‘鹿鳴宴’。殿試得中進士之后,有‘瓊林宴’。院試考中秀才之后,卻是沒有官方名義上的恭賀宴席的。 可若考官們以私人名義宴請榜上秀才,也沒明文禁止的。 這次的主考官章學政,在張榜之日眾秀才去領取‘秀才考中文書’時,就邀請了每個秀才,于第二日中午在折桂樓一聚。 雖章學政說過,第二日的聚會可去、也可不去,都全憑秀才們的意愿。 可院試主考官的宴請,若非真有十萬火急的事,不然沒人會選擇爽約。 第33章 院試放榜后第二日,黎池起早將自己拾掇整齊,難得奢侈地在客棧吃過早餐之后,就精神煥發地前往折桂樓赴宴。 黎池出門早,就慢悠悠步行去往折桂樓,就當消食了。因此他雖一早就出發了,到地方時,也已經有好幾個同榜秀才都到了。 “鐘離兄和明兄,二位到得甚早?!崩璩匚⑿︻h首,和早到的兩人打過招呼。 “黎兄也早?!辩婋x書依舊一臉冷峻地回應道。 微胖少年明晟,也依舊笑得和善開朗,拍拍黎池的肩膀,嗔怨道:“還早呢,黎兄你可叫我們好等!” 黎池回以‘呵呵’輕笑,結束與兩人禮貌性的寒暄,然后繼續上前和其他已經到了的秀才們打招呼,“陳兄、王兄、李兄……諸位早?!?/br> 幾名秀才自然也相繼回應黎池,“黎兄也早?!薄袄栊帜憧勺屛覀兙玫攘?!”“是啊,我們可是特意等著你來呢!”…… 黎池就如那魚入了水一樣,立即與在場的秀才們打成一片。 既然秀才們已經來了好幾位,坐在這干等也無聊,黎池就順著其余人的意思,提出吟詩作對來排遣一二,眾人無有不應。 不久,在場的、和后來陸續到來的秀才們,就終于見識到了黎池于‘春花秋月詩’上……的確是沒有靈氣。 倒不是說他作的詩比別人的差很多,只能說與他所作的那篇《望月懷古》相比,他吟花弄月的詩,就顯得太過平庸了。 對此,黎池并不覺得丟面子,反而還故意為之。因為相比‘完美無瑕’,其實‘白玉微瑕’更讓人覺得親近,有點缺陷的人更容易融入群體。 黎池本質上雖然并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但這需要長期接觸后才能發現,像這種快速拉近距離的場合,適當露出自己的一個缺陷,更利于與他人快速建立起感情。 “黎兄雖于吟詩作對方面不算全才,可這一筆字真是不錯!” 練字這事兒上,黎池是從未懈怠過的,“哈哈,陳兄的字也不錯!” 眾人正在互相謙虛、恭維之際,一道響亮聲音插了進來。 “所謂術業有專攻,學業亦有所長,且黎池專攻、專長的還不止一項,這樣就很好?!甭曇舻闹魅司褪墙裉爝@場私宴的發起者——江淮行省提督學政,章城章子瑞。 黎池忙俯身作揖行禮,“學子黎池,見過學政大人?!?/br> 其余秀才們也紛紛跟著行禮?!皩W子見過學政大人!” 章城雖監考了在場秀才們的院試的兩場考試,與他們在考場里一起呆了五天三夜的時間,可秀才們卻并沒有仔細看過他,更遑論與他交談過?,F在陡然同在一處了,不少秀才都感覺有些拘謹。 章城既算是宴會的主人,又算是在場秀才們的老師,還是提督學政,身份和地位都擺在這里,他也不用特意花功夫來寒暄暖場,直接就招呼秀才們上桌落座。 “這會兒也到用午餐的時辰了,我們就直接上桌落座,邊用飯邊說話?” 眾人自然紛紛應和他的安排,“是,學政大人?!?/br> 榜上二十四名秀才全部到齊,再加上章城章學政,共二十五人。先前折桂樓擺出了三桌酒席,十人每桌,三桌綽綽有余。 說是十人每桌,但若真的前兩桌坐滿十人了,獨留第三桌坐五人,桌面上就不好看了。章城只說了讓各位秀才落座,卻沒說要如何分配座位。 黎池感覺到氣氛有一瞬間的尷尬…… 宴客的章學政沒有安排座位,只讓在場的秀才們上桌落座……安排座位這事,總要有個人去做啊。 “哈哈,鐘離兄和明兄整日形影不離的,今日就暫且將你兩拆散,去與更多同年們聯絡下同年情誼,如何?” 鐘離書和明晟不是遲鈍的人,黎池這一點撥,鐘離書和明晟立即狀似不舍地在眾人的調侃眼神下,各自選了一桌的主位坐下?!凹热绱?,就遂了黎兄你的意?!薄袄栊?,你啊……真是見不得我們兄弟情深!” 在場的其余的秀才也都不是蠢人,有些三兩人一起,調侃著各自去往那兩桌落座。 直到這時,章城才在主桌的主位上落座,并招呼還站著的秀才們落座,“來來,都坐下?!?/br> 主位落座后,幾位秀才們不約而同地空出了章學政右下手的位置。既然如此,黎池就順勢坐在了章學政的右下手位置上。 院試榜上的第二、三名,各領一桌秀才,院試案首黎池陪坐主考官章城,如此座次安排還算和諧。 眾人既已落座,折桂樓的掌柜親自帶著店小二,上二樓來上菜。 上完菜肴酒水,章城親自執壺滿上他面前的酒杯,一直察言觀色的其他人也跟著斟滿酒。 “我章子瑞見各位秀才靈秀非常,見才心喜,故于此設酒席三桌宴請各位!一是恭賀各位院試榜上有名,二也是望各位能心懷大志,在求學路上砥礪前行。來,讓我們飲盡此杯!” “謝學政大人勉勵,學生(在下)定謹記大人教誨!”秀才們紛紛舉杯,遙遙敬過章城之后,一仰頭飲盡了杯中之酒! 人生四喜中就有‘金榜題名時’,現在他們雖離金榜題名還遠著,可也正是學有所成、意氣風發的時候,又得到一省學政的一句勉勵,這讓在座諸多學子胸中的意氣激蕩不已! 于是,宴席就在這樣熱烈的氣氛下開始了。 席上,章城不時拋出一個話題,又不時詢問某個秀才的看法。 在這頓飯結束前,章城幾乎與每個秀才都聊過幾句,將三張桌上的秀才都照顧到了。 黎池在陪吃、陪喝、陪聊的陪席間隙,走神地暗道:這章學政與外面所議論的‘目下無塵、清高孤傲’,倒真是不像。這人在讀書人的高傲意氣的外殼下,還隱藏著禮貌妥帖,看得出他受的家庭教養應該不錯。 “……黎池,你覆試所作的那篇‘因地制宜’、以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的文章,大膽而務實,著實不錯!” 黎池停下夾菜的筷子,謙虛道:“承蒙學政大人夸贊,學生那一篇拙言或有可取之處,卻定也有許多不足?!?/br> 他已經盡量隱藏鋒芒了,自以為準確住了把握‘新穎而不大膽’的這個度,卻不成想在章城這兒,還是得了一個‘大膽’的評價。 “你能如此謙遜,著實難能可貴?!闭鲁浅璩攸c頭贊許道,“但你那篇文章確實寫得不錯,文中對策很有推行開去的價值,若有機會,我會將這篇文章向上遞呈的?!?/br> 在黎池前世那個時代,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的諸多對策,是經歷了幾十年反復推敲、實踐驗證過后才得出來的。最后得出的頂層戰略性的綱領對策,也許因太過宏大而顯得有些空泛,但卻絕對是正確的。黎池對于自己文中的對策的價值,他從未質疑過。 向上遞呈,這四字值得玩味。章城一省學政,他向上遞呈…… 黎池臉上的高興神色,恰到好處地濃烈了兩分,連忙向章城拱手揖禮,“學生黎池,謝過學政大人抬愛!” 在場其余秀才都不蠢,自然聽出了章城話中的深意,心中很是艷羨黎池:黎池的學問主張,這是有可能上達圣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