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出仕(士) 第26節
黎池臉上神情表現得恰如其分,內心里還是很高興的。這要是放在前世,就相當于一個大學生的論文,有機會讓國家主席親眼過目。 心中的激蕩逐漸平息過后,黎池就冷靜了下來。且不說究竟能否上達圣聽還未可知,即使真入了圣耳,也還不知結果如何。 畢竟,朝中還有一個革新了科舉、且又出了這個考題的,不可言說的存在。 也許,這是一次試探的上佳機會。通過這一篇出于新世紀區域平衡政策,卻又披上了這個時代的外衣的策問,去試探一下。 章城點評了黎池的覆試策問文章后,又說起他的那篇詩,然后真情實感地夸贊了一通。對此,黎池依舊堅持著放榜時的論調——恰好是擅長的方面,非常謙遜地謙虛了一番。 …… 就在你來我往地和諧交談中,結束了這頓吃了大半個時辰的午宴。 最后眾人下桌時,桌上的熱菜早已經涼透。至于在場諸人的肚子有沒有飽、消化是否良好這事,也就只能冷暖自知了。反正黎池一頓飯吃了這許久,是沒有吃撐的,且胃里還因為吃了涼掉的菜而有些不適。 不過這種宴席,本來就不是為了吃飯,主要還是在于交流學問、加深感情。 飯后,章城就帶頭移步一旁,正經地探討起學問來。從四書五經談到詩詞歌賦,從治學態度談到處世哲學…… 這一談,又是一個多時辰。 在這期間,即使氣氛高漲、爭論四起時,黎池也依舊面帶微笑、溫文有禮。在表達自己的觀點時,言辭犀利卻又不中傷他人,再加上他長得俊秀,那真真是一派溫潤如玉的翩翩君子模樣。 章城同秀才們探討學問時,也在暗地里觀察這屆秀才的品性表現,見到黎池這樣,心中更加滿意了。覺得這黎池,與京城中那些教養良好的大家公子比起來,無論在才學還是修養上,都不差什么。 黎池沒有察覺到章城的暗地觀察嗎?當然不。 他察覺到了章城的暗中觀察,然而也沒有太過在意,只是在平常表現的水平上又認真了兩分,努力將自己最好的一面自然地表現出來。 從最后散場時,章城對他的神情態度,黎池知道他今天的表現還不錯。 這場由院試主考官提督學政——章城章子瑞,宴請院試榜上秀才的私宴,就在一片意猶未盡之中結束了。 宴散時,已是夕陽將隱的時候。 黎池回到客棧,洗掉一身酒氣,又點了一碗熱湯面吃下去,這才感覺到胃里暖和了起來。 面對自家爹和兩個堂哥的求知眼神,黎池挑挑揀揀地將今天宴上的事說了些,又和他們嘮嗑了兩刻鐘,才各自回房去睡下。 章學政對他那篇‘因地制宜’和那首詩的夸獎,黎池都說給他們聽了,讓他們也能自豪一下。至于學政大人所說的‘向上遞呈’,黎池并沒有告訴他們。還未確定的事說出來也無用,有時還會平添麻煩。 第34章 院試相關的要事已經完結,黎池他們也就沒必要再多留。在黎池去赴宴的當天,他爹黎棋就找好了回浯陽縣城的順風車。 黎池赴宴回來后的第二日一大清早,一行四人就包袱款款地啟程回浯陽了。 至于浯陽縣的另五位秀才,他們還要在臨濠城留上幾日,辦理府學的入學相關事宜,就沒有和黎池他們一道返程。 院試錄取者為生員,需進入府學或縣學,受教官的月課與考校。雖然秀才可選擇入府學或縣學,然而大多數都會像那五位秀才一樣,選擇入府學。 府學與縣學都是官學,可也有不小的區別,這體現在師資配備、教學設施、學生普遍水平等多方面。 在師資配備方面,府學設教授一人,訓導四人;縣學設教諭一人,訓導三人。 在教學設施方面,差別倒是沒有他前世的世界里,鄉村學校與城鎮學校那樣大。無非是在學舍、宿舍和膳食上,一個相對豪華、一個稍顯寒酸而已。 而府學和縣學的學生普遍水平,從學生身上功名的高低,就能看出一二。府學學生中,有六成是秀才,兩成是舉人、兩成是有點背景的童生。而縣學學生中,有六成是童生,兩成是秀才、兩成是家境富裕的白身書生。 這樣比較下來,當然是府學更好。但黎池還是選擇了入縣學。 府學好是好,卻終究是在府城,花銷較大。這里的花銷,不單指自己的花銷,還有與同窗友人們出門交際的花銷。 黎池此番考中秀才,免了家中賦役,也還有一些其他進項,可這都是細水長流的,還承擔不起他在府城讀書的花銷。 況且,家中還有黎河和黎湖兩個讀書人。這不僅在銀錢上對這個家庭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還需要黎池花更多時間和精力,給兩人在學習上給予指導。 黎池說出他選擇回浯陽縣入縣學的決定后,黎棋沉默著枯坐半晌之后,才長長地嘆一口氣:“小池子啊,是爹沒用……其他秀才都進入府學了,你這案首卻要到縣學里去……” 黎河和黎湖兩兄弟,也都慚愧地垂著頭。他們知道,堂弟黎池選擇回去進入縣學,還有要指導他們學習讀書的緣故在。 黎池灑然一笑,“爹,還有兩位哥哥們吶,家境富裕的讀書人自有他們的優勢,也相應自有他們的求學之路??上裎覀冞@樣家境欠佳的學子,也有我們自己的求學之路,我們不用羨慕他們,也用不著自輕自賤。 他們有天然的優勢,我們也有我們的韌勁,我們靠著這一股韌勁,不怕辛勞、刻苦求學,未必比他們差多少。比如我,不也比他們考的好嗎?” 富有富的生活方式,窮有窮的生存法則,總不能因為窮就把人的志氣也丟掉了。人窮可以,卻不能志短。 黎池并不善于、也不時常給人灌雞湯,只是在兩個堂哥這樣的年紀,還是需要聽一聽這樣的套話,喝幾碗心靈雞湯。 “小池子說得對!” “對!人窮志不可短!我們就要有比他們更大的韌勁,相信即使貧窮,也照樣能考好!” 果然,是還沒有喝厭心靈雞湯的年紀啊。黎池暗想。 …… 出發后第四天早上,黎池他們到達浯陽縣,沒有做停留,就又往黎水村趕回去。 等他們午后時分趕到村里時,一路上竟然都沒有遇見幾個人。三人一路心懷疑惑地回到家,看見自家院子里外都圍著一圈人時,這才有了答案。 黎池他們正想開口讓圍住院門的村民讓讓道時,發現了他們的二奶奶就一聲高喊:“唉喲?。?!可巧了!我們黎案首回來了!” 這一聲吆喝,真是又高又尖! 黎池忍住想要用手指掏耳朵的欲望,對這一位在他這輩子上學第一天,就間接造成過自己左邊屁股留疤的二奶奶,笑一笑打招呼道:“二奶奶?!?/br> “唉喲,我們小池子回來了??!” “哎呀,這不是我們秀才老爺嗎?可真巧了?!?/br> “可不是巧了,這前腳報喜的官差老爺才到,后腳小池子他們就回來了!” …… 黎池面帶熱情燦爛的笑容,在里里外外圍了好幾層的村民中穿行,一邊走一邊同他們頷首打招呼。 這場面,讓他回想起了以前下鄉視察的場景,只是相比起來這些鄰里親戚要更加熱情,更加真心實意地為他高興。 終于,黎池一行四人進到了屋里。 北邊屋里的正廳中,上首坐著兩個身穿衙役班服、腰配棍棒的衙役,左右兩邊的幾把椅子上坐著黎鏢、黎橋和黎林,看到黎池他們回來了,紛紛看向門口。 黎池看向坐在上首的兩名衙役,神色不變,進門后就向陪坐在下首的黎鏢走過去。 黎池一撩衣擺,雙膝下跪,然后膝行至黎鏢跟前,伏地磕了一個頭,“爺爺,孫子黎池回來了,總算不負爺爺、家中和族中期望,此次院試得中案首!” 黎池歸家后的這一跪,讓內外圍觀的村民一時間感慨四起。 “黎鏢家不容易啊,但現在小池子終于有出息了,也就好了……” “唉喲,小池子真是又爭氣又孝順??!真是一個好孩子,哪像我們家那個……” “黎池這孩子,既才識過人,又純孝懂事,是個好后生!” …… 跪過爺爺黎鏢之后,黎池又膝行至大伯黎橋面前,彎腰拱手行了一禮,“大伯,侄子黎池謝過您的照扶?!?/br> 在大伯黎橋將他扶起之后,黎池又膝行至二伯黎林坐前,依舊彎腰拱手行了一禮,“二伯,侄子黎池謝過您的照扶?!?/br> 直到這時,廳中眾人才反應過來,無不胸中激蕩、眼冒熱意,由黎鏢領頭,連忙上前去想把跪著的黎池扶起來。 黎池沒有起來,而是朝著跟在他身后進門、還未落座的黎棋,伏地磕了一個頭,直起身后道:“這些時日,您跟著不孝子黎池前后奔波,讓您受累了?!?/br> 黎棋連忙去扶兒子,他沒有想到兒子還有這一出,感動得都有些手忙腳亂了,“小池子……黎池,你快起來!爹,爹為你做這些不是應該的嗎?還這么客氣做什么!” 爺爺黎鏢、大伯黎橋和二伯黎林,也紛紛說道: “小池子,爺爺很欣慰啊……終于看見你小有所成了,只是我們都是一家人,就不用講究這些虛禮了?!?/br> “哎嗨,是啊,都是一家人,小池子你還這么客氣!” “是啊,一家人相互照顧本就是應當的,你還這么鄭重地謝過二伯我做什么!” 黎池順著幾個人的力道,站了起來,眼眶微紅地說道:“家中困難我都是知道的,可家里卻還是盡心盡力地栽培我、送我去讀書,這讓我如何不感動?我也一直暗下決心:誓要學有所成,現今終于小有所成后歸來,如何能不鄭重叩謝過家中這些年對我的栽培?” 這話一出,廳中內外圍觀的人群一時間感動不已,也感慨不已:黎鏢家苦了這么些年,終于眼看著有要熬出頭的苗頭了。 黎池歸家后的這一系列行為,讓黎家人感動不已,呆在屋內只伸頭窺視廳中情形的奶奶袁氏,黎池的大伯母、二伯母和他娘,更是直抹眼淚…… 等眾人的情緒稍緩后,黎池才轉身去招待坐在上首的兩名衙役,“勞煩兩位跑這一趟了?!?/br> 兩名衙役坐在上首,此刻也有些局促,“秀才老爺客氣!”“黎案首太客氣了,應該的,應該的!” 黎池溫潤一笑,轉身看向爺爺黎鏢,“爺爺,可有為二位備上喜錢?” “有的,有的?!崩桤S連忙看向袁氏。 待在里屋探頭向外看的奶奶袁氏,連忙出來,將兩個用紅紙包起來的紅封,遞到她的寶貝孫子手上。 黎池接過紅封,一捏、一掂量之后,猜測每個紅封應該是包了五六百文錢。而今天要討個喜慶吉利的名頭,那就應該是六百六十六文錢。 這喜錢稍微重了些,不過這會兒換也來不及了。黎池將紅封遞給兩名衙役,說:“勞煩兩位跑這一趟了,兩位也沾點喜氣?!?/br> “哈哈哈!多謝!恭喜黎秀才了!” “恭喜黎老爺得中院試案首,恭喜恭喜!” 黎池也笑呵呵地接住了他們的恭喜,“哈哈!多謝二位!同喜……也祝愿二位喜慶吉祥!” “承秀才老爺吉言了!”“多謝黎秀才吉言!” 一番你來我往的道賀,氣氛也還算和諧。 和諧到仿佛黎池進門后將兩名衙役晾在一旁,只是他情之所至要先拜謝家中長輩。又仿佛他剛才一句出口后、又趕緊止住的‘同喜’,只是口誤而已。 商人皂吏及其子孫,是不能參加科舉的,黎池那句‘同喜’,他們是不可能真同喜的。 黎池給過紅包后,又說:“二位稍坐!午飯稍后應該就準備妥當了,稍后即可吃上午飯?!?/br> 明明黎池一直滿臉笑意,招待也很周到,給的喜錢更是不少,可兩名衙役就是感覺全身不自在。 “哈哈……午飯就不吃了,我們也是奉縣令大人之命前來報喜,既然喜訊已報,我們也該回去了,不然再晚就沒法在天黑前趕回縣城了?!?/br> “是啊是啊,實在不好意思,黎秀才您的盛情我們心領,只是這午飯就不吃了,我們這就要走了?!?/br> 不等黎鏢出面來挽留一遍,黎池就面帶惋惜地說:“這著實太遺憾了,既然如此,那我送一送兩位!” “黎案首留步,我們這就走了?!?/br> “黎秀才您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