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出仕(士) 第21節
也許是因為‘衣錦還鄉’的急切心情,一路上走著時,感覺連腿腳都比平日里輕快了許多!父子二人只用了將將兩個時辰,就趕回了村子。 黎池他們到村口的時候正是中午,而村民們大多都是一日兩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這個時候都還正在田地里忙碌。因此,黎池他們這次回來時,沒像上次縣試回來時那樣,一路和人打招呼、嘮嘮嗑,這次他們一路上都沒碰見一個人。 黎池他們到家時,家中只有奶奶袁氏,正坐在院子里縫補衣服。 袁氏一看見院外的黎池,連忙扔下手中的衣服,站起身就快步上前摟住自家乖孫兒! “唉喲,奶奶的孫兒終于回來了!可想死奶奶了!奶奶的小池子喲,小池子喲……” 離家二十多天,現在終于回到家了,黎池的心中也是柔軟一片,伸手拍撫著奶奶袁氏的肩背,“奶奶,小池子回來了?!?/br> “一路上可辛苦?” “不辛苦,小池子吃得好、睡得好,又有爹在一旁照顧,我沒覺得辛苦?!?/br> 袁氏轉過身去,伸手揩了揩眼角。然后很是看不上地乜斜了黎棋一眼,“你這個爹啊,也就是起上一個‘站出去當門面’的作用,真正辦事時,說不得還沒有小池子你辦的周到!” 黎棋可以說是很委屈了。 同樣是離家二十多天,可回到家后,娘問都不問他一句,就只顧著和他的兒子噓寒問暖,她有問過他一句嗎?沒有。不但不關心他,還嫌棄他。 不過黎棋已經習慣了這種待遇,誰讓自己兒子那樣讓人放心呢。 黎池也是哭笑不得,可他不好在這事上多說,于是問道:“奶奶,家里都還好嗎?” “都好,都好!你江哥哥這些天新造出了兩令紙,今兒又去找紙原料了。你河哥哥和湖哥哥在族學里讀書,也還算勤奮,沒聽說先生批評過他們。你海哥哥……算了,不說他了。你出門的二十幾天里,小溏子可是想你想得厲害,每天睡前都要問一遍哥哥什么時候回來呢?!?/br> 聽著奶奶的話,黎池嘴邊的笑容不自覺地加深。二十幾天沒見白白胖胖的小溏子了,心里還真是想念得很。 至于讓奶奶欲言又止的海哥哥黎海,黎池也知道一些…… 家中的這些兄弟,大堂哥黎江有著長孫的擔當和胸襟,又有一門造紙的手藝,在別人眼中是一個好男兒。 二堂哥黎河和三堂哥黎湖,因為家中優惠供給族學紙張,得以在族學中讀書。兩人在讀書這事上不說多天資稟賦,卻也不笨,明年二月縣試時就可以下場一試了。 黎池的親弟弟黎溏,現在五歲,已經在哥哥們的教學下認完了《千字文》,明年開年后黎池就從族學‘畢業’了,他就剛好頂替他親哥的名額去族學讀書。就現在看來,他的脾性不錯、也有一股機靈勁,只要成長途中不長歪,就差不到哪里去。 可家中只有二叔黎林家的四堂哥黎海,整天就東游西蕩、竄上竄下地胡玩!下地幫大人做農活也做不久,又不耐煩讀書寫字。只比黎池大幾個月的年紀,卻還沒有一點定性,心中也沒有個打算,不知道他以后要做什么、以何為生。 正在黎池愣神的功夫,袁氏就去端了兩碗水給父子二人。當然,主要還是怕她的小池子口渴,這才去端水的,兒子黎棋那一碗只是順帶的。 “小池子,這一路走回來口干了?來,喝碗水,然后去屋里坐著歇歇,奶奶去喊你爺爺和叔叔們回來?!?/br> 黎池笑著謝過,接過碗抿了一口水,“哪能讓奶奶您去呢?小池子年輕腿腳好,我去喊爺爺他們?!?/br> “這里年輕腿腳好的可不止小池子你一個呢!”袁氏連忙拉住孫兒的手,眼神銳利地看向端著水站在一旁的兒子黎棋。 “你一個年輕力壯的大男人,忍心讓老母幼兒奔波勞累、你自己卻偷懶?還不快去叫你爹你兄弟他們回來!” 黎棋:……委委屈屈,但誰讓他們是他的老母親和乖兒子呢?“我這就去,這就去?!?/br> 黎棋去地里喊黎鏢他們去了,袁氏就拉著黎池,事無巨細地問起他們一路上的經歷。 知道他們去的時候在荒野露宿了一夜,就責怪黎棋一個大人辦事不牢靠;聽到府城食宿的物價時,感嘆到底是府城,就是比他們鄉旮旯要高貴…… 袁氏沒有第一時間詢問黎池有沒有考中、榜上名次如何,而首先關心的是他是否吃好睡好這些小事,倒不是她不在意孫子的府試成績,而是在她心中她孫兒本身更重要些。 反正她孫兒從小到大都很聰明,就算這次失手了,下次也一定能考中的,她不擔心也不著急。 黎池對于奶奶更關心他本身,而不是他會給家中帶來的功名好處,也感覺心里很受用。 當然,講完三天府試的情景后,自然也就講到了府試放榜時的結果。 袁氏知道她的乖孫兒又考中案首之后,又是驕傲又是高興,整個人興奮得不得了!“我就知道!奶奶的小池子是最聰明的!” 黎池陪著高興又激動的奶奶袁氏,又說了一會兒話之后,黎棋就和黎鏢等一大家子人一起回來了。 黎池在家中,那就是長輩都喜愛他、哥哥弟弟們都佩服他,而他娘蘇氏,就和他奶奶袁氏一樣,是真切地喜歡著他這個人。 二十多天不見兒子,蘇氏一進院子就將種田的家伙什隨手一扔,快步走進屋里,一把抱住站起身來迎接她的兒子。 “娘,小池子回來了?!?/br> “娘的小池子啊,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娘這些日子總擔心你吃不好睡不好,萬一遇到歹人了怎么辦……” 黎池理解他娘的心理,兒行千里母擔憂,相比男性長輩的‘男兒志在四方’的豁達,女性長輩則要更加感性一些?!澳?,我吃得好睡得好,爹把我照顧得很好?!?/br> 蘇氏的情緒緩過來一些了,抬頭仔細將兒子的眉眼看了又看,然后乜斜了她丈夫黎棋一眼!這一眼,與先前袁氏的那一眼,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你爹照顧你?他能把他自己顧好、不給你添麻煩就不錯了!” 黎棋無語凝噎。不過仔細想想,好像又的確是這么回事,他真的只是把自己顧好了,的確沒怎么幫到兒子…… 黎池笑著拍拍他娘的胳膊,然后依次和后面進來的黎鏢他們打招呼,“爺爺,大伯大伯母、二伯二伯母,還有各位堂哥和弟弟,我回來了?!?/br> 白白胖胖的弟弟小溏子,‘咚咚’地跑過去,緊緊抱住黎池的大腿,“哥哥!哥哥,哥哥!” 黎池摸摸弟弟的頭頂,捏捏rou乎乎的臉蛋,“唉,是哥哥,哥哥回來了?!?/br> “路上的時候你爹已經和我們說了,你考中了臨淮府府試案首,小池子,你這次做得很好!”爺爺黎鏢走上前,拍拍孫子的肩膀。 “小池子有出息!”大伯黎橋也上前拍拍黎池的肩膀。 “小池子像你族長爺爺一樣,也是童生身份了,有出息!”二伯黎林也上前用力地拍拍黎池的肩膀。 對于拍在他肩膀上的、力道不輕的大巴掌,黎池只能下盤用勁、穩住身體,然后笑容燦爛地回應長輩們的激動和熱情?!肮?,小池子總算是不負您們的栽培和期盼?!?/br> 再接著,伯母們和堂哥們又一一恭喜和夸贊了黎池一番,熱切而激動的氣氛才稍降一些,然后各自找地方或坐下、或站著。 黎棋打開行李包袱,翻出一個木匣子打開,小心拿出里面裝著的戶籍黃冊和幾張考府試所需的文書憑證,再從中找出放榜后領取的府試考中文書。 “你們看看,這就是小池子的府試考中文書,是案首呢,上面加蓋的府衙公章都格外鮮艷清晰!” 黎鏢首先接過考中文書,與后世家長欣賞自家孩子的大學錄取通知書一樣,他小心翼翼地將文書上的一字一句,都逐個欣賞了一遍,“這印章蓋得很清晰、很周正!” 公章清晰與否、周正與否,都只是巧合,也不重要。他們只是想抒發一下心中的高興而已,哪怕只是文書上的公章蓋得周正些,他們也能稱贊上幾句。 黎鏢看完后,遞給大伯黎橋,再又傳給二伯黎林,如此依次傳遞下去,最后就連小溏子也在看過之后,像模像樣地夸了一句:“這紙真好看!” 高興過后,袁氏又想起她孫兒趕了一上午的路,怕是餓了,“小池子在外面這么久沒吃過雞蛋,又走了一上午的路肯定餓了,老三家的,你去煮幾個荷包蛋來,先讓小池子墊墊肚子?!?/br> 蘇氏自然高興地應下,準備去廚房生火煮雞蛋。 一家之主的黎鏢又說道 ,“先煮兩個來給小池子墊墊肚子,然后就做午飯。小池子考中童生,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我們今兒就多吃一頓飯!下午也不下地去了,就按禮數去村子里的一些人家拜訪拜訪,也讓大家都高興高興!” 在這個時代,一家有悲百家哀、一家有喜家家樂,鄰里之間的關系要格外親密些。更何況黎水村的人家幾乎都出自黎家一族,黎池以案首名次考中童生這樣的喜事,按禮數是應該宴請族人一起慶賀一番的。 可因為考慮到八月份黎池可能還會考中秀才,到時再開席請客也不遲。既然不請客,那按禮數就要去族長和幾位族老家里拜訪一趟。 第30章 當下這個時代是最純正的‘熟人社會’,與黎池前世所處的各掃門前雪的‘陌生人社會’不同。 黎池以府試案首的名次考中童生,是闔族同慶、全村共賀的喜事,讓黎水村好一段時間內,都沉浸在喜悅中。 不過有過一次縣試后的經驗,村里人高興地上門嘮嗑了兩三天后,也就自行決定不再去打擾黎池,以便讓他專心準備八月份的院試。 事有輕重緩急,黎池當下最要緊的事,就是準備八月份的院試。 大堂哥黎江造紙、二堂哥黎河和三堂哥黎湖讀書的情況,都可以等院試之后再去詳細了解和檢測。四堂哥黎海整日沒個定性的事,也可以以后再想法。 黎池覺得只要府試時能正常發揮出他現在的水平,院試案首不敢保證,一個秀才功名應該是沒問題的。 可他既然在專職讀書,那就要全心全力地去認真讀書,懈怠和吃老本的事、做來也沒什么意思,還不如花心思將讀書這事,做到他精力范圍內能做到的極致。 黎池在府試時暴露出來兩個問題,一是墨義科在字句譯釋時稍顯死板。在這點上,可以確立以官定版本的四書五經的注文為中心后,再多看幾個民間版本的四書五經的注文書,最后融會貫通并博采眾長,就可解決。 二是策問科因對四書五經的理解不夠寬廣,導致在論證論點時做不到旁征博引。這就好比高中寫作文、大學寫論文,即使將教材都背熟且理解透徹了,如果典例和數據的儲存量不夠,也寫不出一篇詳實有理的文章來。 于是黎池決定在趕赴院試之前,要盡力擴展他對科舉書籍即四書五經的理解。 先把村子里所有版本的四書五經,都誦讀并背誦下來。以他的好記性,又全心全力地去做的話,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盡夠了。 事實上,因為村子里只有兩個民間版本的四書五經的注文書,族長家一套、族學先生家一套,黎池起早貪黑,除了吃飯和必要的休息外,整日無休地背了二十來天,就將那兩套背完了。 背完這些之后,黎池覺得對解決他墨義科譯釋死板的問題,有一定幫助,但還是不夠,而且還有策問科的問題沒解決。 將這兩個版本的注文,對比官定版本進行融會貫通之后,黎池考慮了一天,最后決定還是要去縣城。 “……雖府試僥幸得中案首,可我從中也察覺出了自己的薄弱之處。既然如此,總要想辦法多看、多讀一些書,將薄弱之處補足,才能確保院試萬無一失?!?/br> 黎池這樣不驕不躁、專注讀書學習的態度和行為,黎鏢同家里的每個人一樣,都非常欣慰自豪,也贊成他的打算?!盃敔斠恢敝佬〕刈邮莻€心中有成算的,爺爺當然支持你!” 大伯黎橋和二伯黎林也贊同地點頭。 雖然三弟家的黎池趕考時,花用的錢不少,可那都是他自己抄書掙來的。而且他還給家中添了一項造紙的營生,并且因此還將黎河和黎湖也送去族學讀書了,他們兩房完全沒理由反對。 而且若是侄子考中秀才,給家中帶來的好處必然不少,不說秀才功名帶來的名望和特權,只田地免賦、家中免徭役這兩項就足夠令村里人艷羨。 這筆賬誰都會算,黎橋作為家中長房,主動開口:“爹,小池子讀書有成算,我們也不能拖他后腿。雖我們有族學,可到底不比那些書香人家底蘊豐厚,藏書都不夠小池子看的,這雖然是沒辦法的事,可我們也要想想辦法:既然村里藏書不夠,那就去縣城,縣城再不夠,就去府城!” 黎林也贊同道:“大哥說的是這個理,村里不行去縣城,縣城再不行就提前去府城,在府城住到院試開考!” 黎棋作為黎池他爹,倒不好多說。雖然黎池給家里掙得多,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既然掙回來了那就是整個家里的,如果小池子去縣城或者去府城,花銷就還是要從家里出。 “爺爺,大伯、二伯,我不打算提前去府城,府城的花銷還是太大了?!痹诶杵宀恢涝趺撮_口時,兒子黎池就接過話頭說道。 “我只打算到縣城去住一段時間看書。幸好我們和四寶店的徐掌柜還有些交情,我準備去拜訪他,然后請他允許我白天在四寶店里看書,至于晚上住宿就找一家差些的客棧住下就好,再在吃食上儉省一些,花銷應該不會很多?!?/br> 像這樣腆著臉蹭書看的事,這個時代的大多數讀書人,都會羞于為之。 可黎池并不覺得羞恥和難為情。在沒有資源和人脈支撐的情況下,他需要把握住每個機會去提升自己。 他也并沒有多少文人的傲氣,這種看起來占人便宜的‘食嗟來之食’的事,只要沒有侮辱到他的自尊底線,他都可以、也必須去做。 黎鏢沉思片刻,贊同道:“既然小池子你有成算,那就去做?!?/br> 接著又吩咐道:“老三家的,把小池子的換洗衣物收拾出來。到時老三將小池子送去縣城,給他找好客棧,再置辦個四五百文錢的禮品,一起去拜訪一趟徐掌柜。雖說家中這個境況不能供小池子大方地花銷,可也不能太過苛待委屈了他,客棧至少要安全干凈?!?/br> 黎棋和蘇氏夫妻兩自然連忙應下。 不說全家對黎池去縣城的事沒意見,即使有意見,一家之主的黎鏢都已經決定,那這事就定下來了。 趕早不趕晚,商定好的第二天,黎池就背著一個包袱,在他爹黎棋的陪同下往縣城去了。 也許是縣試這個客流量高峰期已經過去,他們到縣城后找客棧住宿,發現價格有所下落——住一晚80文錢,與府城的一晚上200文相比,要便宜一半不止。 可這也不便宜,一晚上的住宿費都抵得上三斗米即約40斤米了??捎行╁X該花還得花,不能省。 黎棋陪著黎池住了一晚上之后,第二天一早就帶上禮品登門拜訪了四寶店的徐掌柜。 徐掌柜對于黎池他們的上門拜訪,表現得很熱情,親自將他們接引到了四寶店待客的二樓?!袄枥细绾屠韫?,稀客啊稀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