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而市面上大多數的火槍,在鑄造槍管的時候,僅僅是鐵匠用一根冷鐵棍兒做芯,然后把兩塊極熱的鐵圍繞在鐵芯上鍛打和焊接,同時轉動鐵芯,最后再抽出來制造而成。 這樣做快雖快,但是由于鑄造工藝的水平有限,槍管的均勻度很難達到完美,不但對射擊的效果有影響,更容易發生槍管爆炸的慘禍。 所以,當初荷第一次給祁家主人寫信的時候,特意寫明:精致火槍,手工磨鉆,五兩銀訂金。 祁家主人究竟是誰,初荷并不知道。 她最初知道這個名字,是從太爺爺留下來的《槍器總要》這部書中。 這書最后并沒有完成,除去前面已經裝訂好的部分,還留有很多未裝訂的散頁,而祁家主人的書信便夾雜在其中。 信的內容十分簡單,不過是以二百五十兩銀子的價格,訂購了五支火槍而已。 當初荷有心思整理這些散頁的時候,離家中慘劇的發生已有半年之久。一看到這封信,她盡管年紀尚幼,還是隱約察覺到什么不同尋常來。 她心里一沉,仔細思索這信的意味,手心就微微出了一層薄汗,下意識地往門口看去,確定薛懷安不會突然闖進來,又來來回回把這簡單的信讀了兩遍。 明律不得私制軍火,造槍、售槍的商人一律要登記在冊,而初荷知道,太爺爺顯然是沒有去登記過的。她忽然就想起家中出事后,薛懷安不止一次地追問她可知道家中有什么仇家,又或者曾經靠什么營生積累家財,那時她全然不知,唯有無力地搖頭。 然而如今,她知道了,卻終是下定決心不對他說。 誤 薛懷安在德興茶樓撞見初荷之前,正琢磨著要去哪里胡混掉這個午休,等李抗忘記了提親的事再回去。 惠安是座不算很繁華的小城,平日里并沒有什么案子。薛懷安的頂頭上司李抗雖然官名是百戶,但實際上手邊除了他這個正正經經受過刑偵訓練的校尉,剩下的都是些監管治安的錦衣衛,平日里分散在各處鄉里,容易指使的只此一個。 故此,薛懷安不敢走遠,遂進了離百戶所不遠的德興茶樓。 這茶樓是惠安最熱鬧的所在之一,正午時分,會請來戲子清唱。 薛懷安是個戲迷,雖然這小地方并沒有什么太高明的伶人,但偷閑聽聽也頗為愜意。 此時戲還沒有開鑼,薛懷安四下瞧瞧,一想自己還穿著官服,被人看到這時出現多有不妥,便選了一個最僻靜隱蔽的角落,半躲半藏地坐了下去。 不知怎的,戲子遲遲未到,薛懷安頓覺無聊起來,開始習慣性地觀察起茶樓里的三教九流來。 最引他注目的,是一個坐在二樓雅座的年輕人:看相貌,年紀似乎未及弱冠,嚴格說來還是個少年,可是氣質卻很是持重,目光安靜清冷,發束皂色方巾,身穿同色衣衫,腰配長劍。 出于錦衣衛的職業敏感,薛懷安喜歡對佩劍的人格外分析一下。 ——衣服上的灰塵略有些明顯,神色微帶疲憊,大約是才趕了不少路。他這樣猜測。 ——身份嘛,打扮像個書生,書生中有好義氣者,出門喜歡佩劍也不奇怪,可是,看那棕褐的膚色似乎常曬太陽,手指的關節粗大,仿佛也很有力,倒讓人有些懷疑其是個江湖人士了。他如此推斷。 ——眼睛時不時瞟一下茶樓門口,看樣子是在等人。等等,手是半握拳的樣子,肩部的線條也顯得發緊,看來并不是很放松呢。薛懷安注意到這一點,忽然覺得越來越有意思起來。 ——為什么會這樣呢?如果是江湖人士的話,他在等敵人、仇家還是對手?都不像,如果是如此的話,他又顯得有點兒過于放松。那么,他究竟是在等什么人呢? 薛懷安正津津有味地研究著佩劍的年輕人,嬌軟清亮的清唱聲悠然響起,原來是伶人開唱了。 豆蔻年華的伶人唱的是《西廂記》里紅娘的一段唱詞,薛懷安聽了,猛然一個閃念,心道:哎呀呀,莫非這小子是在等心上人?難不成要與人私奔去也? 這念頭讓無聊的薛懷安頓時振奮起來,一時也忘了看戲,只顧著與那人一起盯住茶樓門口,等待著女主角的登場。 而初荷就是在這個時候,挎著一個藍布大包袱,走進了德興茶樓。 之所以挑選這里作為會面地點,只是因為初荷覺得,這里夠熱鬧,而熱鬧的地方總是比僻靜處更安全些。 她抬眼看向二樓雅座。 只見一身皂色的年輕人果然如往常一樣比自己先到一步。兩人的目光相遇,默契地互相點頭示意,隨即,初荷快步地走上樓去。 這細微的眼神交流被貓在一邊偷看的薛懷安逮了個正著。他心頭一緊,緊盯著初荷肩上的包袱,腦子里好一陣轟鳴,反反復復就只有“私奔”這兩個斗大的字蹦來躥去。 他只見初荷穩步走到佩劍少年的身旁落座,兩人卻一句話都不說,分明就是那種明明極其熟稔,卻還要假裝不認識的低劣表演。 就見初荷將包袱放在膝上,微微歪著頭,佯裝認真聽戲的模樣。這樣坐了一會兒,她才緩緩將包袱遞到身邊的年輕人手中,稍側過臉去,彎唇友善地對少年微笑了一下。 不知道是當時伶人正唱到讓人臉紅處,還是因為身側少女如三月煙雨一樣淺淡透明的笑容著實讓人心跳,年輕人沉靜得近乎嚴肅的臉上現出一抹一閃即逝的羞赧。 他快速接過包袱,利落地打開結,低頭查驗起來…… 包袱中除去應約交貨的火槍,那支額外的新型槍支顯然出乎他的意料。 他轉頭去看初荷,滿臉疑惑,略略貼近她的耳邊,低聲問:“多少錢?” 初荷的眼睛仍舊盯著唱戲的伶人,也不言語,只用手比了個八字。 年輕人明白那是八十兩白銀的意思,但這個數目已經超出了他所能決斷的范圍。 他眉頭一蹙,正身坐好,擺出繼續聽戲的姿勢,沒有立刻答應。 初荷像一個老江湖一樣,并不急于迫對方表態,也如一尊小小的不動佛那般,靜坐著聽戲,臉上看不出分毫情緒。 年輕人用寬大的袍袖掩蓋住膝頭裝火槍的包袱,開始暗地里擺弄起那支新款火槍來,臉上同樣是不露心緒的淡定。 好一會兒,他緩緩做出一個格外明顯的點頭姿勢,以極低的聲音說:“好,成交?!?/br> 初荷終究還是年幼,忍不住就帶著些許得意地甜甜一笑,伸出藏在袖中的小手,做出收錢的姿勢。 年輕人便也笑了,將一只袍袖擋在胸前,半掩著從懷里掏出幾張銀票,只用眼角一瞟,就算出數目,扣了一張揣回去,將余下的收在袖口里,隱蔽地遞了過去。 薛懷安看到這里,已經按捺不住要跑上去抓人的沖動,額頭上密密匝匝地布了一層細汗,心中憤憤地想:這兩人根本就是在眉目傳情!那個江湖小子將手用袖子掩著遞過去,究竟是什么企圖,難不成是去偷抓初荷的小手嗎? 可是一轉念,他心里又不免覺得難過和迷惑起來,只覺得初荷背著自己決定了如此大事,難道是在自己這里受了什么委屈,竟然到了要丟下自己,跟著別人偷跑的地步?到底是沒有給她吃好穿好,還是讓她干的家務太多了? 正反反復復琢磨糾結著,薛懷安就見那年輕男子已經拿起包袱快步走下樓去,轉眼便消失在門口。而初荷略等片刻,抬步也要下樓。 他心道一聲:不好!那小子一定是去牽馬了,此刻再不有所行動,初荷只要一步出門,就會躍上那小子的馬背,從此遠走高飛,天高地遠,此生再也無從相見了! 他不及多想,也忘了自己仍然官服在身,大喊一聲:“等等,別走!” 在茶樓眾人驚愕的表情中,他三步并作兩步沖上樓梯,一把拉住初荷,平復了一下急促的呼吸道:“等等,我和你一起去見他?!?/br> 初荷以為懷安看破了自己正在做什么,臉色瞬時變得煞白,嘴唇翕張,想要解釋,卻又說不出話來。 薛懷安為了初荷專門去學過唇語,此時心中混亂,看著那口型,似乎說的是“別管”兩個字,心中驀地想起當年與初荷的君子協定。 那還是在看過初荷日記的第二日,他憂心地跑去問她,在公學里究竟是誰教她文章學問。 待到初荷終于明白過來究竟發生了什么,頓時氣得小臉兒鐵青,抓過一支筆來,在紙上奮筆疾書:“我爹娘從來不亂動我的東西,在我們家,這叫‘隱私’?!?/br> 只要一說起爹娘來,初荷便忍不住地掉淚,亮晶晶的淚珠子一串一串從眼睛里滾下來,看得薛懷安頓時亂了心意,慌了手腳。 他左哄右勸,躬身道歉,指天發誓……諸般本事一樣樣使將出來,這才哄得初荷的淚河關了閘門。 從此,薛懷安和夏初荷之間便締結下一個不平等條約——任何涉及個人隱私的事情,對方都無權過問。 說這條約不平等,是因為薛懷安覺得,自己根本就沒有隱私。 他雖然自認不能十分精確地理解“隱私”二字的全部含義,但是,初荷可以自由出入他的房間、開啟他的箱柜、拿取他的物件,就算有所謂的“隱私”,想必也早就暴露光了。 然而初荷卻說:“哦?那有本事你自己打掃房間、縫縫補補、洗衣服做飯啊??梢宰龅降脑?,我倒是也沒必要再去碰你的東西了?!?/br> 說這話的時候,初荷的嘴唇動得極快,似乎完全忘了薛懷安必須要依靠唇形才能判斷她的語意。說完,她自顧自地咯咯笑起來,清澈的眼睛里滿是得意之色,真真是毫不掩飾占了天大便宜的自得心情。 薛懷安看到這樣的神情,只覺得高興,便縱容她自此一直如此占著便宜下去。 然而現在想起這些往事,薛懷安只覺心中更是難受,帶著怒意說:“都是我寵你過了頭,任憑你自己偷著、藏著,干什么我都不管,不想你如今竟做出這等事來!” 初荷越聽越覺糟糕。她還從未見過花兒哥哥對自己如此生氣,心中忐忑至極,可是唯有此事,她不愿意做任何解釋,只是咬緊牙關,與面前怒氣沖沖的年輕錦衣衛對峙。 薛懷安見這般僵持也是無用,一拉初荷的衣袖,就往樓下走:“走,你和我一同找他去!” 自明國南遷以來,對男女之防便漸漸不再嚴苛,但是一個年輕男子和一個少女如此在茶樓上公然拉拉扯扯,終究引人側目。 初荷見一時成了茶客們的消遣,臉上不覺騰起緋紅。 懷安見狀心里又是一陣不舒服,定了定神,平下心火,湊近初荷,以最誠懇的語氣小聲說:“你讓我見見那混江湖的小子,好歹我也該知道他的底細。如若他配得上你,又真心對你好,你只要喜歡,就跟了他去,我不會攔著?!闭f完,拽著初荷不由分說地奔了出去。 茶樓外,江湖小子自然早已走得無影無蹤。 薛懷安站了一會兒,四下好一陣觀望,臉上漸漸現出疑惑,轉回頭來,問已經站在旁邊偷笑了半晌的少女:“初荷,你包袱里是不是塞了什么值錢的東西?” 此時,初荷已然明白薛懷安是誤會了自己,心中暗笑,使勁兒憋出一個憂傷的表情,用力點了點頭。 薛懷安恍然大悟,繼而更加憤怒,揮臂空打一拳,罵道:“媽的,你個江湖小混混,原來是個騙財騙色的下三爛!” 說完,他又覺得這么講太傷初荷的心,馬上安慰道:“初荷,你別難過,咱們被騙財無所謂,只要色還在,不怕沒柴燒啊?!?/br> 初荷終于忍不住,“撲哧”一聲笑出來,用手語比出“呆子”二字,眉目擠成一團,彎腰捂著肚子,笑個不停。 好一會兒,薛懷安才漸漸明白過味兒來,臊了個大紅臉,嘟囔著:“是我誤會你們了嗎?” 初荷笑得喘不上氣來,只能一個勁兒地點頭。 薛懷安卻仍覺得這事有講不通的地方,猶如追尋一道難題答案般認真而嚴肅地問:“那么,他是誰?你給了他什么?” 初荷直起身,坦然道:“他是杜小月的朋友,小月有東西給他,可是她有課,這才托我來?!?/br> 杜小月這女孩兒薛懷安倒是認識的。 她是初荷在女學的同學,同初荷一樣是個孤女,寄居在哥嫂家中,故此雖然比初荷大上兩歲,卻成了她最要好的朋友。 薛懷安想了想,覺得這么講倒還說得過去。 初荷如今暫時念的女學,是專門給那些念完公學,又還沒有出嫁的女孩子消磨時間的學校,各類課程完全由學生自己憑喜好去選。杜小月好學,選擇的課程是初荷的一倍,沒時間來送東西也是可能的。 “那么,他和杜小月又是什么關系?杜小月怎么會認識江湖人士?她又讓你轉交了什么?” “你是在審犯人嗎?” “我是要搞明白?!?/br> “這是人家杜小月的隱私,我無權問?!?/br> 薛懷安一聽“隱私”兩個字就頭痛。 在他們的這個家,隱私第一大,比內閣首輔大,比當今皇上大,比老天爺還要大,既然事情的性質上升到隱私的高度,那就是問不得了。 但薛懷安是那種想不明白就要拼命追根究底的人,于是又問:“你和那江湖人士之間怎么會那么奇怪?你們兩個是認識還是不認識???” “不認識,第一次見。你如果覺得我們奇怪,那就是……”初荷說到這里,閉上嘴,改用手語,大大地比了五個字“疑心生暗鬼”。 薛懷安也不知自己是不是因為一會兒要讀唇語,一會兒要解手語,這才被搞得有些糊涂疲憊,總之是已無心再追究下去,點點頭道:“好好,算我多疑,算我多疑?!?/br> 然而,薛懷安終究還是不放心,硬要親自把初荷送回學校去上下午的課,直到看見她嬌小纖細的身影消失在掛著“馨慧女子學?!迸曝业拇箝T之后,這才安心地回轉百戶所。 還未進百戶所,薛懷安就見李抗李百戶急匆匆地跑了出來,一把抓住他:“懷安,快跟我走,有個歹人持槍闖入學校,把學生扣為人質了!” “哪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