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節
只怕直接借著此事丁憂了。 他以為,以老王妃的身體,活個兩三年是有些勉強了,但在撐上一年半載,應該是綽綽有余的。 解藥,可是讓天權定期送去的啊。 可是,誰料想就這么去了。 打破了他原本的計劃,然后因為這新政的推行,這個計劃的空缺就沒有辦法補上。 他對這種沒有辦法掌握未來局勢的感覺,厭惡至極,甚至生出了一種莫名的恐懼,當下一巴掌就拍到旁邊滿臉不悅的漣貴妃小臉上。 漣貴妃不解,死了個老太太罷了,何必大驚小怪的。 也沒想到,素來寵愛她,要風給風,要雨給雨的陛下竟然會動手打自己。 整個人都懵了。 也不知是被齊皇這一巴掌打懵的,還是摔在床欄上被打懵的,反正等她反應過來的時候,齊皇已經提著衣裳急急領著順總管走了。 可是他也沒去北安王府,反而是焦急地等著北安王進宮。 他想,那老家伙狡猾著,不可能不趁著這個好機會擺脫自己的控制。 但等啊等,終是沒有等得北安王進宮的消息,于是便讓人去給傅現傳旨。 傅現其實也沒睡,旨意到的時候,他正在北安王府幫忙呢。 “臣參見陛下?!彼M來便跪下行禮。 齊皇又乏又焦急,根本就沒管地上跪著的傅現,直接問道“你從北安王府來?” 傅現自然是如實回答,“正是?!?/br> “那可知曉北安王接下來如何打算?”他又問。 傅現如何知道?不過他聽北安王守著王妃的棺材獨自念叨,說是要送她回老家,便道“聽說打算送老王妃靈柩回老王妃的老家?!备惮F這也才發現,他竟然不知道老王妃是老家在何處,似乎這么多年來,并沒有聽說過老王妃的娘家是何許人也。 而齊皇則有些懵了,因為他也不知道啊。只皺著眉頭問順總管“宗室那里,可有記載,老王妃家鄉何處?” “應是有的吧,奴才這就去查?!表樋偣芤膊桓叶啻?,忙退了出去,連忙讓人找了管理宗室卷宗之的大人。 很快就有了答案,只是順總管心里卻突突的,只怕陛下知道了,要氣得吐血吧?然后進殿后,就離得遠遠的,提高聲音稟道“回陛下,是瞻州陶家?!?/br> 果然,龍案上的所有東西都在一瞬間被擊落。 齊皇狠狠一拳打在龍案上,跪在下面不遠處的傅現遭了秧。 他也不是傻子,如何不明白齊皇為何一下這么惱怒。 同樣的也有些震驚,但此事也太巧了吧,當初可是陛下力排眾議,選了陸言之這個剛踏上仕途的狀元郎去瞻州的。 當然,這其中的緣由,也有可能自己之前力薦多次。 但天地良心,傅現他真不知道老王妃的家鄉,是瞻州。 可就在他以為自己也會被責難之際,卻聽得齊皇幾近瘋狂的話語逼近“你可曾見到老王妃的尸身?當真死了?” 那老王妃如此年紀了,而且又病了這許多年,能活到現在已屬奇跡了,傅現不懂齊皇為何不信,竟然問出自己這種話來。 但君上問起,這做下臣的豈能不答?只能硬著頭皮道“微臣今日回家,聽祖母說起,老王妃已是回光返照之象,所以微臣便急忙去北安王府,不過到底已晚,去的時候王妃已整理好遺容?!?/br> 齊皇瞪眼盯著他,半響才半信半疑道“如此說來,果然是死了?” “確實?!备惮F點頭。 齊皇對于傅現,倒是信任的,這百官之中,也就是傅現最可用了。 且不說北王府老王妃忽然病逝,打亂了齊皇的整個計劃布局。 眼睜睜地看著北安王寧愿被扣上那不忠不孝的名聲,也不愿將老王妃安葬于皇家園陵,而是執意帶著那骨灰去往老王妃的家鄉瞻州。 老王妃想要魂歸故里,大家倒可以理解,她十幾歲就來京城,這一待就是數十年,如今想要回去,倒也是情有可原。更何況人家的小女兒而二兒子一家都在瞻州呢。 老王爺年歲大了,世子身子又不好,一家都在外頭清修,難道就讓老王爺一個人孤苦伶仃地待在京城里么?倒不如讓人家去瞻州,也好讓兒女們盡盡孝道。 更何況,這當初還不是齊皇自己下旨,讓人家的女婿去瞻州么? 殊不知,這在齊皇的眼里,就是北安王府擺脫他控制的一場陰謀,為此這老王妃還不惜自盡。 尤其是他一想到那李筠風根本就沒有在書院里,而是早就去了瞻州的事情,更是越發肯定這是北安王府的陰謀。 現在甚至懷疑,那說是在外清修祈福的李淳風一家,到底是不是也在瞻州? 但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現在去查,除了自尋煩惱之外,齊皇實在想不到能有別的什么好處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他這里失去了最大最穩妥的底牌,那在元京卻送來了旨意。 大皇子甚得元帝喜愛,希望齊皇將其冊封于東宮儲君,以后將這大齊江山交到他的手里。 元京來的旨意,齊皇如何能拒絕? 哪怕他清楚地知道,元帝的意思,不過是想讓大齊一兵一卒不費,就直接成為大元帝國的領土,而不再是附屬國。 大皇子自小就養在元京,跟自己這個將他送去元京做人質的親生父皇,能親么? 儲君的位置就這樣給了一個遠在大元帝國的質子,讓這窩里斗得正是歡樂的皇子們傻了眼。 這陣子他們可謂是各顯神通,趁著齊皇推行新政不順利,拉攏了不少貴族侯爵,許諾了他們諸多好處。 縱然是皇帝做不成,但肯定也能像是秦國那樣,封王富賈一方啊,兒孫也能跟著享受功勛貴胄的福氣。 漣貴妃自從被打了那一巴掌,很是生氣,頗有些恃寵而驕,想著齊皇再來,就不理會他。 反正天下男人一個賤樣,越是不理他就越是在意。 可是這等了好幾日,也沒見著齊皇來,反而是有宮女來稟,蓮花宮的開支已經支撐不下去了。 她前陣子為皇子們挑選皇子妃,費了不少財力,又因想要面子上好看,贏個好名聲,所以自掏腰包,砸了諸多銀子進去。 不過她從不缺的就是銀子,meimei那里可是有源源不斷的財富呢。 所以從來沒考慮過銀子的事情,可是現在忽然有宮女來說銀子不夠,她只覺得是聽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話。 宮女也是委屈,連忙俯身小心翼翼地回道“回稟娘娘,奴婢們怎敢貪墨,是上官夫人那里,已許久不曾送銀子進來了?!?/br> 江山飄搖,上官家怎么可能拿銀子打水漂? 第67章 上官家不愿意, 卻不代表南潯尋不愿意啊。 她還念著jiejie對她的好, 也是因為jiejie,自己這個不被上官家眾人所信服的當家主母,才能光明正大的坐在上官謄的身邊。 還有自己的兒子能成為上官家的少主,這都是因為了宮里的jiejie。 可如今上官謄不準自己在往宮里送銀子了,她心里當然不高興, 加上這一陣子又的確有些忙, 所以自己也沒空去宮里。 正好今兒是兒子得了先生的夸獎, 看著上官謄高興,所以回房后便與之提起此事,“謄哥,不管怎么說,jiejie也幫了我們那么多, 宮里咱們不能不管?!?/br> 上官謄還在為以后上官家的未來而擔心呢。 本來好不容易成了這大齊的皇商, 漣貴妃又得齊皇寵愛,將來只要四皇子上位,那么上官家必然還能在往上走一走。 所以他愿意全力扶持四皇子,但凡宮里要用銀子, 不必那邊開口, 就趕緊讓夫人送去。 可是現在大元帝國要一統天下, 這決心誰能攔得???更何況這太子都定了人選,還是大元帝國那邊定的, 四皇子是沒什么機會了。 現在拿銀子去宮里, 不都等于打了水漂么? 照著諸位長老的意思, 這銀子是一分不能再給了。有這些多余的銀子,還不如想辦法去大元帝國找找,看看有沒有什么路子。 上官家在齊國,可以說是巨富魁首,可是到了大元帝國,也就是個勉強能上得臺面的商賈罷了。 所以就這點銀子哪里能入得了元京那些貴人們的眼睛?這真想要找路子,只怕得搬空上官家大部份的財庫。 不過這都不要緊,只要能許個好前途,都是值得的。畢竟那些東西放在財庫,放著也是放著,倒不如拿出來,讓它們起到該有的價值。 本來手頭就開始緊張了,現在聽南潯尋還要往宮里送銀子,上官謄自然是沒有什么好臉色,“潯妹,貴妃娘娘是幫了咱們很多,但是咱們給的銀子也不少了,這做人還是不要太貪心的好,再說上一次才給了那么多銀子,她自個兒在宮里,難道消息還不如咱們么?既然知道大元帝國的意圖,還擺什么貴妃娘娘的譜?平白無故花了那么多銀子?!?/br> 說起此事,上官謄還有些心痛,那個鋪張浪費,就算是當初他盛娶南潯尋的時候,也沒有這么夸張。 真真有些覺得,貴妃娘娘那般花銀子,到底還是因為銀子不是她自己一分一毫自己賺來的,所以花著不心痛。 其實往上追溯,以往貴妃娘娘的花銷比這選皇子妃還要鋪張浪費呢,只是那時候有錢,大齊皇室的地位也沒有半點動搖。 各方位置都穩固著,毫無半點后顧之憂。 可天有不測風云,誰料想這大元帝國這么多年都好好的,忽然間就想要一統天下。 關鍵他們還有這個能力,讓這些附屬國一點拒絕的余地都沒有。 所以現在不同以往了。 一來大齊皇室不保,二來上官家現在手頭也沒多少銀子,大部份都砸往元京了。 有錢的時候財大氣粗,這沒錢了自然是小氣巴拉。 南潯尋聽著很不是味,開口反駁;“可是不管如何,jiejie現在還是貴妃娘娘,自然要顧及名聲,不然寒寒酸酸的,到時候豈不是要被那些人私底下笑話?”還有那朝堂上,只怕還有諫官彈劾呢。 上官謄滿腦子都是如何在最短的時間里賺取最多的銀子,根本就不耐煩與她繼續在討論這個話題,擺擺手,“此事莫要在提,咱們家現在也拮據得很,可沒有那多余的銀子再給誰揮霍了?!?/br> 說罷,也不想在同南潯尋待在一處,自己去了書房。 南潯尋越想越氣,堂堂皇商之家,大齊第一首富,居然說是沒銀子,過得很拮據?這讓她忍不住想,難道是真如丫鬟們私底下說的那樣,老爺這是打算給那小野種攢銀子? 早在一個月前,她便收到了消息,上官逐舟那賤東西居然還活著,上官家的人親眼見了他。 而且那慶陽城走燕州的商隊,正是他在管理。 那商隊走的路線偏遠危險,那邊又無多少油水,所以上官家自然是沒管。 只是沒想到近年來,那商隊生意竟然越來越好,名聲也漸漸起來,上官家這才留意到。 然后就發現了這上官逐舟的身份。 不過到底是上官家的骨血,而且聽說又認了北安王府那個才認回來沒多久的小郡主做jiejie,因此南潯尋也就沒派人繼續動手。 倒不是她怕北安王府,而是覺得沒必要,畢竟那賤東西都已經改了姓氏。 一個祖宗都不認了的人,上官家誰會擁護他? 更何況兒子現在是名正言順的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