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搞義務教育_分節閱讀_204
教官們對他們的消極態度也是十分不滿意, 一收到那些折子,看過之后全都樂翻天。 世家那群人也是為了安全,絲毫不顧自家子弟的面子了, 甚至連人家十幾歲還尿床的事情都寫了出來! 戚博翰是個蔫壞的,他帶出來的軍事學院的教官也是看熱鬧不嫌事大, 直接讓人將這些折子給當眾念了出來! 而可憐的趙文清,再次成為了眾人的焦點。跟別人都是旁支庶出不同, 他們家寫折子的, 是他那前不久才復職混回禮部的嫡親父親趙立! 趙立從小看著他長大,爆出來的黑料一茬接一茬,簡直可以評出個今日最佳了! 趙文清站在隊伍中,聽到周圍人哄笑聲,只覺得又羞又氣, 恨不得現在就回家, 把親爹的書房給拆了! 很快, 周圍的人也都笑不出來了。這一堆的折子念完,沒被自家人羞辱一番的只有鳳毛麟角,他們跟趙文清的反應沒啥兩樣,都在心中憋著一股氣! 教官看到他們的表情, 忽然將臉上笑嘻嘻的神情收了回去,厲聲道:“怎么樣?現在知道自己在家人眼中是個什么樣的東西了吧!” 聽到教官這么一說,學生們心中立即羞大于憤。他們也知道自己以前確實很混蛋,但是真的聽到親人這么評價自己……誰的臉皮都不是城墻做的。 “以前你們怎么樣我不管,但是既然你們是我的學生,老子就不允許你們再頂著那丟人現眼的形象在外面亂逛!”教官冷哼一聲,也不知道是對學生不滿,還是對學生的家長不滿。 士兵都是護短的,就算自己的學生曾經真的是紈绔子弟,但聽到別人這么評論自己的學生,心中難免會有情緒。 連教官都有情緒,更何況是學生本人? 趙文清憋了一肚子的火,聽到教官的話后,立即喊道:“報告教官!我要去守城!”既然他們這么看不起自己,那他偏要干出點成績來打臉! 聽到趙文清的話,其他人也反應過來了,紛紛要求出去守城,證明自己!更恨不得當場就上陣殺敵,讓家里人看看自己的本事! 于是乎,守城的事情就這么在世家官員們單方面反對之下,就這么定了。 八月初,鎮西將軍騎兵謀反,率領十萬大軍南下,直逼京城! 十日后,安國將軍奉命出征,率領六萬雄師北上平叛! 別看王將軍只帶了六萬大軍,但他出征那天,前來送行的百姓對這支隊伍信心滿滿,為什么?看打頭的那一萬精兵就知道了! 只見那一萬名士兵,個個精神飽滿,英姿勃勃。身上穿的盔甲寒光凜凜,看著雖然比尋??滓?,但是不知為什么,大家都相信那絕對是最堅硬的盔甲! 還有他們手上的武器,利刃邊緣仿佛能切碎光線一般,懂行的人一定能看出,這是一柄削鐵如泥的寶貝! 而且盔甲雖然只趕制出了一萬副,但是兵器的工藝簡單,六萬人中起碼有半數都換上了新武器!遠遠看去,簡直就是天兵天將下凡了好嗎! 平叛的軍隊如此高調,絲毫沒有掩飾自己實力的意圖,這倒讓李玉龍有些拿不準了。這是在虛張聲勢?抑或只是冰山一角,戚博翰有更厲害的秘密武器? 陶笉然也在關注著那邊局勢,又看著自家的兩萬軍隊已經訓練得像模像樣,但是對比他以前見過的戚家軍還是差了一絲兇狠勁,腦海中突然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東北、西北,去京城的路都只有一條,從地圖上是呈現一個不甚規則的丫字。也就是說,西北和東北兩條路,最終會在一個地點相遇匯合,再往京城去。 東北這邊的這條路,比西北的要短三分之一,再加上官道的鋪設,想要到達交匯點,快馬加鞭只需要兩天,急行軍五天。 而李玉龍帶領的軍隊,還有十天才能到達交匯點。王將軍定下的交戰點,是在過了交匯點后的兩百里處,一個空曠山,打算來一個甕中捉鱉。 陶笉然老神在在地摸了摸下巴,提筆寫了兩封信。一封給戚博翰,一封給王將軍。 他要將自己這兩萬士兵送去真正的戰場實習一下,跟王將軍前后夾擊,斷了李玉龍的后路! 陶笉然寫給戚博翰的信中,反復保證自己絕對不跟過去,只讓王濤和李威帶隊,自己一定乖乖待在沂州。戚博翰一想,覺得沂州分兩萬兵過去也沒什么太大的問題,便答應了。 但是同時,他吩咐暗衛看住陶笉然,不讓他離開沂州半步! 陶笉然自然感受到了暗衛們的嚴防死守,不由得嘴角一抽。 他對天發誓,真的沒有要跟過去的心思好嗎!他一個身份貴重的小弱雞跟上去,不僅對戰場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反而是個非常大的累贅!最重要的是,他在意的人都不在,他跟過去干嘛?戰場一日游嗎? 陶笉然高貴冷艷地翻了個白眼,轉身去跟王君浩商量這次的出兵。 如今匈奴虎視眈眈,絕對不能讓他們察覺沂州的兵力撤防了。 恰好此時塢堡城墻已經加固完畢,接下來的工程都是內部建設,士兵們不適合再住在里面了。于是陶笉然明面上下令,讓他們回城內暫住。 而城內兵營里也給相應增加了帳篷和糧草支出。實際上分過去的糧草,都給兩萬兵馬帶到路上去吃了。 安排好之后,出征前陶笉然也不方便做什么戰前總動員,只讓王濤和李威悄悄跟士兵們說,這次上戰場,除了有尋常的軍功獎勵之外,他還自掏腰包,士兵們斬殺一個敵人的頭顱,回來能換一兩銀子! 就算李玉龍的十萬大軍一個活口沒留,他最多就支出十萬兩銀子。陶笉然數了數自己賬上的錢,心里一點也不慌。 而士兵們在參軍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軍功的好處,本來就對戰爭是躍躍欲試的,沒想到這次竟然還有額外的補貼,頓時帳內氣氛到了頂點!當天夜里,兩萬兵馬悄悄離開了沂州城…… 這下六萬加兩萬,打李玉龍的十萬兵馬,應當是十拿九穩了。陶笉然睡了個安穩覺,第二天棉花田那邊也傳來了順利采摘完畢的好消息。 陶笉然趕到位于沂州城最中心的官府倉庫,只見原本空空如也的大倉庫,竟被棉花塞滿了! 邱主簿連忙上前道:“大人,今年這棉花共收成七千五百余斤,其中佃農交了賦稅后,自得了一千五百斤,如今倉庫內有六千余斤棉花?!?/br> 陶笉然點點頭,也就是說畝產一百五十斤左右。 陶笉然對于這個結果沒有發表意見。種植手冊上寫了,前世農業肥料發達的年代,棉花畝產能達五六百斤,如今這結果比他心里預期還要差一些。 但陶笉然不敢表現出來,就怕他稍微表現得有一點不滿,那這一年辛辛苦苦種棉花的十名老農就要受災了。想了想,陶笉然決定擺出神秘莫測的表情,問道:“這些棉花還沒去種吧?” “是?!?/br> “你去跟大家說,等秋收完后,各家派幾個人來幫忙去種子。每家限量五十斤,去掉的種子歸他們,先到先得?!碧崭嵢挥质钩隽私浀涞目帐痔装桌钦袛?,“以后各家種每一畝棉花田,家中就可有一畝的糧食田免稅一成。但是每戶種的棉花田數量,不得超過糧食田的一半,違者罰款……一畝一兩銀子,每年!” 這樣既能刺激農民們種植棉花的積極性,也能抑制農民們放棄種糧食,而改種棉花的危險想法,還能保持糧食的稅收比例。棉花雖好,但保命糧更重要! 邱主簿點頭應下,陶笉然又沉思了半會兒,才道:“至于種出來的棉花,除了自家用的,其余全部都由官府統一收購,不允許私下買賣。至于收購價……你讓邱大人和錢長史今晚吃過晚飯后,到知州府集合,我們開個會討論一下?!?/br> 邱主簿接到任務,又匆匆忙忙地離開了。 陶笉然看著這滿倉庫的棉花,心里的算盤開始撥得嘩啦嘩啦響。 六千斤的棉花,去掉種子,至少還能剩五千多斤。這棉花首先是要供應均需的,但這么一點肯定是連每人一身棉襖都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