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搞義務教育_分節閱讀_203
他一直不肯放馮老將軍回去,只是想要塑造自己對前朝功臣很看中的形象, 實際上君臣兩人這么久了,都沒有什么深入的交流。 原本戚博翰已經做好要榮養馮老將軍一輩子的打算了,卻不想這關頭,馮老將軍竟然出來毛遂自薦。 說實話,如果不是馮老將軍年紀太大了,這簡直就是最好的出戰人選。但年紀到底是硬傷,馮老將軍今年已經六十有余,對于武將來說已經是高壽了,說句不好聽的,他隨時可能一覺睡過去就醒不來了! 馮老將軍見戚博翰不答話,自己也一動不動,絲毫沒有退卻的想法。 一時之間,大殿中的氣氛凝重了起來。 王靈均在一旁,看著馮老將軍老邁的身體,也是于心不忍。忽然,眼角余光掃到自家老爹,腦海中靈光一閃:“陛下,不如讓馮老將軍暫代京城防守一職,讓王將軍出征?” 聞言,王將軍也覺得自家蠢兒子難得聰明了一回,連忙站出來道:“陛下,臣愿帶兵出征!” 戚博翰給王靈均投去贊許的眼神,便定了這件事。 王將軍如今不過四十出頭,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而且行軍打仗的本事不遜色于馮老將軍。前些年因為戚博翰的緣故,被打壓了許久,空有個將軍頭銜。若不是戚博翰登基,他這輩子都不知道還能不能帶兵呢! 而戚博翰也正需要王將軍多立一些軍功,來給他增加更多的勢力。 至于出征會遇到危險這種事情,戚博翰倒不怎么擔心。他可是親身體驗過,用新辦法訓練出來的士兵有多強的!再加上先進的武器,這場戰不可能??! 西北兵變的消息,并沒有被宣揚出去。而京城因為戚博翰的蘇醒,氣氛終于不再那么壓抑了。 也就是這個時候,行知中學的招生考試終于開始了! 中學的入學考試并不復雜,就考文理兩科的卷子,一天之內答完即可。 兩個考場,各有一千多名考生,這交上來的試卷,老師們廢寢忘食批改了足足三天三夜,才把分數排出來。 寧安的考生成績比京城的要好一些,考到九十分通過的,有近五百人。而京城這邊只有三百多人。 陶笉然得到消息后,倒也不意外,如果不是王琬凝臨時開放了閱覽室的話,京城那邊的分數可能還要更低。而對此,王琬凝早有打算,很在民生日報上刊登了一則消息。 行知學院準備在京城籌辦一個圖書館。又將寧安的圖書館運營模式說了一下,還細數了圖書館的總總好處。最后不僅寫了要面向全社會募捐錢財和書本,更是非常撩火地刊登了王家捐贈了一千兩和一百本兵書樣板的消息。 這下可就捅了馬蜂窩了。圖書館有什么好處,對那些世家來說完全不值得關注。但王家!一個舞棍弄槍的粗人世家!竟然都捐了一百本書!你其他世家不捐,那不是說明自己家的藏書連王家都不如? 不愛攀比還能叫世家?特別是,民生日報現在雖說只在京城和淮陽賣,但實際上卻是遠銷全國。在這報紙上做個好事露個面,那可是全國人民都知道的,誰還沒個虛榮心呢! 王琬凝一下子就抓住了世家的兩大軟肋,招生考試剛結束,就開始轟轟烈烈地在京城建起了圖書館。 陶笉然得知后,不由得有些驚喜。 他原本還想著開個私庫,給王琬凝撥款去建圖書館呢,沒想到王琬凝竟然也學會了空手套白狼這一招。不愧是他看中的人! 招生考試結束之后,就到了棉花收獲的日子。 陶笉然按照三娘寄過來的樣品,讓工匠們做了一批處理棉花的小物件。 棉花采摘下來后,里面會摻雜著種子,想要把這種子完好無損地給弄出來,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還好五娘心靈手巧,給弄出了個輔助工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至于棉布的紡織技術,陶笉然并不打算這么快普及。只有在棉花能供應百姓們穿暖的前提下,才是棉布推廣的最佳時機。在此之前,倒可以把棉布當成高檔布料,先狠狠地宰有錢人一筆! 采摘棉花的工作有邱勤業和李瓊組織,但在開始采摘那天,陶笉然還是親自到了現場視察。 只見十名農戶腰上綁著一個大大的麻袋,天才剛剛亮就開始采摘已經完全冒了出來的棉絮了。雖說沂州不常下雨,但未免有個閃失,農戶們的動作還是能有多快就有多快。 畫冊上可是寫著了,若是這些棉絮被雨淋了之后,輕則質量大打折扣,重則就全部作廢了! 辛辛苦苦中了大半年,農民們可把這十畝棉花當成了自家糧食在伺候,若是功虧一簣,就算不虧錢,那也得心疼死! 陶笉然看大家對這片棉花田,比他這個領了推廣任務來的還要上心,心虛之余也安心了不少,干脆也不放精力在這里了,而是開始專門折騰起了塢堡里的士兵! 一百名特種兵已經全選出來了,陶笉然讓影一充當臨時教官,每天拉著這一百人出去秘密訓練,暫時先練戚博翰提供的方法,其余等丁青云他們來了再打算。 這一百名士兵每天訓練累成狗,其余的士兵訓練量卻比平時降低了一些。 陶笉然為防匈奴來襲,不敢對士兵cao練太狠,就怕士兵白天訓練的時候耗費光了力氣,晚上匈奴來偷襲就好玩了! 而且塢堡也提前進入了備戰狀態,聯合作戰訓練日,變成了分組對抗練習。王濤和李威各帶一萬人,進行模擬對戰。不僅可以鍛煉士兵上戰場后跟將軍指揮的默契度,更能給兩個裨將鍛煉行軍布陣的能力。 而且為了避免兩方士兵長期跟同樣的隊友和指揮官一起作戰,跟另一方的戰友沒有默契,每天的分隊都是隨機抽簽的,可以說是思慮周詳了! 比賽完后,陶笉然還要求王濤和李威對比賽進行復盤,自己深刻地檢討了一下失誤后,第二天還要給士兵們進行復盤。士兵們復盤完后,就要跟著識字的士兵,開始掃盲。 第三天則是又繼續打!如此反復循環。 當然,既然有輸贏,也自然會有獎賞。攤上陶笉然這么一個不差錢的一個長官,贏的那一方晚餐能多一塊牛rou干!輸的一方雖然沒有懲罰,但看著別人吃rou而自己不能吃,這已經是最大的懲罰了! 短短幾日,不管是裨將還是士兵,實際戰場對抗能力,都在飛速上升。 陶笉然雖然看不懂門道,但還是能察覺自己手下這兩萬士兵,在戰場上越來越有條不紊,將軍的指令也都逐漸得能執行到位,對戰看起來也越來越有意思了! 陶笉然在沂州玩著模擬戰爭,京城那邊已經點兵完畢,開始真正地上戰場了! 聽說西北那邊有十萬大軍,戚博翰雖然自信,但絕對不自負。他不僅將守城的一萬大軍都給了王將軍,還從其他地方又抽調了五萬兵馬,任由王將軍差使。 至于守城?軍事學院那五千個小崽子訓練了那么久,也是時候拉出來溜溜了。 對于這個決定,除了王家,其他世家都是死命反對。開玩笑!自家被送進軍事學院的人是什么鬼樣,他們心里可是非常有數!讓那群敗家子去守城,京城危矣! 不少大臣都紛紛上書直柬,把自家子弟有多差說多差,就盼著戚博翰能意識到那群學生的不靠譜,留點正式的兵下來。 然而他們都玩完不會想到,這些折子,被戚博翰轉手就送到了軍事學院的學生們面前。 第183章 原本軍事學院的那些世家子弟對去守城門也是萬般不愿意的。在軍事學院里, 就算他們訓練累成狗, 也沒有別人能見到自己這蠢樣。但是守城就不一樣了, 每天要像個傻子一樣杵在城門任人圍觀,想到外面那群沒被送進來的狐朋狗友, 這群乾班的學生們整個人都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