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節
書迷正在閱讀:焰焰如我、爸爸重生了、我救的人想要上我怎么辦(1v1,H)、發情期(NPH)、快穿之星眼醉、善枯(高H)、醉春風(1V1)、寵媳無邊(1v1h)、滋味(高H)、活色生香的約炮之旅(NP高H)
林若秋笑道:“您放心,二哥雖然憨頑,大事上卻清楚得很呢,縱使手腳莽撞些,觸犯宮規的事他還是不敢做的?!?/br> 她看林從武就挺好的,大智若愚,雖然武藝稱不上拔尖,保命卻算得第一個。從前鄰舍間的孩子爭執火并,林從武假意摻和,卻混在其中打太平拳,自己半點傷都不受。那時林若秋知道,這位二哥看似愚鈍,其實帶著點蔫壞勁。 也許做侍衛對他而言是一份不錯的差事,比上沙場打仗強。 王氏想想亦然,因不再攔阻,只囑咐道:“你二哥雖比你長兩歲,卻不及你為人持重,且在宮中人生地不熟,若有哪里做得不妥的,還望你多照顧?!?/br> 到底是親生的骨rou,王氏更多掛念。 林若秋笑道:“這個自然,哥哥一旦進宮,咱們兄妹倆總得彼此照應的?!?/br> 王氏嘆道:“他哪照顧得了你,你卻是最會照顧自己的?!?/br> 林若秋詫異不已,她一向以為自己是個無用之人,怎么在旁人眼中,她仿佛很能干似的,難道是她對自己的判斷有誤? 直至王氏離去,林若秋還在思考這個問題。還在家中時,她自己明明就能過得很好,哪怕身邊有個虎視眈眈的林若夏和佟姨娘,她吃虧的時候究竟也是很少的;反而是進宮之后愈發的依賴起人來,幾乎到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地步——換句話說,是楚鎮將她養嬌了。 這樣下去,也許她會退化為原始人。不,連原始人都比她強些。林若秋決定恢復自立的秉性,至于該怎么做……她還沒有想好。畢竟她還在月子里。 身旁一個溫和醇厚的聲音道:“張嘴?!?/br> 林若秋下意識抬起下巴,便覺一粒粗糙硬實的物體落入齒間,那酸甜夾雜的滋味激得她舌尖一爽,她抖擻精神問道:“是什么?” “新腌的話梅,好吃罷?!背倱P了揚手,仿佛有意逗她,“還要不要?” 結局毫無意外,林若秋很沒骨氣的被誘惑了。她有滋有味的嚼著話梅果,心頭不無郁悶:難怪都說由奢入儉難,她果然還是更習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罷。 = 林若秋身為內宮女眷,不便與外男來往甚密,因此林從武進宮那日她并未親自面見,只讓進寶帶了些必要的衣裳什物過去,當然,銀兩也是必不可少的。林若秋不敢給他太多,怕他被人引誘到賭場里輸個罄盡,雖說吃一塹長一智,剛進宮首要的是學規矩,而非長見識。 進寶回來時便笑瞇瞇的告訴她,“二少爺在外頭處得很好,雖然初來乍到,卻也結交了幾個親朋?!?/br> 性格外放的人要打交情自然是容易的,不過資歷受限,林從武也見不到多么厲害的人物??僧斄秩羟锫牭剿矣潞罡亩宇H有來往時,她卻真心詫異了,“二哥怎么認識那人的?” 進寶撓頭,“不知,京城就這么點大,偶然也能遇上罷。二少爺說的話才叫好笑,他說忠勇侯府那位李清公子竟頗羨慕他,也想到宮里來當侍衛呢!” 林若秋忍俊不禁,“這真是說笑了?!?/br> 李家的爵位雖叫長子襲去,可李清身為老侯爺次子,皇帝又有意撫恤,自然不可能讓他當個侍衛這樣簡單,多半會在朝中擇一要職任之,這位二公子真會開玩笑。 其實這話或許半真半假咧。林若秋看書的時候雖不夠詳盡,可被安然一提醒,她亦想起那段故事。難道李清之前賭氣離去,如今卻仍余情未了么?那么宋皇后對這位故人又將如何? 不過這些并非林若秋所能管的事,她便懶得多cao心了。出月之后便是林若秋晉為淑妃的冊封禮,想起那些繁冗不堪的流程與累贅厚重的衣裳,林若秋便覺得頭疼,光是淑妃的首飾都這樣沉重,宋皇后想必更不消說了——難怪她總躲著不愿見客呢,多累呀。 趙賢妃并未如先前所說那般稱病,依舊盛裝出席了林若秋的慶典,只是在儀式結束后兩人打招呼時,趙賢妃臉上閃過一絲難堪。 林若秋知道她在為稱呼問題發愁,很大度的選了臺階下,“jiejie與我同在妃位,就不必過分拘泥禮數了,仍和先前一般姊妹相稱吧?!?/br> 她已經在位分上越過了趙賢妃,自然不必同個稱呼較勁。 趙賢妃則如蒙大赦,笑容滿面上來牽她的手,“meimei說的很是,咱們姊妹本就不應如此生分?!?/br> 川兒在后方悄悄嘀咕,“您別得意,淑妃娘娘是怕您把她叫老了呢?!?/br> 趙賢妃沒搭理他,只暗地里伸出一足,狠狠碾在他腳掌上。那小太監痛得齜牙咧嘴,到底沒敢聲張。 林若秋假裝沒瞧見這主仆倆背后的熱鬧,笑盈盈的轉身回宮。 位分既定,瓊華殿也煥然一新,林若秋身心無比舒暢,滿以為就此能喘口氣了。誰知皇帝卻馬不停蹄地提出,希望她能幫忙謝趙二人協理宮中事務。 林若秋當即發出哀嚎,“為什么呀?” 她看謝貴妃跟趙賢妃兩人就合作得挺好的,壓根就用不著她去分憂。且皇帝的后宮雖不充裕,上至太皇太后與諸位太妃,下至一雙皇子公主,滿打滿算起來事情著實不少,林若秋不覺得自己有精神應付。 她柔情滿懷的趴在皇帝膝上,眼中卻是滿滿的不情愿。 皇帝臉上則盡是恨鐵不成鋼,若非慮著她為人母的身份,似乎便要打她的屁股。好容易才按捺下了,沉聲道:“你當朕是為了誰?” 林若秋眨巴眼望向他,“為了您自己痛快,為了給臣妾找罪受?”否則想不出皇帝這樣做的必要。 “你把朕想得也太小氣了,”楚鎮冷哼一聲,提點道:“你就半點沒肖想過宮中權柄?” 林若秋:…… 她還真沒肖想過。權柄是什么,能吃嗎? 第92章 見客 楚鎮瞧見她這副懵懵懂懂的模樣, 便知她是個扶不起的阿斗??梢呀浀搅诉@份上, 總不能半途而廢,因諄諄勸道:“就算從前沒想到,為了婳婳和阿瑛,你也須打算起來。若你這位母妃在宮中得力,他倆的前程也會更好些罷?!?/br> 雖說宮中素來講究母憑子貴,卻也有子憑母貴的說法, 楚鎮若非經昭憲皇后撫育多年, 未必能順利登上帝位。 林若秋固然曉得這些, 可她不覺得自己能比謝氏等人做得更好,且萬一出了岔子,豈非會淪為笑柄? 楚鎮極有耐心的道:“不會也可以慢慢學嘛, 朕看你這瓊華殿治理得就有模有樣?!?/br> 因了這個, 楚鎮覺得她還是挺有天分的。不然她一個新進宮的宮嬪,這幾年治下也沒出過雞鳴狗盜之事, 這不正說明她的能力嗎? 林若秋心虛的垂下頭,她能說她根本就沒管過瓊華殿的日常事務嗎?內事不決問紅柳,外事不決問進寶, 有這兩人當她的左膀右臂, 林若秋的日子可謂清閑極了。 楚鎮簡直難以置信,“你就這樣放心將權柄交到他們手中?” 委實有點超乎皇帝的認知, 這宮里從魏太后往下, 哪個不想大權獨攬, 從沒有誰讓底下人一手包辦的?;实垭m那樣信任魏安的忠誠, 也還是存有三分戒備,不然這小子一旦反水,他身為皇帝的處境可不太妙。 林若秋則干巴巴的道:“不然呢?” 她是不覺得有什么好疑心的,難道這兩人還能推翻她自己上位?須知紅柳跟進寶就算有些勢力,也都來源于她,至于和外人聯合起來牟取更大的利益……這宮里誰又比她擁有更多的好處,皇子公主都只在瓊華殿一家而已。 楚鎮被她一反問不禁語塞,有時候覺得她傻,有時候又覺得她說的話很有道理,大概這個就叫做大智如愚吧。 不過皇帝可不會因此放松,遂正色道:“就算他二人忠心毋庸置疑,你自己心里也須有桿秤,別輕易叫人糊弄了去。這協理六宮的事你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罷,朕既將此重任交托與你,你自當為朕效力?!?/br> 林若秋欲哭無淚,“我能拒絕嗎?” “不能,”楚鎮面無表情道,“既為四妃之一,理當管理宮中事務,否則朕留著你難道是為吃閑飯的?” 又輕嗤一聲,“若你實在不愿,朕只好將你降回原來的位分,橫豎你不在意這些?!?/br> 林若秋一激靈清醒過來,忙拍胸脯保證會好好為皇帝辦事,開玩笑,皇帝不提拔她就算了,既然已經榮升為淑妃,林若秋自然不可能自降一等——她也要臉呢。什么也不做卻被貶謫,旁人猜測起來不定以為她怎樣觸怒天顏,那她更得成笑話了。 楚鎮見威脅起到作用,因滿意撥弄她一縷秀發,且道:“朕明日就讓魏安將尚宮局這些年的賬冊取來,你先慢慢看著,等熟習之后,處理起來自當游刃有余?!?/br> 林若秋光靠想象都能猜出那是多么巨大的工作量,可憐她自從高考之后就沒與書卷這樣親近過,這下可有苦頭吃了。無奈話已經撂下,林若秋只得硬著頭皮答應下來。她后悔在家中時沒多跟王氏學習經濟事務,可她也沒想到自己會這樣早嫁人的——若非那道選秀的旨意,她本可以在家中多逍遙快活兩年。 當然她并不后悔遇見楚鎮,只是韶華短暫,太早告別做姑娘的時光畢竟是有幾分可惜的。 楚鎮見她在那兒嗐聲嘆氣,便知她在管家的事發愁,因徐徐撫上她的背,“無須多慮,有不懂的,只管來問朕,朕自當好好教你?!?/br> 林若秋敏感的察覺到那只咸豬手在背后的動作,因向皇帝飛了個白眼,說好的要教她看賬目呢?她瞧皇帝卻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總不能教著教著就教到床上去了吧。 楚鎮與她挨得更近,聲調也帶了些纏綿之意,像化不開的蜜糖,“朕記得你已經出完月子?” “可妾還想多休養幾天?!绷秩羟锞璧耐笈擦伺?,其實她已經調理得差不多了,幾乎已恢復到懷楚瑛之前的狀態,之所以這樣抗拒與皇帝親近,只是怕再度中招——她是還想再生一個,卻沒打算這么快就生。兒啼女哭甚是惱人,她也想過幾年清凈時光呢。 皇帝看著壯健,身軀倒和游龍一般夭矯,很快便已纏住她的腰,“放心,朕無非抱一抱你,不會做別的?!?/br> 等兩人到了帳中妖精打架的時候,林若秋才領悟到:男人的嘴,騙人的鬼,這話對于任何階層都是適用的。 = 她這廂如膠似漆,比較起來,李家那位進宮的新人卻沒激起半點水花。雖說李氏女入宮本就不求得幸,可落在外人眼里,更像是林淑妃爭寵善媚,故意霸著皇帝不放似的。 對于這些流言,林若秋自然不做分辯。莫說她處事向來偏于泰然自若,旁人的攻訐誹謗傷害不了她,她便懶得理會;況且,她跟李氏毫無交集,就算有人想掀起風波,也得掀得起來才行,她當然不會主動去尋李氏的麻煩。 她卻想不到李氏會主動來見她。 其實這本就是理所應當,新人入宮,循例要對位分高的嬪妃逐一拜見,以示恭敬。李薔最先去的是宋皇后宮里,她先命人具了拜帖,這不稀奇,稀奇的是宋皇后居然接受了——須知林若秋當年那撥秀女進宮的時候,宋皇后可半點沒理會。 看似是件小事,可唯因宋皇后前后態度的截然不同,宮中機敏一點的人難免起了警覺。 紅柳悄悄向林若秋道:“聽說趙賢妃氣得不得了,直斥這李婕妤心機忒重,一來就投效了皇后娘娘。后來李婕妤上門拜訪,趙賢妃直接稱病,將她拒之門外?!?/br> 不怪趙賢妃惱火,她當年若能與宋皇后聯手,老早就將謝貴妃按下去了,哪能輪到如今分庭抗禮,甚至讓謝氏更勝一籌,甚至還有個林氏后來居上;趙賢妃原以為宋皇后太過清高才不愿結交嬪妃,如今見她與李氏來往厚密,那妒火便蹭蹭的上來。 林若秋心中卻有一個大膽的猜測,只不便對人說——宋家與李家雖有些交情,卻也不過是尋常世家之誼,宋皇后本不必對一個養在深閨的侯門女另眼相看,能令她這般牽腸掛肚,就只有…… 林若秋停止遐思,她雖然對劇情有大致掌握,卻從不打算利用這份先知做點什么,一直都來,她的宗旨無非是自保,而非幫人或害人。依據蝴蝶效應,任何一樣微小的舉措都可能影響事件最終的發展軌跡,誰知道是惡果還是善果?林若秋不愿為之,亦不敢為之。 她只要守住眼前的一方小小天地就好。 李薔在趙賢妃那兒吃了閉門羹,來她宮里時倒是泰然自若,看不出半點受辱的跡象,可知此女心性其實頗為堅定,并非輕易會為外界動搖的類型。 她看到林若秋時,面上稍微浮現出些驚訝,不過很快就隱沒下去了,屈身施禮道:“妾身婕妤李氏,拜見淑妃娘娘?!?/br> 林若秋情知她的驚訝從何而來,大概傳聞里她的美貌太出名了——甫一入宮便是專房之寵,哄得皇帝神魂顛倒,若非有傾城之貌,怎能做到如此? 結果發現真人不過如此,無怪乎李薔有些錯愕。當然這位淑妃娘娘仍是很美的,只是沒美到驚世駭俗的地步,看起來十分可親。 林若秋亦微笑打量著對面,若說她的姿色被過分夸大,那么傳聞對李氏的形容卻沒半分夸張。她是真的看著顯老,加之嘴角微微向下,不笑時,便是一份過分冷靜的神情,看上去更為她添了十歲。至于兩鬢的斑白,雖竭力藏于發髻中,仍有幾根刺目的白發從珠釵間漏出來,看著格外顯眼。 瞽目雖瞧不大出來,可說話間一只眼珠的轉動不十分靈活,可知還是有影響的。 林若秋微笑道,“李meimei進宮這些時日,可還住得慣?” 她半點沒有流露出對李薔的同情,而是以平常人的態度跟她交談。說也奇怪,李薔反而舒服得多,先前她去謝貴妃宮中致意,謝貴妃對她噓寒問暖,又是讓侍女幫忙攙扶,又說認識一位有名的大夫,可以幫她看看眼疾,早日痊愈。李薔聽了這些話,只覺針扎一般,逃也似地離了甘露殿。 她大概明白這位林淑妃為何這般得寵了。 第93章 決定 心情一好轉, 李薔的態度自然而然有了變化,“jiejie無須如此生分, 喚我思娘便好?!?/br> 林若秋松了口氣,她對著趙賢妃都叫不出meimei, 對著眼前這位自然更叫不出來,雖說宮中只論位分不論年歲,可單從外表看,李氏與她的差別也太大了——不知怎的,林若秋著實為她難過, 明明兩人應該年紀相仿才是。 又敘了一陣子,林若秋發覺李思娘雖然姿色略欠缺了些, 可談吐卻極為斯文有條理,可知在北狄那些年,她在文墨上并未荒廢, 方能養成這種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神態。至于她那小名思娘的來由,大概是因娘親早逝,以表哀思之意。想想她一個女孩子自幼流落異地,吃了多少辛苦, 又無娘親疼愛撫恤,難為她如何堅韌的活下來, 且成長至今。 林若秋與她雖同為喪母之人,處境卻著實好了太多, 沒有生母, 王氏卻替代了生母的名分, 且盡職盡責將她撫養長大,比較起來,林若秋實在太幸運了。 兩人聊了一盞茶之后,李思娘方才起身告退。林若秋看她腳步遲疑,便知她足疾猶在??邕^門檻的時候,李思娘微微停滯了一下。 紅柳要上前攙扶,林若秋使了個眼色,命她站住。 紅柳不解,小聲問道:“李婕妤行動不便,娘娘為何不許婢子幫忙?” 瓊華殿不是一向與人為善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