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節
不知談了些什么,隔了良久季長川才打馬追上他們。 “武安侯這時候來干什么?今日又不參朝?!表椈笌е疬b同他并駕齊驅。 季長川臉上有淡淡的笑容,師生二人或許是同出一門的散漫,“疫病的事既然了解,大概是要進宮面圣,商討南下增兵吧?!?/br> 如今北方已平定,還在作妖的,就剩西南邊的后燕了。 言至此處,他忽然想起了什么,唇邊的笑意驟然一黯,轉而對項桓道:“聽武安侯之前的口氣,我看他似乎對你很感興趣?!?/br> “我?他對我感興趣?”他意外中帶著幾分興致勃勃——到底還是少年人心性,驚喜多于憂慮。 “別高興得太早,這可不是什么好事?!奔鹃L川的臉難得不笑。 宛遙跟著悠閑的馬蹄輕搖輕晃:“武安侯賞識他,不是好事么?” “得人賞識的確是好事?!彼幸鉄o意頓了下,“可若是另有人與之不和,那就是灘渾水了。貿然攪進去,會吃大虧?!?/br> “他這么不可一世,誰敢跟他不和?”項桓不在意,“整個朝里能和武安侯爭鋒相對的,只有將軍你了吧?” “話也不是這么說,”季長川笑了笑,卻回避了自己的問題,“還有當今陛下呢?!?/br> 旁邊兩個人聽完都是一愣。 項桓是不參朝的,平日和這些政事八竿子打不著,乍然聽聞覺得不解:“將軍的意思,是說陛下和武安侯有嫌隙?” 宛遙有同感:“我瞧著陛下似乎很重視侯爺啊,金錢、兵權,處處委以重任,不像是在防著他的樣子?!?/br> “欲擒之,必予之……多少年前的事情了,你們年輕,若回去問問你們父輩,他們應該是知道的?!彼罩R韁,人卻沒動,目光平淡的由馬信步,“武安侯對于天子,可是有殺母之仇的,這一點他自己比誰都清楚,面上的君臣和諧,都是做給外人看的?!?/br> 殺母之仇? 宛遙同項桓對視了一眼。 咸安帝的母親,那不就是敬德太后嗎? 回去的路還很長,季長川并不介意慢慢解釋,“鳳口里兵變,你們想必聽過?!?/br> 這都是被京城老人講爛了的陳年往事。 章和二十五年。 那是在二十八年前,當時,他大司馬本人也不過才幾歲。 而開國至此,大魏太平日久,南北防線都有所松懈。境外的蠻人卻在這段時間里迅速壯大,多番入侵邊境。 鎮西將軍石應坤于是找了這個由頭要北伐匈奴,領軍十萬北上,最后卻在抵達鳳口里時陡然兵變,轉頭就勾結蠻夷揮師南下,直逼長安帝都。 宣宗皇帝安逸享樂慣了,一時慌了手腳,在前線節節敗退之下,帶領一幫大臣倉皇逃至蜀中。 此后的長安足足淪陷了七年,民生離亂,滿目瘡痍,直到元熙三年,流落在外的人們才含淚回到王都。 宛遙望向他:“所以,這和太后有什么關系?” 季長川緩緩道:“舉國皆知,宣宗皇帝寵愛茹貴妃,頗有烽火戲諸侯,以博美人一笑的昏庸資質。 “因此,石應坤當年打的便是‘誅jian妃,清君側’的名號?!?/br> 宛遙微微一怔,這樣熟悉的戲碼,她從王朝數千年的歷史中能捕捉到無數的蛛絲馬跡,于是脫口而出:“是……借口吧?!?/br> “不錯。石應坤找敬德太后來當這只替罪羊,借口牽不牽強不重要,好歹有個出兵的理由。 “但大魏的群臣不會這么想,上陣拼命的魏軍不會這么想,無數流離失所的百姓也不會這么想。 “從上至下皆認為戰火由她而起。禁軍是第一個嘩變的,緊接著蔓延到兩大營,軍士和當地百姓堵在行宮前要求‘殺jian妃,平民憤’?!?/br> 說到這里,他朝有些怔愣地宛遙微微一笑,“打頭的那個,就是袁傅,而今的武安侯?!?/br> 她心里隱約有些發堵—— 宛夫人自小就給她講敬德太后的事。 宛遙知道這位傾國傾城,與她們家有些淵源的傳奇人物姓甄,名茹,早些年,市井茶樓中還傳唱著有一則很受歡迎的演義叫《茹姬傳》。 在母親與老主持的口中,茹太后一直是個心地善良又滿腹詩書的女子。她憐憫蒼生,愛戴百姓。 她會在瘟疫肆虐的年月里不辭辛勞的帶人南下考察病情,也會在數九寒天中徹夜不休的翻看醫書。 原來人們在口口稱贊她的同時,也會把她推向深淵么? 宛遙忽然生出一絲莫名的感同身受。 “后來大概是迫于人言,敬德太后被同行的妃嬪以一碗湯藥毒殺,宣宗帝悲痛欲絕,賜死了妃嬪,同時也以此平息謠言,這件事才算過去了。因為說起來并不光彩,對外只宣稱是病逝?!?/br> 她之前聽說圣母是死于戰亂,卻不知曉這里面還有如此不為人知的實情。 “可是……可是……” 宛遙一時找不到適當的言語,“但凡仔細想想也該覺得這只是反賊的一個托詞,根本站不住腳才,為什么……” “小姑娘?!奔鹃L川笑著打斷道,“有時候,人們想要的并不是真相,因為要緊的從來都不是‘殺jian妃’,而是‘平民憤’?!?/br> 他表情玩味地信馬由韁,“況且還有一件有趣的事。茹姬死后被匆匆安葬在了蜀中,京師一收復,宣宗皇帝便派人回去遷葬,找了一年多卻沒尋到尸首。 “這時,人們倒是念起她的好來了,說她是為國捐軀,說她普度眾生,又是修廟宇,又是供神像?!?/br> 項桓冷笑一聲:“我看是怕人家找上門,冤魂索命吧——一群馬后炮的小人?!?/br> 季長川不予置評地笑笑:“這世間上的人啊,大多不會承認自己做錯了,于是總需要有些東西來粉飾太平?!?/br> “……”宛遙啞口無言。 那日在疫區時,男子口不擇言的話頓時自腦海里冒了出來。 ——“報應……” ——“圣母給長安城所有人的報應!” ——“你們每個人,每個人都逃不掉的!……” 明明是青天白日,宛遙卻無端一個冷戰,惹得頭頂的項桓狐疑地低頭看了她一眼。 “丫頭,你可得留意著點?!奔鹃L川信口打趣,“別一不小心當了‘紅顏禍水’,這‘紅顏禍水’自古可不是那么好做的?!?/br> 不過從他們幾個人這段時間闖禍的程度來看,別說她倒還真有那個潛質。 “還有你呢,聽見沒有——”見項桓在走神,季長川一鞭子晃了過去,無奈道,“真是個愣頭青?!?/br> * 甘露殿內。 年輕的帝王正負手在案前悠悠踱步。 而堂下,寬袍廣帶,玄色大氅的男子含笑站得隨意,“故土之于國都,如血溶于水。陛下能有此增兵之決心,何愁將來大魏不能統一天下?!?/br> 沈煜的眸子里微不可見地閃過一絲寒意,然而瞬間就被和煦的微笑所替代,“侯爺哪里話,朕不過坐明堂治百官,武安侯才是能替朕定國□□之人,要穩固這大魏江山,還不得仰仗侯爺么?” “承蒙陛下不棄,臣定當死后而已?!?/br> “死而后已言重了?!彼嫒莶桓?,仍是一副極好說話的模樣,“侯爺要保重身體才是。如今撐起的我大魏的,可只剩侯爺你了?!?/br> 袁傅聞之一笑,二者對望時,似乎都從各自眼中看出了虛偽。 沈煜笑著目送他行禮倒退,而后慢慢地出了殿門。 一直等對方整個人的蹤影都消失在了視線中,他唇邊那點微不足道的平易近人才終于緩緩褪去,旋即突然發作,把桌上所有的文書奏本,筆墨紙硯全掀翻在地,哐當一陣巨響,黃檀木的案幾轟然倒塌。 沈煜握著筆桿的手青筋突起。 每當這個時候,在場幾乎無人敢動彈,各自惶惶不安。 “陛下!” 身后的老宮女緊緊把他的手摁住。 “陛下,您要沉心靜氣啊……” 她是從前茹太后身邊伺候的老人,算是打小看著皇帝長大的,此情此景,也唯有她敢這般上前安撫天子。 “朕還要怎么沉心靜氣!”沈煜揚袖甩開她的手,指著門外厲聲質問道,“亂臣賊子,jian人得勢——朕的母親已經被他害死了!” “你還要朕每日與這些人虛與委蛇,賜他重兵,唯命是從!” “……這個天子,做來有什么用!???你說??!” 他狠狠踢開腳邊翻倒的書畫缸,這瓷瓶卻也福大命大,輕悠悠地一路朝外滾,最后碰到了門檻,叮咚一聲響。 第35章 陳文君回到家中時, 還不到正午,府里的下人忙著擺飯, 回廊上行色匆匆。 這一次, 梁家雖大難不死,可也元氣大傷, 官是做不成了,今后也不知會走哪條路。 在此事上, 他們站不住腳, 也的確做得不夠地道,因此要休書的時候倒是沒花太大的功夫。 嫁妝退了一半, 她回來了, 幸而父兄不嫌棄, 照舊命人收拾好出閣前的院子給她居住, 而今,宛遙也相安無事的出了宮,心里面最后一塊石頭落地, 未知的將來終于不那么迷霧重重了。 還得好好的活下去啊。 陳文君走在府中的小徑上,去問身側跟著的侍女,“看見秦侍衛了嗎?” 盡管出手并不光明磊落,但自己眼下還能安穩的站著, 確實應該感謝他。 侍女低頭小聲回答:“沒有?!?/br> “是嗎?!彼⑽炊嘞? 心情很好,于是只隨意道,“真奇怪, 今天好像一直沒見到他?!?/br> 回去的途中會經過東廂房外的長廊,幾個仆役正拎著水桶清掃地上斑駁的痕跡,她匆匆走過,等進了月洞門,腦中才后知后覺的意識到有哪里不對。 陳文君驀地折回廊前,奔至欄桿下定定地看著地上依稀可見的血跡。 “這是誰的血?”她問了一句。 四周的仆役悄悄對視,卻沒一個吭聲的。 她抬起頭,厲聲重復,“我問你們這是誰的血???” 不同尋常的沉默就像不言而喻的答案,陳文君只覺得自己的心跳陡然加快了,她當下甩開侍女的手,轉頭朝一個方向跑去。 陳家最西邊是馬廄,附近臨著舊柴房。 明媚的陽光從窗口大喇喇地在地上照出一個方形,那道光束里有清晰的塵埃和細小的飛蚊。木頭陳舊的腐味中夾雜著一股血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