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
大皇兄漠然道:“心中的女子?你且說一說,朕心目中的女子,該是什么樣的?” 襄茹道:“皇上天縱英明,但身處帝王之位,未免曲高和寡,是以心中所求,并非才德姿容兼備,怕不過是一名知心人罷了?!?/br> 聽得“知心人”三字,大皇兄似乎愣了一愣,良久不言。 襄茹咬了咬下唇,認真道:“臣妾心知自己差之甚遠,如若皇上肯賜臣妾一個機會,假以時日,臣妾定會做皇上的知心人?!?/br> 已經過去了十二名秀女,卻無一人被留下來。 襄茹此言一出,子歸殿忽然安靜了下來,所有人屏息凝神,似乎都在等大皇兄的答案。 我嘆了一聲,與立在一旁的蘭嘉道:“身子有些涼,你去給本公主備個手爐罷?!?/br> 她靜靜應了聲“是”,從側門離開了子歸殿。 蘭嘉的身影消失在側門外那一刻,大皇兄忽笑道:“好一個知心人!左中允竟將朕當年與他的閑話說與了你聽?!?/br> 襄茹一驚,連忙跪伏在地上:“爹爹無心之口,望皇上恕罪?!?/br> 大皇兄道:“罷了,難為左中允謹小慎微的性子,竟生了你這么個大膽的女兒,留牌子等冊封罷?!?/br> 或許因襄茹開了先河,之后的秀女或有姿色或有才德的都被留了牌子。 眼前盡是傾國傾城的美人,可有一瞬間我竟覺得大皇兄的心中必定是頹唐的,他走馬觀花地為自己充盈著后宮,唇畔的笑容雖多了些,但那份喜色還未至眼底便已消散。 我想也許只有襄茹“知心人”三字無意說中了大皇兄的心思,可惜她并不是他的知心人。 而大皇兄的心思從來可探知而不可觸及,他的克己與自持,讓他一直都站在最冷漠的一端,不會妄為,亦不會隨心所欲。 盛妍進子歸殿時,天色已有些暗了,因寧思故去,她這一排只有四人。 大皇兄已有些許疲憊,問的話倒別有深意:“‘無衣’二字,何解?” 其中一名秀女答:“豈曰無衣?與其同袍?;鼗噬系脑?,此句出自《詩經秦風》,歌詠的是兄弟情深?!?/br> 大皇兄問:“念過書?” 那秀女謙遜道:“回皇上,念過,但念得不精?!?/br> 大皇兄略點了一下頭,吩咐劉成寶留了她的牌子,又問余下三人:“你們呢?可有不同的見地?” 另兩名秀女面面相覷,這時候,盛妍卻道:“回皇上,妾身以為無衣所歌詠的兄弟情深不過是就前朝而言,如若放在本朝,無衣二字更是指君臣之禮?!?/br> 大皇兄笑了一聲:“說下去?!?/br> 盛妍道:“昔有淮王率兵出征,為大隨保住江山,后淮王歸來,太上皇便命人將淮王幼時所居更名為無衣殿。太上皇與淮王雖為兄弟,但更是君臣,臣子為君王出征,但君王更念臣子恩德,便賜殿名無衣,是為即便身為人君亦會以兄弟之禮待之,這是仁君的典范?!?/br> 她兜了這么大一個圈子,直到最末,我才聽明白她竟是借我父皇的事跡,贊大皇兄亦是個仁君。 因那無衣殿后來為我二哥所居,而二哥也曾領兵出征,于雁關大敗敵軍,與數十年前淮王的經歷一般無二。 可大皇兄聽了盛妍所言,只擺了擺手,吩咐劉成寶賜花。 盛妍愣了一愣,似乎難以置信,問道:“皇上可否告訴妾身,妾身竟是哪里說錯了么?” 大皇兄回過身來看她,出乎意料地做了句解釋:“無衣殿名的來由,與君臣無干,而是感念袍澤之誼?!?/br> 的確如此。 當年父皇將淮王所居更名為無衣殿,是因聽聞將士在外,大敵當前亦能同進同退,歷盡千險仍可生死與共,雖為異姓,但更勝于血親兄弟。 劉成寶將一枝白茶賜給了盛妍。 盛妍垂眸木然看著手里的茶花,慢慢直起身來,本是要隨另外兩名落選的秀女一起從偏門退出去,怎奈腳下一個趔趄,忽又跌倒在地,喃喃道:“皇上,皇上只因妾身不知無衣殿的因果,便不要妾身了?” 原來她真地沒聽明白我大皇兄的言下之意。 “無衣”二字究竟何解并非重要,可笑她竟以為在后宮的種種作為,竟能瞞過當今圣上。 其實大皇兄的那句“袍澤之誼”已是在喻醒她沙場將士尚可互托生死,她安泰無恙又何必苦心算計他人。 新的無名秀女已按次入殿,盛妍爬起身,訥訥退到偏門口,忽然雙膝落地直挺挺地跪下,厲聲道:“皇上,妾身不服!” 整個子歸殿靜了下來。 此舉無疑與頂撞圣上,眾人皆是一驚。 “大膽!”須臾,倒是禮部的王啟堂高聲喝道,正要上前斥責,卻被大皇兄攔了一攔。 盛妍已是滿面淚痕,聲音亦變得凄婉:“妾身不明白皇上何以因為無衣二字見解不同便要賜妾身花,昔日太上皇與淮王種種妾身不過道聽途說,以為更名無衣殿是太上皇念及兄弟情份,是太上皇仁厚,這又有什么錯?” “就好比皇上您正看著一個故事,忽然有人不管不顧地將這故事的結果說與您聽,您一頭霧水不知因果難免揣度再三,但對這個故事的體會,便與先前全然不同了。妾身于無衣殿,正如一個被告知結局而不知故事因果的人!” 盛妍這一番話分明是強詞奪理,可大皇兄聽后卻愣住了。 好半晌,他忽然抬眼朝我看來。 不,并非是在看我,而是在看本該站在我身側卻幫去我備手爐的蘭嘉。 子歸殿的氣氛因大皇兄的一刻怔怔而變得凝重,盛妍的眼里卻似有光,仿佛又瞧見了希望。 可那光只亮了一瞬便滅了,因我大皇兄道:“多年以前,確實有一個人趁朕不防,不管不顧地將朕未瞧完的故事因果說與朕聽,朕之后所為,是又將這故事翻來覆去看了數遍,才知同樣一個故事,深陷其中與端看因果的滋味不盡相同,而每復看之,都有新的所得。你只知其因果而不究內里,看來朕與你并非同道中人?!?/br> 此言剛落,偏門外忽然“啪”地響了一聲。 劉成寶疾步走去掀開偏門的簾子,我才瞧清地上碎著的是我的手爐,而蘭嘉垂眸跪下,聲音平靜得不帶一絲起伏:“臣女唐突,皇上恕罪?!?/br> 大皇兄眉頭深鎖,良久才緩緩道:“平身?!?/br> 蘭嘉又抬眸看我一眼,我搖了搖頭,示意已不需手爐,她便往我身邊而來。 可她才走了幾步,倉惶離殿的盛妍卻不慎與她撞了個滿懷,腳下一個蹣跚,一個物事便從她袖囊里落出來。 而大皇兄瞧見地上的物事,臉色霎時變得蒼白。 那是我贈予蘭嘉的藥囊。 我母后生前所制的藥囊。 囊子上那朵分明清麗婉轉的杜鵑花在這一刻忽然變得嫣紅奪目,隨著大皇兄震怒的一聲“站??!”,子歸殿的氣氛一下子凝重到了極點,所有人都齊身跪倒在地,包括我與淮王妃。 大皇兄彎下身子,拾了幾次才拾起那枚藥囊。 他目不轉睛地看著蘭嘉,問道:“這藥囊,你是從何得來的?” 蘭嘉似乎不知該怎么答,只垂眸不語。 我想了想,道:“回皇上的話,這枚藥囊是昌平在江淩偶然得之,見其精巧動人,便贈予蘭嘉做禮?!?/br> “偶然……得之?”大皇兄愣了,片刻竟露出了一絲笑意,可這笑意卻冷寒至極:“偶然得之你便隨意贈予他人為禮?你知不知道這枚藥囊是何人所制?!究竟為何物?!” 我默了一默,輕聲道:“昌平知道?!?/br> 大皇兄又笑了,咬牙道:“呵,你知道,你竟然知道。好得很,朕有你這么一個皇妹,真是好得很!” 我抬頭看向大皇兄,一字一句道:“正是因為知道,皇妹才要將這藥囊贈予蘭嘉?!?/br> “自幼時起,大皇兄便將皇妹護于翼下,皇妹十七歲被禁于冷宮,后也是因為大皇兄登基以后力排眾議大赦天下才將皇妹救出來?;拭每v然無能,卻一直將這些許點滴感念在心,這些年大皇兄汲汲營營無一日不辛苦cao勞,皇妹心中別無他求,只盼有朝一日大皇兄能隨心隨性一回,盼著日后陪在皇兄身邊的,不是他人,而是皇兄的……知心人?!?/br> 大皇兄的臉色白了一白,看了劉成寶一眼。 劉成寶會意,帶著眾人退出了殿外,只余了我和大皇兄。 忽然一下子歸殿變得深廣又寂靜,宮外時有蕭疏的風聲。 大皇兄沉默了許久,才問:“碧丫頭,你都知道了?” 我道:“我不知道,我只是……猜到了一些?!?/br> 他嘆了一聲:“你既猜到,便也因猜到朕有所為,亦有所不得不為,何必如此?!?/br> 我垂下眸子,不知怎地竟想起一樁往事,不由笑了起來:“阿碧還記得小時候每每與二哥一起被父皇責罵,父皇便會將大皇兄端出來做我二人的榜樣?;市智诿阕猿?,一直被父皇捧在手心,可唯一一回頂撞父皇,確是在一樁大事上?!?/br> 離妃入宮那年,大皇兄曾因母后的謚號多年未封,便在母后的祭日沖撞了父皇,且被父皇禁足了整整三月。 “皇兄被禁足時,阿碧曾偷溜去東宮探望皇兄,還勸皇兄何必要與父皇硬碰硬,父皇這么疼您,賠個不是不就好了么??杀藭r大皇兄只應了阿碧一句話,說沒什么,只是因思念母后了?!?/br> “那時阿碧年幼,加之未曾有幸見母后一面,不解皇兄言中之情。如今想來,母后在皇兄心中,必定是誰也不可替代的,是以母后生前若吩咐了什么事,大皇兄縱是拼了性命亦會照辦的?!?/br> 當年我問大皇兄何時娶太子妃時,他便給我看了他的藥囊。 他說母后是江南藥商之女,這個藥囊是她親手所制,原是一對。 母后將藥囊給他的時候,曾說等有一天大皇兄長大,到了該娶王妃的年紀,她會將另一只藥囊贈予她看中的媳婦。 那時我問過大皇兄,另一只藥囊呢? 可大皇兄搖頭卻說不知。 而今日我將這藥囊贈予蘭嘉,又算不算幫母后了了心愿? 我道:“阿碧此去江淩,見到了越叔。越叔與阿碧說,母后畢生所愿,無非是我們三兄妹能平安喜樂,而阿碧亦然?!闭f著,我又抬頭看向他:“所以皇兄不必因擔心阿碧受委屈,便執意將鳳印交予阿碧,不必選一個無能無才的女子做皇后,好叫后宮之權一直握在阿碧手中,叫阿碧不再因身世之故落入當年九死一生的境地?;市指槐匾蛴H眼得見母后被父皇賜死,寧肯與蘭嘉此生不見也不愿她入后宮為后,其實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福份,母后一生憾恨,蘭嘉未必如她。阿碧知道大皇兄的心中有她,兒時皇兄捧著一卷古鏡,與阿碧說起在后宮遇到一個別有見解的女子時,是阿碧 第一回在皇兄的眉梢看到那樣的喜色?!?/br> “所以,皇兄更不必因擔心阿碧沒了您的庇護在遠南遭遇種種不堪,而遲遲不肯真正應允阿碧與于閑止的親事?;市址判?,往事如何不可追矣,但阿碧是個惜命的性子,只此一生無論走到哪里,也絕不會自輕自賤?!?/br> 當我安靜地說完這番話,我 第一回在大皇兄的眼里看到了一絲悲涼的情緒。 可這絲悲涼,又恍若溶入了他素有的沉著與自持,叫人不易察覺。 良久,我聽得他輕輕嘆了一聲,喚道:“劉成寶,宣旨?!?/br> 作者有話要說: 這幾天最好的盆友飛過來看我,但是由于我想更文,今天把她攆出去讓她自己閑逛,這才有了這肥肥厚厚的一章啊=33= 這一章的字數相當于以前的兩章有沒有被感動一下333 先回留言去,愛你們喲! 第47章 何夕兮 04 子歸殿寂然無聲,我聽得劉成寶在宮外宣旨。 圣旨冊封蘭嘉為后,有言曰:“今蘭式二女,祥鐘華胄,秀毓名門,久昭淑德,允合母儀于天下,以冊寶冊立爾為皇后,欽此?!?/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