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節
我道:“活要見人,死要見尸,她人呢?” 小三登道:“奴才已吩咐去查,眼下是仍在芳辭宮,公主不如……” 我不耐地打斷:“那便去芳辭宮?!?/br> 小三登又愣了愣,回過神來忙道:“眼下芳辭宮亂作一團,加之寧思小主自縊,公主莫要去尋了晦氣?!?/br> 我卻不知該悲天憫人還是笑這事出荒唐:“自縊?她剛被打了二十大板,倒還有力氣自縊?本公主若現下不去,難道還等他們掩尸埋骨將一切收拾好了,再來稟報一聲完畢?” 芳辭宮內確實一團混亂,寧思的尸首就擱在正宮中。 可嘆幾個時辰前還清麗的容顏現已凋蔽,股上的傷未曾結痂但早已凝固,脖子上有深重的淤痕。 太醫院的孫貴,方清遠,早趕在我先頭一步到芳辭宮驗明死因,是毒殺。 寧思被杖責二十大板后,芳辭宮的一個姑子曾給她送了一碗止血鎮痛的藥湯,她便是喝了這碗藥才暴斃。而脖子上的淤痕,不過是有心人做給我看的一出戲。 我坐在芳辭宮的正宮上方,看著下頭跪著的,給寧思送去最后一碗藥的姑子。 不巧,竟是一個熟識的。 我道:“寧思雖已被本公主逐出宮去,但她只要一日還在宮內,便是皇上的人,尤姑,你可知毒害后宮嬪妾,該當何罪么?” 尤姑自上回在未央宮前被我斥責以后,倒收起了以往借著淮王妃作威作福的勢頭,聽了我的話,便不住地磕頭道:“求長公主開恩,奴婢、奴婢當真不知那碗藥湯是有毒的?!?/br> 我端起手旁的茶盞,不禁笑了:“哦,你竟是不知情的,可本公主聽聞,寧思過世前,只有你一人去見過她,那么她脖子上的淤痕,亦是她喝了你送去的藥湯后自己掐上的?” 尤姑的身形晃了一晃,聲音已顫得結結巴巴,卻仍是那句話:“奴婢、奴婢不知?!?/br> 我拂袖而起,手里的茶盞“啪”一聲摔落在地:“你不知?事到如今你反倒什么都不知了?那本公主倒要問一問,那日在未央宮前你言語沖撞本公主,本該挨八十大板本處以極刑,時至今日你何故還好好地活著,且還在芳辭宮謀個差事?” 尤姑嚇得面無血色,雙唇抖了抖,吐出幾個字:“是……是淮王妃念在……” 我道:“淮王妃?好,本公主念在淮王妃德高望重,且你又伺候她多年,上回的事,暫且不與你計較。但是今日呢?你區區一個姑子,本公主諒你也沒有膽子毒害后宮嬪妾,你說,寧思之死,你究竟是受何人指使?!” 尤姑還未說話,宮外便傳來一個尖利冷斥的聲音。 “好一個究竟受何人指使!昌平長公主口口聲聲地責問尤姑,言下之意卻無不意指本夫人!” 棠紫華服,額發高束,淮王妃自芳辭宮外排眾而來。盛妍跟在她的身后,見我看她,連忙避開目光。 我笑道:“淮王府離九乾城甚遠,王妃卻能掐著時辰過來,怕是一聽得寧思過世便往宮里趕了罷?”頓了頓,我又看向盛妍,“怎么盛妍小主跪了一夜不曾歇息,倒還有這個精神頭去探望淮王妃?” 淮王妃冷哼一聲:“長公主不必拐彎抹角地說這許多來拿捏本夫人?!彼戳说厣系挠裙靡谎?,眼角似乎跳了跳,又道,“后宮的人犯了事,處死便是,長公主卻要將臟水往本夫人身上潑,這是甚么道理?” 我道:“王妃也曉得后宮中人犯了事應當處死?那么當初本公主處尤姑極刑,倒不知是誰救了她,且還大費周章地將她安置在芳辭宮?!?/br> 淮王妃眼眸微微收縮:“昌平,你這是要跟本夫人翻舊賬?” 我沒理她,折返身在正宮上方坐下,這才道:“要論起本公主與王妃的舊賬,又何止這九牛一毛的微末?”停了一下,我又道:“本公主不過想為王妃分憂罷了。王妃年紀大了,連王府中人都不曾管束好,選妃立后一事,便不必再cao持了,往后若無事,亦不必再來往后宮之中?!?/br> “放肆!”淮王妃厲斥道,又拱手朝天作了個揖,“本夫人cao持立后一事,是當今圣上給的旨意,豈能容你區區一個公主置喙?!” 我平靜道:“淮王妃既有皇上旨意,要如何行事本公主的確干涉不得。但本公主執掌鳳印,今日在此肅清后宮,王妃區區一個外人,又何故參和其中?” 淮王妃冷笑一聲,再不看我,而是背過身去高聲道:“來人!尤姑毒害后宮嬪妾,罪大惡極,即刻將她拖下去杖斃!” “誰敢!”我厲聲而起,看著宮中沖進來卻又被我一聲喝住的侍衛,再看向淮王妃,繼而道:“王妃莫急,該殺的人,本公主自然會殺,但該問清的事實,本公主一樣會問清,尤姑背后何人她還沒交代清楚,本公主自要酌情留她一命?!?/br> 說罷這話,我左右看了一眼。 宮中的人會意,即刻矮身退下了。 芳辭宮中,只余了我與淮王妃兩人,我安靜地看著她,她卻笑了:“不成想時隔幾年,昌平公主出落的好心機,竟曉得利用寧思之死反將本夫人一軍?!?/br> 我道:“你要扶持盛妍做皇后,我無話可說,但你竟為此要對寧思趕盡殺絕,故而今日的困局,都是你自找的?!?/br> “我自找的?”淮王妃挑起眉頭,她的唇畔依然有笑,聲音卻變得尖利起來:“你敢說今日寧思之死跟你昌平一點關系也沒有?!你明知盛妍是我要扶持的人,卻惺惺作態好像你也看中她一般!你明知我救了尤姑將她安置在芳辭宮幫輔盛妍,卻將計就計地反擒我的把柄!寧思不忠之罪該誅九族,你卻故意輕罰引尤姑入甕!” “是,本夫人確實疏忽了。我以為你昌平即將出嫁遠南已無心后宮之事,竟沒有提防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今日本夫人棋差一招,落入你的手里,無話可說!” 我道:“你不必因為自己不堪,就將他人想得與你一樣不堪。今日并非你棋差一招,而是你忘了一個道理,多行不義必自斃?!?/br> 我的確曉得盛妍是淮王妃要扶持之人。否則她區區一個秀女,怎會有膽子攔本公主的轎輦;否則她區區一個侍讀學士之女,除非有人告知,怎會曉得寧思心屬我二哥,且還刻意灌醉叫她將這事說與了環翠聽? 而寧思早知自己罪孽深重,昨夜她來見我,更為了央我放過她的家人,不要誅她九族。 她性情溫婉,不爭不搶,如此陪在大皇兄身邊,才該是皇后的最好人選。 只可惜知人知面,卻不知她心有所屬。 我與她說,便是可以放過她的家人,她的不忠之罪,足以讓她死無葬身之地,但我可以給她一個機會。 我曉得淮王妃凡事做絕的性子,也曉得現如今的狀況,寧思是唯一能與盛妍一爭皇后之位的人,淮王妃不可能放過。但我還是從輕責罰了寧思,畢竟她被逐出宮后,再不是盛妍的對手,沒想到最后還是…… “……多行不義必自斃?”淮王妃笑得凄厲,忽然尖聲道:“本夫人便是有再多的不義之舉,全都是因為你!因為你母后!” 我不由蹙起眉頭:“你怨本公主也就罷了,與我母后何干?” 她卻兀自喃喃道:“你說我多行不義,那么你呢?昌平公主你呢?你以為,你往后就有好報了嗎?”她說著,竟又笑了,往前走近一步,看入我的眼,“你可知,你母后因何而死?你可知,離妃因何而死?你又可知,淮王因何而死?你自出生便是一個罪孽,你以為你在冷宮被禁錮三年便能贖罪?不會,你這一生不配,也不可能有善終!” 她再走近了一步,“你又知不知道,當年慕央本是寧肯一死都要娶你,可究竟是因為什么,令他一夕之間就改了主意呢?”她一頓,忽然輕笑出聲來,“哦對了,本夫人聽聞公主與我表侄好事將近了?” “是了,閑止是個死心眼的,多年過去從未變過,昌平公主是不是以為有他守著你,是你這些年最大的福分呢?” “可遠南王的性情我太清楚,便是閑止與他父王相比都差了一籌,公主你以為等水落石出,你還能平安無恙地嫁去遠南么?或者再容本夫人提醒你一句,我那表侄于閑止,冷漠寡情,原就不是什么做夫婿的好人選。只可惜,當初最好的那個,公主心心念念了許多年的那個,早已與你蹉跎一生了?!?/br> 淮王妃離開后,我一人在芳辭宮內坐了許久。 她最后與我說,她已是枯敗之年,可我還有大好韶光,我與她這一仗兩敗俱傷,可論起得失,卻是我更慘痛。 我卻沒有心力去計較那許多,這些年每每相爭都是傷人傷己,但最重要的是結果不是么? 只要時至今日,我都能活得好好的,其他都無關緊要。 淮王妃言辭激厲的那番話,終于令我或可猜到了往事不可探知的一角真相,但我卻不敢往深處想。 這種感覺,仿佛生怕苦心經營的美好幻境突然崩塌。 但我又想,幻境,終究只是幻境罷了。 我隔著窗隙看向宮外,外頭天光變幻,莽莽日暉褪成紅霞,直到夜雪落下。 忽然間,耳畔似有人在與我說話,我仔細去聽,才聽清是于閑止在說,是慕央在說,還有我大皇兄。他們都勸我,木已成舟,真的不必再去追究往事的因果。 可我又聽見淮王妃說,公主倒是能放下,只怕那些往事饒不了公主。 我有些心慌,伸手想要抓住什么,不經意間卻摸索到了腰間的藥囊。 于閑止說,這是越叔給我做得藥囊。 我卻終于想起了這藥囊上杜鵑花的繡工何以如此眼熟。 芳辭宮的門“吱嘎”一聲被推開了,蘭嘉端著燭臺走來我跟前,笑道:“原還以為公主一個人在這宮里頭做什么,竟是在瞧這個藥囊?!?/br> 她當真是個極聰慧的女子,一眼便能瞧出他人的心思,從不說不該說的話。 我垂眸摩挲著杜鵑花樣,安靜道:“我原先覺得這繡工眼熟,仿佛在哪里瞧過,今日終于想起來,原是在我大皇兄那里?!?/br> “皇上?”蘭嘉一愣。 我點了點頭:“我大皇兄有一個藥囊,一直珍之重之,是我母后生前為他做的,那藥囊的繡工,與這眼下這一個如出一轍?!?/br> 蘭嘉道:“公主所言的母后,可是指先皇后?” 是了,先皇后。 我母后過世以后,連個謚號也沒有,還不如離妃。 可他們都說,母后生前,父皇明明愛篤了她。 我道:“蘭嘉,你可知我母后是因何過世么?” 蘭嘉又愣了愣,道:“臣女聽聞,先皇后是生公主時因難產才仙逝的?!?/br> 我道:“或許是吧?!痹傧肓艘幌?,我又道,“好些年前,我大皇兄還是太子的時候,我曾問過他何時娶個太子妃??伤麉s與我說,后宮的女人皆是苦命的,如果可能,他必定不讓自己心中之人一生被禁于后宮。我當初不解他言中之意,如今想來,他定是因我母后故去,所以深有所感?!?/br> 我將藥囊遞給蘭嘉:“送給你了?!?/br> “公主?” 我道:“這樣的藥囊,我大哥有,二哥卻沒有,想來我母后做這一對藥囊,并非為我們三兄妹,而是為大哥與他未來的太子妃,你拿著,比我拿著更合適?!?/br> 作者有話要說: 再偷偷溜上來更一章>_< 今天的兩章這么肥就不要揍我了>_< 留言我明天來回喲,愛你們=33= 第46章 何夕兮 03 十月十八,黃道吉日,大皇兄于子歸殿上坐,五十名秀女分次入殿,是為選妃。 其實今日之前,我本該從這五十人中挑出資質最佳的兩人作為皇后之選,可寧思之死令我心生怠惰,左右我精挑細選出的未必能真的如意,不如就由了大皇兄去挑。 興許他隨心選來的,比我千挑萬選出的更好。 依照祖上的規矩,秀女中若有被我大皇兄看中留了牌子的,三日后就會被冊封,其余被賜花的便被分去六宮各處,從宮女做起。 自然也可有特例,時有秀女才姿俱佳,被皇上當場封妃,就好比當年的楚離。 子歸殿外,待選秀女各色姿容,五人一組排頭入殿,等候被大皇兄問話。 淮王妃與我一般坐于龍椅的一側,卻一直緘默不言。座椅下方立著太監總管劉成寶,以及負責選妃的禮部侍郎王啟堂。 大皇兄依規矩選著,與每一個都說上一二言,話不多,問的都是詩書禮儀上的東西,英挺的眉時而深鎖時而微蹙,卻甚少有過展顏。 自然也不是沒有秀女討得他歡心,詹事府左中允之女襄茹,一襲淺碧小襖在姹紫嫣紅的華服中格外醒目,一顰一笑如出水芙蓉。 大皇兄看了她一眼,問:“喜歡碧色?” 她淺淺一笑,眉目已含情,卻答:“回皇上,不喜碧色?!?/br> 大皇兄眉頭一蹙,仿佛明知她話藏玄機,卻不欲與她周旋,已步至下一人身前,又聽得她道:“皇上若因妾身的衣色便揣度妾身喜歡碧色,未免太不解女子心意?!?/br> 大皇兄腳步一頓,回過身淡淡道:“那么朕就給你一個機會,且將你的心意告知于朕?!?/br> 襄茹應了聲“是”,道:“回皇上,妾身不喜碧色,是因綠葉襯朱花,妾身不甘做襯托他人的綠葉,要做,便做當中眾星拱月的朱花?!彼f著,抬目看向大皇兄,接著道,“可妾身今日著碧色衣裝,是因一眾姐妹皆穿粉著艷,是以妾身所著的碧色并非真的碧色,而是能讓皇上一眼便瞧見的紅朱?!?/br> 大皇兄冷笑一聲,道:“第一眼瞧你,未必第二眼還會瞧你?!?/br> 但襄茹聽了這話,卻目不轉睛地看著大皇兄道:“可有了第一眼,才可能有第二眼?!彼活D,忽又垂下頭去,輕聲道:“皇上莫怪妾身唐突,然妾身所言所為,不過是因斗膽揣度圣意,想要做皇上的心中的女子罷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