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分與固
皇宮,麒麟殿。 朝宴之后只有左丞相兼門下侍中范蠡與右丞相兼中書令李斯被留了下來,先皇帝一步來到了麒麟殿。 此時的皇宮并沒有御書房的說法,而麒麟殿則頗有些御書房的味道。之所以嬴政選擇在麒麟殿而不在寢宮面見兩位肱股之臣,主要是因為他覺得總在寢宮面見朝臣有些不合適,范蠡兩次連夜入寢宮覲見,雖事急從權,但有一有二不可有三,若是被人生出偏頗的意思對范蠡可不是什么好事。 在麒麟殿就顯得光明正式一些,雖然一樣是圣意隆眷,但至少不會讓別的大臣生出妒忌之心。 除了有相應的宮女陪侍于殿外,麒麟殿中就只有李斯與范蠡在御案前小聲交談,或許是酒意上頭,或許是的確有值得高興的事,言談之中透露著輕快之意。 “呵呵,范大人,這酒可吃得痛快?” “算是近些日子來吃的最好的一頓了?!狈扼缓呛切Φ?。 “沒想到,這個惡人竟然還輪不到咱們來做了,想我與幾位將軍都還有些舊情,真讓我開口確實有些為難哎。?!崩钏箛@了口氣,接著笑道“嚴嵩這些人雖然有所圖,不過卻也有些在理?!?/br> 范蠡愉悅道“在理是在理,卻也得罪了人,呵呵,倒幫了我們一個大忙。嗯。。是既逆了皇上的意思卻又幫了皇上一個大忙啊?!?/br> 就在兩人一齊笑了出來的時候,一道威嚴中帶著愜意的聲音傳了過來。 “兩位丞相是遇著什么開心的事了?不妨說與朕聽聽?!?/br> 嬴政換了一身便服,周身玄袍,應該是醒過了一番酒,臉上酒意全無,迎著李斯與范蠡兩人走來。 李斯與范蠡一齊拱手行禮,嬴政卻揮手一擺,“免?!比缓笞搅擞盖?。 進而笑道“兩位大人還沒說呢,為何事而笑???” 李斯與范蠡兩人站在御案前,從嬴政問話的語氣之中看得出來嬴政的心情是不錯的,便都少了幾分拘束。此時的秦朝以右為尊,右丞相李斯拱手笑道“恭喜皇上,封王賜土,社稷定矣?!?/br> 嬴政聞言便知道范蠡肯定是將那道封王策拿給李斯看過了,顯然李斯對于上面的內容經過深思熟慮之后也是頗為贊同的,不免眉頭更加舒展開來,然后笑道“李丞相此話有些言之過早了罷,如今四方仍有外敵,內有經事未平,如何算得上定矣?” 李斯迎著嬴政的目光淡定道“有四王替皇上牧守四方,何患外敵,而四王牧邊,內臣亦會盡心輔佐圣上經世濟民,社稷自然定矣?!?/br> 嬴政看著李斯,笑容漸漸淡去,但卻不是因為李斯而淡。 其實李斯的這番話算是言而不明,點到為止。說封王即可無憂外患,實際上便是肯定了嬴政消除對于四位將軍的疑心,而說內臣也就是那些文臣能夠因此施展才干,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這些人的確是在用封王這件事來進行分權。 總之,嬴政是聽出了李斯的意思,而范蠡早在與許宣商討的時候就知道了放出傳聞的人的意圖,當然,范蠡與嬴政商討的時候,嬴政也做過兩手假設,現在只不過是坐實了李斯的那層意思而已。 嬴政淡淡的道“那兩位丞相認為,嚴嵩等人如何?”看向的卻只有李斯一人。 權利被分出去,果然還是有些怨氣么?李斯暗自道,不過李斯深知嬴政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特別不喜在他的面前議論別人的不是,或者不好的地方,因為這樣會讓他覺得兩方是在爭權奪利,同時也不能一味的為別人說好話,那樣也會讓他覺得是在結黨營私。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趙高才想出了通過高捧劉徹等人,讓嬴政封王外放的方法,可謂煞費了苦心。 范蠡知道嬴政只是在問李斯一人而已,話中提及兩人不過是故作姿態,便不作聲,也看向了李斯。 李斯不假思索,恭敬地道“嚴嵩等人還是有些本事的,在皇上未登基前,地望城便由這些人在cao持管度,而地望城也呈現出一種蒸蒸向上之態,可見人的才能用到了對的地方,對于朝廷,對于皇上來說都是一件好事?!?/br> 范蠡頷首,知道李斯話中自是有另一番意思引而不發,換做他來未必能說得如此敞亮而不透徹。 嬴政微微點頭,也明白了李斯的意思,道“那便留著他們吧,怎么說也是朕把他們放到這個位置上的?!?/br> 李斯與范蠡對視一眼,沒有把嬴政的話繼續接下去。 見氣氛有些冷了下來,嬴政換了副口氣,笑道“對了,李丞相,之前你不是一直都反對朕分封諸王的么,怎么現在卻認為朕封了諸王便可御外患了?” 李斯道“臣以為凡是俱在情理之中,合情合理臣自然不會反對。先前之時,臣擔心皇上所擔心的,現在范大人解決了皇上所擔心的,那么臣也就沒什么好擔心的了,況且賞功罰過,皇上封為情,賜為理,臣還有何反對之理?!?/br> 嬴政笑著點頭道“好,好一個合情合理,既然李丞相都無異議,那么大朝議朕便以范丞相所獻封王策下旨罷?!?/br> 李斯與范蠡皆點頭稱道“皇上圣明?!?/br> 本以為此事到此為止了,李斯與范蠡欲要告退,便又聽嬴政笑道“朕欲設立一司署,名曰‘黃門’,掌刑獄,司巡緝之權,兩位丞相,意下如何?” 雖是笑著,卻讓兩人感受到了一股無形的威壓。 李斯看向范蠡,范蠡也看向了李斯,瞬間兩人都明白了對方所想皇帝被分權了出去,但并不能阻礙他固權。要知道有監獄的只有刑部,大理寺,以及各地府衙,但這些地方下獄都是要過審的,李斯與范蠡明白,嬴政所設立的這個黃門,權力將與各部司署平級,甚至有凌駕于三省六部御史臺之上的可能。 說白了,不管是門下中書,還是六部御史臺都是靠嘴來說話,李斯范蠡趙高等人在普通人看來的確是權勢滔天,但他們要除掉某人都還要講究面子流程,而現在看來黃門則完全沒有這個必要。 李斯不無擔心道“敢問皇上,這‘黃門’主事之人可有定奪?” 范蠡也道“皇上想必已經有了人選吧?!?/br> 嬴政站了起來,雙手分別搭在了李斯與范蠡的肩膀上,笑道“黃門將替朕招攬天下能人異士,修行武者效忠于朕,司卿一職自然是有了人選,而且與兩位丞相還頗有淵源?!?/br> 李斯與范蠡四目相對,異口同聲道“與我們有淵源。。?” 嬴政將手收回,背過身去,道“嗯很有淵源?!?/br> 知道黃門一事勢在必行,李斯和范蠡都不再多言,他們明白,由嬴政設立的黃門將成為一把劍,一把指哪打哪的皇權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