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節
書迷正在閱讀:文科學渣的古代種田生活、所有人都在攻略朕、[綜]技高一籌、師父,晚上好、紅唇撩人[娛樂圈]、靈素入凡記、攻略那個神級寫手、閣老繼妹不好當、限制級軍婚(作者:堇顏)、嬌寵記(作者:上官慕容)
“章大人,對于這些難民,你這邊可有規劃?”鎮北王皺著眉頭開口問道。 章元敬卻是早有準備,上前一步開口說道:“人離鄉賤,若是有生路,百姓們也不愿意背井離鄉的逃難,若是將他們驅逐回原籍的話,怕是毀了他們最后一條生路,容易引起民憤?!?/br> 章元敬未盡的意思誰都明白,真的被逼到絕境的話,這些難民怕是要生亂子的,大興從何而來,還不是前朝晚年民不聊生,最后高祖皇帝登高一呼嗎? 確有一人冷笑著反問道:“章大人這話說的倒是輕飄,救災可以,但錢從哪兒來,銀子又從哪兒來,難道琉璃坊肥皂坊可以承擔這筆花銷?” 章元敬臉上帶著微微的笑容,并沒有因為這話生氣,反倒是好聲好氣的解釋道:“肥皂坊琉璃坊作為關山最大的稅收大戶,也是王爺的私產,出一部分自然是可以的,若是承擔全部的話,怕是也吃不消,再有一個,入冬之后,這兩個地方就停產了?!?/br> 若是在售賣的時候,琉璃坊也能養得起災民,但問題是入冬之后道路不變,氣候凍人,外地的商人進不來,當地的商人也不愿意這個時候出去。 沒有了生意,自然就沒有了收入,這會兒不比去年可以預售,大部分該收購的商人早就買好運走了,在年前的時候,兩個造坊都已經停產歇業了。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說怎么辦?”這位主事顯然已經看章元敬不順眼已久,逮著機會就開始噴噴,也是,他一來就占據了王爺的寵信,他們能喜歡嗎? 章元敬笑了笑,繼續說道:“琉璃坊肥皂坊能出最早的一部分,但賑災,以工代賑才是最好的辦法,否則的話就算是再多的糧食,也不夠養活難民?!?/br> 沒等他繼續發難,章元敬就把早就準備好的折子拿了出來,低頭說道:“下官有幾個想法,卻不知道能不能為,還請王爺指示?!?/br> 鎮北王爺挑了挑眉,接過來一看,倒是笑了起來:“不錯,看來章大人早早的開始準備了,不然不會這般詳盡,這樣吧,此次賑災由你做主,其余人等全力協助,若有人敢膽大妄為,你盡管打發,不用問本王的意思?!?/br> 這話一出,原本幾個刺頭的臉色都變了,顯然是沒料到鎮北王爺會這般的信任章元敬。 等人離開之后,鎮北王爺倒是嘆了口氣,說道:“廷安,你說人跟人差距怎么就這么大呢,用順手章元敬之后,本王怕是再也看不上其他人了?!?/br> 顧廷安聽了也笑起來,說道:“章大人年紀雖然不大,但似乎天生就是個沉穩謹慎心中有成算的,認識他到現在,我還從未見過他打一場無把握的仗?!?/br> 鎮北王爺一聽,也跟著笑道:“可不是嗎,這樣的人,也幸虧當年文閣老將他謫過來,不然的話” 165.自強不息 入冬后的關山一日冷過一日, 雖然沒有雪,但風倒是不小,走出門去迎頭吹上就跟刀子刮似的, 若是沒穿皮襖子壓根擋不住這股子冷風。 對于窮苦百姓而言, 皮襖也是難得的東西, 哪里會人人都有,少不得多穿幾層熬著, 不過他們一個個在關山久了,也就習慣這冷了。 本地的百姓還好一些,吃飽穿暖,也不用上趕著外出上工,日子雖不至于無憂無慮, 但也是舒舒服服。但外地逃難過來的人就慘了, 身上衣服沒有多少, 吃的也是稀粥草根, 連個起碼擋風避雨的住所都沒有,也幸虧沒下雨下雪, 不然這鬼天氣生生就能把人凍死。 大冬天的,原本人該是懶怠的動, 或者是怕了天氣, 或者是屋內暖和,更或者是太餓了, 還不如在家里頭待著不動, 肚子不會餓的太難受。 但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 除非是有些家底投奔了親戚的,難民們不管男女老少都出了門尋活兒干,就像是老李也是如此,他如今已經快五十了,但自問是個身體強壯的,跟著一群青壯年一塊兒出門干活,從來也沒有被人拉下過。 一旦動起來,天氣似乎也不是那么冷了,一會兒功夫額頭甚至還冒了汗,老李搓了搓手,揚起鋤頭一下又一下的砸下去,干的比旁邊的年輕人還要用勁。 旁邊那人看了,笑話著說道:“老李頭,有你這么拼命干活兒的嗎?” 老李呵呵一笑,只說道:“不好好干活兒,我怎么養活家里頭老小,有活兒干就得使勁干,不然人家不要我們了怎么辦,真當他們沒長眼睛呢?” 那年輕人也就是這么一說,誰敢上工不出力啊,如今雇傭他們的是一個當地的百姓,說是幫忙開荒,每天就給兩頓稠粥一個餅子,沒錢,但這些東西省一省就夠兩個人吃。 就像是老李家里頭這樣的,青壯年出意外死了,只剩下老倆口帶著一個孩子逃難,如今能活下來實在是不容易。雖然大冬天的開荒不容易,但老李頭并不覺得難,他的那一份糧食省下來,放一些野菜一起煮一煮,足夠家里頭一老一小吃了。 相比之下,那年輕人家里頭就好一些,一共四個大男人都出來干活兒,要是再養不活家里頭人的話那就是真的游手好閑了。 當然,這也就是在關山才有的好事兒,聽說知府大人發了話,關山不管開了多少荒地三年之內都不用交稅,這要放到春天再開荒的話時間就完了,再說那時候人工也貴。 老百姓的算盤打得好,左右糧食是夠吃了,一畝地的話,使勁干一個大男人一天就能開出來,他們糧食不算豐腴,但讓出十天八天的糧食總還是夠的。 這些糧食用來雇傭難民,自己在田邊盯著不怕他們不用心,明年隨便翻一翻就是開荒好了的地,直接種上去就成了,這要是等到開春之后山上有了野菜的話,人工可不會這么便宜。 有第一個“投機取巧”的百姓之后,第二個第三個就出現了,讓關山百姓拿出手底下的糧食來養活難民不容易,但要是互利互惠的話他們還是樂意的。 百姓們在雇傭難民,官府也在雇傭,不過雇傭來的人不是在修水壩就是在修路,這兩樣比起來其實更累一些,不過吃的也好,是兩頓干飯加兩個餅子,只是官府也挑人。 不只是官府,關山的大門大戶不知道為什么也齊齊發動了,有也是修路的,也有修建山莊的,更甚者還有在自家的土地上搭建小水庫的。 不管是哪一種,只要不是苛待難民,與國有害,官府對此都是睜一只眼閉只一眼。 對官府百姓和那些富戶而言,這是花了最小的錢買到了值得的人力,對于難民而言,這大災的年成他們愿意花力氣的話還能養活自己,養活家人,倒是讓許多難民生出了留在關山的想法,一時之間難民雖然是多了,關山卻一派熱火朝天的繁榮樣子。 其實不只是難民想要留下,章元敬也有些想要把這些人留下來,關山的百姓實在是太少了,地廣人稀,不說過度開荒,許多地方大片大片的荒地被雜草占據。 若是這些人能留下的話,關山的人口急劇上升,那幾年之后稅收必定也大大客觀。 只是把人留下卻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現在看著還好,那是因為有三方共同發力的緣故,只是過兩三個月事情干完了,那些難民的口糧要從何而來。 若是明年風調雨順,章元敬倒是還能從外部調糧,將糧種發下去,但若是繼續干旱的話,怕是關山本地都會有問題,這些難民就會成為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為此,章元敬愁的整夜整夜的睡不著覺,偏偏他不想吵到了懷孕中的妻子,有時候就這么閉著眼假睡了一晚上。 孔令芳是多么細心之人,對此哪能不知道,只是她心中擔心卻毫無辦法,只能將夫君照顧的更加無微不至,不讓他再為生活瑣碎之事擔心罷了。 這一日,章元敬正在巡視修路的情況,修路的事情其實他早就想做了,只是一只騰不出手來,關山的商路十分重要,若是能修的暢通也不容易。 兩頓干飯兩個餅子,太平年間哪里能招到人,要知道去年修水庫的時候一個月就得付出一兩銀子的高價,才讓關山當地的百姓興沖沖的走出家門。 但對于現在的難民而言,這已經是實實在在的好東西了,不說那干飯,光是餅子就又大又厚的一張,敞開吃一個餅子也能半飽,要是撕開了扔到鍋子里頭就能變成一大鍋的糊糊湯,不說味道怎么樣,但是頂餓啊。 章元敬掃了一眼難民的狀態,一個個雖然面黃肌瘦的,但看著精神頭還不錯,有幾個甚至比上次見到的時候胖了一些,也不是胖,只能說不再像個竹竿兒了。 跟著的王主事心知章元敬最為重視百姓,低聲說道:“咱們給的糧食向來是最好的,不說別的,分量足夠了,帶回去加一些東西熬一熬的話,四五個人也能吃飽?!?/br> 章元敬點了點頭,知道手底下的人還是賣了力氣,他一邊走一邊看,抬頭看見不遠處山底下也是一片熱鬧的場景不免皺了皺眉頭。 王主事一看,也說道:“這錢家不知道怎么想的,這個時候還要蓋什么溫泉山莊,雖然王爺沒說話,但真是一點兒眼色都沒有,怪不得老百姓都罵姓錢的摳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