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節
天氣漸漸回暖,積雪在日光照射下慢慢融化。 側耳細聽,能聽到階前、檐下雪水汩汩流動的聲音。 盧公緩步走出長廊,道:“大王,你看……公主回京兆的時候,是不是已經做好攻打鳳翔的準備?” 李昭輕咳了幾聲,啞聲說:“不……她沒回京兆時,就打算好了?!?/br> 如果不是提前布置好計劃,時間不可能配合得這么好。蜀地道路艱難,出兵和糧草的運送是一大難題,所以蜀地政權只能自守一方,如果中原政權舉兵攻打,蜀地政權基本沒什么勝算。九寧身在長安,就算能送信回西川求救,楊昌也不肯能在短短一個月內派兵攻占鳳翔。 也就是說,九寧從成都府出發時,早已經派人去攻打閬州、興元,然后攻漢中,取鳳翔。 她這些天不理會袁霆的挑釁,說不定只是拖住袁霆的手段之一。 難怪她從容鎮定,不急著朝各地節鎮求救。 因為她不需要。 兩人都沉默下來。 盧公眸光閃爍,忽然幽幽道:“大王……如今長安之危已解,公主攪亂關中局勢,袁霆帶兵返回鳳翔,肯定也討不了好,只能轉而去搶占其他節鎮的地盤……京畿穩定下來……” 李昭凝望朱紅宮墻之上蒼藍的天空,接著他的話道:“京畿穩定下來了,該接圣人回京……” 盧公嘆口氣。 誰去接李曦?接回來以后又該怎么平衡李曦和公主呢? 官員們會選擇效忠誰? 懦弱無用但卻是正統的李曦?還是身為女子的公主? 盧公發現自己竟然一時拿不定主意。 他低頭輕輕摩挲銅杖獸首,不經意掃一眼李昭,意外地發現雍王和自己一樣神情凝重,似乎也在猶豫。 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兩名宮人跑出長廊,躡手躡腳靠近。 太后找不同的人求證,得知鳳翔節度使果真退兵,喜不自勝,要見李昭。 李昭和盧公作別,轉身去太后寢宮。 后宮一改前些時的愁云慘淡,一片喜氣洋洋。 宮人走路時腳步輕快,公主、妃嬪們臉上堆滿洋溢不住的笑意。 太后也露了笑臉,不過眉宇間依舊蘊滿愁悶抑郁。 李昭告訴她袁霆確實退兵了,并且他被人抄了老底,為避免被吞并的命運,只能先下手為強,去搶其他人的地盤,關中各大節鎮忙于自保,短時間內,沒有人敢打長安的主意。 太后又驚又駭,“蜀地的楊節度使派兵占了鳳翔?這事和長公主有關?” 李昭沒答。 屏風后面寶光閃爍,公主、后妃小聲討論著什么,說話間發出窸窸窣窣的細碎響聲。 太后沉默了很久。 “檀奴……我若想將你的meimei們許婚于節鎮,比如李司空或者那個周使君,你看如何?” 李昭瞳孔猛地一縮。 太后接著道:“你的這些meimei正值青春年少,花骨朵一樣的年紀……得早點為她們打算,既是讓她們有個歸宿,也能為朝廷分憂,你和盧公商量商量,若有合適的人選,盡早把事情定下?!?/br> 李昭咳了一聲,打斷太后的話,“周使君不行?!?/br> 太后怔了怔。 李昭一字字道:“誰都可以,唯獨周嘉行不行?!?/br> 太后苦笑,“我明白了?!?/br> 她沒有多問。 李昭告退出去。 他剛走出隔間,幾位公主忍耐不住,從屏風后走出,撲到太后跟前,“阿娘,既然鳳翔節度使退兵了,京畿也太平下來了,為什么您還急著把我們嫁出去?” 長平公主小心翼翼地掃視一圈,聲音壓得很低:“是不是因為我們得罪了長公主,阿娘怕長公主會報復我們,所以急著給我們許婚?” 太后眉心緊擰,低聲呵斥長平公主:“糊涂!” 長平公主嚇得哆嗦一下,眼圈泛紅,委屈極了。 太后嘆口氣,摟住長平公主的肩膀,讓她上榻挨著自己坐。 “兒啊……覆巢之下無完卵,這次鳳翔節度使只差一步就能攻破宮門,沒有長公主及時趕來,我們早就成了孤魂野鬼……現在京兆安定下來,自然得抓緊為你們籌謀……” 太后已經看透了,兒子李曦靠不住,滿朝文武也靠不住,雍王心有余而力不逮,皇室連最后一點臉面都保不住。 這一次他們命大,死里逃生,再有下一次呢? 如果不幸落入亂軍之手……連求死自保貞潔都不能,又該怎么辦? 太后這些年忍辱偷生,身為太后,卻處處受轄制,早已看淡生死。 可她不忍自己的女兒們早早死去。 她們還年輕吶! 這些天,太后思前想后,決定為女兒們擇婿。 不要求嫁世家子弟,也不要求駙馬從一而終,甚至不一定當正妻,只要他手里有兵、能護住妻兒就行。 值此亂世,唯有兵強馬壯的人能夠做到這一點。 正好節鎮中不乏希望能夠通過聯姻的方式抬高自己的身份的豪強,而朝廷也需要以公主出降來拉攏軍閥。 一舉多得。 太后輕輕摩挲女兒的頭發,目光堅定。 無論如何,她得盡快為女兒們找到好歸宿。 …… 與此同時,遠在塞外的李元宗也在為兒女親事發愁。 義子阿史那勃格早就到了該娶妻的年紀,但他身份特殊,一直找不到門當戶對的正妻,拖到現在還沒娶親,只納了幾個姬妾。 李元宗自詡世家公子,看重規矩,認為還是得給義子娶一個正妻才行。 但挑來挑去,實在挑不到合適的。 這時,長安那邊傳來消息,武宗之女危急關頭帶兵打退鳳翔節度使,保住長安,得世人稱頌。 李元宗突發奇想,問幕僚:“我那幾個兒子,有沒有還沒娶親的?” 幕僚想了想,道:“幾位郎君都娶親了?!?/br> 李元宗嘖一聲:“有沒有剛好死了正妻的?” 幕僚嘴角抽了抽,搖搖頭。 李元宗放下信,搖頭嘆息:“可惜!可惜!” 可惜他的兒子全都有家室,不然就可以迎娶武宗之女了!他們家和皇室世代聯姻,長公主嫁入他們家,不是正好么! 李元宗捋須沉思。 幕僚沒敢吱聲。 片刻后,李元宗輕咳幾聲,“不如讓寶郎和離再娶……” 這種事很常見。 幕僚這回換眼角抽搐了:“司空,寶郎已經和離過了,他去年娶了宣武節度使之女……” 李元宗皺眉。 他想起來了,這個親家好像不能惹,當初就是為了給李承業找一個能給他帶來助力的妻族才讓他和離娶了現在的娘子。 李元宗嘆口氣,一臉痛心:“可惜?!?/br> 幕僚眼神閃爍了幾下,“勃格還未娶妻……” 話還沒說完,李元宗嗤笑,擺擺手:“不行,這位可是武宗骨血?!?/br> 幕僚眼眸低垂,不吭聲了。 第116章 牙帳外忽然響起長靴踩過松軟沙土發出的咯吱咯吱響聲。 幕僚眼皮跳了跳, 側過身,掃一眼屏風的方向, 不動聲色。 李元宗低頭看信, 并未察覺, 喃喃地道:“兒子不行……孫子呢?” 他兒女成群,恍惚記得自己最大的曾孫好像已經到能娶親的年紀了, 兒子娶不了公主,還有一大群孫子、曾孫, 總能找到一個還沒娶正妻的吧? 幕僚心里咯噔一下,生怕李元宗異想天開, 連忙道:“司空, 寶郎的長子才八歲……比長公主足足小了六、七歲……” 以長公主的身份, 李元宗的兒子、孫子中哪個能尚主,毫無疑問將是板上釘釘的河東軍繼承人, 就算不是,娶了長公主, 也是了。 為避免族中子弟內斗,駙馬只能從世子李承業這一房中選, 李承業已有正妻,不能尚主, 只能他的兒子尚主,可他的兒子年紀太小, 而且不是嫡子, 長公主必然不會答應。 李元宗左想右想, 發現除非讓李承業和離、和宣武鎮鬧翻,否則確實沒法迎娶長公主,rou痛不已,手指揉揉眉心,氣呼呼道:“老子娶,成不成?” 幕僚一時無語。 您老都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能正經一點嗎?就不怕長公主一氣之下發檄文號召天下節鎮合攻河東? 李元宗說的只是氣話,他這人愛面子,白發蒼蒼的老人非要強娶一個出身高貴、如花似玉、正當韶華的公主,不用天下人來恥笑他,他自己也沒臉啊……這又不是納妾。 他想了想,忽然拍一下案桌:“我們家娶不了,也不能讓別人娶!” 挾天子可以令諸侯,但到底有亂臣賊子的嫌疑,娶了長公主就不一樣了,不僅可以收攬民心,還能名正言順以駙馬的身份去攻打其他節鎮,而且長公主能夠控制蜀地,說明她手里有武宗留下的兵馬、人脈…… 這簡直就是娶一個金菩薩進門??! 李元宗越想越覺得心痛:居然沒法娶公主過門!如果其他節鎮娶了長公主,憑此勢力大增,自己豈不是太虧了? 幕僚點點頭,“從目前的態勢來看,長公主最有可能下嫁給西川節度使楊昌的兒子楊澗,此次就是楊澗率兵打退鳳翔節度使?!?/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