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我在紅樓修文物在線閱讀 - 第90節

第90節

    薛蟠賈璉,外加石詠,這三人組走到正陽門的時候,天邊一抹極艷麗的火燒云終于黯淡下去,夜幕即將降臨。賈璉嘆了一句:“看這晚霞,明日又是大日頭??!”

    最近京中干旱,井水的水位都低了不少,百姓都怕缺水,盼著下雨,所以“大日頭”對于京中百姓而言,并不是什么“好天氣”。

    石詠這才后知后覺地想起來,他原本是想向十三阿哥提一句,京郊正在大旱。于是他向薛蟠賈璉兩位告了罪,只說是落了件東西在金魚胡同,回去拿一下,便匆匆轉身,往十三阿哥府趕。

    “這可真是糟糕,這么旱下去,田畝絕收,百姓缺糧,這該如何是好?”石詠走在路上,望著天邊一抹殘紅,情不自禁地出聲抱怨。

    “買,買糧??!”這回是石崇冒了一句出來,“天下這么大,總有地方能買到糧!”

    “想我當年,就是將中原的絲絹茶葉,銅器鐵器,販賣到東南沿海,甚至南洋諸島,然后換珍珠瑪瑙、象牙犀角回來,只要販賣的東西在兩地有足夠的價差,這一趟就是有利可圖的,便有海商愿意掙這個辛苦錢?!?/br>
    石詠心想:南洋諸島……

    石崇還在滔滔不絕地宣揚他當年的豐功偉績:“想我當年,金谷園都是靠這個建起來的,買米買糧,就只是派一對管事出門的事兒:給他們金銀,管他們上哪兒給我買……”

    石詠則充耳不聞,心中在想:后世不是經常能見到泰國香米么?再說了,如今既然有暹羅進貢的香豬能送到京里來,說明中華與暹羅頗有些往來。既然旱災是天災,無法避免,那為何不想些辦法,通過貿易手段,從境外買些糧進來呢?

    想到這里,石詠更是腳下生風,轉身回去金魚胡同。他在朝中所識的人不多,十六阿哥只管皇家內務,出面說這事兒未免有些越界了。而十三阿哥……石詠因為這次“自鳴鐘”的合作關系,更愿意將這件事說與這位無爵阿哥知道。

    可他哪里能想得到,再回頭的時候,竟會有這位冷面王杵在十三阿哥的書房里?

    如今石詠有些戰戰兢兢,搜腸刮肚地想著說辭。

    “……卑職只想著,那個眾人拾柴火焰高,還有……三個臭皮匠,能頂個諸葛亮,萬一卑職出的這點餿主意,也能幫上點兒小忙,卑職就心滿意足了?!?/br>
    石詠啰里啰嗦的一長串說完,四阿哥已經實在被這絮絮叨叨、磨磨唧唧的傻小子給氣笑了,笑罵道:“本王又沒有不讓你說!”

    石詠心里稍稍舒了一口氣,

    “卑職拙見,既然暹羅米賤,將其采購,一來可以平抑米價,二來若真有賑災之需,也總比在別處采購要便宜些?!?/br>
    四阿哥不得不承認,就是這“便宜”兩個字,深深地打動了他。執掌戶部若干年,為錢糧殫精竭慮,每天在拆東墻補西墻,四阿哥一聽“便宜”這兩個字,就像是真撿了個大便宜,心頭一熱,當即兩眼放光,盯著石詠。

    “不……不妥!”聽石詠說完,四阿哥想想又覺得有些不對,當即說:“不是這樣的,若是從暹羅購糧,一去一回就要數月,救災乃是救急,若這糧不能及時運到,還不是和從前一樣?”

    石詠卻說:“卑職以為,眼下是旱情初起的時候,災情到底如何,眼下尚不得知。因此各地最缺糧的時候,應當是每年征稅之后,一直到明年夏熟之前?!?/br>
    有些農人在減產之后,不得不將口糧也賣了繳賦稅,因此秋收征稅之后到冬令,向來是容易發生饑荒的時候,再就是三五月,青黃不接的時候。按這么說,若是早早動手,未雨綢繆,可能也是來得及的。

    四阿哥這樣想著,卻只“嗯”了一聲,不置可否,低頭沉思片刻,搖著頭說:“不妥,還是不妥。若是叫教商家發現了這中間的價差,大量進口,豈不谷賤傷農?再者,若是本國農人見農桑無利可圖,務農之人漸少,豈不動搖國本?”

    石詠有些無語,覺得這位雍親王想得好遠,他所說的,進口暹羅稻米,只是為了救災滿足一時之需而已,怎么到了對方這里就烏泱泱地想了那么遠去。

    石詠則認為,這些不妨都交給市場,時間一久,市場便會將這種偏差慢慢修正。例如中華從暹羅打量進口米糧,暹羅米價漸高,慢慢地海商便會無利可圖,進口的數量自然而然會減小,那么中華本土的糧食又會占據主導。再者,中華人口眾多,又不斷繁衍,市場巨大,暹羅的進口,在短時間之內也未必能夠對糧價有太多影響。

    也難為他,在鐵面王四阿哥的“積威”之下,連說帶比劃,到底是頂著壓力,將他想說的內容,都一一表達出來了。

    四阿哥倒也并不是全然不曉海貿之事,只是長年管著戶部事務,又重農桑,眼下旱情眼見著越來越重,關心則亂,聽見石詠這樣一通“歪理”,忍不住也開口辯駁……只有十三阿哥作壁上觀,樂得清閑。

    最后的結果,自然是雍親王陷入沉思,十三阿哥則偷偷送給石詠一個“你贏了”的眼神。

    石詠拜別之后,四阿哥才慢慢托起早已涼了的飯碗,小口小口地細細咀嚼,一面吃一面沉思,有些食不知味。

    十三阿哥又問起四阿哥隨扈前往承德的事兒。今年圣駕先去承德,然后巡幸塞外,點了四、五、八、十、十四、十六、十七這幾位隨行,三阿哥誠親王坐鎮京師。四阿哥見問,臉上多少露出些不虞之色,說:“圣上命人修承德避暑山莊,他便也跟著在承德修園子,這點兒小心思,以為旁人看不透么?”

    第105章

    圣上巡幸塞外, 亦點了平郡王納爾蘇隨扈。因太后亦前往承德避暑山莊小住,所以納爾蘇也允了攜眷前往承德。待圣駕北上時, 宗室女眷可以留在承德陪太后住一陣。

    離京之前, 平郡王福晉元春記掛著弟妹們的事兒, 便輕車簡從, 也未事先遞帖子,就這么回了一趟賈府,令賈母與王夫人喜出望外。

    上回元春歸寧之后, 賈母便出面, 尋了兩個妥當的嬤嬤來府里給迎春與湘云教規矩,且叮囑了迎春是主, 湘云是輔。然而迎春與湘云以前都沒學過規矩, 眼下正是走路吃飯穿衣全要一一學起。這學了沒多久,湘云就先病倒了, 賈母心疼, 又覺湘云反正只是小選, 里外要撂牌子的,便讓湘云那邊先緩緩。

    迎春卻是正經明年要參選的人,沒法子, 只能咬著牙苦練。元春兩個月沒見她, 便見瘦了兩圈,元春是過來人,知道吃的這苦意味著什么,只能勸meimei:“你且忍忍, 這些規矩,習慣了便再沒什么?!?/br>
    迎春如今說話走路,已經都能端著架子,然而與人說話交際,卻還是不行,見堂姐勸慰,只能木然點頭,一句回話都沒有。

    元春心下暗自嘆息,待迎春退下去,才問起賈母與王夫人:“二meimei的親事,家里若是有瞧得中的人家,我倒是可以在太后和德娘娘那里遞句話的?!?/br>
    賈母與王夫人對望一眼,都是搖搖頭。

    “迎丫頭出身不高,實在不指望她攀哪一門貴親。若是能配個宗室,嫁個奉國將軍、奉恩將軍做正室,已是很好了?!辟Z母嘆了口氣。

    元春卻詫異:“二meimei性子綿,又不愛說話,做當家主母,怕是立不起來威。祖母有沒有想過,她若是入哪個皇子府給皇孫輩兒做側室呢?”

    元春倒是一腔心思,為meimei考慮。她素知從宮中到各皇子府,都現有規矩擺著。以迎春這安分守己的性子,若是去了這樣的地方,自然會處處容讓,躲在后頭,反而能少好些紛爭。這些皇子皇孫們的內宅之事,也一向有人盯著,亂不到哪兒去。

    王夫人卻私心里不喜長房,心想迎春若是真入了皇子府,回頭得了勢,豈不是比元春這郡王福晉更體面,當下只幽幽地嘆了口氣說:“迎丫頭也得有這個命才行??!”

    元春見賈母和王夫人都沒接茬,便問:“祖母,大伯那里有沒有透過話,他是個什么意思?”她可還記得上回提醒元春之事的,是長房的媳婦。

    賈母登時露出不豫之色:“別提了,你大伯正指著迎丫頭落選,好將閨女嫁與十四阿哥的門人,走那邊的路子呢。早先跟我這個當娘的叫板,怪我這個當娘的多事,犯不著請人來教迎春規矩!”

    元春一時震住了沒能接上茬兒,實在是沒想到賈赦竟然是這么個想法兒,這人指定是渾到沒邊兒了。她一著急,忙道:“老太太,您可得把著點兒,這是闔家的臉面,如今不止二meimei一個的事兒,下頭還有三meimei、四meimei?!?/br>
    賈母鐵青著臉,說:“大姐兒放心,你大伯就是個渾人?!?/br>
    元春為了迎春的事兒,往賈府跑了一趟,卻沒得半點頭緒,只得安慰自己,選秀之期在明年,這事兒尚且不急。她一向關心幼弟,少不得寶玉叫出來,問了他上回應試之前染病的事兒,又好生寬慰了一番,這才告辭而去。

    石詠這頭,則正在接受三阿哥誠親王胤祉與禮部官員對景山神御殿的“和稀泥”式驗收。

    原本內務府營造司完工的工程,都是由內務府和工部一道驗收的??墒侨缃袷⒏珉S扈去了承德,而工部尚書與侍郎也因河工的事不在京中。這驗收的差事就交到了誠親王胤祉手上。

    在驗收的整個過程中,誠親王都坐在景山牌樓下的大樹一旁喝茶,同時以“溫煦”的目光反復打量侍立在一旁的石詠。石詠被他看得心中難免發毛。

    少時里面禮部的官員出來,回報說是修繕工程沒有什么問題,石詠這才舒了一口氣。

    “王爺,神御殿側還有一間小院,貌似沒有修整,這是不是……也該在石主事此次的修繕范圍之內???”誠親王手下沒挑出毛病,就只能故意找茬了。

    誠親王面上依舊溫煦,看向石詠,卻拖長了聲音問:“石主事……嗯?”

    石詠無奈,只得垂手躬身回答:“回稟誠親王,那件小院卑職帶人去檢查過里面的情形,幾處不穩固的地方也有適當加固。只是,那院子里現住著……”

    他越說越壓低了聲音,抬眼看著胤祉,露出一副“你懂的”神色。

    胤祉聽他欲言又止,滿腹疑惑地想了一回,突然省過來,嚇了一跳,趕緊瞪了自己的下屬一眼,匆匆忙忙地說:“好了,石主事做事勤勉,本王都記下了,回頭見了十六弟,自然替你說幾句好話?!?/br>
    石詠便不再多說,低頭謝過胤祉。

    胤祉胡亂點點頭,說:“好了,石主事先忙吧!本王今日還要帶人祈雨,你說這天兒,怎么盡是這毒辣日頭,就是不下雨呢?”

    他身為禮部的掌部親王,帶著留守京中的群臣祈了幾天雨,五天前老天開眼,下了幾滴雨水。沒想到送折子到承德去,皇上卻批下來說是祈雨的人心不誠,要求再祈。胤祉沒辦法,只能親力親為,帶同群臣在太和殿前的廣場上祈雨??唇裉爝@天氣,胤祉心里暗暗叫苦,他怎么就那么倒霉,今年輪到他坐鎮京師的?往年明明都是老四留守的。

    石詠送走胤祉,松了一口氣,心想總算可以歇歇了。

    這次維修景山神御殿,他這個包工頭不僅自己學到了不少東西,而且已經與整個施工隊形成了默契,磨合得不錯。石詠只不知道下一樁差事會是什么。若是眼下沒有緊急的活計,他倒是很想去海淀幫著修四阿哥的那座賜園。

    石詠有這個想法,并非因為那座園子,就是后世為人熟知的“萬園之園”,圓明園,他也不是想奉承逢迎四阿哥這位未來的皇帝,石詠只是想帶母親和弟弟出城小住。京城里這天氣,委實是太熱了點兒。

    石詠上次回樹村的時候,就在自家那座荒山旁邊,又買了兩畝荒地,并且拜托李大牛幫忙盯著,請了幾個工人,將地給平了,打下地基,打算將來建個磚石小院。在城外有這樣一個院子,青山綠水環繞,距離村落也不遠,安全無虞。夏天的時候出城避暑,這樣的地方再合適不過。

    但是眼下小院還未建起來,如今母親嬸娘弟弟即便出城,也只能借旁人的院子暫住。以石大娘的性子,絕不肯這樣麻煩的,可若是兒子在城外當差,她這當娘的鐵定愿意為了兒子少受那奔波之苦,一起出城小住。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石詠剛剛結束跑外勤的日子,打算回內務府營造司府衙里整理整理文書,修整一兩天,立即接到了十六阿哥胤祿的加急文書,命他速速前往承德救急,說是如今管著修整承德避暑山莊的主事告了病,胤祿是獨木難支,急傳石詠跑一趟承德,江湖救急。

    石詠無奈了,外勤一跑完,就立即變了出差??缮纤居忻?,他又不能拒絕,當下只能如上回一樣,姜夫子和街坊鄰里那里都打點一邊,永順胡同富達禮那邊則又去打了招呼,這才著手準備他上承德的物事。

    十六阿哥的文書上只點了石詠一人,沒有點其他工匠,所以石詠只能帶李壽一個隨行前往承德。他原本還想將李壽留在家里,被石大娘勸住,說內宅即便有事兒,李壽一個半大長隨又幫不上什么忙,大不了回頭將永順胡同留著的那一房家人帶回椿樹胡同來侍奉便是。

    石詠想想也對,李壽聽說能去承德,也是滿心的躍躍欲試,才叫石詠終下了決心。

    石詠將家事處理妥當,隔日便帶著李壽出發,兩人因有十六阿哥的手令在,便騎了驛馬,沿官道一路往承德過去。李壽如今騎術漸長,石詠便帶著他一路疾奔,但只奔了一天,兩人第二天就都老老實實地控了韁繩,在路上緩行——前一天顛得太厲害,如今兩人全身的骨頭都跟散了架似的,再也不敢造次了。

    好在這一路上風景不錯,出了古北口,沿路兩側,碧青的山巒起伏,一條清澗就在官道一側。石詠與李壽兩個年輕人,邊看邊走,談談說說,也頗不寂寞。

    傍晚的時候,石詠與李壽趕到了驛館,發現驛館前前后后早已住滿了,一問才知道遇上了前任兵部尚書馬爾漢一行。

    馬爾漢是順治年就出仕的人,現在已經八十好幾了,前幾年二阿哥黨和大阿哥黨鬧得最歡的時候,這位老臣報了因病乞休,康熙念他年事已高,難得又如此知趣,便準了他的折子,讓老人家退下來過幾天清閑日子。

    偏生這位老臣雖然年事已高,可是卻依舊喜歡四處走動,游山玩水,不喜悶在京里?;噬现@個性子,再加上一向優容老臣,便特地允了馬爾漢,可以攜帶家眷子弟,前往承德,并陪伴御駕,接見蒙古前來朝見的王公子弟。

    侍奉馬爾漢上承德去的,是他的老生子,正白旗佐領白柱。馬爾漢膝下接連生了七八個女兒,一直無子,直到將近六十了,才得了白柱這個老生子。馬爾漢一家與石家一樣,都在正白旗,白柱跟石詠家所在的佐領梁志國很熟,又認得李壽,當下招呼這兩位,并命人在驛館里騰了一個房間出來,讓石詠主仆湊活著住一晚上,并且向馬爾漢引見了石詠。

    馬爾漢年紀大了,耳朵不大靈光,說話聲兒又特別響,但聽說了石詠是石宏武之子的時候,馬爾漢點了點頭,示意自己對石宏武有些印象。

    石詠聽說驛館后面一進住的是女眷之后,多少有些激動,一顆心在胸膛砰砰地狂跳起來:他怎能不激動呢?眼前這位馬爾漢老尚書,就是十三阿哥的岳父,十三福晉兆佳氏之父。

    也就是說,石詠上回路遇卻又無緣一見的雙胞胎,該是馬爾漢的孫女或者是侄孫女。

    激動之后,石詠隨即冷靜下來。他明白得很,且不論雙胞胎那未出閣的姑娘會不會隨馬爾漢老尚書一起到承德來,單只看這前院后院涇渭分明的架勢,就知道他一個外男絕對見不到人家女眷。

    石詠撓頭,心想:果然如唐英所言,這個世道,想見個大戶人家的未婚姑娘,還真難如登天。

    驛館里不管晚飯,而馬爾漢一大家子,就從旁邊的農莊里叫了十幾個菜,擺了一桌子。白柱盛情相邀,石詠就不再外道,坐下來和馬爾漢等人一道用了。而李壽也自有兆佳氏族里帶出來的長隨照顧。

    待到吃完,石詠謝過老尚書和白柱,借口如廁,獨自一人轉到驛館外來走動走動,消消食。沒曾想,他腰間佩著的荷包里,那只頒瓟斝卻打趣著笑起來。

    “小石詠——”石崇的笑聲蘊著不同的意味。

    石詠臉上微紅,卻強撐著道:“你笑什么?”

    每次他被石崇喚作“小石詠”的時候,對方總會想方設法嘲笑他一番,然后順便炫一炫自己當年有多么豪富。石詠曾經一針見血地向石崇指出過,這個習慣有多么的傻缺,可是石崇卻從來沒起心要改過。

    “剛才我聽你問過人家女眷之后,心就跳得快?!笔绮粦押靡獾睾俸傩α藘陕?,“是不是里頭有你哪位心儀的姑娘?”

    石詠一聽,立即輕斥道:“你混說什么!你要是再胡說八道,我就真去茅房了??!”

    可能是因為石崇是個“老哥哥”而不是“小jiejie”的緣故,石詠對待頒瓟斝這件文物,就少了些遷就與禮遇,相反,這兩個姓石的更多時候會彼此抬杠。石崇大約覺得石詠這傻小子實在夠迂,而石詠卻覺得石崇這愛炫耀外加嘴賤的壞習慣是病得治。兩人有時爭執起來,石詠若是說不過石崇,他最終極的手段就是去上廁所。

    “別,別——我不說你了還不行嗎?”石詠一使殺手锏,石崇便要討饒。

    自從石詠偶爾有一回佩著荷包去茅房“釋放自我”之后,石崇就對這個時空的廁所充滿了怨念。

    “你可知當年我家的廁所是什么樣子的?”石崇這回真的是抱怨,不是炫耀。

    石詠則隨口就答:“知道!就你家那廁所,是十足的五星級豪華廁所?!?/br>
    相傳石崇家的廁所修建得與宮苑殿宇一般無異,廁所中準備了各種的甲煎粉、沉香汁一類的香水香料,給如廁之人洗手、抹臉。

    石詠心想,還不止這些。石崇的廁所之所以聲名遠揚,還不止是硬件設施出眾的緣故。

    傳說中形容得神乎其神,說石崇家的廁所中始終有一群美貌的婢女恭敬侍候,在廁所門口列隊侍候如廁者。等到石家的客人上過了廁所,這些婢女要客人把身上原來穿的衣服脫下,侍候他們換上了新衣才讓他們出去。

    石詠想,這已經不止是五星級豪華酒店的水準了,別是《世說新語》編出來唬人的吧。豈料他一問石崇,竟是真的。

    “不少客人到我家,都不好意思如廁?!笔绲靡庋笱?,“怎么樣,有美如云、服侍更衣的廁所,我這可以算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了吧?”

    石詠老實不客氣地回道:“錯!”

    “漢書衛子夫傳中有云,‘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隆褪巧蠋?,所以你這種廁所,人家漢武帝、衛子夫那時候就有了?!?/br>
    石詠毫不猶豫地將石崇懟了回去,打壓一下石崇這胡亂炫富的氣焰,好讓他知道天外有天,他那些炫富的手段,都是前人早已玩過了的。



<u id="0bgj4"></u>
  • <wbr id="0bgj4"><source id="0bgj4"></source></wbr>
  • <sub id="0bgj4"></sub>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legend id="0bgj4"></legend></wbr>

        <sup id="0bgj4"></sup>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wbr>
        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