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節
陸棲鸞異道:“蘇閬然犟嗎?” 穆子驍嘆了口氣道:“他父母皆為軍伍之人,其母生產當天營寨恰好被攻破,因此是在戰場上出生的,所在的營寨為敵所破,蘇伯父單槍匹馬殺入敵陣把蘇伯母和他救了回來,卻也因此落下舊傷。蘇伯父當年也是勇冠三軍之人,極受推崇,在一次與匈奴開戰之時,身陷重重敵陣,部將趕來救援時,只找到他的劍與盔,自那之后便生死不明,蘇伯母也抑郁而終?!?/br> “哦?還有這等事?我看卷宗上記載,光瑞五年圖蘭河大戰,應當是我楚軍勝了才是,事后還與匈奴休戰,按理說就算被俘虜了也該相議送還才是,為何會找不到?” 穆子驍壓低了聲音道:“據多年前派駐匈奴的東楚使節言,匈奴可汗新拜的右賢王,面貌雖毀,卻與蘇伯父有幾分相似?!?/br> “……” “無論是先帝與陛下,皆不允有東楚叛將的傳聞,便追封了蘇伯父為耀武將軍。只是此事雖然被按下,老些的朝臣卻也都記得,私底下議論紛紛,蘇閬然幼時聽得多了,對外人言語多有麻木,對建功立業并沒有我等這般熱衷?!闭f著,穆子驍又道,“只是沒想到,他在陸侯背后,竟也有了報國之心,著實令我意外?!?/br> 若非背后的傷痛委實難熬,陸棲鸞倒是想多聽一會兒,便道:“我記下了,你既與他相熟,日后京中若有變故,愿君守望相助?!?/br> 兩邊都刻意留了一層關系,往后無論這盤棋如何下,也總還有氣在。 “此人看著樸實,倒也不是個傻子?!?/br> 隨后跟來的侯府長史道:“侯爺可是覺得此人不可輕信?” “也不是,他們這些久在邊關的軍伍之人,受功勛世家教導,既要守節又不愿得罪朝中小人為自己麾下將士招禍,自然就要學會裝傻,宋相這回倒是好眼光?!?/br> 長史看著陸棲鸞左眼寫著個老謀,右眼寫著個深算,沉默了好一會兒,道:“侯爺,那御尺可是硬得很,您不覺得疼嗎?” 陸棲鸞:“……” 陸棲鸞:“快、快快扶我上車找大夫!嘶……哎呦哎呦我的筋都快給拍散了……” …… “原以為他武官多有傲氣,原來不過是個女人手一勾就傻乎乎跟著走的……” “哼,怎么說也是正二品金門衛大統領,若是這等富貴落在你頭上,你不去要?” “也是呢,誰讓我們是文官,沒那個命呢?!?/br> 到場相賀的大多是文官,且大多是一度被陸棲鸞打壓過的文官,經過今日之事,有的心中惴惴,便非要嘴上發酸掩飾。 旁邊年紀大些的文官重重咳了一聲瞪過去,那些人便立時改口又掛起陸棲鸞來。 “不過抽妖婦那兩下,倒真是過癮,一解胸中郁氣啊……” 這是他們慣有的解決內斗的方式,只要提到陸棲鸞的名字,就會絞干了心思冷嘲熱諷,你一言我一語,若是罵女人罵得出彩,便會得到好一陣吹捧,頓時心魂都暢快了萬分。 “說的沒錯,今日見那妖婦挨打,多少算是出了我等一口惡氣,請諸位去蕊香苑吃酒可好?那新來的頭牌,模樣倒是和妖婦有幾分相似,諸位可想看她求饒之態?” “哦?果真有這樣的?!” “快、快引路!” 出了宋府的地界,平日里朝上唯唯諾諾的官吏,此時丑態畢露,一路高聲談論,待他們七八輛馬車入了后庭后,卻發現此地往日的鶯歌燕語全然消失無蹤,像是都關起門來回了里屋。 隔著馬車的談笑聲不約而同地一滯,有人掀起車簾來,道—— “怎么回事?女人呢?” 他話音一落,朔風卷著一個燈籠殼兒從地上滾過去,那官員剛要作色,便看見那燈籠上沾滿了潑濺的血跡。 “這是……” 有聰明的及時反映,慌張道:“不好,是梟衛府殺人封街,快走!別惹事!” 已經是好久沒有見過了……梟衛殺人的場面,他們曾為皇帝爪牙,一旦傾巢而出,便一定要把活兒做得干凈,不止要殺人,如果事態嚴重,還會清理掉所有看到他們出手的人,無論他是不是朝廷命官。 官員們想逃,可卻晚了,坊門徐徐關上,落鎖,四下的梟衛,手按刀柄,面無表情地看著他們。 “別慌……我們是朝廷命官,又沒有犯事,梟衛再怎么囂張也要講證據!” 官吏們強自鎮定,正要尋他們上司說話時,愕然見到一張熟悉面孔。 “那不是趙……” 準確地說,是前·梟衛府府主,正與現在的府主一并走出,衣角還沾著幾點猩紅暗色,顯然是甫飲血未盡。 “易門的外門在京中的主據點便在此,門中雖有天演師,卻是只獨觀大略,其余情報瑣事,皆由此地傳達……這個投名狀,陸侯可滿意了?” 趙玄圭言罷,皺眉看了外面幾輛馬車上愣怔的官吏,道:“不是封了坊市嗎?這些人為何要放進來?” “不是放進來的,是闖進來的?!?/br> 蘇閬然少有這種……看人時,絲毫沒有人味兒的時候,一旦有,即是動了殺機。 趙玄圭皺眉道:“分明是你故意放進來的……這些是左相的門生?” 陛下有令,清剿□□里一切易門余孽,若發現朝臣與之勾連,就地格殺。 趙玄圭看他神色,又好似想到什么,道:“可是為了適才密報說的,陸侯受左相三尺之事?” “不是,她有考量,我不必管她太多?!?/br> “那你現在這是?” “她有她的考量,我有我的做法?!?/br> “那你要做什么?” 蘇閬然將手上的名冊一納一折,掌心按在身后刀柄上,道:“謝你的投名狀,順便借我打條狗?!?/br> ——主人老邁不宜下手,就只好先打他的狗。 …… 左相府。 酒空盞冷后,隨著宋明桐搬去了早該給她配的少卿官邸后,整個宋府彌漫起了一股陰慘慘的鬼氣。 “走了、都走了!都走!” 宋夫人的哭聲從后院傳來,又漸漸在嗚咽里消失。 宋睿讓想留下來商議的其他朝臣世家散去,獨身座在空蕩蕩的廳堂間,目光呆滯地看著門外的落雪,不多時,有人自雪地里緩步踏來。 青衣,黃傘,看似溫善的面貌……待輕抬傘尖時,露出的眉目,卻又帶著一絲幽然妖異。 “恭喜,今日之后,親人離心,權政不穩,麾下有用之人盡隨政敵而去,只待入夜后一條白綾,這樁戲便要落幕了?!?/br> “你說的沒錯,她就是來克我宋家……克我東楚的?!?/br> 宋睿的聲音如同枯朽的木樁一般,啞聲道:“何來的恭喜?” “我是在恭喜我自己……宋相既已至懸崖末路,也該悟得斷舍之道了吧?!?/br> 來人的話語仿若一劑誘人的毒,最后一個尾音落下后,宋睿驀然大笑起來,在原地踉蹌數下,嘶聲道—— “對……說的對,老夫為東楚效忠一世,自然明白什么對東楚好,這東楚、這東楚寧舍外人,也不能舍與婦人!” 傘柄搭在肩頭,葉扶搖笑了笑,微微頷首道—— “好,有宋相這句話,在下便放心開局了?!?/br> 第139章 內憂外患 邊關的城樓隨著天邊最后一線黃暈收束,慢慢上了凍, 晚歸的寒鴉想在城墻的縫隙上歇歇腳, 也都站不住, 拍打著翅膀落在城樓下的雪地里, 用尖尖的喙在雪地里扒了扒, 叼出半截凍成了石頭的手指, 隨后振翅飛回了巢中。 “陳幕僚可算回來了,王爺自從得了南王被殺的消息后, 便一直暴躁易怒, 旁人的話但凡有半分不順耳的, 立即推出去斬了……請陳幕僚好好勸勸吧?!?/br> 帶著南亭延王的遺體出關不是件容易的事,陳望卸去了喬裝,換上西秦的官服,一路穿過軍營,將西秦軍士的慘淡神情收在眼底, 心中三分了然,待入了蜀王早已準備好的靈堂時,發現這位現在掌控西秦軍政的異姓王早已坐在南王靈前, 將一張張黃紙燒盡。 “王爺?!标愅锨? 俯首一揖。 “……這回辛苦陳卿了。眼下戰事不利,那東楚守將狡詐多變,軍心浮動,陳卿回來,孤王就放心了?!笔裢鹾者B霄干啞道, “稍后孤王便派人將參軍印鑒給你,今后這軍中各部調動就由你……” “王爺該不會只想問我這個吧?!?/br> 蜀王沉默了片刻,手中黃紙捏緊,道:“南王為何走得如此慘狀?易門高手如云,為何會置她于險地?!” “王爺息怒?!标愅?,“我有直言刺耳,王爺可愿聽否?” “說!” 陳望道:“南王意欲冒進,擄了東楚東滄侯后未殺,反留之欲以此制衡易門之主,被倒算而死,不意外?!?/br> “一個婦人而已,機緣巧合得晉侯位,足見東楚上下昏聵無能,怎么又和易門之主扯上關系?簡直無稽之談!”蜀王暴怒,握拳欲砸,又堪堪在靈位邊停住,恨聲道:“你才來我西秦不久,不知易門之事?!?/br> 陳望微微斂眸,道:“請王爺指教?!?/br> 蜀王擰眉道:“我當年不過是異姓王庶子,生母被世子殺害,最后到我也快被暗害時,是南王相救,為我殺了仇人……南王對我而言,如有再造??勺阅侵?,因救我一命,壞了易門之主定下的‘死數’,因此被罰灌下劇毒,此后便不得不為其傀儡?!?/br> “可臣聽說,那是南王當年刻意挑釁門主權威,試探他之底線,有意為之?!?/br> “是沒錯,可孤王從來不信那玄虛之術!南王有能,那讓能者取而代之,有何不可?!”說到這,蜀王似又想起什么,道:“罷了,現下不宜自斗,殺南王者,是東楚東滄侯可對?” 陳望明白了,蜀王現下的心境,怕是聽不得客觀之言,南王就是殺人放火也是對的。 蜀王雖是問句,但目光狠戾,顯然是早已認定南王正是為東滄侯所殺,陳望斟酌了語句,道:“東滄侯能騙得過南王,想來也是心機詭沉之人,王爺若踏破東楚國門,當先殺之以絕后患?!?/br> 蜀王目露猙獰:“這是自然!” “不過,”陳望話鋒一轉,又道,“臣在東楚為使節時,也曾拜訪過南王,彼時東滄侯已為南王所擄,據說是中了一種蠱毒,使得她宛如失魂,因而南王才對她放下警惕,以致于后來行事時,她突然動手,委實讓人猝不及防?!?/br> “易門之中醫毒易蠱深不可測,也許是有的,南王曾說過,蠱毒乃邪物,如你說的這般足以致人失魂的,中之必傷根本,想來那東滄侯活不久了?!?/br> “哦?”陳望面上微微浮現訝色,“可我當時所見,東滄侯身體康健,不像是中了什么蠱毒?!?/br> 蜀王一怔,猛然站起,又強行壓住怒火:“南王識蠱卻不養蠱,必是門中給他的蠱毒有假……看來孤王是該問一問,那易門之主究竟是心在西秦、還是東楚!” 陳望見引導得差不多了,再次頷首一禮道:“曾聞易門當年得楚皇禮賢下士,那之后雖為楚皇過河拆橋,但焉知不是其早有約定呢?若王爺不棄,待破關后,臣愿代為相查?!?/br> “不必,陳卿高才,當為我西秦權位者,此事孤王之后要親自查實,到時軍中諸務,都交給你了?!?/br> “多謝王爺賞識,諾之當鞠躬盡瘁?!?/br> …… “……現在是幾月了?怎么雪還沒有化?” “回陸侯,今冬冷,才二月初呢,怕是等到三月京中的柳枝才會生芽?!?/br> “是這樣啊……給兵部的銀子寬松些,莫讓我朝將士因受寒折損?!?/br> “陸侯的心意我等知曉,可兵部前日才讓宋相的人彈劾過,銀錢方面還是需要謹慎行事?!?/br> “不必,萬事有我擋著,告訴兵部不必顧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