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節
果然方婆子聽了這個,一邊心里喜歡人家讀書人的身份,另外又厭惡他家的麻煩。想了想:“這個實在是差太遠了一些?!?/br> 之后王婆子又說了一個,這一回一樣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那些不好的地方讓人皺眉——這就是王婆子的心計,先把最好的那個說出來,等到把其他的都聽了,再看第一個,就會覺得第一個格外好! 方婆子初初點中了楊老四,只不過這話還不能完全拍板,她得和趙嘉說一聲才是——王婆子就沒有留下了,畢竟以前從來沒有提這件事,今天貿然提這件事,誰也說不準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若是趙嘉一個氣急,最后招呼到她身上,那就十分尷尬了。 王婆子告辭之后方婆子就去了趙嘉屋子里,趙家這時候正在做一雙鞋面子。見王氏來了,便起身讓座。方婆子笑著擺擺手,就在她身旁坐下了,然后吩咐月娥和雪梅兩個:“外婆和你們娘有些話要說,你們去外頭玩兒吧?!?/br> 月娥和雪梅互相看了一樣,很快出了東廂房,把門給合上了。 等到感覺兩個孩子不在門口了,方婆子這才與趙嘉道:“今日你王嬸過來了,帶了一個消息,我想著你該考慮考慮?!?/br> 方婆子說的吞吞吐吐,這種事事到臨頭總是很難開口的。趙嘉并不知道方婆子要說什么,但是感覺還是有一些用的,她母親都這樣表現了,那一定是一件很為難的事情。 “你王嬸她說,她知道幾個好人家——你如今的年紀還不算太大,難道真打算守一輩子寡?這幾個人家確實都沒得說的,你要是真去了這些人家,以后日子也能過起來?!彪m然有一些前言不搭后語,方婆子也算是把意思說出來了。 只不過趙嘉聽在耳朵里,首先想到的就是當初在山東的時候,丈夫家的人要把自己賣到山里做媳婦。人都說嫁人是女人的第二回投胎,那么有歡歡喜喜去的,當然也就有害怕而裹足不前的。 因為害怕,也是因為以前的一些經歷。趙嘉第一反應就是生氣,就是拒絕。趙嘉‘霍’地一下就站了起來,眼睛通紅,似乎眼淚就要往下淌。帶著哭腔道:“娘又不是不知道我是如何來揚州的,中間擔驚受怕,經了那么多的苦,要是一個不小心只怕就死在路上了!圖什么,不就是圖家里親人不會把我和月娥雪梅她們賣了么!只不過我沒想到,這才住了多少日子,家里人就嫌棄我了,急趕趕的就要把我嫁出門?!?/br> 狠狠地一擦眼淚,眼角都擦紅了:“娘可算了吧,我也知道是誰看我不順眼。罷了罷了,寄人籬下就該知道是這種情形了,又有什么可說的——如果是這樣,我還不如現在就搬出去呢!想來我有手有腳,也不至于餓死!” 說著就要開柜子收拾東西。若是王氏在這里,她倒是敢讓趙嘉收拾。這些日子她已經看透了趙嘉的為人,算不得什么大jian大惡,但是喜歡占便宜,好吃懶做等是實實在在的。她確實有手有腳,但是有手有腳能夠做什么?男人還能去做苦力,女人能撈到什么活計。想趙嘉這種沒甚手藝的,只能去給人做粗實老媽子。 錢少事多,而且還被人看不起!她就不信,在自家過慣了舒服日子的趙嘉能受那苦,說不定沒幾天就要回來了——而且講不好,這收拾東西也是逢場作戲。 但是方婆子不是王氏啊,見女兒收拾東西她就急了,連忙攔下她道:“我的兒,你這是做什么?何嘗是要趕你走!是確確實實為你著想呢,你還年輕,守寡又是何必。你看娘年輕時候不也是一樣,后來又嫁人了。將心比心,我如何能眼睜睜看你做寡婦?” 這話算是有一點觸動,讓趙嘉從完全沒有理智中脫出來。她這時候能想一些事情了,確實別人會害她,她親娘卻不會?,F在她親娘來讓她嫁人,是真的覺得讓她嫁人是件好事。 只不過趙嘉哪里會相信這件事,她在鄉下地方呆久了。想到寡婦再嫁就只能想到那些賊眉鼠眼、家無隔夜糧、孩子一大堆的人家,要是讓她嫁去那種人家過苦日子,她寧愿現在這樣! “娘,您是運道好才這樣的。多少人再嫁就毀了!”趙嘉不愿意聽解釋,只冷冷道:“您給一個準話吧,您要是和我說嫁人的事情,我現在就走。您要是不說了,我就當這件事沒發生過,依舊照常過日子?!?/br> 方婆子能說什么,這種情況下她也只能嘆息一聲:“今日就算了,這件事你心里好好想想。你現在只不過是沒想過這件事,心里害怕罷了。等你想明白了,我再和你說一說?!?/br> 趙嘉卻不覺得這有什么好說的,不過方婆子既然暫時退了一步,她也不會這個時候頂牛。只不過晚上睡覺的時候她不免想這件事,嫁人?她本以為再也和自己沒關系的事情,今天卻又有人提起了。 她是真的不想嫁人嗎?她倒是想要回答‘是’,但是怎么也答不出口。說到底她除了當年私奔和去年從魯地跑到揚州這兩件事外,她這輩子并不算性格剛強,她其實一直都很依賴過去的丈夫。 現在和她說可以換一個丈夫依靠——曾月娥曾雪梅她們的爹也死了幾年了,感情還有,但要說一直心心念念,那顯然是不存在的。 換一個丈夫倚靠?她竟然覺得不錯。如果那是個好人家的話,當然是嫁人更好。在現在的趙家,作為出嫁女的她,帶著兩個孩子回來住,這完全就是寄人籬下。雖然趙家人的態度還算不錯,但是無法像自家一樣隨心所欲也是肯定的。 所以,到底她是嫁還是不嫁?關于這件事,她確實要好好想一想了,這可是事關她后半輩子的大事啊。 第114章 之后的好些日子趙嘉都沒有好臉色, 只不過王氏并不慣著她, 該怎么樣就怎么樣。倒是方婆子頗覺得有些對不住女兒,所以處處陪著一些小心——偏偏趙嘉最想要的也就是王氏的賠小心而已。 這種奇怪的氛圍當中, 日子不緊不慢地過。一轉眼就到了趙蕙蕙出嫁的日子,這一日和上一次趙蓉蓉出嫁非常仿佛,趙鶯鶯她們早早起來, 作為女方的近親, 各處都要搭把手。 趙鶯鶯趙芹芹連帶著曾月娥曾雪梅都到了趙家小院這邊, 雖說曾月娥曾雪梅跟隨趙嘉來過趙家小院,但是她們并沒有進過二房的內房,現在總算看到了。不過看過之后就是大失所望, 這簡直比她們在鄉下住的房子還要不如。 曾月娥曾雪梅的父親算是比較能干的,所以房子在村子里也算不錯, 是磚墻茅草屋頂的。這邊二房的屋子雖然是磚墻瓦頂,但是墻面剝落,瓦片也十分凌亂,站在室內就知道下雨天一定漏雨。 再看房屋大小,那就更不用說了。農村大院比起城里屋子最大的好處就是闊朗,鄉村的一間房常常能頂城里的兩間呢!趙蕙蕙這間房子就十分小了——是從一間房里隔出來的一半,也是她家唯一的一間客房。 趙蕙蕙今天也是穿的紅嫁衣,有梳頭娘來梳頭化妝。等到臉上紅紅白白之后,趙鶯鶯是認不出趙蕙蕙來了的。趙萱萱趙苓苓也在,對趙鶯鶯微微點頭,然后過來說話——這不是她有多喜歡趙鶯鶯趙芹芹, 只不過這時候不來和趙鶯鶯趙芹芹說話,到時候二房其他女孩子,像是趙芳芳趙芬芬她們就會糾纏她們,她們實在是不愿意搭理。 “來的倒是挺早?!壁w萱萱沒好氣道。 “應該的?!壁w鶯鶯倒是風輕云淡。 可不是應該的!姐妹成親,這些堂姐妹本來就開手腳快一些,拖拖拉拉人家還以為姐妹關系不睦呢——雖然確實關系不大好就是了。 趙鶯鶯四下掃了一眼,趙蕙蕙倒也有四五抬嫁妝,只不過看杠箱的樣子,放的應該是杯盤碗碟菜壇子之類的尋常日用品,就連棉被都沒有見到,可見寒酸,大概也就是比那些空一個人進門的好一些了。 趙鶯鶯以前就知道二伯母孫氏是個對女兒嚴苛的,二伯父趙福則是一個心冷的。但是真到了大堂姐趙蕙蕙出嫁這一日,才看的這樣分明。趙鶯鶯可是直到這兩個人收到了大筆的聘禮,不然怎肯把一個黃花大閨女嫁給一個鰥夫? 其中只要抽出一點點來,置辦一份稍微過得去的嫁妝就夠了,至少面子上圓的過去。如今這個樣子,又騙得了誰?到時候大堂姐進門了恐怕夫家都沒有好臉色,只當她是被爹娘賣進來了。 趙萱萱生活在趙家小院,早就知道這件事了——這一次她才真的知道,感覺都是對比出來了。當初她看趙蓉蓉出嫁心里不舒服,只因為趙蓉蓉的嫁妝和夫家都是她所不能及的,所以格外痛苦?,F在的話,角色剛好反過來了,見到趙蕙蕙嫁的這樣不體面,她忽然又覺得自己也算是很不錯了。 想到這里,她心情頗好地與趙鶯鶯分享消息:“如今我那二嬸算是嘗到了養女兒的好處了——她要是養了五六個兒子,這時候只怕發愁的想上吊的心思都會有!一個個地討媳婦進來,幾乎是不可能的。養女兒就不同了,蕙堂姐名聲不好,年紀又大了都能有個好價錢,更不要說后頭的了?!?/br> 富貴人家才是嫁女兒,女兒陪嫁的嫁資遠遠超出聘禮。一般人家則是嫁妝和聘禮持平,稍高一些稍低一些也是有的,但是都不離譜就是了。最低一層的就是賣女兒了,不顧女兒死活的話,可以大大的賺上一筆呢! 按照趙家大房和二房這邊的情況,應該是屬于中等人家,所以一般都是多少聘禮來的就多少嫁妝去。貿然做出不符合自己階層的事情,那是會被嘲笑的——這個中間階層如果陪送大量的嫁妝,一定會被人說成是打腫臉充胖子、敗家子。但是像這樣嫁女,也免不了被譏諷為賣女兒,發女兒財。 不過想來孫氏和趙福都不在意這些了。 趙萱萱也算是站著說話不嫌腰疼,悠哉游哉道:“仔細算算,趙芬芬趙芳芳兩個今年也十五歲了,現在開始說親,明年十六歲出嫁稍早了一些,但也算正常。一嫁嫁兩個,兩份的聘禮二嬸該收的手軟了?!?/br> 趙萱萱吹了吹指甲,然后道:“趙芬芬趙芳芳之后再過兩年,趙蓮蓮那丫頭也就差不多,趙芊芊則是比趙蓮蓮小兩歲——咱們二嬸可以兩年一次收成了!五個丫頭累積下來可不是一筆小錢,到時候趙蘊那小子是不用發愁了。那小子就算是個傻子,也能買到一個媳婦?!?/br> 好名聲是有用的,孫氏和趙福以往并不在乎自己的名聲,認為這東西哪有實實在在的利益來的重要。但是現實是,名聲確實有用,不然世上也不會有那么多人半輩子只為一個名聲奔波了。 現在孫氏和趙福的名聲原來越壞,以后誰家的姑娘敢嫁呢?說不得得像他們今日賣女兒一樣買個媳婦了。趙萱萱這樣說,也是隱晦地點明這一點。 趙鶯鶯則是嘆氣一聲,不愿意說這種事——她是多經歷了一輩子的人,怎么可能情緒像小孩子一樣。所以她當時厭惡二房,也不喜歡二房家的女孩子,但這時卻也會為女孩子的這種悲劇心痛。從今天起,趙蕙蕙就被賣給她夫家了,人家出大價錢來的媳婦可和一般的不同,隨便怎么如牛馬一樣對待,娘家都不可以上門尋釁滋事。 你上門當然也可以,畢竟律例上面沒說不可以。但這更像是人們心照不宣的一種潛規則,要是誰違反了,在這個圈子里名聲就徹底沒有了——話又說回來,孫氏和趙福但凡想要底下的女兒們還能‘賣’個好價錢,也不可能為趙蕙蕙出頭。 趙鶯鶯沒在二房這邊吃什么東西,感覺吃什么都覺得心里膈應地慌。最終也就是喝了一點茶,吃了兩塊點心就算了。等到送親完畢,她偷空回家了一趟,讓李mama匆匆忙忙給下了一碗雞蛋掛面,這才到了趙蕙蕙夫家,粧粉巷徐家。 趙鶯鶯找到姐妹一堆,坐過去。這里不僅有趙家的jiejiemeimei,還有徐家親戚中的女孩子。經人介紹,趙鶯鶯還認識了新郎官的小妹,和她一個年紀的徐家小妹。她看上去倒是溫溫柔柔,有些羞怯。 徐家這邊的宴席也沒有什么好說的,唯一讓趙家人虛驚一場的就是徐家老爺子和徐家老婆子對于趙蕙蕙的嫁妝非常不滿意。雖然早就知道這個媳婦陪不來什么東西,但也不能拿些破爛來啊,面子可算是丟光了。 到底后來為了酒席場面的體面沒有發作出來,只不過新郎官的一句話讓趙鶯鶯這個在場的人聽到了都心里發涼。 “今天可別發作,等到進門了再說——花了銀子的,總不能讓銀子白花吧?我那岳父岳母的名聲你們是知道的,搞不好到時候要不回來銀子,咱們家人財兩失?!?/br> 這就是徐家人對于今天新娘子的態度了,趙鶯鶯簡直不敢想,日后他們會怎么對待趙蕙蕙。趙鶯鶯深吸一口氣,她終于明白一件事了,孫氏和趙福不是什么好東西,那另一邊的徐家也不是什么軟面團。 買人家女兒的人家其實并不比賣自家女兒的人家來的好。 回到家的時候她都心里不舒暢,等到第二日的時候干脆帶上已經完工的‘一路榮華’和‘路路清廉’出門到繡莊那邊。比之前約定的日子早了半個月,不過早交掉也是少了一樁事。 掌柜的見是趙鶯鶯過來了,立刻迎上來:“鶯姐兒來的正好,有件事求你呢!” 趙鶯鶯把‘一路榮華’和‘路路清廉’奉上,道:“這兩幅小屏風已經完了,你替我交貨給那舉人家吧——掌柜的何必說一個求字?要說我,唯有一首繡活還算拿得出手,但是掌柜的是什么人?底下繡娘無數,其中也有拔尖的,做什么還用求到我一個外人身上?” 這間彩秀坊也算是十分有名氣的大繡莊了,在江南各地,甚至京城里都有分店。而揚州這樣重要的城市,好繡娘必定不老少。這時候掌柜的說來求她,她是怎么也不信的。 掌柜的卻為趙鶯鶯的想法哭笑不得,沒錯彩秀坊在揚州也有不少的好繡娘。但是好繡娘又不是大白菜,需得用心培育,再加上天資出眾才能有一個。實際上各家繡莊應該是中等繡娘從不缺少,好繡娘卻是永遠都缺的。 因為她們人少,而且很多工作是別人無法替代的。 大概是今年太后娘娘過大壽,無論是皇親國戚,還是文武勛貴,這時候都已經在置辦禮物了。其中關于江南的繡品當然也有,只不過這些人,有的腦子不清楚,今年冬月的千秋節,這時候才派人來下訂單,是想難為死繡莊嗎? 這種急趕工,那就只能讓幾個繡娘趕一幅繡圖了。這樣一來,本來就捉襟見肘的繡娘就更加不夠了。昨日還在發愁,盤算著可以聯系哪一些身契不屬于繡莊的繡娘,首先想到的就是趙鶯鶯。 繡莊的主力繡娘都是自己培養的,因為這種方法能盡可能壓低成本——身契在繡莊這里,繡莊理論上來說可以隨便用她們。不過刺繡確實是一項精密的手藝,如果繡娘過的很不好,狀態很差的話,繡品也不會很好。所以對于水平很高的繡娘,繡莊還是講究一些‘人情味’的,至少能保證日后放出身契,以及給出一些錢保證晚年生活。 這種繡莊擁有身契的繡娘,因為刺繡太多的關系往往身體疾病多,眼睛壞的快,所以總想找到一份保障。要是繡莊在這些事情上太過于嚴苛,她們有的是辦法讓繡莊有苦說不出。這就是最典型的,你不讓我活,那我自然不能讓你好過。 除了這種繡娘之外,就是包身繡娘,把這個繡娘的幾年時間包下來。好的繡娘一年能有幾百兩銀子呢!不過這么高的價錢是要收回本錢的,所以繡莊對于這種包身繡娘用的比自家的繡娘還要狠——反正用過這幾年就算了,誰管以后會不會一滿身的病痛。 以及,像趙鶯鶯這種一樣,完全自由的繡娘。這種數量很少,如果不是手藝高的驚人,他們一般也不會選擇拉攏這種繡娘。至于說趙鶯鶯,她現在的繡藝也不能說絕代無雙,至少彩秀坊自家在揚州的繡娘找一找,也能尋摸出差不多的來。 只不過,一則,比起趙鶯鶯,自家培養的繡娘就顯得匠氣十足了。另一個則是趙鶯鶯是什么年紀,那些繡娘是什么年紀?今年趙鶯鶯都才十三歲,好多繡娘在這個年紀還在做最簡單最基礎的工作呢! 在眼睛昏花、手指不靈便之前,繡藝都是會上漲的。掌柜的不敢想象,若是在繡娘二十歲到三十歲的黃金年紀,趙鶯鶯的繡圖該是何等巧奪天工。 掌柜的嘆了一口氣:“鶯姐兒別笑話我,如今我是求爺爺告奶奶,焦頭爛額了。如果不是你今日來找我,我今日也是要去找你的?!?/br> 趙鶯鶯這下是真的稀奇了:“到底是什么事兒,還要您這般?” 于是掌柜的給趙鶯鶯說了今年十一月太后娘娘過整數千秋節的事情,現在的江南,到處都是各府的采買訂購繡品。普通的繡品還好說,多得是人做。只不過那些精品級別的繡品就麻煩了,幾乎所有的繡莊訂單都滿了。 這對于繡莊來說是多大的打擊??!這么白花花的銀子放在眼前都不能賺! 趙鶯鶯怔了怔,這才想起來,是了,今年確實是太后娘娘過六十歲的大壽。大概是離開那個地方太久了,以至于很多事情越來越淡忘。如果沒有什么外力提醒她,她幾乎都要不記得自己的那段歲月了。 “鶯姐兒,你怎么了?”掌柜的看趙鶯鶯發呆,還有些擔心她。 趙鶯鶯回過神來,笑著道:“沒什么,只是想到這件事還挺好,至少今年的繡莊都能賺到不少,我們這些繡娘也能分潤一二了?!?/br> 繡娘分潤一二?這當然是可以的,只不過僅限于最好的那種繡娘。要給太后送禮的人家都不會簡單,他們眼光也高,一般的貨色如何糊弄的住人。 趙鶯鶯對這種給錢干脆來錢多的訂單當然十分歡迎,于是就和掌柜的商量道:“這種訂單我當然愿意接,只不過我只有一個人,一年不到要完成一幅繡圖的話,那就繡不了太過于復雜的?!?/br> 這里的復雜是指的構圖復雜刺繡繁瑣,這種類似于花花里面的工筆畫,那真是費時費力。另外有一種寫意畫,構圖就簡單得多了,需要的時間也不太長——當然了,也不能從這一點上就說寫意的技法不如工筆。 掌柜的等的就是這句話,平常也就算了,最近幾天他真是怕趙鶯鶯被別的繡莊挖走。畢竟現在哪家繡莊的訂單都多的做不完了,招兵買馬正是時機。 “上一幅《妙法蓮華經》我就看出來了,鶯姐兒你是長于繡佛像的吧?”看到趙鶯鶯點頭后,掌柜的才接著道:“我上回就看出來了,這個倒是好,至少繡出來就不愁發賣了。如今太后娘娘也是信佛的,所以好多訂單都是繡佛像?!?/br> 安娜在那些訂單里面挑挑揀揀,最后選了一幅觀音大士坐蓮花臺圖。這種繡圖她上輩子不知道繡了多少,差別只在于每幅圖的繁簡而已,可以說閉著眼睛都能繡?,F在是要早早趕工完成,所以做生不如做熟。 商定好價錢,簽訂好文契,趙鶯鶯又為這幅觀音大士坐蓮花臺圖添置了一些絲線。至于說用來刺繡的尺頭,她家里并不缺少,那也就算了。 回到家里的時候家里頗為熱鬧,趙鶯鶯認得此時坐在堂屋里的那個婦女,她就是上次自家買下杏兒時的牙婆??匆娛勤w鶯鶯回來了,她倒是反應比王氏還快,笑著道:“貴府的二小姐回來了,要我說,還是讓二小姐挑一挑,丫頭什么的,還是要合眼緣才好?!?/br> 趙鶯鶯聽到這話還有什么不明白的,這就是很久之前王婆子和王氏商量過的,要給自己早早添上的小丫頭。她對于這種事情并沒有興趣,于是只維持著禮貌的笑容,道:“娘,這件事您來決定就好了?!?/br> 王氏以為趙鶯鶯只是不會挑人而已,于是讓牙婆教她看一些粗淺的。至于說真正精深的,那是不能教給外人的。所謂相人術,那是人家賴以吃飯的本事之一,怎么能隨便教人。 不過她們可不知道,趙鶯鶯看人的本事可不錯,至少足夠她成為一個不錯的牙婆了——她在宮里當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姑姑,所謂姑姑常常要負責教導小宮女,管理她們的言行。這個位置呆久了,對于看人也就有了自己的一套。有的時候短短的相處就可以知道一個小姑娘將來會不會有出息! 趙鶯鶯聽那人伢子說了兩句就不大想聽了,扭頭看向她帶來的五個女孩子。這些女孩子的年紀都在十歲左右,也就說基本能自己照顧自己,并且做一些輕松的活計。但是年紀又比趙鶯鶯小了個兩三歲,在王氏看來,最適合給趙鶯鶯將來當陪嫁丫鬟。 這些女孩子顯然都已經明白自己的命運了,就像當年走進皇宮的自己的一樣。 大概是因為現在決定權力移交到了趙鶯鶯的手上,所以每個人看到趙鶯鶯的時候都是想要討好她的,這一點倒是十分明顯。 趙鶯鶯想起了剛剛進皇宮里,被主管太監和mama挑選的樣子。當時很多小伙伴也是這樣,表情謙卑而討好。趙鶯鶯嘴唇掀動,最終還是什么都么有說出來,只是道:“娘,我累了,我先回去休息了?!?/br> 趙鶯鶯的這個行為確實很失禮,不過牙婆并沒有放在心上。做牙婆這個行當的,只要你有錢就夠她們笑臉相迎。若是你沒有錢,那你就是態度再小心,兢兢業業地維持關系,人家也不會有有一個好臉色。 趙鶯鶯回了房間,沒事做,干脆取出了一疊白紙,兩支炭筆,開始作畫起來了。只不過趙鶯鶯拿這個并不是為了普通畫畫,而是為了畫花樣子——觀音大士坐蓮花臺算是刺繡里面常常用到的圖樣,但是高手刺繡的話,每個人還是有一些不同的。 粗略畫了一個彩圖,勾勒了一番,正用心的時候,有人敲門。趙鶯鶯打開門來,原來不知道什么時候,牙婆已經人走了,而趙家這邊買的人也是手腳迅速,迅速地把買丫頭這件事給辦完了。 王氏身邊帶著一個十歲左右的小姑娘,王氏指著這個小姑娘道:“這就是家里給你買的丫頭了,順著前頭杏兒的名字,她就叫做桃兒——如今她就跟在李mama身邊當差,等到你獨當一面了,她也差不多出息了,到時候就跟著你出門?!?/br> 趙鶯鶯不知道王氏是如何選人的,不過她看桃兒也挺有好感的。這個小姑娘穿著一件陳舊而整潔的小棉襖,看上去十分干凈利落。同樣是花十二兩銀子,最終王氏從好幾個人里面選了這個看起來并不十分搶眼的小丫頭,不是沒有理由的。 “二小姐,我會做一些點心,以后做給家里吃?!?/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