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節
第115章 桃兒是個勤快又有眼色的小姑娘, 自從來到趙家之后她就跟著李mama做事, 跑前跑后,從來沒有躲懶的時候。李mama憐惜她年紀小, 經常各種照顧她。她也十分曉得好歹,一旦有機會就會回報李mama。 而且她很聰明,明明知道自己將來會專門做趙鶯鶯的丫頭。但是王氏既然安排她現在是給一家人做事, 那么她就會按照這個安排來, 給每個人做事都盡心盡力, 而不是對著趙鶯鶯格外特殊。 但是不是說她就不懂得討好趙鶯鶯了,一旦是趙鶯鶯這邊的事情,比起別人那里的中規中矩, 她總是多了一份貼心。 就連王婆子見了一兩回都贊道:“這個丫頭好,心思不錯懂得感恩。一個丫頭有這種心思, 即使笨一點也值得用了,但是你家這個桃兒卻不笨,十分有眼色呢!侄媳婦越來越會挑人了?!?/br> 這話里有些恭維的意思,但是恭維這種東西也不能無根而來,至少桃兒是真的不錯,王婆子才會贊她。不然贊什么不好,非要贊一個丫頭呢?先不說這也不會真的讓王氏格外受用——就是能,王婆子也用不著如此討好王氏吧。 “二小姐,你讓買來的顏料?!碧覂汗ЧЬ淳吹匕褞咨伭戏旁谮w鶯鶯的桌上。 現在桃兒的年紀還不夠大,很多事情做不了,大都是跟著李mama做一些輕省活計, 然后偶爾給跑跑腿。這一次就是趙鶯鶯有兩色顏料用光了,讓她出門買菜的時候順帶捎帶回來。 趙鶯鶯此時桌上鋪著一張畫紙,這不是什么別的,而是一幅觀音大士坐蓮花臺的畫圖,也是她的花樣子。這種重要的繡活兒,她還是喜歡先打個底。 此時的觀音像已經快完成了,桃兒看了一眼,低聲贊道:“二小姐畫的可真好,我在家時候奶奶也信佛,家里頭就供著觀音娘娘的像,那可比二小姐畫的差遠了?!?/br> 趙鶯鶯笑著道:“哪里好了,隨便畫幾筆,和外頭幾錢銀子一幅的也差不多?!?/br> 觀音像還有更便宜的,有些只要幾文錢就能請到一幅。但是那種觀音像,就是寥寥幾筆,畫在黃紙上罷了。若是想畫成趙鶯鶯這樣,光是顏料就很花錢了,更不要說畫者的心力,所以幾錢銀子就是一個底價。也是趙鶯鶯在謙虛,她雖然比不得那些以此為生的大家,但是比一些半吊子可要強!自然不只是一個底價而已。 “我奶的觀音像,還有其他相親家請的,都...都死板的很,二小姐這個慈眉善目呢?!碧覂嚎刹欢卯嫯?,所以她也就按照自己的所思所想來說而已。 趙鶯鶯卻笑了起來:“慈眉善目?觀音像不都是慈眉善目的?算了,你先去幫李mama做事吧?!?/br> 趙鶯鶯雖然駁了桃兒的話,但是看上去一點都不生氣,所以桃兒松了一口氣,應了一聲就去找李mama了。留下趙鶯鶯一個人在屋子里——慈眉善目?確實是的,觀音當然要慈眉善目,只不過能把觀音的慈眉善目體現地恰到好處,而不是虛浮在表面,那就是本事了。 趙鶯鶯就能做到這一點,這甚至不只是技藝的關系,這是對于這種大慈悲的理解。上輩zigong廷里的繡工給太后呈上去的佛像、觀音像都被太后駁回了,原因不過是太后一句斷言。 “這些人技藝倒是一等一的,只不過心里沒有佛祖菩薩,所以東西出來一點也不‘真’?!?/br> 當時的趙鶯鶯剛進宮兩三年,繡活在整個長春宮已經很出類拔萃了,卻還沒有到達頂尖的地步。太后不滿意繡工進獻的,自然就責令宮里的宮女子自己來做。趙鶯鶯沒有多想,隨大流和幾個繡藝好的宮女子一樣,繡了一幅觀音小像就呈上去了。 當時她又不是長春宮最頂尖的,而且之前宮里的繡工都不成。所謂天塌下來了有高個子頂著,她倒是沒心沒肺地不著急??墒蔷褪沁@種沒心沒肺之下,她的觀音小像成了太后唯一一個留下的。 “雖然繡藝還有些不足,不過好歹這是個心里純善的,沒得其他人——連佛像觀音像都繡的一股子逼仄之氣?!?/br> 太后娘娘在這世上心眼最多的地方摸爬滾打了一輩子,看人那是極準的。哪怕在別人看來,這些繡活都差不多,偏她能從各種精美的繡圖里看出什么逼仄之氣——說真的,就連被她贊過了的趙鶯鶯其實也沒有明白自己有哪里不同。 不過從此之后趙鶯鶯就算是入了太后的眼了,太后讓繡藝特別好的繡工專門教她。后來她花了三年功夫繡成一幅觀音像,如何巧奪天工且不提,難得的是觀音像眉宇之間那種慈悲、純善,叫人一看便誠心禱愿。 這幅觀音像自此之后就一直被掛在長春宮,直到太后駕崩,趙鶯鶯被賜死,依舊掛在長春宮的小佛堂里。 趙鶯鶯在繡觀音像的時候是有自己的心得的——倒不是說她是一個慈悲為懷十全十美的完人,能體悟到觀音那種大慈悲,所以能繡出那種繡像。說到底,只不過她一向是一個所求不多,且隨遇而安的人,即使在皇宮里也沒有想著上位之類的事情。所以她的繡圖才能比別人更接近觀音的樣子,所以太后娘娘才會一眼看中了她。 現在的她繡觀音像當然是手到擒來,只不過為了謹慎,她還是要畫一幅圖確定種種布局而已。 就在趙鶯鶯‘觀音大士坐蓮花臺’這幅繡圖開針的時候,家里的氣氛也不同尋常起來。一開始她專心于并不知道什么,只不過后來氣氛實在是太過于怪異,對于敏銳的趙鶯鶯來說,這就像是夜里的燈火一樣扎眼。 不了解自己錯過了什么不要緊,這個家里又不是只有她一個人。這種事情她只要抓住趙芹芹就好了,趙芹芹還是像她小時候一樣,什么事都要去聽一聽,活似一個包打聽。 趙鶯鶯問她的時候,她還驚訝來著:“二姐,你怎么會連這個也不知道?前幾日小姑還和娘吵架了呢!就在院子里,這個家里誰不知道?” 著這趙芹芹把事情前后說了一遍,趙鶯鶯這才知道竟是家里打算把趙嘉嫁出去。說實在的,走到這一步是趙鶯鶯沒有想過的,但是真走到這一步她又不覺得奇怪了。本來養個出嫁的meimei一輩子就已經很少見了,要是這meimei一家還不省心,想要把人嫁出去應該是最好的辦法了。 至少對于沒辦法把人趕出去的王氏來說,這就是最好的辦法。而且說不準還是兩邊都好的好事,畢竟趙家雖然還不錯,但是寄住在兄長家里,總是有一些讓人介懷的地方的。 當日方婆子勸說趙嘉不成,但是這件事不是到此為止了。無論是方婆子王氏,還是趙嘉,其實都有一點心照不宣,沒有把這話說死。方婆子和王氏不用多說,而趙嘉么,則是她的確在猶豫。她想的是萬一,萬一真有好人家呢?她也是拿不定主意到底要不要嫁的。 識破了她這心思的王氏和方婆子也就不在逼她了,就這樣兩邊僵持著。平日里多說周圍哪戶人家的女兒再嫁,如今過得和和美美。偶爾還請王婆子到家里來說,最近有哪些人要做媒。 這里面不止有那種再嫁之身的婦人,更多的是普通的姑娘。王氏讓王婆子多說這些事情的目的不過是勾動趙嘉嫁人的心思——若是她認定不再嫁人這是沒有用的,但她分明不是這樣想,所以多多少少能引動她。 趙嘉頗有一些猶豫地坐在桌旁,清閑到沒事情做也有一個壞處。如今她腦子里全都是亂七八糟的思緒,沒事做的話只會更加胡思亂想。正在她心亂如麻的時候,有人敲門,打開門一看,原來是王婆子。 王婆子是家里的???,不過卻不是趙嘉的???,所以趙嘉見她專門來找自己,還挺驚訝的。如果是以前,有這種事她會很高興。但是現在的話,她只要想一想就知道王婆子是為什么來找她了。這樣的話,心情就很難形容了,高興當然沒有,生氣也不至于,就像之前一樣,拿不定主意啊。 王婆子也沒有隱瞞自己的來意,笑呵呵坐下之后就道:“侄女兒見我來其實也該知道為什么,也就是你娘你嫂子托我而已。大概是有時候至親之人說話反而不容易聽進去,所以才讓我這個外人來吧?!?/br> 如果是王氏來說這些事情,就算趙嘉現在的心情是左右徘徊的,恐怕也要做出被惹怒的樣子,趕人走。但是換成是王婆子就不同了,趙嘉甚至勉強笑了笑:“這些事讓王嬸您知道了,真是不好意思?!?/br> 王婆子倒是非常坦然——她也不可能不坦然。她這輩子經過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哪能因為這點小場面就翻船。別說趙嘉現在本身就模棱兩可,就是趙嘉真打算做個貞潔烈女,一輩子為丈夫守節,恐怕王婆子都能面不改色地勸她嫁人。 成不成是一回事,能不能夠理所當然地談論這件事,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不同于方婆子和王氏,因為小小的心虛,在這件事上多少有一些不自然,王婆子可是相當有底氣! 王婆子語重心長地對趙嘉道:“侄女兒,我雖是你娘和你三嫂子請來的,但是我說的話到底實不實在,你是應該聽的出來的。你不要去想這件事里你娘和你嫂子是不是看不得你在家了,只去想對自己有沒有好處就是了?!?/br> 王婆子與趙嘉分析道:“這世上不怕別人是怎么想的,只應該想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說到底還是實實在在的好處最扎實。你硬挺著一口氣只怕也有和你娘你嫂子斗氣的意思,但是要我來說,這又是何必呢?你要么就應該打算著守節,言辭拒絕這件事,讓你娘你嫂子斷了這念頭。實在來說,你嫂子這人不壞,你要是真不樂意,她也不能把你趕出門,這種事她是做不出來的?!?/br> 王婆子說王氏好話,趙嘉聽了卻沒有反駁,因為她知道這是真的。王氏固然不喜歡她,固然也煩她們母女住在趙家,但是她并不是一個刻薄的壞人,把人趕出家門的事情,她做不出來。 見趙嘉沉默不語,王婆子更加有底氣了,和緩了聲音道:“你要是想要嫁人,那就該好好說話,手腳也快一些。你如今的年紀還不算太大,就是生孩子也使得。這時候嫁人便于選一個好人家,以后的行情可就和現在大有不同了。再者說,這嫁人也不是一句話的事情,得一個一個人看過來。這件事可不能馬虎,你說呢?” 趙嘉心亂如麻之下隨意點頭,等到送走了王婆子,這才發現自己竟然點頭了,只不過時候想來,竟然也不甚后悔。 王婆子這邊辭了趙嘉,又來到王氏和方婆子這邊。嘴角一抹微微的笑意:“老jiejie和侄媳婦就放心吧,侄女兒啊其實心里也是有嫁人的意思,只不過一開始是沒有想過這件事,后來又覺得害怕而已。我如今一說,十分意思已經有了六七分了。接下來侄媳婦和老jiejie也別逼她,老jiejie要是勸,也得和緩著勸,這樣幾次下來。等到下次我把幾個好的人家送過來的時候,侄女兒也就半推半就應下了?!?/br> 王氏和方婆子總算了卻了一樁心事,千恩萬謝地送了方婆子出門。等到第二天吃早飯的時候果然看出了成效,至少最近渾身是刺的趙嘉并沒有無緣無故發脾氣了。婆媳兩個不動聲色地互相看了一眼,曉得這就是一種暗示了。 于是王氏和方婆子也就按照方婆子的意思,并沒有輕舉妄動。特別是王氏,方婆子好歹是趙嘉的親娘,哪怕她也是決定讓趙嘉嫁人的那一個,趙嘉對她也沒有那么大的敵意。 人的心情就是那么奇怪,你要是認為一個人對自己好,和自己親密無間,那么她做什么自己都會覺得是好的。對方對自己格外體貼周到,那當然是好。對方對自己沒有好臉色呢?那恐怕也會被當作是嚴格的一種,反正也是為自己好。 但是看一個人不順眼,覺得對方就是會害自己呢?那也沒的說,對自己好那就是口蜜腹劍,沒安好心,假仁假義。對自己不好,那就是陰陽怪氣,果然不好,準備報復自己。 方婆子差不多屬于前者,王氏就差不多屬于后者。所以這種十分搖擺的時候就算是勸,也只能讓方婆子去。要是讓王氏去,那純粹是幫倒忙,說不定大好局面也會沒有——趙嘉恐怕會想,這個人就是要害我,我就和她對著來就是了。 趙嘉的這種變化是很明顯的,連依舊專心繡花的趙鶯鶯也察覺到了。不過她并不為這件事多驚奇,如今這世道,并沒有前朝鼓勵守節的風氣。再加上民間普通人中間男多女少,娶個媳婦尚且不容易,何況是續弦,所以鰥夫和寡婦湊到一起的多了去了。趙鶯鶯從小在太平巷子長大,這種事情見得多了。 在趙鶯鶯看來,人是會受周圍風氣影響的。如果滿天下的人都崇尚守節,愛當個貞潔烈女,那么本來一個不打算這樣的人恐怕也會隨大流這般。與之相同的,如果大家都沒有守節,過了孝期就再嫁了,一個人就算有心守節,恐怕也會被勾動心思。 更何況,趙鶯鶯看的很清楚,自己這個小姑并不是什么堅定守節的人。 只不過趙鶯鶯,或者說,趙家上下都很坦然的時候,曾月娥曾雪梅卻不太坦然。曾月娥見母親似乎動搖了,就在房里與趙嘉道:“娘,你可別信三舅媽說的那些話,她不就是想把咱們家趕出去么,千萬別趁她的心?!?/br> 以前的時候曾月娥也這樣說過,只不過那時候趙嘉都是滿口應下,并且和她同仇敵愾,說一些王氏的壞話。這一次卻不同了,趙嘉皺了皺眉頭:“你這丫頭,這是你該議論的事情嗎?” 雖然沒有直接說曾月娥說的是錯的,但是話里話外的意思卻和以前完全不同了,曾月娥只能瞠目結舌地看著自己娘親的這種轉變。 趁著趙嘉的這種轉變,略等了幾日之后,方婆子就恢復了和趙嘉每日一起做針線活這個安排。母女倆親密如舊,就好像前些日子兩人之間的那種矛盾并不存在一樣,大概也只有血脈至親才能這般了。 一開始的時候方婆子只不過是說一些誰誰誰家的女兒回家之后再嫁,如今也過得不錯這樣的話。說的多了,趙嘉也會追問一兩句如何不錯。方婆子是為女兒著想,這些事情當然是仔細打聽過的。又不是憑空編造,細節自然格外多,趙嘉雖然沒說什么額,但顯然是有些上心了。 有了這些打底,方婆子總算與趙嘉道:“嘉姐兒,我其實是想留你長長久久的。只不過這世上的女兒家哪有能留的長久的,最好的歸宿還是給找個好人家,你說是不是?我以前也覺得,你在我身邊過日子也算是不錯,至少我和你三哥不會虧待了,后來我才知道,這想的太簡單了。人心實在是太復雜了,你看看你三哥,小時候是最重親情的一個,你也好,你大哥二哥也好,他是怎么對待的?真是毫無保留,沒的說的!” 對于方婆子這些話,趙嘉是點頭的。趙吉從小到大確實是最孝順的那一個,也是對家里兄弟姐妹最好的那一個。當初方婆子選擇分家方式,既可以選大兒子養老,其他兒子成親分出去。也可以選結婚一個分出一個,最后跟著小兒子過。 為什么選后者,不就是圖小兒子孝順,而且對其他兄弟姐妹好?當時她擔憂老二趙福,想著如果跟著老大過日子,老大有了自己的小家,固然不會丟下弟弟不管,但是受媳婦挾制,恐怕就要和如今大不相同了。 而選擇趙吉的話,趙吉成親比趙福要遲,自然要多管這個體弱的哥哥幾年。再加上趙吉有主意的多,必定不會像老大趙貴那樣,一下就被老婆管住——這種心思現在想來的確是有些愧對于老三這個兒子,但是方婆子認為自己也是沒有辦法了。當母親的一般情況下都想一碗水端平,可是總有這樣或那樣的意外。 她認為要是趙福的身體和他兩個兄弟一樣好,她也就不會格外照顧這個孩子了,也就能當一個一碗水端平的好娘親了。只不過現實沒有給她這個機會而已。 一開始的時候趙吉也確實沒的說的,就是娶了王氏,似乎也沒有多大轉變。只是后來他終究不能一直像小時候那樣了——其實現在的方婆子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倒也不是想不通。 那幾年趙吉當著染坊的學徒,日子也難吶!家里過日子全靠王氏。只要他不是一個沒有心肝的人,就應該知道他虧錢王氏。這種情況下他能拿王氏掙的過日子的錢幫忙?沒有那個臉! “只不過他如今也是當父親的人了,再過幾年就要做祖父。我且問你,你覺得是兄弟姊妹重要還是子子孫孫重要?這是沒的說的。你三哥有能力供養你,所以他是不會把你趕出去的,你三嫂都做不出這種事,何況你三哥?!?/br> 方婆子也就對這一點還算欣慰了。 “但是,你三哥還能當幾年的家?等到家里男孩子們都長大,女孩子們都嫁人,你三哥三嫂自然也會逐漸放手。到時候家里就是下一代人的事情了,你覺得到時候你的日子又如何?我替你憂心吶,嘉姐兒!” “說到底,人還是要有一個自己的家!” 第116章 趙嘉答應出嫁了, 這件事從趙嘉點頭的那一刻起, 家里上上下下就立刻知道了。方婆子又是流眼淚又是歡喜,王氏肯定是很高興的, 只不過她嘴上不說而已。而第二批知道這件事的就是王婆子,因為趙家是托付她做媒的。 王氏這邊第二天立刻就登門拜訪,來的時候王婆子正逗著新養的一只畫眉鳥。見王氏來了, 便笑著道:“我看人家有錢人家的太太奶奶都愛養一些活物, 只不過我怕貓, 又嫌狗黏的慌,還是這些小鳥兒好,至少干凈。只不過玩兒了這么幾日, 還是覺得不太懂?!?/br> 王婆子說自己不懂,王氏就更不懂了。只陪笑道:“鶯姐兒也養了活物, 也不是貓狗,而是幾尾紅鯉魚。我反正是不懂這些的,這些閑情逸致要說起來,不是鶯姐兒這種小姑娘,就是您這種有福氣的老太太在玩兒?!?/br> 這是好話,王婆子自然愛聽,擦擦手之后笑道:“你別恭維我,我算什么有福氣——說到鶯姐兒,她養的紅鯉魚我也見過,雖然不是什么名種,但是鶯姐兒會挑, 現在看起來也好看。關鍵是鶯姐兒養的好,那魚看著活泛。至于說我養的這鳥兒,要不是有小丫頭看著,我哪里養的活?!?/br> 兩人寒暄了一會兒,王氏總算說明了來意。依舊是趙嘉的婚事,和之前不同的是,這一次趙嘉自己已經同意了,所以有什么好的人選,王婆子自可以全部送來。王婆子知道了現實恭喜王氏,然后就滿口答應下來。 一邊說話,一邊站起身道:“擇日不如撞日,我今日也沒有旁的事情,干脆這就去你家和你小姑說一聲,算是安一安她的心,定一定她的神,把這件事更進一步?!?/br> 這樣的事情王氏當然更喜歡,于是和王婆子一起回了自家。到家的時候方婆子和趙嘉正在堂屋里說話,因為母女兩個是湊到了一起說的,所以也不知道他們說的什么。見王氏和王婆子來了,兩個人也就分開了。 方婆子笑著起身:“他王嬸來了,快來坐?!?/br> 王婆子特意坐在了趙嘉旁邊的位置,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知道王婆子會是自己媒人的關系,趙嘉如今面對王婆子十分別扭。既不是最開始的時候的討好,又不是之前那種左右為難,而是一種小姑娘一樣的害羞。 可別以為她這個年紀的婦人就不會臉紅,就不會害羞了。人還說老房子著火才燒的熱烈呢,這種事如何說得好。反正自從邁過自己心里那道坎,打算重新嫁人之后,趙嘉就是這個樣子了。 這時候她明明知道王婆子是來給她說婆家的,她自己自然也想知道有些什么人家。但是她這個生過兩個孩子的婦人卻不好說話,只能低頭擰自己的手帕。好在方婆子這個當娘的了解女兒,立刻從旁道:“他王嬸,你這回來家恐怕有些好信兒了吧?” 王婆子笑道:“這是自然的——我們兩家是什么關系,我手上但凡有什么好人家,一定是給嘉姐兒留的。這一回啊就是來給嘉姐兒說的,嘉姐兒,你別害羞,這事兒可關系你的后半輩子?!?/br> 趙嘉依舊沒有說話,但低著的頭很快點了兩下。見她這個樣子,王婆子就開始說這件事,先是把以前給趙家說過的人拿出來說,有自家那個遠房親戚的。也有后來說過的家住南門的楊老四,還有那個念書的秀才。 這些人各有各的好,但也各有各的不好。趙嘉聽住了,這些人可比她想的要好多了!只不過人的貪心就是這樣,一山望著一山高,她期待地看著王婆子,就想她說個十全十美的出來。 只不過她只能失望了,王婆子的確接著說了兩個人。頭一個是甘泉街上賣饅頭的孫跛腳,他年紀不大,今年才三十九,雖沒什么錢,但養活一家人應該不成問題,最重要的是家里只有一個女兒!趙嘉要是嫁過去,生下一個兒子,那個家只怕就是她來當了。 只不過孫跛腳的家境對比楊老四就差了一些,再加上他是跛子——雖然不影響生活,但也是個殘疾啊。 王婆子見趙嘉有些皺眉,便沒有接著往下說了,而是轉而道:“還有一個,家住在小秦淮河那邊,平常的營生是在河上賣一些點心之類。要說家里還算不錯,這人也老實。只不過一點,人家家里有幼年兒女,怕進門的婦女偏愛自己的孩子,所以不讓婦女帶孩子進門?!?/br> 這話一說,先不說趙嘉什么表情了,倒是王氏先板著臉了。說她刻薄也好,反正不是沒有辦法的話,她絕對不想養兩個外甥女——憑什么啊,她又得不到一句好話。心中又有些抱怨王婆子這件事沒做好,這種選擇根本就不應該給趙嘉! 趙嘉平常的表現還是很愛兩個女兒的,但是這種事情怎么說得準?就像當年的方婆子,她難道不愛她在張家的那兩兒一女?當然是愛的,她是個母親吶!只不過她更愛自己罷了,所以她最后能為了嫁到趙家,不管兩個兒女。 不過趙嘉現在的情況還是有一點比當年的方婆子強的,當年的方婆子根本沒有選擇的余地。她能嫁的人家只有趙家而已,而嫁入趙家就必須得不要孩子。但是趙嘉不是這樣的,除了這個人家,她還有好幾個選擇。 如果當年方婆子有得選,或許她也會帶著孩子進其他的人家吧——雖然這種假設從來做不得準。 果然趙嘉稍微想了一下就道:“最后這一個就算了,孩子都是娘的心頭rou,我如何能割舍的下。不過這件事還要好好考慮,正像是王嬸您說的那樣,這事兒實在是太重要了?!?/br> 趙嘉說完,方婆子就道:“孩子她王嬸,這件事還是得拜托您。雖然這些人家都是極好的了,但是您這邊再給尋摸尋摸。嘉姐兒這孩子命苦,這一次再嫁,我實在是想挑個更好的?!?/br> 王婆子其實不是太喜歡方婆子和趙嘉這種‘貪得無厭’,畢竟人要有自知之明的說。連黃花大閨女太挑了也會傳出不好的名聲,讓登門的人望而卻步,何況趙嘉的條件是擺在這里的。 但是她又能理解方婆子和趙嘉,人總是這樣,希望著更好的,這有什么錯?話說她自己也是這樣的人。只不過她自己的想法她更會掩飾,二不會讓人生厭而已。所以她滿口答應,只是笑著勸道:“這些事包在我身上,只不過我也要提醒老jiejie和嘉姐兒一件事,無論是哪一個人選,須得快些定下來,人家也是等著討老婆的,這個不成自然有另一個,難道還一直等著我這邊給做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