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節
那家丁只當她是說些吉利話,便轉憂為喜道:“你這孩子倒是會說話,也罷?!彼秩胄渥永锩嗣?,掏出了十幾枚銅錢:“我看你也是遇上難事了,這些錢給你拿去用吧?!?/br> 阿弦忙推開:“我不要錢?!?/br> 家丁道:“你莫非嫌少?” 阿弦道:“不是,我……我就是來看看……”她抬頭看向大門處,那一堆女眷已經漸漸消失眼前了。阿弦低頭道:“你告訴你們家老夫人,崔……總之他沒死!他一定可以回來的?!?/br> 那家丁呆了呆,阿弦卻轉身,飛快地竟跑了。家丁忽地看到自己手中還舉著銅錢,便叫道:“喂,小兄弟!”阿弦早已經跑的遠了。 且說阿弦離開了崔府,慌不擇路,幾乎迷在巷子里頭。 她想到方才所見,又想起英俊下落不明……雖然沒有她在身邊,但以英俊之能,未必不會順利來到長安…… 若賀蘭敏之說的是真,英俊就是崔玄暐,但如今他并未回到崔府,只能說明他仍然沒有恢復自己的記憶。 阿弦揉了揉額頭,心急如焚,又想了半晌,才想起自己該回府衙看一看陳基,于是判斷了一下方向,轉往府衙的路。 此刻天色黃昏,正行走間,身邊冷風吹過,阿弦心頭一驚,抬頭看時,卻見是從墻上飄落兩道影子。 她本以為是鬼,定睛一瞧,才知道只是來者不善。 望著那兩人手持兵器極快逼近,阿弦想:“長安,竟是這樣的鬼門關嗎?” 驀地,是陳基的回答:“這里是吃人的地方……死了連個名姓也不會留下!” 洛州路上,阿弦道:“這樣的第一次,我不想要?!?/br> 是英俊的回答:“這一關,你必須得過?!?/br> 刀風撲面而來,分明是奪命的招數了。 阿弦回神心想:“是,這一關,我必須得過?!?/br> 退無可退,無須再退。 刀光在眼前交錯,阿弦俯身踏步避讓,手自靴筒中將賀蘭敏之給的那把匕首拔了出來,只聽“嗤嗤”兩聲,眼前兩名殺手的腕底血流如注! 兩人大驚,手竟握不住兵器。 阿弦反握匕首:“我不想殺人。所以別再逼我!” 當前的兩名殺手交換了個眼色,縱身后退,只聽刷刷數聲,又有幾道身影從墻上躍落。 一刻鐘后,在賀蘭敏之趕到的時候,地上已經多了兩具尸首,阿弦渾身沾血,右眼更是被血染過一樣,整個兒變作赤瞳。 敏之見狀,雖然驚心,卻更喜歡,他才閃身落地,那圍著阿弦的幾名殺手便唿哨一聲,急速撤退。 敏之也不追趕,只踱到阿弦身前,伸了伸手,又縮回去,從袖子里掏出一塊帕子遮著手,才在阿弦的手臂上一抬。 他打量地上那兩具死尸,半驚半喜:“小十八你出息了……”忽地“咦”了聲:“這種招法……” 阿弦無法回答。敏之看看尸首,又看阿弦:“這是崔曄教你的?” 一聲崔曄,提醒了阿弦,她將敏之推開:“我要去找阿叔?!?/br> 敏之忙將她拉回來,這次卻握了滿手的血:“天大地大,你去哪里找人?” 阿弦用力想將手肘抽回,敏之的手卻似鐵鉗,阿弦叫道:“你管我?若不是你,我怎么會跟阿叔分開?也不至于現在都不知他的下落了,你把我阿叔弄丟了,你給我找回來!” 敏之怒道:“閉嘴,說了一千次,那不是你阿叔,崔府的門第你方才不是看過了么?你瞧瞧自個兒,一介草民,可高攀得起嗎?” 眼中涌出淚來,阿弦道:“我叫他阿叔,因為他對我真心的好,而不是因為他是什么崔天官,如果他也用門第之見來看我,似你這般口吻對我,我絕不會認他是我阿叔?!?/br> 敏之啞然,繼而道:“呵,世人多都虛偽,我不過是直言了些而已,如果是崔曄,他表面兒跟你虛與委蛇,心里實則鄙薄,你又如何看得出來?” 阿弦道:“我不像是你,從別人的容貌衣著甚至出身來判定人,我知道阿叔也不是你!” 敏之從未遭受如此羞辱,一巴掌揮過去。 這次阿弦已有防備,閃電般舉手擋?。骸澳氵€想打人么?這次你試試看!” 賀蘭敏之詫異,卻仍喝道:“班門弄斧……” 那個“斧”幾乎還未出口,猛地覺著冷風撲面,敏之心驚,仰身后傾,與此同時終于看清阿弦手底仍握著他給的那把匕首,敏之失笑:“好!把我給你的東西用在我身上?” 話音未落,阿弦倒轉匕首,用把手點中敏之側腰大xue——這正是英俊曾教過的殺招,腰眼xue被撞中,輕則人會麻痹,重則即刻無力昏迷。 敏之果然身形一晃,阿弦縱身一躍,順勢撲過來壓下,兩人頓時雙雙跌在地上,阿弦道:“現在又怎么樣?” 跟英俊乍然分開后的惶恐,同陳基相聚又差點死別的驚悸,被李義府刺殺,被敏之軟禁,被長安城這鬼蜮之地震驚……這些種種,都在阿弦的心中累積了一股火,她大喝一聲,舉手向著那張艷麗過甚的臉就要打下。 就在此刻,耳畔聽見“汪汪”數聲。阿弦愣住,拳頭停在半空,只顧轉頭看向聲音傳來的方向。 作者有話要說: 看到有目光如炬的小伙伴指出李義府年齡的問題(贊),在此也一并說說哈,敏之,李義府的年齡(和他們參與的某些特定歷史事件的發生)也會有些許改動哦。 第88章 兩狐貍 盛怒之中, 阿弦聽到隱隱地狗叫聲。 起初還有些不信, 然而那叫聲越來越近,終于, 就在阿弦睜大的雙眼之中,出現那最為熟悉的一道影子。 阿弦大叫一聲, 放開賀蘭敏之跳了起來。 “玄影!”驚喜太甚,阿弦拔腿往那處跑去。 而就在前方的路口上, 那影子仿佛一道黑色的閃電掠了過來,玄影邊跑邊汪汪大叫。 背后賀蘭敏之慢慢坐起身來,他掃了一眼袖子上沾的塵灰,卻來不及理會,又抬頭看去。 就在他眼前,阿弦微微俯身張開雙手, 而玄影用力一躍,跳到她的身上! 它來的太快, 阿弦幾乎被撞倒, 她順勢后退兩步,跌坐地上,卻蠻不在乎地,卻兀自抱著玄影不肯撒手。 歡喜來的太過突然, 阿弦忍不住尖聲大叫。 玄影貼在她的脖子上,伸出舌頭用力舔她的臉,喉嚨里發出低低地嗚鳴聲。 阿弦坐穩身子,捧著玄影的狗頭:“你沒事, 太好了!”又抱著在玄影毛茸茸的頭上蹭了會兒,才又細看。 卻見玄影目光潤亮,毛色水滑,黑緞子一般,不像是流浪困餓過的模樣,但…… 阿弦笑容收住,這才注意到玄影的脖子上戴著一個看著極為名貴的項圈,看著黃澄澄地,上頭仿佛還鑲嵌著珍珠,翡翠等物。 但這震驚不過轉瞬,因為阿弦發現那項圈往上、玄影的脖子上竟似受了傷,只是因為毛色深黑,看著并不明顯。 她驚心之余,猛地坐直了身子細查,果然發現是帶著傷的,卻不像是被人打的,而似是被什么磨破了,幸而不算太重。 阿弦心疼地打量著:“這是怎么留下的?” 玄影卻將鼻子拱在阿弦的手心,舔個不停。阿弦滿心憐愛,摸摸它的頭:“乖玄影,你先前是在哪里?是不是跟阿叔一起呢?” 才問了一句,就聽見身后有人道:“喂!” 阿弦回頭,驚見是賀蘭敏之從地上爬了起來,正冷冷地盯著她。 只顧沉浸在跟玄影重逢的喜悅中,竟忘了后面還有一條毒蛇。 阿弦這才反應過來,忙也跳起身,她飛快地掂量了一番現在的形勢,便對玄影道:“玄影,咱們快跑?!?/br> 還未說完,她已經拔腿往前就跑,玄影盯了賀蘭敏之一眼,也隨著她狂奔而去。 賀蘭敏之想不到她竟會當著自己的面兒就敢跑的無影無蹤,試著追了一步,又停下來。 賀蘭敏之凝視阿弦逃走的方向,低頭又看了看自己被她弄皺的衣裳以及上頭的塵灰,起初是滿面冷然怒意,可看著看著,忽然不知怎么,怒容轉作笑意。 最后他竟笑出聲來,道:“有趣,哈哈……有趣!”大袖揮舞,往馬車旁走來。 敏之隨車的那些家仆們其實早看見阿弦跟敏之動手,但一個個只遠遠地站著,惶恐畏懼而已。 他們雖有心上前救護,但偏生深知主子是個喜怒無常的人,生怕擅自動手反而觸了逆鱗,因此都垂首站在原地,連呼吸都不敢大聲。 眾家仆因不敢抬頭,自不知敏之神情轉變,但聽耳畔是敏之哈哈大笑了幾聲,聽著卻不像是個不善之意…… 君心如天際云氣變化,無法揣測,不知如何。 且說阿弦帶著玄影逃之夭夭,一口氣奔過了兩條街,見背后并無追兵,才稍稍放慢了腳步。 辨認了一下方向發現并沒走錯,阿弦才扭頭對玄影道:“我找到陳大哥了,咱們要快些去京兆府,把陳大哥接出來……他之前說要跟我一起走,我也覺著這長安實在太詭異了,我們要盡快離開?!?/br> 玄影靜靜聽完,“汪”了一聲。 阿弦心有所動,停下來握住它的狗臉:“那天晚上到底發生什么事了?我生怕那個賀蘭公子對你跟阿叔不利,幸而老天保佑,你好端端地回來了,現在就不知阿叔的下落了。你沒跟他在一起嗎?” 玄影“嗚”了聲,阿弦嘆了口氣:“若阿叔當真是崔天官,他回到了長安,應該沒有人敢對他怎么樣吧?……但賀蘭敏之曾用陳大哥要挾我,李家又派人要截殺我,我怕陳大哥有危險,還是先跟他一起逃走的好,回頭再細細查探阿叔的下落,你覺著如何?” 玄影“汪汪”叫了兩聲,阿弦下定決心:“那好,就這么辦?!?/br> 長安,京兆府。 養了數日,陳基身上的傷正迅速愈合,同時讓他極為意外的是……居然有不少人來探望他。 按照常理來說,公開惹怒了李家的人,多半就是個必死的下場,也基本上是萬人避退不敢近前,生怕牽連己身。 何況陳基先前在京兆府中做的是最卑賤的雜役一職,被人冷落忌諱,自然也是理所當然。 可自從他被移到內堂養傷后,前來看望慰問的人便紛至沓來,除了些平日里看著臉熟的捕快等人,竟還有些參軍,戶曹,等薄有官職的人物,平日里正眼也不會看陳基的人都來了不少。 這其中卻有幾個原因。 第一,雖然多數人都忌憚李義府的權勢,但眾人心中對于李家亂法妄為的種種行徑卻也是深惡痛絕,所以看到有人出頭跟李家對著干,他們雖不敢歡呼雀躍,心里卻也是敬佩贊嘆的。 第二,當時李洋發飆的時候,沛王李賢曾親自出面,各位都是眼明心亮的人,見李賢親自維護阿弦……竟像是兩個有什么淵源一樣,所以大家不敢等閑視之,這也是一層原因。 至于最后一個原因,卻也是陳基自己掙來的。 原本府衙眾人雖多多少少知道有個叫“張翼”的雜役,可是抬尸灑掃的人物,等同后院里里的一片落葉,卑微而寂然,又何足道。 但是那日眾人眼睜睜看著,見陳基命不顧地也要維護阿弦……這種血性骨氣跟深情厚義,卻也深深地震驚了眾人。 就算是一個再卑微的人,有“忠義”二字扛在肩頭,那他的整個人便無形中有一種光似的,令無知者為之震撼,而有識之士肅然起敬。 然后,因沛王在二圣之前告狀,李洋鋃鐺入獄,雖然被李義府保出,畢竟也算是一個小小地勝利的信號。 綜上這數點,京兆府里的眾人都紛紛地來探看陳基,其實不僅京兆的人,連別的衙門的人也聞訊而來,想看看那個不畏生死力護兄弟的“雜役”是什么模樣。 其中便有一位大理寺的差官。 差官端詳陳基的臉:“這位兄弟看著甚是眼熟,莫非我之前來的時候見到過?” 畢竟是個捕官,眼力跟記性都是一流,當初陳基去大理寺碰壁,此人是見過他的,時隔兩年多,仍舊有些印象。 陳基苦笑:“不瞞大哥,當初我才來京都的時候,本想去大理寺尋個差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