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節
曹cao饒有興致地上前,開口問道:“此處不是丕公子的府邸嗎?為何你們聚在這里玩鬧?” 曹丞相貌不驚人,容貌和他的身份不甚相符,當初有胡人使者求見,曹cao因自卑于自己的容貌,尋人代替,自己變成一個侍衛,捉刀在旁。 當然了,這個故事的結果是胡人使者“慧眼識英雄”,指出那位假扮的曹丞相雖然容貌俊美,卻不如捉刀的侍衛有威儀。 孩子里除了司馬師外相貌最出眾的那個開口道:“我們在這里等著阿叡哥哥出來呢!” “你說的可是丕公子的長子曹叡小公子?”曹cao聽完這小孩兒的話便又繼續問道,說來奇怪,仔細看來,這小孩兒的容貌倒有幾分熟悉。 小孩兒用下馬的姿勢從竹馬上下來,將它放正,拿在手上,這才對著曹cao點頭:“正是?!?/br> 曹cao看這小孩兒頗為知禮,與人說話的時候還懂得端正態度,嚴謹地回答,頓時就有了好感:“你稱呼丕公子的兒子為哥哥,不知你姓甚名誰,是何人家的公子呀?” “我叫夏侯玄。父諱尚,母為德陽鄉主?!毕暮钚?。 曹cao聽罷,感慨道:“我從前未曾在魏王府上見過你這樣聰明毓秀的孩子,你母親該早點把你帶出來,讓大家看看呀!” 德陽鄉主曹氏是曹cao和正室卞夫人的養女,諸女之中,也算有寵,又與曹丕從小一道長大,怪道她的孩子夏侯玄能在曹丕府外與一眾少年騎著竹馬打鬧。 然而曹cao感慨的話音剛落,夏侯玄卻顯出一副不開心的樣子來:“母親常在家中養病,不能隨意出門,父親也吩咐了許多課業給我,今日出門也費了一番波折呢!” 曹cao看他的樣子,只見他右手中的竹馬顯出一副老舊的模樣,雖然華麗,卻不是新做的,顯然是府上其他人用過以后保存下來的舊物。 曹cao皺起了眉頭,沒有說話。 德陽鄉主是他的養女,他自然知道,她的身體狀況并不算很差,也是在丞相府金尊玉貴地養大了,生育兩個孩子也很順利,沒聽卞氏說有什么癥狀留下來,倒是府上似是有些不太平,近來出門少了,不常往府中去,只是他和卞氏都事務繁忙,若不是今日撞見,還真當那孩子是病了才久未回去的。 曹cao又問了其他孩子的名字,一個個都顯得很是落落大方,有荀家的孩子、羊家的孩子、諸葛家的孩子,司馬師更是不必說,曹cao早就見過他了。 曹cao對孫兒的這一批玩伴并沒有多說話,若是從小培養情分,也是讓人樂見其成的關系。 他又問為何他們只等在外面,曹叡怎么不出來。 問到這個似乎無關緊要的問題,這幾個孩子的嘴巴卻是緊得很,不知道忘沒忘記曹cao的模樣的司馬師更是回了他一句“叡哥的事也是丕公子府上的家事,不是我們能隨便與你說道的”。 他們這般嘴嚴,反倒讓曹cao起了興趣。 司馬師是建安十三年的生人,到明年就整十歲了,與曹叡是自幼就交好的,曹cao從前還聽說他頗受曹丕的喜愛,就這樣,還不能把事情告訴他,這就有些意思了。 曹cao干脆與這幾個孩子一起站在外面等著,不過是裝模做樣地派人去和曹丕府上的人通報,說是有人求見,實則就站在外面干看著后續發展。 知曉曹cao是來拜訪曹丕的客人,幾個孩子沒等到曹叡出來,又互相玩鬧起來,乘著竹馬廝殺,甚至間或還用上了“兵法”的樣子,讓曹cao看到了一批未來魏國的大將種子,心中甚是寬慰。 幾人玩得累了,就往陰涼處坐下來休息,也不管自己的身上臟不臟,倒是讓曹cao有些忍俊不禁。 一個個看起來都有些小大人的模樣,這時候倒暴露出孩童的本色來了。 他也和這一群孩子以及護衛窩在一處,這時候就見到曹丕府上進了幾筐絲絹。 暑天酷熱,總得做些應季的衣衫,曹丕府上進些絲絹,也是應有之義,曹cao并不驚訝,況且以他的眼力,自能看出這個兒子沒有違反他的律令,絲絹的色澤素淡,又不是最為昂貴的那一種,甚至可以說偏于簡樸了。 又過了一會兒,曹叡穿著一身在魏王府里做的衣衫出來了,見到曹cao,便驚訝地“啊”了一聲。 只不過曹cao當先把曹叡將有的問安給岔了過去,顯然是不欲他告知其他人自己的身份。 曹叡曉得曹cao的意思,便想要引一眾同伴到別處去,又在曹cao的勸說下在陰涼處多休息了一會兒。 曹cao這回卻是因為見到不遠處有人鬼鬼祟祟地盯著曹丕府上大開的側門看,這才想要留在這兒探個究竟的。 那人離去后不久,就見到曹cao頗為信重的楊修急匆匆的帶人過來,也不知他到底著急個什么勁兒。 見到他這番模樣,曹cao便突然想起,楊修前幾日對他說道,說曹丕與吳質密謀,趁著府上送絲絹的時機悄悄的把人送進府去,又征得了曹cao的同意,要在某日弄個突襲,探探曹丕的底。 曹cao如今對曹植與曹丕相爭的架勢已很是膩煩了。 曹丕并無甚過錯,不過是因為文采比不上曹植,而不受他這個父親的喜愛罷了,只是依然很恭謹地侍奉自己,友悌地對待兄弟。 前些日子,曹丕這個五官中郎將、魏王長子還專門在家中開了一畝地,想要種出他喜愛的甘蔗來,還說等種出來了一定給父王、弟弟們府上都送一些去,與旁人的聯系也都少了。 某日考校詩文,竟寫至半途,便自認比不過曹植而棄筆了,轉而夸贊曹植的詩賦如何如何好,曹cao都忍不住在心中可憐起這個長子來了。 他府上的人,無論是甄氏還是得寵的婢妾都很安分,守本分又孝敬長輩,卞氏對此也很是稱道,更別提幾個孩子都養得不錯了。 與之相反,曹植行為更加狂放恣意,有一次他想給這個兒子別的差事做,派他領軍,結果派人一去,只說植公子喝醉了,倒是把他派去的人嚇得不輕,曹植自己倒是安定得很。 還有一次,醉酒以后,行為僭越,闖了只有他這個魏王才能走的地方,惹得他直接把失職的官員給殺了。 還有好多次,仗著自己的才華高,行為不檢,若不是楊修補救,怕是早就出問題了。 曹cao自己也是知道楊修的問題的,前段日子去信給楊修之父楊彪的時候信中不滿之意極為明顯,只是沒想到,楊修依然沒有怎么收斂。 如今見到了楊修的消息來源竟是這樣,心中更是不喜起來。 曹植與曹丕相爭不假,曹植看起來更有贏面也不假,只是曹丕到底是他的兒子,是他如今的長子,地位尊崇,想不到,私下里競爭起來,竟被人這般作踐! 是誰給楊修的權力,讓他敢派人監視魏王長子的府邸,插手魏王子嗣之間的事情? 曹cao可不會承認自家兒子有錯,那么曹植從以前被他倍加喜愛的模樣,變成如今這樣,肯定是被人帶壞了,至于帶壞曹植的人是誰,那還用說嗎? 那邊楊修用劍刺破了所有裝絲絹的笸籮,最后還把絲絹都倒了出來,一無所獲,只好訕訕而歸。 那邊曹叡已經義憤填膺地譴責開來了,只說楊修氣焰實在太過囂張了。 夏侯玄、司馬師幾個勸他消氣,曹叡卻依然憤憤不平,言道今日他父親曹丕已經被欺壓成這樣,還不知日后如何。 曹cao聽罷孫兒的話,心中一陣震動。 曹丕府上的下人們把絲絹重新裝回笸籮內,又一個個抬進去,曹cao同一眾孩童們笑了笑,便帶人往曹丕府里走去。 一番交涉后往里走,只見裝絲絹的筐換了幾個,被楊修用劍刺破的地方正有人修補,刺壞了的絹帛也有人小心翼翼地收拾出來放好,看著竟有幾分心酸。 曹丕挽著褲腿出來,滿頭是汗,還褲腳上還粘著泥,顯然之前是在勞作,怪不得之前沒有出來與楊修交涉。 曹cao也不知與這長子說什么好,只拍了拍他的肩,道:“苦了你了?!?/br> 心中已下定了決心,不能再這樣下去,得撥亂反正了。 作者有話要說: 歷史上的曹丕和吳質密謀被楊修發現然后用這個計策反過來讓曹cao厭惡楊修是確有其事,時間不確定,這里改了一下,反正已經變成了平行世界了哈哈哈,半架空,半架空吧23333 考試將近,要是更新斷掉的話……小天使們就原諒我吧qaq 第92章 世子 建安二十一年, 魏王長子曹丕被立為世子, 曹家的儲位之爭落下帷幕。 世子, 是諸侯、王繼承人的稱呼。 漢初, 諸王繼承人亦稱太子, 比如漢景帝劉啟還是皇太子的時候, 用棋盤失手砸死的那個吳王劉濞的倒霉兒子,就是吳王太子。 后來為了與皇太子區別,諸侯王的繼承人后來就變成了世子,往后一直沿襲了下來。 曹丕成了世子, 曹植自然失意, 但是他從前受寵,不懂得像曹丕那樣隱藏自己的情緒,顯露出來以后,反而更讓他降低了在曹cao心中的評價。 可以說, 從曹丕被立為世子以后,無論曹cao從前對這個兒子是怎么想的,是要磨礪他還是在兄弟相爭后選中了他,日后都不會再更改了。 一旦繼承人選定,更改廢立都是讓人難以接受的, 所有的政體, 需要的都是“穩”。 繼承人的確定困難,繼承人的改易更是困難。 曹丕被立為世子以后,攀附之人比從前更多,但是他更為看重從前苦心積慮助他的那一群班底, 又曉得應該韜光養晦,不要在這些地方惹父親的眼,因此閉門謝客,很是安分,反倒讓曹cao又高看了他幾分。 曹丕沒被立為世子的時候怕是曹cao還更為看重曹植的才華,對這個長子不甚在意,如今卻是慢慢地、一個個地發現自己長子身上的優點了。 建安二十一年末,曹cao率軍征孫權,二十二年春,又至濡須口,大敗孫權,孫權乞降。 曹丞相答應了孫權的條件,不管他老人家怎么想的,是不是因為忌憚劉備,現在的司馬師還不是很懂。 這種時候,難道不是應該“宜將剩勇追窮寇,莫要沽名學霸王”嗎? 后世那些成霸業者,哪一個不是短短十幾、二十幾年內席卷天下的? 要司馬師來說,魏王如今年紀大了,又開始看重名聲起來,已經失了銳氣了。 三國亂世持續幾十年,期間三國相爭打掉的都是無數的人命??! 怪不得晉朝初立,統計人口和東漢末年的比較起來,數量幾乎是十不存一呢! 要是三國期間死去的漢族數量減少一點,五胡亂華就不會那么嚴重。 漢族可是一個以人口基數碾壓外族的族群??! 曹老板的雄心壯志尚在否似乎存疑,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他年輕的兒子曹丕還是很有斗志的。 事實上,只要自己稱皇做帝的,怎么也不希望有人與自己并稱,所以曹丕逼獻帝禪讓之后,吳、蜀也相繼立國,之后紛紛把滅掉對方當作自己的畢生事業來看。 不過說起幾率來,曹魏一統天下的幾率其實比吳蜀都要大,現在又不是宋元之后,占城稻之類的稻種也引了進來,南方也得到了足夠的開發,三國時期,南方地區比起北方來,確實有點先天不足,除去明朝朱元璋的個例,自古以來,未有以南統北者,就是這么個道理。 就只看地盤,也能看出來曹魏勢力的優勢。 孫權這邊乞降,劉備那邊卻還是勁敵,除此之外,作為北方的勢力,曹cao這邊還肩負起了抗擊胡人的重任,火急火燎燒眉毛似的。 雖然現在漢中還在曹魏的手中,但是司馬師估計,很快那里就要保不住了。 劉備可不會讓這個心腹之患一直存在著??! 可是司馬師人微言輕也就算了,就連他爹司馬懿,當初勸說曹cao得漢中后趁機進攻劉備剛立足的蜀中都沒能成功,可見勸服曹cao的可能性是不大了。 至于曹丕嘛,倒是能夠一試。 說起曹丕來,若是他能活得久一點,逃過歷史上那個四十而亡的魔咒,那曹魏就真的穩了,只可惜,曹丕只當了七年的皇帝就沒了,他的兒子也沒能活多久,比起孫權短命多了,比之于劉備的蜀漢政權就更不用說了,總共就傳了劉備和劉禪兩代人,穩是真的很穩了。 司馬師被老師帶著去拜訪書法名家的時候又正巧碰到了曹叡,和他約好了改日聚一聚,結果被父親帶著去參加葬禮的時候先受到了驚訝。 他們去參加的是侍中王粲的葬禮,王粲與曹丕、曹植的關系都很不錯,文學才華很高。 司馬師因為是蔡琰的徒弟,因此特意被父親司馬懿給帶上。 王粲是司馬懿的同事,但是如果不是關系很親近的人家的話,別人家辦喪事,是用不著把家中的孩子給帶過去的。 只不過司馬師是蔡琰的學生,蔡琰又是蔡邕的女兒,王粲少年的時候很受蔡邕的賞識,兩家的關系很是親近,甚至王粲家中有許多藏書原先是蔡邕的收藏,要知道,這個時代的書是可以傳之子孫后代的、類似于不動產一樣的財產,蔡邕對王粲可謂是除賞識之外還有大恩了。 蔡昭姬歸國后,有不少受過蔡邕幫助的人在暗地里幫襯過她,雖然主要是錦上添花,但是能維持從前的關系,添一筆人脈,自然也是好的。王粲也幫襯過她不少。 蔡琰先嫁河東衛仲道,喪夫無子,后來又被胡人擄去,回到大漢之后被轉嫁給了董祀,如今雖又生了個孩子,但生下來的孩子年紀尚小,不能隨便帶出來——尤其是參加葬禮,帶著年紀幼小的孩子可不吉利——只好讓作為她的學生的司馬師代替出席,也算是全了王粲從前偶然在董祀府上見到他之后對司馬師表達賞識的佳話。 不過這樣一來,就代表著司馬師和蔡琰家的關系比別人想象的還要密切,若不是蔡琰生的是個男孩兒,歷史上的司馬師也只有第一任妻子夏侯徵生育了孩子,司馬師真以為他以后就要變成老師的女婿了呢! 當然了,鑒于蔡琰和她的夫君董祀日后在史書上就沒有什么出場了,那么就代表著他們的未來起碼沒有什么波折,要不然,以蔡琰的名氣,肯定是有記載的。 王粲死于建安二十二年正月,按照年齡算,司馬師已經十歲了,算是個小大人了,再加上靈泉水的作用,看起來比尋常的十歲小孩兒還要大一兩歲,因此就被司馬懿帶在了王家的前院。 司馬師覺得自家老爹一定有讓自己露臉的意思,王粲的葬禮上可是來了不少的朝堂中堅,司馬師最眼熟的那個就是魏王世子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