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節
劉青這個時候,哪里聽得進這些。仍然不為所動著。 李氏當真是束手無策了,板起臉威脅道:“你不喝是不是?那等放涼了我拿出去再請你奶熱一遍,煮第二遍的紅糖水比第一遍味道還重些,你奶為了效果好,指不定再放幾塊姜下去?!?/br> 身為母親,李氏到底知道劉青的軟肋再哪里,聽到她說還要放姜,劉青總算是不裝死了,心一橫,捏著鼻子把整整一碗湯灌下去。 “你慢一些,小心嗆著呢!”李氏一邊說,一邊拍著劉青的背,見她一口喝完了,才接過碗,好氣又好笑的道,“就是一碗紅糖水,至于這般嗎,往后要是身子不舒服,再喝藥豈不更難受?” 劉青從小到大沒喝過,不知道其威力,倒也沒被嚇住,生無可戀的擺了擺手:“娘,快把碗拿出去,我再也不想見到它!” “那可不行,你奶說了,晚上再給你煮一晚,明后天接著喝,先把身子調理好?!?/br> 劉青一臉的震驚:“不是說就剩最后一點紅糖了嗎?” 李氏笑而不語,接過碗,幫劉青掖了掖被子,才起身道:“好好歇著罷?!?/br> 剛端了碗進灶房,正在灶前準備蒸飯的蔣氏便轉身問李氏:“青青怎么樣了?” “疼得在床上打滾呢,臉都發白了?!?/br> “唉,定是因為底子虛才這樣,她姑她們從小干農活,身子結實,來月事都沒這么艱難過?!笔Y氏嘆了口氣,想說的是他們農村的丫頭,自小壯的跟頭牛似的,身子健康得很,沒見過像孫女這種來初潮都疼得臉色發白的。 到底是天生的金貴命。 這么想著,蔣氏目光落到李氏手上,皺眉問:“怎么喝個紅糖水喝要這么久,沒等涼了再喝罷?” “哪能放涼,水涼了這紅糖就沒功效了?!崩钍弦矡o奈道,“剛一直在哄她呢,青青一直不愛姜味,好說歹說才勸她喝下去的?!?/br> “她還怕這個?”蔣氏聞言倒笑了,“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現在也有她害怕的了?!?/br> 李氏笑了笑沒作聲。 蔣氏又道,“對了,我柜子里還有些蜜棗,前兒客人送的,你待會兒拿去讓她含兩顆在嘴里,去去味道?!?/br> 李氏沒有推辭,放下碗就跟蔣氏進屋去拿蜜棗了。 ☆、第97章 劉青第一次來例假很不正常,光肚子痛就痛了三天,直到第四五天,小腹還是墜墜的感覺,特別的磨人。 偏這頭一次例假的量不多,歷時卻很長,前前后后,斷斷續續,加起來有□□天了,趕在在他們準備回城的前一天,才徹底干凈了。 又是帶著大包小包的行李進城去,比起以往的期待著帶著些忐忑,這一回就是全然的意氣風發了,連李氏都不再像以往那般沉寂,雖然在車上沒說過幾句話,眼神里卻透著別樣的神采,仿佛人生到這里才真正看到希望,變得有光彩起來。 車上都是劉大爺和劉青在說話,劉延寧和趕車的劉四叔偶爾會插句嘴。 劉大爺正在計算著:“咱們進了城,先回去收拾下屋子,下午或者傍晚,花個把時辰去街上逛逛,這些會賣胰子的鋪子都要去瞧一眼,等明兒再帶上青青上回做的胰子去鋪子談生意,不用帶太多,兩三塊就夠了?!?/br> “好啊?!眲⑶帱c頭,想了想又轉頭對她娘道,“娘,把你那塊胰子先借我們唄,明兒拿去鋪子里,要是那些掌柜的不相信這個好用,拿你的那塊給他們洗洗就知道了,還不用拆怎么新做的這些?!?/br> 第二批手工皂做好,劉青就履約送了一塊給她娘,她自己倒還沒用,她年紀小皮膚保養的好,暫時不用也行,多留一塊還能多好多錢。 不過承諾給她娘的胰子,劉青也沒藏著掖著,是當著蔣氏的面大大方方的給的,蔣氏也沒有說什么,畢竟劉青做的第一塊胰子,可是直接孝敬了她這個祖母,第二批拿一塊出來孝敬她娘,自然是理所當然的事。 就連王氏眼紅李氏有她沒有,也不敢多說什么,劉青跟劉延寧不一樣,劉延寧被他們這些叔叔嬸嬸供著念書,承了很大的情,要是明面上對李氏和對嬸子們態度差的厲害,王氏完全可以指責他忘恩負義,劉延寧又是讀書人,對他而言名聲尤為重要,他當然不敢掉以輕心。 但劉青就不同了,劉青就這小身板,能吃多少米,就算養,蔣氏和劉大爺自個兒也養得起,還用不著他們委屈自己養個侄女,沒承過叔叔嬸嬸們多少情,王氏自然也就沒辦法拿這個挾恩圖報。 再說劉青現在能賺錢,光是她想出來的賣茶葉蛋,這一年賺的錢都夠養十個她了,養姑娘是真的一點都不費錢!當然經濟基礎也決定個人地位,至少在這件事上,劉青比她哥少了好多顧慮,并不用事事顧忌到其他幾房的看法,她有能力了,想孝順她娘就能孝順她娘。 因此聽到這話,連劉大爺都沒多想,見李氏點了頭,滿口應下了,劉大爺便也笑道:“那敢情好,自家用的拿過去給他們試用,省了一塊胰子,咱們就能多賺一塊胰子的錢,還是青青腦子靈活?!?/br> 劉大爺現在很有行動力,說干就干,回到小院子里,收拾了一通,正好也近黃昏了,外頭有夕陽但是并不炎熱,天氣正舒服,劉大爺迫不及待拉著孫子孫女,去街上打探消息了。 李氏在灶房里忙著生火煮飯,她琢磨著頂多一個時辰,公公就帶著孩子們回來了,免得他們到時候餓了,自己先把飯菜做了,也不怕涼了,天氣熱吃涼的正好舒服。 果然祖孫三人趕在太陽落山之前,就回來了。踏著暮色,老少三人臉上都笑盈盈的,看起來十分高興的樣子。 李氏剛在院子里擺了桌椅,端了飯菜出來,現在暮色剛剛降臨,還有些微光,就算天黑了,還有星星月亮,這里的夏夜,星空格外的亮,在院子里吃飯完全看得清楚,還不用點燈。 一邊擺飯菜,李氏一邊瞧著他們的神色,笑問道:“爹,是不是有好消息了?” 劉大爺剛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聞言笑得眼睛都瞇起來了,樂呵呵道:“我先還打算著今兒就去瞧瞧情況,沒想到我孫子孫女能干啊,跟那好幾家掌柜的商定了,明兒一早,直接帶咱們做的胰子過去,那幾個掌柜的都說了,只要咱們家的胰子有咱們說得那么好,那他們就直接從咱們手上拿貨了?!?/br> 李氏聞言也一臉驚喜:“這就談攏了?” “還沒談攏,這不是今兒沒把胰子帶過去嘛,是我思慮不周啊?!眲⒋鬆旊m然這么說,臉上的笑容卻越發燦爛,“就剩下明兒談價錢了?!?/br> 劉大爺倒不擔心自家做的胰子,人家掌柜的瞧不上,他們今兒就是去打探消息的,不是他吹,那些鋪子里賣的胰子,連他孫女做的胰子一半都比不上,灰撲撲的,看起來毫不起眼,他孫女兒做的可漂亮了,晶瑩剔透的,說是吃的糕子都有人信,光是賣相這一點就差遠了! 至于好不好用,他雖然沒用過這兒賣的胰子,但是家里老婆子用孫女兒做的胰子,她是瞧見過的,好用得很,洗完手上還潤潤的,跟摸了油一樣,摸上去可舒服了。 劉大爺現在自信心爆棚,琢磨著就鋪子里擺的那些胰子,一塊開價還要一兩銀子,自家的胰子怎么也能開價到二兩銀子一塊,最低也能賣一兩銀子。 當然了,就算一塊胰子賣一兩銀子,他們家也得不了這么多錢,那些做生意的都是黑心的,只怕一塊五百文的價格,都不愿意付給他們。 好在一塊胰子的成本也不高,他們就算去鋪子里買茶油,一斤茶油要七八十文錢,可一斤茶油出兩塊胰子,也值得了,更何況他們根本不需要去鋪子里買茶油,就快到山茶籽成熟的季節了,到時候附近十里八村都撿了榨油,他們家按著那些商鋪的規矩,一斤比鋪子高一兩文的價格收回來,這樣一斤茶油頂多花個十幾文,大伙兒樂得多賺些,他們也節省了好多成本,皆大歡喜。 不過同那些掌柜的算賬,可不能說實話,就說一塊胰子的成本要一百多文,青青說這工序難得很,想來他們也猜不到具體的成本。倘若能說動那些商鋪,一塊胰子給他們家兩百文,那也賺翻了啊,就算定在一百文,也比他們之前商量的要賺得多。 劉大爺一想到這些都是錢,笑得眼睛都瞇起來了。 第二日去那些鋪子談生意也很順利,畢竟劉青做的手工皂顏值太高,工藝在這個時代算是很超前的,劉家人或許不清楚,可做生意的人,哪里能不知道這玩意兒的價值。 有好幾個老狐貍的店家,看到劉大爺把東西拿出來,當時眼睛都發亮了。 雖然劉大爺很實誠,但架不住劉青嘴巴能吹,她哥雖然是君子,不像劉青一樣能把這種破廉恥的話說得天花亂墜,但他一身風范,站在旁邊,偶爾附和幾句劉青的話,就夠讓那些店家高看一眼了。 最后的價格,定在了三百五十文一塊,劉青手上的幾十塊手工皂都被他們瓜分了,其實還遠遠不夠,有一個店家十分財大氣粗的表示,他愿意把這幾十塊手工皂全部收下來,而且可以一次性把錢付清,就算之后賣不出去,也不會找劉家賠償他,他自負盈虧。 劉大爺那一刻是非常心動的,只是劉青覺得自己沒辦法開店,那就只能多找些銷貨渠道,薄利多銷了,便沒有同樣這個店家的提議,而是把手工皂平均分給了同他們合作的店鋪。 因為他們的手工皂還沒開始銷售,這邊暫時只給了一些定金,一家點給了一百文,留了劉青他們在城里住的小院子的地址,表示手上的貨賣完就會上門結賬,順便取貨,當然也歡迎他們來店里瞧瞧情況。 一家店先付了一百文,加起來也有一兩銀子,劉大爺沒想到一來就有錢拿,又想到這價格比他想的還高了這么多,那賣一塊胰子,他們家就凈賺三百多文啊,光這幾十塊胰子賺的錢,就比得上他們累死累活賣半年的茶葉蛋了。 劉大爺回去的時候,完全是飄著回去的,他徹底沉浸在被錢擁抱的幸福感里,第二天天一亮,就迫不及待的回去了,他要早點去隔壁這些村子,問問家里還有沒有沒賣掉的茶油和花生油,都收了來送到城里去,給孫女兒做胰子,可不能耽誤他們賺大錢。 只有劉青心里還在滴血,這要是自己開店賣,一塊手工皂能賺多少!賺多少! 好不容易發現了利潤空間巨大的產品,結果還只能走批發的路子,賺個小錢,劉青簡直累不愛了。 **************************************************** 劉大爺喜氣洋洋的回家了,李氏也沉浸在興奮的情緒中,一大早把劉延寧送去了書院,又拉著劉青的手,期待夾雜著忐忑的問:“青青,你說咱們家做的那些胰子,都能賣掉嗎?” “能啊?!眲⑶嘈攀牡┑┑牡?,“娘你想想看,那些掌柜的生意做得多好,他們愿意拿咱們家的胰子,就證明肯定有人買,更何況他們還付了定金呢,你想想,做生意的人會做虧本的買賣嗎?” “也是?!崩钍宵c頭,笑得合不攏嘴,“賣兩三塊胰子,就趕得上你奶他們趕一次集賺的錢,還有那么多鋪子幫著咱們賣,賺頭可真真不小呢。這可都是你想出來的,改明兒啊,一定叫你爺奶給你備一份厚厚的嫁妝?!?/br> “娘,我還早呢,不談這個?!眲⑶嘈Σ[瞇的道,“改明兒家里屋子重新翻一番,建個大大的院子,最好再在城里買個院子,以后想住鄉下住鄉下,想住城里住城里,多舒坦啊?!?/br> 李氏聞言失笑,她都不敢想這個,“小丫頭想的還真美,那要花多少錢?!?/br> “錢再多也能賺得來?!眲⑶嘈Φ?,“到時候再給娘買個小丫鬟伺候著,讓娘也當個養尊處優的太太?!?/br> 李氏連連擺手:“我可沒奢望這個,家里能請幾個長工,叫你爺奶他們別這么累,松快松快,娘就心滿意足了?!?/br> 李氏只當劉青是在逗她笑,劉青也沒有檢查,心想等到那一天,她娘就知道她說得是認真的,還是在開玩笑了。 但不可否認李氏一天的心情都很好,時間刷得一下過去了,劉延寧下學回來吃午飯了。 劉延寧他們鄉試還在明年秋季,而下一場童試更在三年后,因此青山書院不必再拉著學子們做考前集訓,劉延寧他們也恢復了正常的作息。 只是劉延寧今天回家,滿臉的復雜,對劉青和李氏說了個爆炸性的消息:“娘,青青,我拜師了,師傅是江先生?!?/br> 作者有話要說: 寶寶這么奮力的啪啪啪,都熬夜了呢,你們為什么不說話,難過,心酸,委屈…… 寶寶心里苦…… ☆、第98章 其實劉延寧今天剛到書院的時候,就感覺不對勁了。 這是他自從考完童試后,第一次回書院學習,同窗們對他的熱情更甚以往,但是他環顧了學舍一圈,卻發現這次考中了秀才的同窗都沒有來書院。 劉延寧問過其他同窗,他們也沒聽說先生他們有要求這次中秀才的學子都回書院聽課,還有同窗說以前中了秀才的同窗,放榜后走親訪友,至少要一兩個月以后,才會安心回書院。 畢竟考中功名,是十分光宗耀祖的事,劉延寧能理解,因為他如果不是聽到江先生叫他這個月回書院,他這會兒恐怕也在走親戚了,擺酒席那日那些近親遠親,一個個十分熱切的拉著他殷勤叮囑,讓他過去做客。 他念了這么多年的書,其實不單單是自家,親朋好友里頭,給過他幫助的就不少,現在學有所成,他也該表示感謝的。 只是比起這些,還是先生的叮囑比較重要。 劉延寧當時便猜測,既然書院沒要求他們這會兒回來,那就是江先生個人的要求了,只是他同江先生也就是最普通師生情,連山長都沒有發話,平日淡薄的江先生,怎么就忽然要求起他來了? 懷著十分的疑惑,劉延寧聽了一堂課,第一堂課就是江先生的。江先生才華橫溢,詩詞歌賦樣樣精通,講學也很有他的風格,娓娓道來,引人入勝,每每叫人聽得如癡如醉。 江先生講完課,一如既往的沒有廢話,一課講完,便靜悄悄的走了,任由學生自己去品味。 但這一回江先生沒有走出學舍之前,卻回頭喊了劉延寧。 雖然聽話的出了學舍,劉延寧心里卻越發不解,隱隱察覺到江先生喊他不可能沒事,說不準事情還不小,但他絞盡腦汁,也猜不到江先生這樣的身份和才學,需要找他做什么。 劉延寧有心想問一問,又見江先生面色淡漠,不想多言的樣子,他便琢磨,倘若江先生愿意現在開口,恐怕都不用他問,憑江先生的眼力,如何瞧不出他此刻所想? 這么一想,劉延寧索性也不開口了,靜靜地跟著江先生走錯長廊,一直到了他在書院里歇腳的院子。 站在后面的劉延寧倒是沒瞧見前面的人微微勾起了嘴角,對他的有眼色似乎很滿意。 去江先生歇腳的院落,劉延寧不驚奇,驚奇的是他見到陳山長,以及書院里另一位德高望重的先生井老,都坐在江先生的院子里,喝著茶,似乎悠悠然等著他們到來。 當然更令人震驚的還在后面,江先生沒有半句廢話,直接就說請陳山長和井老做個見證,讓他跪下來拜師。 這個消息太過讓人震驚,劉延寧還沒反應過來,一旁的陳山長和井老就一言一語的對他說話了,除了給劉延寧啟蒙的林夫子,陳山長和井老便是劉延寧最敬重的夫子了。 有這兩位老夫子在旁邊勸說,劉延寧還沒想明白,就已經乖乖在江先生面前跪下了,江先生旁邊的書童什么時候把熱茶端給他的,他也不清楚,反正回過神來的時候,拜師茶已經敬完了。 新鮮出爐的師傅也沒有說那些千篇一律的訓導,直接讓他回家去,好好消化這個事實。 然后劉延寧就稀里糊涂的回來了。 也不能怪劉延寧接受能力太差,他一個寒門學子,平生最大的夢想,也不過是盡平生之所學,考中功名,施展抱負,不負家人之期許,也對得起自己多年的寒窗苦讀。 劉延寧清楚,像他這樣沒有家族支撐的,能通過科舉改變自己甚至整個家族的階級地位,就已經很不錯了,再能耐些授個官,從□□品的地方父母官做起,努力干實事,不求當權臣,兢兢業業干上大半輩子,說不準也能爬到四五品的位置。 這已經是頂了天了。 可江先生,或者說他現在的師傅不一樣,跟江景行和曹聲揚交好這么久,他們二人在他面前說話也不大顧忌,雖然沒有言明他們的身份,但劉延寧猜測過,江景行出自的應該是江寧侯府的那個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