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節
若是讓這些官員撈好處,一層層下去,到災民身上就沒幾個錢,還需要遮掩,一朝事發,頭一個倒霉的就是監管官。 總言之,這個欽差就是上面以為你辦事不盡力,下面的人很嫌棄,里外不是人,想要做好不容易。 瑾瑜卻主動請纓,愿意充當廊州賑災的監管官,押送賑災銀前去湘廊,直到最后賑災完成。 一般六品官夠不上成為欽差,雖然相同的品級內城官比地方官地位高一些,但官品在那擺著。 一州知府是從四品,比瑾瑜侍講的品級高了一階一級,哪怕瑾瑜是翰林官,也不可能讓知府信服,更別提廊州還有一個湘王坐鎮。 若讓瑾瑜作為此次監管欽差,只怕去了連渣都不剩下。 聽聞瑾瑜遞了請纓書,徐千章專門找瑾瑜談話。 “不知你心里打的什么主意,但你身在翰林,大可不必做這等冒險之事,安心在翰林學習,以你的才能,不到四十便可入內閣為官?!?/br> 徐千章惜才,看瑾瑜還算順眼,不想看瑾瑜自掘墳墓,才會自降身份勸說瑾瑜。 瑾瑜心里卻有自己的打算,道:“多謝閣老器重,只是廊州乃后生的家鄉,當初許諾若是高中定不忘鄉情,如今正是機會?!?/br> 徐千章頗有恨鐵不成鋼之意,“如今的事自有旁人去辦,待日后身居高位,豈不更好照應?罷了……我言盡于此,你可有把握將此事做好?” 看瑾瑜的模樣,只怕是不撞南墻不回頭,徐千章索性讓他去,若是此事能做好,當稱全才。 若是做不好,遭了罪過那便是活該。 瑾瑜一拱手,“若圣上給下官這個機會,晚輩定當竭盡全力,力求最好?!?/br> 徐千章睇了瑾瑜片刻,擺手讓他離開,而后出門一趟。 瑾瑜從徐千章府上離開,回家與冬青說了這事。 看徐千章的神情,他去廊州做監管官這事沒跑了。 冬青蹙眉,“瑾郎,我知道你很有主見,但這次是否應該聽徐閣老一次?他確實是為了你好?!?/br> 瑾瑜揚眉一笑,恣意風發,“廊州鬧的是蝗災,我有個法子,能將銀錢盡數用在百姓身上,又能從根本治住蝗災?!?/br> “什么法子?”冬青不解,蝗蟲繁衍能力讓人生畏,如何能止??? “你附耳過來?!?/br> 冬青湊過去,瑾瑜將他的法子說給冬青。 冬青一臉錯愕,而后滿是嫌棄,“這……能行嗎?” 瑾瑜一笑,“就我的經驗而言,能行?!?/br> 冬青想了半晌,道:“既然如此,我跟你去,近幾日李林也該到了,這里的生意交給李林與小圓看著,我也有法子從中撈上一筆,但并非貪污賑災銀?!?/br> 第78章 欽差 李林收到瑾瑜招攬的書信,就與翠枝和大狗商量,跟李員外打過招呼后,遣散了挑花刺繡的工人。 這些工人都是清水溝的村民,這兩三年在縣城制作挑花刺繡,一人抵得上全家種地的收入,逢年過節還有福利可以拿,一家人生活條件發生質的飛躍。 現在清水溝大部分人家都已經算得上富足,回到當年鬧蝗災之前的境地,領先明山鎮數個村莊。 只可惜天公不作美,眼看要到收獲的季節,一團團遮天蔽日的綠云席卷而來,地里莊稼慘遭啃噬,又是顆粒無收。 只不過這次,不是小面積遭災,廊州三分之二的縣鎮被蝗蟲大軍登陸,滿是唉聲哉道。 屋漏偏逢連夜雨,挑花刺繡不再是山河縣的特色,李家不得不撤下挑花刺繡的生意,他們除種地外唯一的營生也斷了。 自官府出了推行手工業商業的政令,各色工廠如雨后春筍,這挑花刺繡也越傳越遠。 什么東西都是以稀為貴,挑花刺繡數量劇增,舉國遍布,無法避免的出現降價銷售。 如此一來利潤微薄,每個縣城開始自給自足,不從外地進貨,才勉強有利可圖。 而最開始供銷的山河縣,是為挑花刺繡發源地,滿足全國平民階層隨手刺繡與平價擺件,除了被稱作挑花之鄉,再無其他好處。 被遣散的村民拿了遣散費,每人三兩,心里好歹有些安慰。 這三兩銀能買一石苞米,夠全家人吃上許久,家里還有這三年存下的數十兩白銀,一些復制賣力的,存了近一百兩。 只盼著蝗蟲快些死絕,明年是個豐收年,便不擔心餓肚子。 只是苦了一些本就不富足的村子,家里沒有幾個存銀,存糧只夠吃到今年秋天。 今年蝗災,不會再有秋收,秋天過后的日子,唯有指著官府會不會給點救濟,撐到災荒過去。 處理完山河縣挑花刺繡事宜,李林馬不停蹄請了路引,一路來到晉安,敲響瑾瑜信中所寫地址的大門。 看著眼前不大的院子,李林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地方了,或是瑾瑜寫錯了住址。 瑾瑜在信中分明寫到,冬青生意做得太大,加上小圓都看管不過來,才讓他盡快處理好挑花刺繡的事,來晉安搭手。 瑾瑜如今是官老爺,又這么有錢,不應該住在這種一看就是平民住的院子才對。 而且敲了門半天也沒有家丁或是什么來應個門,只留他風塵仆仆站在門口,時不時路過的人上下打量著他,實在尷尬。 李林來的不是時候,這個時間,瑾瑜還在翰林院,冬青在外巡查,小圓也有自己的職責,這就是一座無人的空院。 李林索性蹲在門口的石階上,懷里抱著包袱,干等著。 直到日暮西山,李林都快睡著了,才覺得眼前的光線被擋了一些。 “小林子?” 瑾瑜叫了李林一聲,這些日子戶部正忙著調運賑災銀,先從較遠的滇州開始,廊州比較近,還在堪核災情。 沒想到李林來得挺快,前后好像還不足二十天時間。 迷迷糊糊聽有人叫自己,李林一激靈,從地上彈起來,看清瑾瑜后給了瑾瑜一個熊抱。 “全兄!你終于回來了,可讓我好等!” 瑾瑜把李林從身上擼下來,摸出鑰匙開門,道:“你怎么來這么快?飛來的嗎?” 李林抱著包袱跟在瑾瑜身后,“騎馬來的,到晉安城我就把馬賣了,留著也沒啥用?!?/br> 說著,四下張望,“嫂子呢?話說你們就住在這樣的屋里?連個使喚的下人都沒有,那嫂子錢賺這么多做什么?你這個官當了有什么用?與在山河縣時有什么差別不成?還背井離鄉的遠離家人?!?/br> 瑾瑜無奈,道:“差別就是如今一般人見了我都要叫一聲大人,隨手能拿出數萬兩銀子,底氣十足?!?/br> “隨手拿不出來的那些銀子,都變成了田地和鋪子,不久之后,我們隨手能拿出數十萬兩銀,而且不招人眼紅?!?/br> 李林目瞪口呆,“這意思,是別人還不知道你們這么有錢?” 瑾瑜點頭,“可以這么說,畢竟我們是從深山里出來的,沒有底子,而且在晉安扎根沒多久,太招搖不好?!?/br> “冬青在北門街買了座大宅子,考慮讓你跟小圓先住進去,以防有心之人看到小圓和你與我們住在這個小院里。你們陸續經營些下人丫頭,待日后我官職再高些,我們就正式搬進去?!?/br> 聽瑾瑜和冬青的計劃,李林興高采烈,“這個主意好,你們夫妻就是天才!” 不花錢就能住大宅院,還能用冬青的錢買丫鬟下人供自己使喚,李林簡直迫不及待。 “那我什么時候住進有丫鬟的宅子里去?” “……宅子已經買下了,裝潢也都挺好的,就是里面還沒有家具擺件,你要住隨時可以去,下人和布局你自己想辦法?!?/br> 瑾瑜不想花時間在這些事上,李林和小圓將宅子布置好了,丫鬟家具擺件一應俱全,只需帶著冬青拎包入住才是快哉! 李林一點也不怕麻煩,道:“等嫂子和小圓回來,我就與她們商量?!?/br> 瑾瑜對此沒有異議,轉身換下身上的公服,拿起早上泡在木盆里的靴子,準備趁著冬青還沒回來,把靴子洗一下。 索性不做飯,待冬青和小圓回來,就叫上李林去長寧酒樓吃一頓。 李林看瑾瑜蹲在院子里洗刷靴子,頓時面色十分微妙,“全兄,你是我見過最慘的官老爺,連官靴都得自己洗?!?/br> 瑾瑜手上不停,道:“原諒我孤陋寡聞,不知道官老爺本該什么樣子?!?/br> 李林自討沒趣,在瑾瑜背后比手畫腳,恰好被跨進門的冬青看見。 李林立刻束手束腳站得筆直,“咳……嫂子,你回來啦?!?/br> 冬青暗自好笑,假裝沒看見李林的小動作,“你來很久了么?” 李林連連擺手,“沒有,沒有很久,只是兩個時辰而已?!?/br> 小圓白了李林一眼,過了一年有余,這李林還是一樣吊兒郎當沒有長進。 冬青與瑾瑜的想法相同,幾人相約去了長寧酒樓,尋個雅間吃晚飯。 酒足飯飽,李林抹著嘴,“這酒樓不錯!除了每桌上居然有個菜單之外,味道特好,跟翠枝嫂子做的差不多?!?/br> 小圓掩嘴偷笑,“那是因為,這酒樓的三個大廚,也是師從冬青姑娘,與翠枝嫂子一樣?!?/br> “咦?”李林一下坐直身子,“這么說,長寧酒樓是你們倆的產業?” 瑾瑜輕輕頷首,“嗯,不要聲張,吃你的飯?!?/br> 李林湊到冬青身側,“我已經吃飽了,唉我對嫂子的敬佩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還有什么是咱自家的?” 小圓佯裝責怪,“你可真不把自己當外人,怎么著就成你自家的了?這是咱姑娘和老爺的?!?/br> 冬青笑道:“咱們回去細說,我將手底下的鋪面盡數說給你,讓小圓帶你去看看,日后我不在晉安時,鋪面打理就要你和小圓費心了?!?/br> 李林拍著胸脯打包票,他算是冬青一手帶起來的,要不是冬青,他現在可能還被家里逼著讀書考舉人考進士。 或者沒有瑾瑜攜帶他一起讀書,可能連秀才都考不上,還在青山鎮畫些字畫,換得幾個銅板度日。 得知晉安城最大那家風月場所也是自家的產業,李林撩袖子提腿,就要沖著去享受一番。 被瑾瑜一個爆栗敲在腦門上,讓他適可而止,別等他們從廊州賑災回來,只能在女人肚皮上拉起一具骷髏。 李林自然不可能如此,只是以他的財力,只怕才夠去溫香玉消費一回就要破產,既然是自家的產業,就能暢通無阻去溜達見識。 飽飽眼福也是極好的! 戶部忙著調運賑災銀,這段時間冬青也沒閑著。 在聽了瑾瑜的主意后,冬青早早領了人手,在雍州大肆收購苞米。 雍州地勢平緩,大都是水田,雍州農家每頓吃的幾乎是大米,種苞米只是因為苞米不挑地,產量還不錯,種來喂牲口和備不時之需。 所以苞米價格比靠苞米為主食的地區便宜許多,一石只需一兩八錢銀。 而消息的閉塞,讓雍州農民還不知道朝中動向,不知道有兩個州界大面積災荒需要大量收購糧食。 冬青收購的苞米,都是以最便宜的價格,就近找了倉庫,買來的苞米盡數藏進去,待時間到了陸續運往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