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節
冬青說完奇特的番邦使者,小圓嘖嘖稱奇,“沒想到,這世間竟有如此神奇之事,不知道有沒有天生紅色頭發的人?!?/br> 冬青想了想,道:“可能是有的,但是黎國沒有,改日再有別國使者前來,再去查看一番?!?/br> 瑾瑜獨自搖頭,這等長相的番邦使者,只怕不容易遇到,想要再看的話,不知道等到何年何月。 冬青與小圓扯了半日天南地北,才想起瑾瑜還坐在旁邊。 “瑾郎,目前我們已經有不少存銀了,可以嘗試先買些田地,但我又想著以錢生錢,日后多些再買田宅,你覺得哪個合適?” 瑾瑜從書桌上抬起頭,思索片刻,道:“雖然你做什么我都每異議,但你若非要問我這個想法,我覺得還是以錢生錢比較好,我們現在買田宅我總覺著沒什么用?!?/br> 冬青喜笑顏開,“我與瑾郎的想法相同,生意來錢快些?!?/br> 小圓問道:“那姑娘可有想好做什么樣的生意?” 冬青沉吟片刻,道:“我想到一個十分賺錢的行當,就是不大好做,容易遭人詬病?!?/br> “什么行當?”瑾瑜立刻出聲詢問,覺得做生意要講究誠信,不能變成黑心商人遭人詬病。 冬青認真道:“妓院,我特意看了晉安最大的那一家,每日的收入都近乎上千兩?!?/br> 瑾瑜無言以對,妓院確實很賺錢,但怎么看冬青去開妓院都有點不妥。 冬青滿臉惋惜,“可惜了,作為朝廷命官的妻子,我不能牽涉賤籍買賣,否則風月場所賺的都是那些有錢人的錢,不僅賺錢,還能抓住很多朝中之人的小尾巴?!?/br> 小圓在一旁聽了半晌,道:“姑娘不能牽涉,但小圓可以,我本就已經是賤籍,無所畏懼?!?/br> 冬青沒有立馬答應,而是道:“話雖如此,我沒有找你商量這事,就是因為你拼命從那地方掙脫出來,怕你不想再去看這些場景?!?/br> 小圓曬然一笑,“姑娘想多了,并沒有這事,當年因為我身在其中,如今我是局外人,反倒可以對那些落入賤籍的姑娘好一些,何樂而不為?” 冬青點頭,道:“既然如此,你便全權去辦,無論是盤下一家現成的或是從頭開始都行?!?/br> 瑾瑜目瞪口呆,就這么看著兩人幾句話商量下來,一錘定音,小圓已經出門著手這事。 冬青則開始擬定計劃,準備各種細節的規定,包括培養一眾風塵女子將接到有幾分分量的客人記下來,從身份到喜好。 瑾瑜看著冬青起草的計劃,道:“怎么覺得你不是在開妓院,而是開了一家情報機構?!?/br> 冬青停筆,“一舉兩得,又掙錢又收集情報,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br> 瑾瑜想了想,既然要如此,那就做全套,他著手起草了規章制度,不是一味的壓榨,而是與院里的姑娘們采取分紅制度,賺得多分得多,贖身自由,走留隨意。 冬青覺得可行,就把瑾瑜寫的計劃詳細定制一番,交給小圓去實施。 小圓無意識的跟冬青學習為人處世,做事雷厲風行,花費近二萬兩白銀,沒出兩個月,晉安多了一家叫溫香玉的煙花場所,院內裝潢十分風雅,不落俗套。 晉安另外幾家的花魁,陸續從原在地贖身,投奔溫香玉。 這事從頭到尾冬青沒有插手,聽小圓報備她將自家的制度故意傳到那些花魁耳中。 條件十分誘人,她并未使任何手段,這些才情外貌出眾的花魁們,自己來投奔溫香玉,別的院子也無可奈何。 冬青還是提醒一下小圓,表面上無可奈何,不代表別人不會心生不平,背地里使絆子。 小圓自然記在心上,提防著別人的暗箭。 溫香玉獨特的名字與裝潢,外有花魁加持,生意蒸蒸日上,沒多久就成了晉安風流的地標。 無論外來的還是本地的,都想去逛上一逛,一逛便流連忘返。 看著每個月的進項,冬青這才放下心來,慢慢物色著田地和宅子,過個幾年,他們就會是真正的有錢人。 日子過得飛快,瑾瑜看著文書上簽署的日期,已經華元十六年六月。 當年他初到黎國,只是華元十二年,那年他才二十歲,如今一轉眼都二十四了。 在翰林已經呆了一年有余,平淡如水,經營一年,除了朝中大半官員都看他挺順眼之外,別無所獲。 還有數個武官,沒有什么交集也對他印象很好,因為現在實行的平武政策,是瑾瑜殿試文章所列舉的。 這讓他們又得到了應有的重用,而不是文官的附屬。 瑾瑜在官場一年多,還發現一件事,就是朝中高官都是熬資歷熬上去的,最年輕的也都當了二十多年官。 這讓瑾瑜有些挫敗,難不成他好不容易當上了官,就這么悠哉悠哉熬個二三十年? 第77章 災荒 這一年多,瑾瑜還擔任了庶吉士的小教習,輔助學士教習庶吉士。 不可否認,在翰林為官,哪怕是個末品官也學到不少東西,能夠直面國家政務。 翰林院內近期有升遷變故,掌院學士許韜因資歷與政績足夠,由正五品升遷為正四品,入文淵閣為閣臣。 上頭有人升遷,就會空出一個位置,以致下面的侍講學士與侍讀學士虎視眈眈盯著這掌院學士的位置。 這個升遷產生連鎖反應,上一級的空出位置,低一級就會有機會隨著升遷。 瑾瑜自然也想順勢往上走,但翰林院設有兩個分部,為待詔廳與典簿廳,不止他一人是從六品官職,想要升官的人一大把,位置卻只騰出一個。 而且不少人資歷比他高,不是說做出了什么政績或是得皇帝多少信任,而是當官的時間比他長。 可惜,若是按政績和皇帝的眼緣來看,他絕對處在上風。 對此,瑾瑜無可奈何,該做的他都做了,眼下只能靜待其變。 冬青則忙著帶小圓拓展生意,有了本錢就什么都不算事,能賺錢的生意冬青都納了一份。 主要是能信任的人手不多,什么事都要自己cao心。若是有足夠的親信,就能把這些生意分給親信管事,她只需要收著房契地契,每月核對賬目收錢。 除了小圓以外,冬青手底下就只有幾個算得上朋友的舉人。 舉人不可能會愿意成為冬青做生意的管事,他們都是要走上仕途做官的。 瑾瑜看冬青犯愁,就給她出了個主意,“你覺得李林如何?” 冬青從紙墨中抬頭,“李林很不錯,雖然二十老幾依然如孩童那般很皮,但做事還是挺認真的?!?/br> 瑾瑜道:“前些日子不是收到李林的書信,說這兩年挑花刺繡像瘟疫一般的蔓延,已經賺不到什么錢了,我們讓他把生意處理好,來晉安找我們?!?/br> 冬青思索片刻,道:“如此倒是可行,若有李林加持,分管了一些生意,就不會如現在這般忙碌?!?/br> “至于報酬,待他上來再當面商量,不會虧待他就是?!?/br> “既然如此,那就即刻送信過去,讓他速戰速決?!?/br> 瑾瑜當下給李林寫了信,讓他來晉安搭手。 翰林院的連鎖升遷有了消息,掌院學士只需一人,最終塵埃落定,由侍講學士文陳豐擔任。 下面的升遷卻多一些,一些熬了數年的侍講和侍讀,此次升為從五品學士。 不負所望,瑾瑜努力一年多,也迎來第一次升遷機會。 雖然這個升遷于瑾瑜而言可有可無,只是從從六品修撰,升遷為正六品侍講。 年俸由每年林總六百兩變成七百兩,職責大同小異,有機會為皇帝或是太子皇子講學。 對于俸祿,瑾瑜已經不在意多少,畢竟他家娘子每個月能賺數萬兩,要是當官拿俸祿,得當幾輩子才能拿到冬青一個月掙的數。 冬青的機智在于,所有的酒樓商鋪妓院明面上都是小圓的,沒人知道這些生意與瑾瑜有關系。 實則所有生意的契約冬青都拿在手里,每個月的進項存入錢莊變成了銀票收著,或是拿去買了田地。 冬青并未虧待小圓,每個月幾百兩的零頭都給了小圓,讓她自己存著,為以后的日子打算。 小圓沒有推脫,雖然她名義上是冬青的婢女,但冬青待她猶如家人,都知道各自什么脾性,用不上那些虛的。 瑾瑜和冬青帶著小圓,還住在這座不大的院子里,屋內的擺件陳設都很樸素,平日穿著也不高調,完全在瑾瑜俸祿承擔范圍內。 有人會對瑾瑜送的禮物價值生疑,因為瑾瑜送的禮物都不算輕,任何一件都抵得上瑾瑜一年的俸祿。 不過很快就想通了,既然他們有人送禮,瑾瑜自然也能收到禮物,而且家里多多少少有些產業,兩廂抵消。 也難怪瑾瑜過得十分清貧,家里甚至沒有一個丫鬟。 旁人也不在意,既然瑾瑜愿意過得清貧而做官場人情,他們承了這個情就是。 瑾瑜不知道旁人對他家里沒有丫鬟的事這般猜想,他和冬青沒有丫鬟,是因為暫時不需要。 洗漱穿衣完全可以自己動手,飯想做就做,不想做就帶上小圓去自家酒樓吃一頓。 平日里冬青很忙碌,家里的家務都是瑾瑜在做,權當健身,免得他整日坐在翰林院做文職渾身僵硬。 這幾日,朝中陸續收到全國各地發來的奏章,稱災荒嚴重,希望朝廷設法解決,以免流民四散。 黎國占地頗廣,每年都有災情,或是水災或是旱災,但都不嚴重,撥些賑災銀糧,安撫過了一年,第二年就緩過來。 瑾瑜看今年的情形,應該是大的災荒,滇州大面積鬧旱災,種下去的莊稼,半年時間,盡數曬死,今年可能顆粒無收。 而廊州,竟然又鬧起了蝗災,按奏章里所描述的,廊州大部分縣鎮遭到蝗蟲席卷。 蝗蟲成云,遮天蔽日,翅膀煽動之聲震耳欲聾,所到之處連草葉都不剩下。 瑾瑜對這份奏章的真實程度抱有懷疑。 如果真的大面積鬧蝗災,這個描述不算夸大。但因有前車之鑒,瑾瑜想一探究竟。 上次湘王給他送了不輕的禮,這一年沒有要求他做任何過份的事,至多讓把奏章盡快呈交給華元帝,不要耽擱廊州相關事宜。 這些事本就是要做的,只是時間快慢問題。 再有就是讓他將皇帝正在琢磨或是準備施行的事,以書信的方式告知湘王。 瑾瑜一一照辦,卻沒能抓住湘王的把柄,因為無論是誰處在湘王這種尷尬的境地,都會與湘王一個做派。 實時了解朝中動向,提前做好應對政策的措施,以防像上次南陽王事件之前,皇帝準備將他們的爵位回收。 對付災荒,朝廷一貫的做法就是開倉放糧,撥款賑災。 這次也不例外,閣臣與華元帝計算商議后,決定給滇州撥十萬兩白銀,向周邊風調雨順的州界購買糧食,度過今年秋天到明年秋天這一段沒有口糧的時期。 廊州因地界較大,人口較多,撥了十二萬兩,即日就派欽差押送,監督整個賑災流程。 旁的差事有人搶著做欽差,賑災放糧這事卻無人愿去。 因為這個差事很是艱苦,而且近兩年為了防止賑災銀被貪,出臺了不少嚴格規定,監管賑災銀這事,撈不到好處就罷了,還容易出力不討好。 監管的是糧銀,下面的官員總想從中撈些好處,若監管太嚴鐵面無私,這些人辦事便不盡力,賑災糧發放會延遲。 這一延遲,不是小事,延遲一個月就有許多災民受難,而且監管人員會被扣俸祿,于上于下都討不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