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節
這時,鳳座上的太后出聲了。 “榮壽,不得無禮?!彼柍獾?,又轉頭對胡前說:“還望尚書大人不要見怪,榮壽這孩子素來孝順,大抵也是見著哀家郁郁不樂,皇后等人也是垂淚不止,才誤會了什么?!?/br> 好吧,這話更是將胡前氣得不輕,合則鎮北王世子是因為孝順,才會對他出言不遜。而他的責問,都是阻止人盡孝的不忠不義之舉了。 “另,榮壽是哀家從遼東召回京的,為的自是繼承大統的嗣皇帝之事?!?/br>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驚了,包括祁煊。 太后滿意地看著下面朝臣一臉□□樣,心里說不出的痛快。 “哀家和皇后商量了一下,私心還是覺得恭親王之子不太適合繼承大統,大昌不能選一個還在襁褓中的孩子作為新君。而榮壽,從小由皇后撫養長大,也是哀家和大行皇帝看著長大的。這孩子秉性純良,待人至善,又知根知底,文武全才,與大行皇帝有著最近的血脈,其本人也已大婚并有了嫡子,所以在子嗣上也是沒什么問題的。讓哀家來看,簡直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選了,不知眾卿以為如何?” “這——” “眾卿還是不要猶豫了,畢竟這可是為了社稷江山。要知道,國不可一日無君??!”方才眾臣對太后所言,此時被她道出,簡直就像是一記耳光,狠狠地打在眾人的臉上。 太后端著雍容高貴的笑,俯視著下面眾人,又道:“大行皇帝素來禮賢下士,有容乃大,從諫如流,哀家雖身為太后,也是秉承大行皇帝一貫為人作風。難道一個在襁褓之中的嬰孩都能繼承大統,反倒是哀家和大行皇帝看中的世子不成?看來哀家是得去祖廟問一問先帝,這江山到底是不是姓祁的,哀家是不是真頭發長見識短,人老且眼瞎?!?/br> 說著,太后就從鳳座上站了起來,這便要擺駕去奉先殿了。 這行舉實在不得不讓眾大臣為之恐慌,他們逼著剛死了兒子的太后去哭祖廟,這要是傳了出去,不光沒臉見人,也會被天下人為之唾罵。 還有鎮北王世子,他背后可是站著幾十萬遼東軍。他們擁立嗣皇帝,本就是借口怕四邊生亂,舉國動蕩,這四邊其實說得就是遼東,如今若是祁煊為新君,這個借口卻是再不能用了。 就在這時,祁煊身邊的南寧公幾個大步上前,“太后英明,世子當是新君最佳人選?!?/br> 太后忙虛扶了一下:“南寧公快快請起,這些日子你勞累了?!?/br> “臣作為大昌的臣子,當是為國為民死而后已?!?/br> 太后微笑頷首,再度面向以薛庭儴為首的一眾大臣。 事到如今,還能辯駁什么?南寧公可是掌著內城九門的提督,就是因為有他一直在背后撐著太后,這些大臣才會好言相商,沒有行那強逼之事??创藭r這場面,明顯就是太后早有決斷,才會伙同南寧公演了這么長時間的戲,實則私下里已經將鎮北王世子召回了京,說不定和遼東那邊也達成了什么協議。 大勢已去,大勢已去??! “太后英明,我等不敢有異議?!彪S著薛庭儴拜了下來,眾臣們都拜了下來。 太后復又坐回鳳座上:“那事不宜遲,還請禮部與內閣諸位大臣擬旨,畢竟大行皇帝的喪儀卻是拖不得了?!?/br> 第127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 消息傳到遼東, 秦明月簡直驚呆了。 她還以為莫是要發生什么事, 心里一直提心吊膽的,卻萬萬沒想到竟是凌空一個皇位砸了下來。 包括鎮北王和王妃也是吃驚不已。 尤其是鎮北王, 他本是已經打算看準時機就揮師入關,如今兒子成了皇帝, 他還要入關嗎?同時心中又得意不已,枉那母子倆聰明一世, 最后還是為他人做嫁衣。 當天晚上, 他在安平院喝了一晚上的酒, 大醉淋漓, 卻是心中快意。積攢在心中幾十年的郁氣,終于發泄出來。 倒是鎮北王妃一副不怎么高興的樣子, 榮壽若成了皇帝, 那還能是她兒子嗎? 自然不能是了,這種大行皇帝無子由旁枝入嗣而來繼承皇位的,都是稱大行皇帝為皇考,而原本的親爹親娘則成了皇叔和皇叔母。 她連著郁郁多日, 最后還是她娘家嫂子收到喜訊而來, 勸解她說:“旁人求都求不來的事,就你鉆這點子牛角尖。你生的就是你生的,哪怕他叫你皇叔母, 還是你養的?!?/br> 也只能這么想了。 泰安院一副門庭若市的景象,府里能找到借口上門的都來了。 世子成了新君,不用說以后世子夫人就是皇后了。能和皇后親近也就這么會兒時間了, 多刷刷好感,總是沒有錯的。 甚至連李氏都扭扭捏捏地上了門,她這會兒想端都端不起來,實在是段數差別太大,根本不成對比。 幸好國喪期間禁一切婚嫁宴樂之事,不然這會兒肯定不光是鎮北王府里的人上門,而是整個遼東能來的都要來。 又過了大半月時間的樣子,來接秦明月母子三個進京的車架到了。 他們先走陸路到寧遠,再從寧遠走海路到蘇州,而后直接通過運河入京。 闊別已久的京城,還是如以往那般莊嚴肅穆,可這一次再回來的心情卻是截然不同。 * 大殮之后,祁煊就在眾大臣的勸進下登了基。 由于正處國喪期間,自然一切從簡。 等喪儀辦完,并將大行皇帝的梓宮送去帝陵,已經是兩個多月過去了,此時天氣也熱了。 京城的初夏,天氣還有些涼,經過這么長時間的連軸轉,整個紫禁城里的人都累得不輕。不過到底事情已經過去了,宮里終于漸漸開始有了點兒人氣兒。 這陣zigong里十分熱鬧,俱因新皇登基,先帝的妃嬪都要遷宮。 先帝后宮大大小小的妃嬪加起來幾百號人,這些人遷宮都是一件麻煩事。太皇太后還是住在慈寧宮,倒是皇后從坤寧宮里挪了出去,搬去了太皇太后的慈寧宮。至于其他先皇的妃嬪,本是實在不好安排,后來祁煊拍了板,將東六宮挪給了這些妃嬪們住。 事情這么定了下來,也算是皆大歡喜了,而就在這個時候秦明月也帶著兩個兒子到了京城。 車隊到的時候,安郡王府外幾條街都戒嚴了,路上一個行人都無,街口和路的兩旁全是禁衛軍。陶成在門口迎了車隊,馬車直接駛進了府里,直到二門外才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