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節
孫貴妃猶豫了一下,道:“難道太后忘了鎮北王?” 太后目露厲芒地望了過來,孫貴妃當即嚇得往地上一跪:“臣妾失言,還望母后不要怪罪?!?/br> 太后望了望她,突然嘆了一口氣:“你起來吧,誰都行,就是鎮北王不行?!?/br> 這件事關系著一段隱秘,不過太后不說,孫貴妃也不敢問,但在后宮這么多年,多多少少還是能猜到一些的。 她抿了一下嘴角,低聲道:“臣妾說得并不是鎮北王,而是安郡王?!?/br> 聽到‘安郡王’一詞,太后頓時愣住了。 之后會愣,是因為這個稱呼實在太過遙遠,也是因為這個名字牽扯了許多回憶。 “臣妾覺得薛首輔能這么快定下恭親王之子為嗣皇帝,肯定是兩者之間達成了什么協議。另,這嗣皇帝的人選需得慎之又慎,臣妾個人以為他必須能和薛首輔一眾文臣分庭相抗,不然我祁姓江山唯恐……” 說到這里,孫貴妃沒有再說下去了。 不光是太后,甚至連皇后都陷入了深思。 良久,太后長吁一口氣,道:“你們下去吧,讓哀家想想?!?/br> 皇后和許貴妃行了禮,兩人便退下了。 * 太后并沒有考慮太長時間,實則也沒時間給她思考。 因為就在之后恭親王也進宮了,一到慈寧宮就抱著她的腿大哭。這哭得甭管真假,反正讓太后來看,是在向她示威。 遂,她也不想了,下了密旨宣鎮北王世子進京。 其實從私心上,太后也是挺中意祁煊的,畢竟這孩子是由她看大的,知道這孩子是個至忠至孝之人。除了脾氣不好了些,但那也是之前,在經過去福建的一番歷練,越見沉穩?;实塾盟?,更連著幾番在和那些朝臣們博弈中取得勝利。 讓太后來看,那孩子就是個福星。 尤其對她孝順,對皇后也孝順。 一切都盡善盡美,除了他是鎮北王的兒子。 可這兒子卻被他們養得和鎮北王不親,據說他去了遼東以后,鎮北王對他并不待見,甚至將之放逐去了黑河衛那種窮山惡水的地方。 為了此事,太后還和惠帝抹了眼淚,說虧待了那孩子。 惠帝也是嘆氣連連,卻沒說要召祁煊回京的話。祁煊是回去干什么的,沒人比太后和惠帝更為清楚。 所以還有比他更合適的人選嗎? 就算他是鎮北王的兒子,既然要做嗣皇帝,肯定是要入嗣過來,所以也沒什么值得考量的了。 太后也算聰明,沒從明面下懿旨,而是下了密旨去福建,讓惠帝心腹王銘晟將密旨傳到遼東。 接下來的時間里,太后等人一直和薛庭儴等眾朝臣拒抗。怕從中出了差錯,也沒敢直言拒絕,而是找著各種借口拖延。 薛庭儴似乎也洞悉了太后的想法,表面畢恭畢敬,實則心里充滿了不滿。 這日,他聯合諸位朝臣進宮面見太后,竟在慈寧宮就對太后威逼上了。 “太后娘娘,國不可一日無君?!?/br> “還請太后速速做出決斷!” “還請太后速速做出決斷!” 一眾大臣紛紛跪了下來,看似恭謹有禮,實則個個都在行那威逼之事。 太后被氣得渾身發顫,皇后拿帕子捂著嘴哭了起來,孫貴妃也是淚水漣漣,一副孤兒寡母為人所逼的凄涼。 可惜這些朝臣都宛如睜眼瞎也似,竟個個視若不見。 “喲,這是在做什么呢?知道的人曉得這是慈寧宮,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這是菜市口?!币粋€聲音驀地在門邊響起。 所有人都不禁望了過去,就見一身材高大面容剛毅的男子站在宮門那處。 正是祁煊。 他一身玄色錦袍,風塵仆仆的,多年未在京中眾人眼里出現,少了幾分桀驁不馴,多了幾分穩重,渾身的氣質沉穩而內斂,就像是一把入了鞘的劍,看似悄無聲息,實則內有鋒芒。 一時之間,竟沒人敢去認他。 直到首位上的太后高呼了一聲‘榮壽’,他們才知道眼前這人是誰。 竟然安郡王。 不對,是鎮北王世子。 他這個時候來這里做什么? 只有薛庭儴眼中閃過了一抹異色。 祁煊嘴角噙著冷笑,面色略見譏誚之色,他一面大步朝里走來,一面朗聲道:“爺皇伯父剛殯天,你們這群不忠不義不仁不孝的小人就來慈寧宮逼我祖母,真是好大的膽子!” 一眾大臣面面相覷,其中一人走出來道:“世子此言差矣,我等眾人也是為江山社稷著想?!?/br> 祁煊滿臉冷笑:“好大的臉,讓你們著想。想什么?你們姓祁?不姓祁,就邊上站著去,輪得到你們來指手畫腳議論我祁姓的江山?!?/br> 這人當場老臉就漲紫了,氣得胡須直顫抖:“好一個張狂的鎮北王世子,若是老臣沒記錯,藩王無詔不得進京,敢問世子進京可向禮部遞了折子?”此人正是禮部尚書胡前。 “喲,你這意思爺進京還要跟你打聲招呼?聽不懂人話還是什么,你姓不姓祁,不姓祁就滾邊上去。這是紫禁城,是慈寧宮,不是你尚書府?!?/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