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節
見趙璨也贊同這個想法,平安又道,“我的想法是,讓皇城司配合他的行動?!?/br> “這是打算做什么?”趙璨敏銳的察覺到平安的這個提議里頗有深意,他沉吟片刻,道,“莫非你打算將皇城司并入御史臺?” “是有這個打算,但不是皇城司并入御史臺,確切的說,是打算將皇城司和御史臺合并,成立一個全新的監察部門?!边@兩者乍看上去差不多,但實際上卻截然不同。 只是合并的話,就是簡單的將皇城司的人塞進御史臺,進行磨合。但成立一個新的部門,官職、職能、權利和責任、升遷等這些東西都必須要重新界定。 平安要的不是一個擴充過的御史臺,而是一個合格的監察部門。 畢竟,如今的御史可是有“風聞奏事”之權的。也就是說,他聽說了一則流言,也不需要管是真是假,就可以直接參一本。這種說話不負責任的規定,讓許多御史的膽子變得很大,成了見人就咬的狗,最終帶得整個官場的風氣都壞了。 甚至有很多御史,初出茅廬的時候,或許是為了求名,或許是為了晉升,總之秉承寧殺錯不放過的原則,逮著朝中所有的重臣挨個參一遍。若是不成功,重臣們也不好跟他計較。若是僥幸成功,那就可一舉成名,從此平步青云不在話下。 平安想要的監察部門絕不是這樣的。 換到皇城司這邊,也是一樣。 原本只是打探點兒京中小道消息的皇城司,被平安一手調教成了情報部門。 但是這種東西,戰時用處比較大,而且對外用得更多,對內的話,一旦泛濫,恐怕會引發人心惶惶,絕不是什么好事。所以平安一直希望能給皇城司套上束縛,讓他們行事不能如此肆無忌憚。 不過隨著他的離開,這種約束力逐漸下降?,F在的皇城司也就是因為皇帝沒有真正發揮出他們的能力來,否則的話,勢必會在短期內膨脹。平安不能保證將來的皇帝個個都能做到這一點,畢竟某些掌控欲強的皇帝,絕不會舍得放著皇城司不用。 所以他索性先防患于未然,將皇城司和御史臺徹底拆開,打破原有的這種規則,將一部分人清洗出去,設立新的部門,訂立新的規則。 一個做事講求證據,而又有律法約束,不會發展成人人懼怕的怪物的部門。 趙璨有些驚訝的道,“皇城司可是你自己的心血,我本以為你會舍不得呢?!睕r且他這種做法,就說明他自己對皇城司也不是很滿意,但這可是他自己一手建立起來的。豈不是在否定過去的自己? 平安搖頭,“不過是適應不同時期的需求,況且這一次的拆并也會以皇城司的職能為主。不過這些都要看顧大人接下來是否能擔得起這樣的責任,再做決定?!?/br> 畢竟雖然御史臺獨立于六部和政事堂,直接對皇帝負責,但畢竟也是文官系統內部的一環,跟政事堂的諸位大人們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一旦動了它,肯定會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和反彈。 所以平安認為,先將貪墨災糧災銀的案子了結,順手將許悠和齊王收拾了,屆時朝堂上肯定會感受到他的威懾力,從而馴服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里再去做這件事,就保險得多。 不過計劃倒是可以先定好。 事情商議已定,趙璨立刻召集顧文珩前來見駕?!F在在翰林院,從那邊過來倒是方便得很。 聽到皇帝交給自己的新任務,顧文珩絲毫沒有猶豫便接了下來。 他少年成名,很有才華,所以當初才會被先帝看重,打算留給新君。但是新君會不會用他,卻是說不好的。畢竟身上帶了先皇的印記,誰知道會不會因此被疏遠呢? 尤其是這段時間待在翰林院,看似職位清貴、又是天子近臣,實際上顧文珩知道,自己根本沒有任何發揮的余地。 也許他可以在翰林院這么繼續熬下去,十幾二十年之后,或許有出頭的機會。但那絕對不會是顧文珩要走的路。 好在他看到了平安,趙璨能用一個,自然可以用另一個。所以心里始終抱著一點期望。 現在聽見趙璨將這件事交給自己,他便明白,這是給他的機會,也是對他的考校。若是能夠做到甚至做好,接下來皇帝自然會用他。但若是不行,以后也不會再有機會了。 翌日趙璨便下令,晉升顧文珩的官職為巡察御史,代天巡狩,表面上是運送物資、安撫災民,彰顯皇室恩德。但實際上卻要暗地里調查清楚所有官員的貪墨情況,彼此之間的聯系,甚至追溯到cao縱這件事的人。 當然,這件事不是顧文珩一個人去做,趙璨已經暗中下令皇城司的人配合,也將目前拿到的那一部分資料交給了他。 “顧卿只管去查,不必有任何顧慮。朕這里便是你的后盾!但是你也要記得,朕要的是確確實實的證據,不讓他們有任何狡辯的余地,明白嗎?”他對顧文珩道。 顧文珩沉著的點頭,“臣明白了,必不負陛下皇恩!” “去吧,朕在京城等著你?!壁w璨松開手,十分滿意的道。 顧文珩垂著頭退了出去,只是在轉身離開的那一瞬間,他抬起頭來,趙璨臉上肅穆的表情在他眼中一閃而逝。 顧文珩再次肯定了趙璨那句話里所包含的意思:就算最后查到朝中重臣身上,趙璨也絕對不會姑息。他只要放心大膽的去查便是,一切都有皇帝來承擔。 當然這只是皇帝的說法,實際上在顧文珩看來,皇帝恐怕早就已經鎖定中書某位大人,這件事要直指對方而去!否則的話,他沒有必要事先給自己交代那么多。 他要對上的是一國重臣,但顧文珩心里卻沒有半點畏懼和害怕,反而全是興奮。 他顧文珩十五歲便一舉成名,天下皆知!然而此后十多年都一直在沉寂,沒有任何作為??峙略S多人早就已經忘記他們的存在了。但是現在,他要用這件事讓這些人知道,那個曾經驚才絕艷,令人驚嘆仰視的顧文珩,回來了! 還有比這更好的機會嗎? 走出本初殿,顧文珩抬頭看了看陰沉沉的天空,深吸了一口氣——這京城的天,要變了。 不對,是早就變了。只不過許多人還沒有看清楚這一點而已。 顧文珩握緊手中的材料,深吸一口氣,快步離開了皇宮。 撥下去的糧食賑災是完全足夠了的。之前因為有官員貪墨,所以顯得不足,現在有顧文珩下去追查,每一粒糧食都會用到災民身上,絕對足夠,那么趙璨和平安的注意力也稍稍可以從這件事上面轉開了。 他們要關注的是其他地方的糧食儲備情況。救災的這部分不算,剩下的糧食,必須要足夠整個大楚所有人從今年吃到明年,這才算是度過了難關。就算平安之前就做了許多準備,不到最后一刻,也沒有萬全的把握。 好在張東遠那邊很快帶來了好消息。 當初為了避免消息走漏,提前讓有心人注意到。所以新品糧種的推廣,只采取了兩種辦法。 第一種是軍屯,就是由軍隊在閑暇時開墾土地播種。因為邊疆荒廢的土地眾多,而軍隊的人數也不少,他們開墾出來的土地自然也很多。大概所有人都想不到,他們印象之中一片荒蕪的邊疆,如今早就已經種滿了莊稼吧? 就連沙土地也沒有荒廢,而是種上了土豆和地瓜這兩種作物。必要時這些也是可以作為主食用以果腹的。 第二種則是由趙璨從私庫出錢,大肆在邊疆購買土地開墾種植。因為事情做得嚴密,又沒有驚動當地官府,所以消息到目前還沒有被傳揚出去。 最開始的一兩年,首先是剛剛開墾出來的荒地土質很差,而且糧種也沒有完全適應這邊的氣候,所以產出不多。但也大大減少了朝廷往那邊運送的糧草。后來情況就越來越好,產量也逐漸穩定下來了。 到今年雖然大旱,地里的莊稼受到了一點影響,但長勢還算不錯,眼看收成應該不會太差。這抗旱品種可以算是經過了考驗,可以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了。 這部分收成足夠供應所有軍隊所需,或許還有盈余。再加上往年的出產有不少被儲存下來沒有使用,加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數量,應該能夠補充上遭災之后減產的部分。 尤其西北地區本來是災區,但實際上這邊人口少,土地出產少,絕大多數人本來就不是靠地里刨食過日子。所以實際上受到的損失有限。而大楚其他地方又沒有遭災,勉強能夠自給自足。所以算下來,真正糧食減產的地方是江南。 而江南,糧食減產的原因,可不光是遭了災。實際上這幾年來江南用于耕作的土地大量銳減,本身的糧食產量就一直在迅速減少。 所以只是要填這一部分的窟窿的話,雖然沒有具體的計算過,但平安覺得應該不會相差太多。再加上各地也有常平倉儲備糧食,自然不會有問題。 有了這種保障,平安一顆提著的心總算是落了下來。 因為江南災情更加嚴重,所以顧文珩去的是這里。至于西北,那邊有軍隊掌控,目前還沒有出現特別嚴重的情況。雖然貪墨在所難免,但十成的糧食物資發下去,總有七八成能到災民手里。所以暫時還不急著對他們動刀子。 趙璨的私心里是希望他們看到江南這邊的反應之后,主動將這些東西吐出來,那就省了許多事了。 而顧文珩也的確是沒有讓趙璨失望,從離開京城,進入江南路的地界開始,便攪動得風云變色,奏折便如雪片一般的飛來。 這其中有一部分是顧文珩的,每一次都是有證據的參某個或者某一批官員。但是更多的,則是江南路的官員們參顧文珩的,認為他這個時候亂來,是要“動搖民心,其心可誅”,還羅織出種種罪名,要致顧文珩于死地。 “他們當朕是傻子么?”趙璨冷笑著摔了奏折。 平安道,“倒也未必,說不定只是要先造勢?!彼f著眉頭皺了起來,“恐怕顧大人的安全問題十分堪憂?!比羰沁@些官員聯合起來將顧文珩弄死了,到時候推到“災民情緒激憤,失手殺死”上面去,朝廷這邊卻是半點辦法都沒有。 因為平安有理由相信,聚集百姓,挑動一場這樣的變故,對那些人來說,絕不是難事。 “有皇城司的人在,應該無妨?!壁w璨道,“朕還讓天樞派了一隊人跟隨,只是為了避免打草驚蛇,并沒有亮明身份罷了?!?/br> 平安這才松了一口氣,“如此就好,若是顧文珩出了事……” 一句話沒有說完,小福子滿心興奮的從殿外跑進來,一邊跑一邊喊,“成了,成了!陛下成了!” 第171章 “什么成了?”趙璨無奈的看著他,“怎么還是這樣一驚一乍,半點沉穩都不見?” “那是因為陛下仁慈,不計較這些罷了?!逼桨残χ_解了一句,又問小福子,“到底是什么成了,讓你高興成這樣?” “海船!咱們的海船成了!”小福子說,“這一次是從元州開船,沿著海岸線往下,又在徽州靠岸??偣灿昧瞬坏蕉盏墓Ψ?,船只和人員都沒有問題?!?/br> 平安回顧了一下地圖,發現二十天走完這段距離其實并不算快。真正有價值的,反而是船員們在船上生活了二十天卻沒有出任何問題。 離開陸地之后,海上的風景一開始還會讓人新鮮,看多了就會覺得單調沉悶了。而且相比較于大海的廣闊,人是那么的渺小,就連原本的大船在海上也會變得微不足道。 這樣的情景會讓人沒有安全感。尤其是在風浪來臨,船只只能隨波逐流的時候,感覺更加明顯。再加上海上沒什么地方可去,也沒什么娛樂,心中的負面情緒會被不斷放大。調節不好的話容易出事。 更不必說,海上的食物有限,就算船只提前儲存也還是不夠。沒有綠色蔬菜,維生素和某些微量元素缺乏,對于身體的破壞性也是極大,甚至可能引起病癥。 只有將這些問題都克服了,才有可能進行遠距離的航海。這一次雖然只是二十天,但是對平安來說,可算得上是意外之喜了。 因為按照他的計算,從江南路的黃州出發,要將船開到東南亞一帶,大概需要的時間也就是這么多。 也就是說,大楚可以從海外采購糧食和其他物資來補充國內的不足了! 雖然趙璨和平安都覺得目前的準備已經足夠充足,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這種事不能打包票說肯定沒問題,還是應該留下一些余地才好。沒想到海船正趕在這個時候可以遠航,正好能夠幫得上忙。 所以趙璨聽到這個消息之后,都不免有些失態,站起身道,“你說的可是真的?” “真真的,下頭的人才送來的消息?!毙「W拥?,“人還在宮門那邊等著,奴才是來通報消息的。主子是不是要見見?” “見,自然要見!”趙璨立刻道。 小福子出去請人,趙璨臉上一直壓抑著的激動這才流露出來,他站起來抓住平安的手,“海船成了!平安,我真高興!看來這一次是天佑我大楚,咱們想不成事都不行了?!?/br> “恭喜陛下?!逼桨驳?,“這還只是其中的一個小用處,海船能夠出海,給大楚帶來的好處,更多的還在后面呢?!?/br> 趙璨點點頭,轉身在殿內踱步片刻,才終于收斂起激動的心情,重新走回御案后面坐下。 平安就在一邊微笑的看著他。趙璨之所以如此高興,不光是因為這件事情意義重大,還是因為這件事從頭到尾都是他一個人在做,并沒有其他任何人插手。雖然得到了先帝的首肯,但當時先帝也沒有多問。這是完完全全屬于趙璨,被他掌握的力量,自然是越強大越好。 很快小福子就把人請了進來。 大概是因為在海上風吹日曬,所以來人看上去皮膚黝黑,但身體卻很見狀,見到趙璨立刻跪下行禮,聲如洪鐘,“周達叩見吾皇陛下萬歲!恭祝陛下萬壽無疆!” 趙璨登基的時候他們都在東南,自然不可能回來觀禮。不過同趙璨為他們驕傲一樣,這些趙璨一手培養起來的人,自然也為趙璨驕傲。他們的主子從皇子升級成為皇帝,對于他們自己來說,自然也是好處多多。 “不必多禮,”趙璨伸手虛扶了一下,平安便走去將周達扶了起來,讓他坐在旁邊的凳子上說話。 “跟朕說說海船的情況,你們何時出發,何時到達,路上如何?”趙璨急切的問道。 周達也不含糊,非但自己口齒伶俐的說了一遍,還掏出了一份文書遞給平安,“這里是張將軍交給陛下的信,怕屬下笨嘴拙舌說不清楚,陛下想要知道的,上面都有了?!?/br> “你若也是笨嘴拙舌,這天下恐怕就沒有會說話的人了?!壁w璨笑了起來,打開文件看了起來。 這里面的記錄更加詳細一些,包括海圖,路上的各種水文和天氣,風向等等,均有記錄,這樣一來,光是看到記錄,便能模擬出這一趟的行程了。 趙璨看完之后便隨手遞給了平安。 周達見狀,忍不住多看了平安一眼。這么重要的東西,趙璨給他看,非但是一種信任,還意味著這些東西這個人都懂。平安一身太監服色,周達原本對他不甚在意,這會兒卻是心中暗暗關注。 平安看完之后,微笑道,“恭喜陛下。接下來從徽州將船只開到崇州,若是也無礙的話,便可繼續往南了?!?/br> “好!”趙璨也很高興,轉頭對周達道,“聽見了吧?回頭轉告你家將軍,讓他抓緊時間練兵,要用到他的時候,也就在這一兩年了!此次若是立下功勞,海軍自然便能擴編,你們也不必被人看做打漁的?!?/br> 周達連忙應了。趙璨略略思量,便提筆寫下了一封信交給他,然后才讓小福子把人帶下去。 等人走了之后,趙璨跟平安對視一眼,異口同聲的道,“該收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