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節
所謂書畫大家總有些脾氣,對自己書畫作品看重的很。當然,當一些人需要用書畫作品去推銷自己的時候,什么看重什么清高就不在乎了。 無論哪種人,把自己的作品做成風箏這種小孩子玩樂的東西,肯定是不愿意的。 若是做成扇面給小孩子扇風倒是可以。 可對余柏林而言,為喜歡的孩子做玩具理所當然,率性灑脫。 這點和張岳很像。 張岳一幅畫在外也千金難求,可他在家愛好之一就是幫季媛畫繡東西的圖樣。 他從未覺得,為妻子畫繡品的圖樣是多么不恥的事。對他而言,為親人作畫,什么都是畫得的。 怪不得張岳對余柏林愛惜的如同幺子一般,張瑚都要排在后面。兩人確實太過相似。 余柏林想稍稍喘口氣,便主動邀約好友出去踏青。 初夏天氣正好,草木繁盛繁花似錦。再過些日子太陽熱起來,就不愿意出門了。 余柏林閉門著書時,受到激勵的趙信和衛玉楠等人也潛心苦讀。聽余柏林邀約,也愿意放松一下。 讀書也需松弛有度。 暉朝讀書人中雖有死讀書的,大家公子卻很少沒有通習君子六藝之人。騎馬對他們而言,都是必備技能。 就算是余柏林原身,余父余母在時,家境尚可,對獨子也是如同世家公子般培養,君子六藝學的都不錯。 至于余柏林穿越前,出任務時騎馬的時候不少,騎術自然比原身更加精湛。 現在讓他練一段時間,去邊疆騎馬打仗都是沒問題的。 除衛玉楠和趙信之外,余柏林還邀約了五位新近結識的友人。八人在一起騎馬踏青,時而高談闊論,時而出口成詩,時而高歌一曲,頗有名士之風。 這個時代的讀書人,就算沒有好嗓子,也要會唱幾句。 他們可能唱詩經,可能唱古詩詞,也可能沒有歌詞,只是用調子抒發情感。踏青之時,或者親密朋友聚會之時,文人們嘗嘗會引吭高歌。 余柏林在其他幾人感染下,差點一開口就是軍歌,好險出口時忍住了,沒把歌詞唱出來。 軍歌的調子還是很振奮人心的,雖然有當代中原歌曲沒有的“半調”,有點胡樂的特色。胡樂在暉朝比較盛行,余柏林唱的調子也并不突兀。 幾位年輕才子一邊唱一邊笑,引來周圍不少人注目。 這不是現代人踏青時看到有人邊走邊唱歌露出的關愛智障的眼神(除非是一看就知道的集體活動),古代人對文人歌嘯是很推崇的,看著這一溜俊俏的公子哥,眼光里都是帶著欽羨和贊賞的。 暉朝女性地位不算低,至少大家小姐在仆從圍繞下,帶著紗帽也是可以相約一起在外踏青的。 當然,若遇到外男,雙方肯定會垂首避過對方目光,以示避嫌。更別說跟外男搭話什么的。 就算是認識的人,也會裝作不認識。除非是親戚,才會遣奴仆問候一聲。 但雖然不會主動結識外男,每年踏青,都是還未訂婚的大家小姐們“自由相親”的時候。若遇到看上的人,大家小姐就會當著自己仆人的面故作羞澀,或者隨意稱贊。 仆人們聽弦音知雅意,當回府后,當家夫人問起小姐們踏青情況時,就會將自家小姐舉措一五一十的上報。 夫人們若聽到女兒關注了誰,自然會遣人偷偷搜尋那人消息。若那人恰巧也無婚約,又門當戶對,自然會留心一二。 雖說女兒家要矜持,不可能主動出擊。但選婿之事總是很慎重,有女兒的家人不可能不打聽。 至于男子也是一樣,若無意間瞟到一見鐘情的人,也會向家長匯報。 踏青和花燈節,是男女唯二可以“自由相親”的活動。 余柏林這一行人都是年輕且相貌堂堂,家世不提但本身都是舉人,說起來全是青年才俊,且品行端正,各有各的才名德名。 特別是趙信、衛玉楠和余柏林三人,更是聲名在外,早就是無數女子閨中夢中人。 許多小姐早就聽聞這三人名聲,只是未見真人。今天恰巧遇上,見這三人比自己想象中的更為俊俏。 女子也愛俏,夢中形象在這一瞬間的巧遇之下漸漸豐滿,這三人無意間不知奪走了多少人的芳心。 余柏林還是家世差了些,嫡出的大家小姐自知家中不太可能相中余柏林,自家庶出的姐妹倒是有可能。 只是余柏林的老師張岳早就表明不可能早早為弟子說親,余柏林年紀不大,待會試之后再談成家之事。 若余柏林得中進士,以他年齡才干,再加上師從張岳,又得風頭正盛的德王和敦郡王賞識,誰家小姐配不上? 趙信和衛玉楠和余柏林不一樣。兩人家世良好,一文一武,都是歷史悠久且正受圣眷的大家族嫡子,早就是大家小姐們心中佳婿的最佳人選。 他們兩也收獲了最多的芳心。 其他幾位家世良好,且無婚約的人得到的放心也比余柏林多。 當然,余柏林就算知道,也不會嫉妒便是。 這一踏青回去,不知道多少人家又會動心,替趙信和衛玉楠等人說親的人估計又得踏破門檻。 不說這些女子。其實趙信等人對這些大家小姐們也是蠻好奇的。 少年慕艾,即使知道婚事由父母做主,但比起盲婚啞嫁,若能與某位女子一見鐘情,恰巧又門當戶對,最后結為連理,造就一對人人羨慕的快活鴛鴦,文人們都是很向往的。 他們在家也都有些話語權,家中父母在商議婚事時,也會詢問他們的意見。 只是走了這么久,這幾人也沒有一個一眼看中的??磥硪灰婄娗檫@種事,還真是小概率事件。何況還隔著重重仆人以及厚厚的紗帽。 余柏林等人的地點是京郊一處道觀。這道觀香火旺盛,據說簽也比較靈驗,是達官貴人們常去之地。 到了道觀之后,幾人把馬給小道童牽走,并付了看守馬匹的銅錢,然后買了香燭去觀中燒香磕頭,給點香火錢許許愿,順帶求上一簽。 今天幾人運氣都不錯,全都抽到了上上簽,無一不是文曲星高照,夙愿得中之類的內容。高興的幾人立刻掏出大把錢捐給道觀。 余柏林也不免俗的跟著破費。幸虧他這次出門在懷里揣了不少銅錢,還被封蔚塞了一錠銀子,幾張銀票。 雖然銅錢揣在懷里總感覺很奇怪,好像走路都會叮咚作響似的。 本來公子出游,身邊定會帶一二小廝,幫忙牽馬給錢跑腿傳話。這幾人非要說什么自在裝什么瀟灑,踏青的地方又離城不遠,又自詡體力不差,硬說不帶小廝更自在一些。所以他們都是獨身前來。 不過說是獨身,誰也不知道這些人家中長輩有沒有暗中派人跟著。想來肯定是有的。 余柏林眼尖的看見幾位在趙信、衛玉楠府中見過的人,正裝作普通小販或游人,在他們周邊晃悠。 或許其他幾人也見到了,但都裝作沒瞧見。 余柏林出門時,封蔚當然也不放心,也有派心腹跟著。 余柏林一進道觀,就看見了熟悉的人,賣冰糖葫蘆、賣面人、賣小飾品,甚至還有一個叫賣茶葉蛋的。 這茶葉蛋還是他獻出的獨門配方,只在百香樓售賣。這人一拉開嗓子叫賣,立刻被圍得水泄不通。 這引起其他“同行”的“競爭心”,那賣冰糖葫蘆、賣面人、賣小飾品的也都一改之前假裝木訥的樣子,紛紛努力叫賣推銷,看得余柏林嘴角抽搐不止。 作為封蔚的心腹,即使只是王府侍衛,在外都是有頭有臉的。雖然經過了喬裝打扮,若非余柏林前世練出的特殊眼力,其余人不太可能看得出來。但你們這樣賣力的當小販,真的沒關系嗎? 臉還在嗎? 難道說,因為封蔚這個主人很奇怪,所以他的心腹們也都很奇怪? 大概……很有可能。 第38章 余柏林等人求簽之后又去后山游覽了一會兒,才興盡而歸。讀書疲憊,似乎在這次踏青中緩解不少,各人回家之后,再拿起書本,精神都比之前集中??梢妱谝萁Y合,的確是至理。 對他們而言,今日踏青只是一件小事,回家后最多跟家人說一句今天天氣不錯,山上景色很好,抽了一只吉利簽。 可對一些女子而言,今日就十分重要,回家之后不少女子患了相思,不少夫人開始為女兒查探消息。 而其中,有一位地位頗高的女子,也對其中一人起了興趣。 余柏林等人去道觀時就聽道童提醒,后廂房來了一位身份貴重的女香客。余柏林等人當然不會自找麻煩,游覽時遠遠避開了后廂房。 可即使這樣,還是被瞧見了。 那女香客得知來人中有幾位被父母看重的人,當然忍不住悄悄遠遠的瞧了一眼。 女香客來歷確實挺大,她是何太后幺女,被先帝冊封為婉麗公主。 何太后沒有兒子,只有兩閨女。大閨女受封婉柔公主,駙馬是何成琥,何次輔二兒子。何成琥外放做官,婉柔公主隨駙馬離開,目前并不在京城。 二女兒婉麗公主雖然不得先帝喜歡——看這“麗”字封號只說相貌,在公主封號中頗不走心就可看出,但因面貌酷似何太后年輕時候,非常得何太后溺愛。又因為何太后和何家在先帝面前話語權非常中,便養成了婉麗公主刁蠻任性的性子。 先帝既然不喜歡婉麗公主,自然懶得管教。反正就一女兒,年紀又不大,任性就任性點,到時候找個合適的嫁出去就成了。 可婉麗公主名聲在外,誰家好兒郎愿意尚公主? 先帝雖然有各式各樣的缺點,但他畢竟是個大體上來說,還不錯的皇帝,做不出強塞女兒的事。 嫁公主大多時候都為拉攏重臣,婉麗公主這性子,嫁出去不是結親是結仇。先帝可不想好不容易穩定的朝堂獲得的人心,因為一個女兒散了。 先帝知道自家皇后眼光高,挑選的肯定都是青年才俊,世族大家重點培養的嫡子繼承人。這要是因為自家女兒毀了別人家繼承人,還不讓那家恨死自己? 先帝也是惜才的。特別是因為穩固皇位打壓了太多人才,他就更缺人才了。因為一個不得自己寵愛的女兒毀掉了人才,先帝當然不愿意。 可女兒大了又不得不嫁,先帝就想,自己貶謫冷落的世家中,也有不少能干的子弟。反正自己短時間內不會起用他們,干脆把女兒塞過去。 若是那人能忍得下自己女兒,說明對自己還是很忠心嘛,就可以把那家人重新任用。 從先帝想法,就可以得知,婉麗公主的殺傷力有多大。至少無緣無故,她就因為心情不好,打殺個小太監小婢子這種在家教良好的家族絕不可能發生的事,那是十分常見。 不過先帝想法還未實施,婉麗公主就爆出一件丑事。 她和一戲子卿卿我我就罷了,居然肚子里有了人命。 暉朝公主地位不算低,成婚之后的公主若是彪悍又得寵,并且與駙馬不合。兩夫妻各玩各的,駙馬養外室,公主養面首,只要不弄出人命也不公開,倒是沒什么大不了的。 可婉麗公主不但弄出了人命,還是未婚,且這人沒長腦子,居然讓這種丑事被人傳了出去。 這估計成為暉朝皇族有史以來最大丑聞。之后沒有沒能超過她的,還難說。 先帝差點氣死。 他已經對這個女兒的要求降到最低了。就算她不顧廉恥,在婚前和小戲子親近,只要不爆出來,等她嫁出去,駙馬在新婚夜發現了,那時候也只得認了。 反正能把女兒嫁出去就成,這個女兒成親后過得如何先帝并不想管。反正以她性格,嫁給誰婚后日子都是雞飛狗跳。 可現在弄出這么大的丑聞,先帝就算想把婉麗公主嫁給被他打壓過的世家大族,也不成了。 他要真敢這么做,別說其他世家,所有的文人都會對他口誅筆伐,他在史書中的名聲就別想好了。 婚后公主荒唐的多,但也知道不弄出人命?;榍熬突奶频墓鬟€沒見過,甚至還懷上了,還被別人知道了。 先帝本來對這個女兒沒感情,宗族更是對婉麗公主咬牙切齒。公主不愁嫁,他們這些宗室的女子卻是要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