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節
先帝給了婉麗公主兩條路,要么剪了頭發做姑子去守陵,要么暴斃。 婉麗公主兩條路都沒選。何皇后那時候正囂張,硬是逼著先帝收回旨意,把婉麗公主遠遠送走,硬把黑的說成白的,說這是流言,是抹黑,婉麗公主太傷心,傷了身體,去京外修養去了。 所有人:呵呵。 真當人是傻子? 先帝心很累,他決定加快弄死何家,弄死他老婆的步伐。 可惜他死了。 這婉麗公主受到了教訓了嗎? 并沒有。 要是有,她就不會在婚前做出包養小戲子,還還懷孕了,且弄得滿城皆知這種事了。 她不知道先帝縱容她是因為無視她,她覺得自己很受寵;她不知道先帝放過她是因為先帝想安撫何皇后和何家然后弄死何皇后和何家,她覺得自己特別受寵;她不知道新帝登基之后她的地位有很大改變,她覺得……她還能繼續囂張下去。 以前她娘是皇后她就可以如此囂張,現在他娘是太后了,皇帝都要尊敬太后的,她地位自然更高了啊。 而且現在皇位上那小子她記得,還用鞭子抽過呢,現在他登基了,還不是她和她母后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如此神邏輯,被正常人知道了,肯定甩給她一張“媽的智障”表情圖。 可她真是這么想的。并且回京之后,她也沒掩飾自己的想法。 至于為什么先帝都死了一年了,婉麗公主才回京。那是因為作為親生女兒,她起碼要守一年孝吧?在那群多管閑事的大臣眼皮子底下,這一年她若在京城,豈不是吃不好玩不好? 所以她就裝病,延遲一年才回京。暉朝規矩,皇族守孝要三年,嚴格執行只需要第一年。宗室一年后可以指婚訂婚,只是孝期后才能完婚。 婉麗公主雄赳赳氣昂昂的回來了,回來后就囂張的很不給帝后面子,只進宮見了何太后,跟何貴妃拉拉家常,就回自己的公主府去了。 當年先帝特別煩這熊閨女,提早給她建府,好把她趕出宮,才有后面和戲子鬼混的事。 婉麗公主自覺年紀到了,這次回京要解決終身大事。 當年她爹給她選的人,她是很不滿意的。那些都被貶謫打壓了的家族,哪配得上她這金枝玉葉? 現在她地位更高了,肯定要選一個更好的。 趙信和衛玉楠這種在世家小姐中的香饃饃,婉麗公主都是看不上的。 舉人而已,還不是長房嫡子——趙家和衛家這種大家族,長房嫡子都早過而立之年了。 婉麗公主覺得,只有已有官職在身的世家嫡子或者將繼承爵位的勛貴嫡子,才配得上自己。 至于這些人是否已經有婚約,她是不關心的。 就算有婚約,皇帝指婚,還敢拒絕不成?退了便是。 至于那被退婚的女子如何,與她何干? 婉麗公主所想,連她爹文宗皇帝都不會這么干。 婉麗公主雖說看不起趙信和衛玉楠,但從道觀遠遠一瞥,這幾位長相還是挺符合她胃口。 只是若將這兩人招至府上,婉麗公主擔心會引人誤會,給趙家和衛家過多幻想,讓兩家以為自己相中他們為駙馬。 那皇帝那么蠢,為了討好自己急吼吼的指婚了怎么辦?她還沒選好駙馬呢。 不過她問了問同行人之后,得知其中有一位寒門士子之后,就開心了。 把寒門士子招至府上,肯定沒人誤會。誰都知道,寒門士子不可能成為駙馬嘛。 要是她爹還活著,婉麗公主還沒這么囂張,頂多養些戲子。 現在她娘是太后,皇帝是可憐蟲,婉麗公主能不囂張? 何況她又沒想對那寒門士子怎么樣,只是看他模樣長得好,聽說詩也寫的不錯,就召他進公主府,陪她喝喝酒看看戲,為她寫寫詩做做畫而已,這是抬舉他。 若是把她哄開心了,別說會試,一個狀元都是給得的。 要說婉麗公主如果真得寵,得寵到她所認為的權傾朝野的程度,這還真不是大話。 本朝雖然沒有,但前前朝一狀元,就曾扮作伶人給最得寵的公主彈奏琵琶,得了公主青睞。雖不敢說這狀元是那公主制定,但那人既然會這么做,可見這位公主在他取得狀元道路上的重要性。 婉麗公主覺得,自己跟那公主地位差不多。 …… 皇帝陛下和封蔚一直有關注這位又蠢又惡毒因此殺傷力極大的公主。 可婉麗公主動作實在太快,在道觀一看中余柏林,聽到下人說過余柏林身世之后,當即讓人給余柏林傳公主口諭,讓他去公主府陪伴。 這時候封蔚才剛知道婉麗公主也在道觀。 婉麗公主想來想一出是一出,她這次出京游玩原本目的地也不是那道觀,只是中途聽聞那道觀簽靈,才改變路線。 不然封蔚絕不會讓余柏林去那里。 余柏林接到這荒唐的口諭后,是一臉懵逼的。 就算是前前朝那位權傾朝野的公主,那也是婚后才會在宴會上邀請外男。 雖然其實本質上沒多大區別,但好歹婚前端著點。 而且本朝和前前朝相隔幾百年,公主地位早就大不相同,皇帝也不再那么隨心所欲。 看看輔政大臣就知道了,現在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幾百年前禮儀尚不是特別完善,那個朝代雖然華夏實力強盛,但皇族里荒唐事特別多。就說皇帝,搶嫂子那叫正常,搶兒媳婦那是常有,甚至他爹的妃子只要不是自己生母,都是可以變成自己妃子的。 之后朝代皇族比較要臉,就算有荒唐的時候,也是極個別,而不是普遍狀況。 暉朝公主地位高,只是說婚后自主權高,且駙馬不可納妾,若低調一點,只要不讓外人抓住切實的證據,駙馬爺不管不鬧,養些面首也是可以的。 太囂張肯定不成。 誰知道婉麗公主腦子穿越百年前。 余柏林大部分時候都和聰明人相處,突然遇上一個又橫又傻的,還真是呆住了。 這公主府他當然是不去的,按照他這種正常人的想法,一邊對外托病,一邊派人對公主告罪說這對公主聲譽不好,也就沒事了吧。 封蔚聽后冷笑道:“對于正常人而言,這樣的確夠了,但她若是正常人,根本不會給你什么口諭?!?/br> 余柏林苦笑道:“可我就算不去,她也無計可施吧?” 就算這公主想針對他,也沒辦法針對啊。 封蔚道:“長青,你這是揣測聰明人。若是聰明人,自然無計可施??伤皇锹斆魅?,她惡毒且蠢,這種人,你沒法應付。因為你不知道她會做出什么?!?/br> 當年先帝再磋磨他們一家,也只會冷落無視和斷掉他們一家一應財物供應。不會當眾給人難堪。 和這婉麗公主卻敢直接拿鞭子抽他們兄弟兩,把他們當下人一般訓斥辱罵。 以婉麗公主的腦子,完全不會想這會對她自己造成什么影響。 她就是這么蠢,這么惡毒。 余柏林并不知道封蔚這一段往事。封蔚對以往苦難只偶爾提及一句,并不詳說。 但余柏林想起,自己所在時空歷史上,還真有被評價為又蠢又惡毒,最后反而讓一家聰明人遭遇滅頂之災的荒唐事。 那又蠢又惡毒的是一位皇后,因朝中一托孤大臣曾經對她和她娘家囂張行為諫言,這皇后就糾集娘家,派人直接把那大臣家圍了,人全砍了。 要是正常人,做不出這種事。那大臣也沒想到,這皇后會這么蠢,一點也不顧及后果。 當然,做出這種事的皇后即使被皇帝保護著,這種事足以讓所有世族聯合起來摁死這一家人,她和她娘家結局足夠凄慘,甚至繼位皇帝都容不下她。 可之后她死了又怎樣,這家人已經全部被殺了。簡直悲劇。 余柏林苦笑:“你說那公主會沒腦子的直接訓斥我?還是說干脆派下人沖進府中給我兩刀捅死我?” 封蔚想了想,道:“捅死你不至于,打你板子,把你打的半死不活是肯定的。如果她碰巧心情不好,砍了你一只手一條腿都是有可能的。在她心中,你這是對皇室不敬,給你點教訓理所當然。她可不會想這么做會讓她引起多少人的憤怒,給她帶來什么樣的后果?!?/br> 余柏林:“……我住到老師家里不出門?!?/br> 他就不信這公主還能派人沖進張府把他揪出去打一頓!就算她派人來,老師家的護院也不是吃素的。 雖然不到萬不得已他并不想麻煩老師,可這公主真蠢成這樣,他也沒辦法了。 封蔚笑道:“哪這么麻煩,你只說出京訪友,住在王府就好了?!?/br> 余柏林點點頭。也是,就算那公主的狗腿子們破門而入,也只會看見一個空院子,絕不會想到他在一墻之隔的德王府里。 反正也就忍一段時間。以封蔚和皇帝陛下的性子,這公主肯定蹦跶不到明年會試之時。 余柏林只是想躲一躲,封蔚比余柏林想象中的更囂張。他立刻就放出話來,說對余柏林仰慕已久,邀余柏林入府小住。 婉麗公主一直是行走的話題,做什么從來不遮掩。她邀約余柏林被拒絕的事很快就傳遍了,當張岳甚至趙家、衛家都決定對余柏林伸出援手,邀余柏林在自己家暫避時,德王卻先出手了。 張岳聽后,拍案大笑:“有意思,真有意思?!?/br> 在張岳看來,這并不是德王對余柏林有多看重看,而是皇帝表明態度,他看不下去婉麗公主所作所為,只是暫時沒找到機會收拾她而已。 德王向來只跟著皇帝意思走,又對其他人態度都很冷淡,若非皇帝發話,德王就算看不上婉麗公主,也不會對這么個不能參政也未成婚的公主過多關注。 大不了也就是去宮里告狀,不會親自出手。 若德王親自出手,就是皇帝的意思了。 其實皇帝陛下比封蔚還晚知道一點,但封蔚的意思就是他的意思。他知道當年那幾鞭子給封蔚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心理陰影。 對他而言也是。 封蔚小時候并不是現在這樣健康。那么小小的瘦弱的一團,母親走時他才三四歲。若不是他擋著,那幾鞭子就能要了他的命。 那時候婉麗公主不過八九歲,但揮出的鞭子帶著倒刺,足夠害了一三四歲病弱孩童的性命。 如果不是有其他人及時出現,恐怕自己也得在床上養好一陣子的傷。 小小年紀就如此惡毒,現在更不用說。 不過現在的他們不再是當初的他們,封庭已經給他弟傳話,要是有公主府的下人來要人,直接打死。若是公主親自上王府找茬,直接閉門無視。 看她敢不敢砸德親王府的門。要是她敢砸,立刻就有侍衛沖出來將她拿下送進宮。 封庭正好借此機會說她瘋了。 婉麗公主聽聞一小小寒門士子居然敢拒絕她,果然火冒三丈。當聽到德親王公開跟她作對時,她毫不猶豫的派人直接去德親王府趾高氣昂的要人。 那公主府的下人因自家主人一直很囂張,都以為他們一家真的很囂張了,真去德親王府門口耀武揚威。 結果直接被王府侍衛拖到旁邊小巷一陣亂棍,回公主府后沒多久就一命嗚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