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今天周爺爺和周奶奶一大早就穩坐高堂,看到這場面更是笑得見牙不見眼的,就連周德全都穿著一身新袍子喜氣洋洋的。他們家女孩兒少,弟弟家的這個閨女他向來也是當親生的看的。一轉眼這么個小姑娘也要嫁人了,不由得感慨萬分。 只有周德山和趙氏內心五味雜陳,不知是喜是悲,但還是打點起精神迎蔣家一行人進門。 陳氏跟周家老人見了禮,雙手鄭重送上聘書,周德山小心接過,收藏起來,這婚事也就算正式定下了。如無意外,閨女是鐵定要嫁過去了。 聘書送過去之后,陳氏也放松了許多,這樁婚事總算是定下了。 她這次過來也把兒子帶過來了,鄉下人也不講究那些規矩。雖說婚姻之事向來都是父母之命,但自己兒子都偷偷見過人家姑娘了,總也得讓人家姑娘見一面,心里有個計較。 也讓親家親眼看看自己兒子,也好放心把女兒嫁過來。 因此,看氣氛有些凝重,陳氏就清了清嗓子笑問,“怎么不見琳兒,這是藏起來舍不得給我看,怕我現在就把人搶走了不是?” 趙氏聞言忙擺手,“哪里,我這閨女膽子小,上不得臺面。早跟她說今天納吉,一大早就躲在房里不肯出來,我這就叫她?!?/br> 蔣氏忙說,“這有什么,她還小,十幾歲的姑娘家,知道自己的喜事,有幾個不害臊的?!?/br> 陪坐的金氏正是里正周德書的娘子,聽到這話忍不住笑話蔣氏,“一看就知道這婆婆是個好的,這兒媳婦還沒進門就護上了,二丫是個有福的。二丫娘,你這下可放心了吧?” 趙氏卻笑不出來,她現在就聽不得什么婆婆媳婦的,但是也不能拉下臉子給人難看,只背轉身去女兒房里叫人出來。等帶著閨女出來時,趙氏臉上已經看不到任何異樣。 周琳根據自家娘的介紹,一一見過了蔣家眾人,問過好后正要回到趙氏身后,不妨就被陳氏一把拉住。周琳有些不知所措,只做害羞狀,低頭不語。 陳氏心里卻十分滿意,之前只聽說這姑娘有些瘦弱,現在看來也算康健,看起來文靜知禮,清秀可人,不說還以為是讀書人家的姑娘,比傳言說的好了許多,可見傳言不可盡信,自己家的情況不也如此嗎。 話說陳氏這次文定帶了這么厚的禮,也是為爭一口氣。前兩年剛給大兒子娶了媳婦,下面還有兩個小子要娶親,平常過日子自然是節儉了一些。因此,二兒子十六了,提了好幾家看好的姑娘都沒成,都怕姑娘嫁過來吃苦。 他們哪里知道,如果她手不緊些,下面兩個兒子娶親的錢都從哪里來?等兒媳婦都進了門,不過三五年,他們家的日子定然能起來,到時候讓他們后悔去吧。 這次也是巧了,恰好一個遠房的姑母嫁到了周家村,在滿月酒上見過周琳后,就想起了自己的侄子,雖然小了三兩歲,也算般配。 雖然姑母說了小姑娘雖然文靜懂事,但是養得嬌了一些,長到十三歲上,竟是一次地都沒下過,不過行事上倒是落落大方,家事也樣樣拿手,還有一手好廚藝。 趙氏只覺得小姑娘不是那輕狂的性子就行,嬌氣怕什么,能洗衣服做飯就行。家里三個半大小子,自己老兩口還能干活呢,哪里用得著兒媳婦下地干活,就她家那大兒媳婦也沒下過幾次地。 眼前看到兒媳婦比預想的還要好,陳氏滿面笑容,掏出一個層層包裹的藍色布巾,小心翼翼取出一枚銀戒指,愛惜得摸了一下,遞過去,“這是嬸子當初的陪嫁,放了好些年,別看有些黯淡,當初也是足銀打的,炸一炸一樣鮮亮,要是嫌棄這樣子不好,融了重新打個物件也好?!?/br> 在趙氏的示意下,周琳接過來謝了陳氏,不經意看到陳氏身后盯著自己看的傻小子,不由得紅了臉頰。 蔣福生從周琳進來后眼睛就沒移開過,他這次終于看清了小媳婦的樣子,比他想象的還要好看,讓他不由得自慚形穢,無意識的把身體往人后藏了藏。 直到對上小媳婦的視線,才意識到自己這樣一直盯著小未婚妻看有些失禮,連忙欲蓋彌章地移開眼睛,只是還是忍不住一會兒瞄一眼,一會兒又瞄一眼,偏這傻小子還以為大家都沒看出來。 看得屋里的人都暗自失笑,有心臊他兩句,又怕姑娘家臉皮薄,聽不得。 周琳對蔣福生的第一印象還是不錯的,長相雖然說不上帥氣,也算端正大方,臉盤就像前世朝廷臺的一個播音員,顯得十分“愛國”。身材目測一米七多點,在這普遍營養匱乏的時代,也算得上高大了。 周琳低著頭暗自品評自己的未婚夫,想著對方的小動作,差點沒笑出來,剛才的羞澀和緊張早不知飛到哪里去了。因為有人明顯比她還要害羞,還要緊張嘛。生怕自己忍不住笑場,周琳趕緊假裝害羞告退回了房。 少年看到周琳要走,頓時滿臉失落。周琳出門前偷偷回頭對他笑了笑,少年又馬上開心起來,回了她一個大大的笑臉。 真是個傻的,周琳想著,她回到房里,一頭悶進被子里,無聲的笑了好一會兒,覺得嫁給這樣一個小丈夫好像還不錯? 周父和趙氏對蔣福生也很是滿意,看他見了囡囡的神色,就能看出對自己閨女是十分喜歡的。能得婆家看重,丈夫喜愛,也是閨女的福分了。 送走蔣家一行人后,兩口子想到捧在手里里的嬌嬌女,兩年后就要嫁到別人家里。伺候完公婆伺候男人,等有了孩子,更是辛苦。女人啊,就是難,舒心的日子頂多也就沒嫁人的這十來年。 越想心里越難受,想到自從自己生了兒子后就分外懂事的女兒,趙氏就忍不住更加疼愛,弄得搞不清狀況的周琳一頭霧水。 等周琳問清楚怎么回事后,真是哭笑不得,“娘,我又不是現在就要嫁過去,您要舍不得,那我就不嫁了,一輩子在家陪著你和爹?!?/br> 周琳說完孩子氣的把弟弟擠到一邊,不顧他吭哧吭哧的抗議,摟著他的小胖身子,姐弟倆一起偎進趙氏懷里。 趙氏看著懷里鬧騰的一兒一女,也不去“解救”兒子,騰出一只手點了點女兒的額頭著女兒,含笑說,“我的乖囡囡哎,姑娘大了都得嫁人啊,爹娘還能留你一輩子不成?老話都說,女大不中留,留來留去留成仇,說不定過兩年你就埋怨爹娘怎么還不把你嫁出去了?!?/br> 嘴上打趣著女兒,趙氏心里還是有些酸澀。好像千辛萬苦得來一枚奇花種子,小心看護,風大了怕吹著,雨大了怕打著。眼看著它出芽、拔節長高。好容易盼到它含苞待放,就被人盯上,打上自己的記號。 更糟心的是,一朝花開,還要連盆帶花給人送到家里。 母女兩個,一個滿懷心事,一個只顧害羞,氣氛漸漸沉靜下來。直到寶兒哼唧哼唧的要哭出來,才打破了這傷感的氣氛。 趙氏一摸,原來是尿了?!斑@一泡尿得有半斤重,難怪要哭了?!?/br> 趙氏給兒子利落的給兒子換下尿布,順手在兒子小屁股上拍了兩下,看得周琳好笑不已。 作者有話要說: 是不是我寫的太無聊了?都沒有小天使跟我討論劇情?貌似確實沒有什么有意思的劇情,不過,看著我這么努力日更的份上,留下兩個字鼓勵我一下也好啊。 ☆、第6章 趕年集(捉蟲)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一進入臘月,這時間就過得飛快。年關在即,家家戶戶都開始忙著置辦年貨。 周家村附近的人們趕集都要去鎮上,這個鎮因為附近有一個臥牛狀的小山,就叫臥牛山,鎮子自然也就是臥牛鎮了。 臥牛鎮三天一逢集,今天已經臘月初九,算來年前也沒剩下幾個集了,再不趕就來不及了,要知道有些積極的人家,一月前就開始置辦年貨了。 雞叫二遍,趙氏就把女兒揪了起來。等周琳穿戴洗漱好后出門,就看到大伯母和堂哥堂弟已經等著了。 莊戶人家不年不節的,很少趕集,平日里的吃食都是自己種出來的。也就缺油少鹽了,或者咬咬牙買上一回rou打打牙祭,才會到鎮上去。 因此,難得趕一次集,全家的女人孩子都出動了。反正自家有牛車,出門也便利。 之所以起這么早,是因為臥牛鎮離周家村足有十幾里地。要是只靠兩條腿,得走上將近一個時辰。 這個時候,鄉下人趕集大多時間都花在在路上了,因此往往過了中午不多會兒集就散了。不然真逛上一天,回去都得摸黑了。 生怕去得晚了就買不到什么好東西了,李氏趕緊催著大兒子拉了牛套上車。 任勞任怨的老黃牛載著一架子車的人,不疾不徐得走在小道上,得得地朝著臥牛鎮走去。 因為土路不平坦,即使牛車已經夠慢了,下面還墊著草墊子,周琳還是感覺顛得屁股疼??创蠹乙桓绷曇詾槌5臉幼?,她也不好意思說什么。 只有趙氏看女兒坐立不安的,活似屁股底下長了釘子,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自己親閨女她不好說,李氏可沒有這個顧忌,“二丫真是個小姐做派,坐著牛車還嫌不舒坦。這也就是咱們家,托生成差一點的人家,想要趕個集,那得生生走上一個多時辰。要是你,還不得癱在半路上?!?/br> 周琳有些咋舌,這些古代勞動人民真是能吃苦耐勞。前世今生她也沒有走過兩三個小時的路,不由有些懺愧。 周鑫卻一向喜歡這個溫柔可親的jiejie,聽了自己娘的話忙表態,“要是半道上走不動了,我跟哥哥可以都可以背著啊。二姐這么瘦,我覺得一只手就能拎起來?!?/br> 聽了周鑫這不著調的話,一車人都笑了起來,只有周琳氣急敗壞地白了這個弟弟一眼。要不是人多,非得擰掉他的耳朵,成天著三不著兩的。 說說笑笑間,牛車終于到了臥牛鎮。待到穿過一道跨街而立的牌坊,就到了集市。 街道兩邊的店鋪鱗次節比,十分有序。街邊還有挑著籮筐的農人來回走過,想要尋找一個合適的攤位。 他們的筐里大多都是一些自己種的蔬菜水果,米面糧油一般都是路邊開的鋪子里才有得賣。 興許是他們來得比較早,現在街上的人并不算多。聽趙氏說,再等上半個時辰,街上指定擠都擠不動。 說著趙氏拉了一把貪看這原生態集市的女兒,“干什么一副沒見識過的樣子,又不是第一次來,一個大姑娘左顧右盼的,像什么樣子?!?/br> 周琳一驚,自己可不是第一次來嘛,上次來的可不是她。悄摸地拍下胸口,看來自己以后還是要謹慎一點,這回就差點露餡了。 李氏看這娘倆說個沒完,有些不耐煩,“趕緊的吧,別在這兒耽擱了,一會兒人都上來了。雞鴨魚rou的回來時再買,帶著也不方便。先到前面買些干貨點心,再給孩子們扯點布做身新衣服?!?/br> 李氏把今天的行程簡單安排了下。 周磊趕著牛車拐過這條街,停在了一家鋪子旁邊,屋檐的酒旗迎風颯颯作響,正是一家酒鋪。 周琳正納悶停在這里做什么,酒鋪里就走出來一個瘦小精干的年輕人,約莫有二十歲上下,驚喜地招呼周磊,“我就說是誰過來了,原來是你這小子。這幾位是?” 周磊叫了聲王大哥,“這是我娘和嬸子,這個是我弟弟金子?!庇殖慌缘闹芰帐疽饬艘幌?,“這是我家小妹?!?/br> 簡單介紹一句,并沒有說出她的名字,好人家的姑娘是不能隨便把名字說給外男聽的。 果然王大哥并沒有多問,跟李氏妯娌兩人問了好,又跟周磊說,“你們跟嬸子來,想必是辦年貨的吧?” 周磊點頭,“恩,辦年貨,也帶家里弟妹出來看看。家里牛車沒地方放,看能不能在您舅舅后面的院子放一會兒?!?/br> 王大哥毫不推辭,哈哈笑了兩聲,滿口應下,“我當是多大的事兒,我這就給你牽過去,你們就放心逛去吧?!闭f著就要牽著牛鼻子進去,直到周鑫堅持要自己來才罷手。 李氏和趙氏忙向這年輕人道謝,“勞煩小哥了,真是不好意思?!?/br> 王小哥連連擺手,“舉手之勞,與人方便嘛。更何況我與石頭這關系,道謝就見外了?!?/br> 走出挺遠,周琳才按耐不住地問堂哥,“石頭哥,這人是誰???怎么跟你那么親近?” 周磊看著小meimei滿眼的好奇,就大致解釋了下。這小哥是他去年在鎮上打短工認識的,叫做王滿倉,父母早逝,是村子里吃百家飯長大的。 因為自己無意中幫到了他,兩人就認識了。因為脾性相合,一來二去就成了莫逆之交。 今年他一個遠方舅舅在鎮上開了鋪子之后,王滿倉就過來幫忙了,之前四處找工也不是辦法。 舅舅家待他并不苛刻,他準備日后就留在這兒了。好歹攢些錢,將來也好討個婆娘,有個自己的家。 走到集市中間,人已經漸漸多了起來。李氏也有些著急了,她今天計劃要買的東西可不少。 不算rou類,還要買上幾張紅紙,回去拿上幾個錢,請村里的秀才公周懷瑾寫上幾幅對聯;要買春/節燃放的爆竹;買爐香祭天祭祖;還要給老人孩子置辦新衣;以新沖舊,來年有個好兆頭。 于是顧不得多話,李氏妯娌倆就開始瘋狂地買買買。她們這表現在周圍的人里實屬正常。辛苦了一年,平日里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到了年節,怎么也要犒勞自己一下。就連小孩子,這時候都能添上一件兩件心儀已久的玩具。 也許大人有的還在感慨年關難過,花錢如流水,憂心手里的銀錢是否湊手,小孩子就是純粹的期待了。畢竟過年就意味著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 還別說,這樣一來過年的氣氛比現代的春節年味濃烈多了,周琳這次也是開了眼界了。想到現代時,雖然生活富足,但是親情味、友情味、年味都被沖淡了,真是令人唏噓。 當手里提著,懷里抱著,滿載而歸的一行人路過一個脂粉鋪子時,趙氏突然停下了腳步。 想著姑娘大了,也該置辦點脂粉好好打扮一下了,忙叫住李氏,“嫂子等一下,我給二丫買盒胭脂去?!?/br> 興許是要過年了,李氏也是難得的高興,把手里的東西和趙氏一起放到兩個兒子懷里,不顧兒子的手忙腳亂,興致勃勃地走進鋪子。 李氏邊走邊說,“娘給的錢不少,出門前還跟我說,要是有剩的,就讓咱們女人家也買些胭脂水粉什么的。我算了,除去買rou的錢,還能剩下不少,咱們給娘買上一根簪子,一人還能買上一盒胭脂,再給二丫添上一盒妝粉也是夠的?!?/br> 胭脂鋪的老板好似不在,只有一個小二在店里看著。 “小二哥,胭脂怎么賣?”李氏指著柜上問道。 那小二瞄了她一眼,頭也沒抬地回道,“最下面的一排六文錢一盒,中間的12文一盒?!?/br> 李氏聽小二講到這里就打住了,一時沒反應過來,愣愣地追問,“那最上面的呢?” 老板這時才抬起頭,上下打量了三人一眼,“上面的?上面的問了你也買不起?!?/br> 李氏氣急,“你沒說怎么就知道我買不起?莫要門縫里看人,把人看扁了?!?/br> 趙氏見狀,趕緊去扯她,小聲說,“這小二看不起人,我們不買就是了,何苦跟他爭執。在人家店里,咱們婦道人家容易吃虧?!?/br> “二兩銀子?!毙《@時伸出兩根手指比了比,神色輕蔑,看著李氏,似乎在說,我告訴你了,你買的起嗎? 沒曾想李氏這時卻呸了一聲,丟下一句“狗眼看人低,就借著趙氏的力道揚長而去。 只留下背后的小二呆如木雞,風中凌亂。還以為能激得面前這婦人一怒之下買下這盒胭脂。之前店里并不是沒有先例,沒想到對方居然這樣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