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節
石桂心里一想,明白過來,卻不能當著秋娘的面去問,見秋娘聽了,愁眉深鎖的模樣,越發不好開口了,只看看吳夫人,求了她倒不如去求紀夫人,一個是見面更多,一個是還有葉文心能幫著開口。 吳夫人也不能貿然提起讓她們去看撫恤名錄,里頭軍籍的還能得些補償的銀兩,就按著戰死的算,可民人補的錢卻不比軍人多了。 喜子知道秋娘傷心,想問的話便問不出口,握了母親的手,反是石桂勸上一聲:“說不準爹回鄉去找我們了,只沒料到咱們會又到穗州?!?/br> 秋娘應得一聲,看看女兒,又想起明月來,捏一捏喜子的手,喜子一激靈,這才開口道:“吳大哥往哪里去了?” 吳夫人不意他會問這個,立時笑起來:“你吳大哥如今當了小旗,一個人管著十個人,自然不得閑了?!笨此€是個孩子,又知道千里帶著他跟帶著小兒子似的,多說了兩句:“自來了穗州,我們老爺也沒有著家的時候,天天都睡在營里?!?/br> 喜子還想回營里去,跟著娘和jiejie,天天都食飽衣足的,可總覺著渾身不得勁兒,非得跟著打拳才爽快些。 喜子這性子,石桂摸著一些,幾回聽他說,力氣大了就不挨打了,聽見了就心酸,知道他是被打怕了,身上還有些陳年的舊傷,若不是得幸留在軍營里,他在濟民所只怕一樣要挨那些大人的欺負。 秋娘綠萼說起冷暖鋪來都是一樣,哪兒都少不了欺軟怕硬的人,秋娘給喜子洗澡,浴桶里不知掉了多少她的眼淚,肩上腰上都有傷,得虧著養了起來,要是真的傷了根本,她恨不得立時死了去。 吳夫人看喜子是真心記掛著,笑著道:“千里跟著我們老爺一道,有他在我還放心些,兩個隔上半月總要回來一趟,到時候我告訴他?!?/br> 水軍營扎在港口邊,比原來的規矩可嚴得多,里頭還有些當兵的得去造船,初來乍到,自也有不服管教的,吳大人都天天不著家,手底下的人就更不必說了。 喜子知道這回是進不了軍營了,心里還想當兵,數著日子還有五年才能去,耷拉著腦袋一聲不響,石桂便笑:“他心里很是感激當年大人救他出水火,一門心思要當兵,總歸年紀還不到,等大些,再看他想干什么?!?/br> 石桂說著便問:“我聽說自古名將也讀書的,勸他先去學堂,讀讀兵書也好,縱真個要當兵,肚里也依舊得有學問?!?/br> 吳夫人先時只道她有主意,不曾想她還是個有見識的,自家的丈夫就是年輕的時候一意用功在武道上,卻把這個拋在腦后,年紀大了再拾起來,才知剿匪吃了許多虧,若是早早就知道這些,也不必拿蠻力去拼了。 這些吳大人都曾對妻子說過,既千里是打定了主意跟著吳大人了,還勸了他也多讀書,他又不是那不識得字的,要從軍營里頭挑一個原來就認字的,殊為不易,真能讀書,哪一個還想著當兵,全奔著科舉去了。 千里也確實受教,上了船就拿書看著,推了個沙盤排兵,吳大人還道他是可造之材,年輕肯上進,又有一肚子的聰明勁兒,見天的說著他好。 吳夫人卻沒松口,女兒是她的掌珠,這會兒甚都沒有,怎么就肯把女兒嫁給他去,何況往后好不好還是兩說,又不是鄉下人家結親事,看著個高生得好,就能拉出去頂門立戶顯擺了。 吳夫人不曾想,還能從個丫頭嘴里聽見這些話,倒是一怔,掩口笑起來:“正是這個道理,你吳大哥這些天就沒斷了看書,什么論戰二十四篇,拿在手里就不肯拋下,再這么讀,倒要考狀元了?!?/br> 因著親近才能作玩笑,石桂聽了心里一動,她原是勸過的,沒想到明月看著大大咧咧,又最厭惡酸文假醋,竟肯在這上頭花功夫,她也跟著一笑,伸手摸了喜子的頭:“你看,大哥都在讀書了,你是不是也要讀書?”一面說一面含著笑意沖吳夫人點點頭。 吳夫人這下子愣住了,不曾想石桂打的主意是這個,兩邊看一回,失笑出聲,越發覺得這個姑娘當真是個妙人。 喜子聽了半日,知道吳大人讀書,明月大哥也讀書,原來心里不說煩這些,卻從沒想過,這會兒想一想,在他心里厲害的人個個都讀書了,他要想當兵,也得讀書去。 石桂對著吳夫人感激一笑,喜子一門心思要當兵,卻不是真的明白當兵是什么,他沒見過打仗剿匪,只知道當了兵沒人敢欺負他,還是挨打受騙害怕了,要教導他,就得讓他多看多聽多見識,送去學堂讀書就是第一步。 真等他學了五年,真個想明白了,他要當兵,石桂也不能攔著,可也不能讓他當個睜眼瞎子,會寫會算能看能讀,才是先要學的。 喜子看看石桂,又看看秋娘,jiejie跟娘都帶笑看她,他便點了頭,吳夫人看他這是應下了,反笑起來:“要在這兒找一間教官話的學堂,那可不容易?!?/br> 穗州學風昌盛,回回應考人都極多,榜上有名的出自穗州人也不少,卻極少出狀元,便是本地方言難懂,圣人在上頭問了,底下的回應聽不懂,穗州一系的官員,要做到京官,頭一個要學的也是官話。 石桂抬頭沖著吳夫人笑了:“只要他心里肯了,再難辦也是能辦的?!?/br> ☆、第289章 開店 吳夫人喜歡女子有志氣,倒很看中石桂,留她們用飯,還問她們要支攤子做些什么生意,秋娘才剛灰心喪氣過,卻被石桂勸了回來,夜里想一回,城里頭擔柴賣水的都能有錢賺,她難道還不如 燒了熱水賣的,也不過是砌幾個灶頭,燒了熱水一家家的送罷了。 把這話一說,吳夫人直點頭,她的年紀同秋娘差不多,看著卻比秋娘年輕許多,細細聽了她們說話,倒說上兩句有用的:“真個要擺攤,就往人多的地方去,最好是一片都是做活計有營生的,看蠶織布的離不得織機,扛包的苦力,離不得碼頭,就是這些地方,做了吃食賣才有銷路?!?/br> 石桂原來也是這么想的,要好好找一個地方,開一間鋪子,不必受風吹日曬,真個辦起來了,還能雇傭個人辦著分擔。 聽說她們想要賣餛飩,吳夫人倒笑了起來:“這兒餛飩講究多,外頭一圈皮兒也無人吃,東西雖是容易做,也還得看看合不合本地人的吃口,倒不如先琢磨幾個吃食出來,看看哪一樣能賣?!?/br> 石桂抿嘴一笑:“我正是這么想的,先尋了中人看起租子來,便是找到了合心意的,也還得收拾起來,桌椅板凳都要置辦,我娘就趁著這功夫練練手?!?/br> 吳夫人點點頭:“你想的很對,萬事起頭難,真的開了頭就好了?!奔依镌饬怂说臅r候,她也出來頂門立戶,原來就有三分相助的意思,這下更愿意幫忙了。 石桂不知吳夫人家里還開過鋪子,聽她說的細,一一記在心里,同她原來想的不謀而合,她這兩天便想著,做尋常街市的生意,還不如就去碼頭上,那兒人流大,五湖四海的人都有,便一時不合口味,也不打緊,那些個苦力吃飽了才有力氣,吃湯面吃餛飩,都不比吃飯管飽,不如就賣客飯,配上湯料小菜,再有一個澆頭,每日要做的也簡單,都不必秋娘掌勺,她只須看著柜就成了。 想的好,還得去看,一茬茬事這樣多,也不能久留,謝過了吳夫人,又知道了明月的行蹤,那也不必再坐,吳夫人留飯,也被石桂委婉謝絕了,又不能坐在一張桌子上,去廚房吃,不如大大方方到外頭小攤子上去吃。 吳夫人一看她便知道她是個有志氣的,也不強留,著丫頭送了她們出去,還嘆一聲,這爹怕是找不回來了,所幸的是只要想著立起來,總有法子。 喜子要上學堂,秋娘要支攤子,葉文心要去女學,每個人都每個人要辦的事,到了穗州沒一天能閑,石桂出了門就看見等在門前的寶芝,也不回去了,城里城外走一趟,怎么也不方便,托了寶芝支找她爹,就坐到茶樓里,要了一壺茶幾樣點心,一面吃著一面等人。 似她們這樣的女客還有許多,衣飾稍好些的,都能坐著吃上一頓飯,秋娘初來時還局促,這才兩日,坐在她們中間便很習慣了,還問石桂要不要喝香片。 茶樓里頭一坐,幾籠點心送上來,沒一會兒寶芝就帶了她爹來,知道有生意上門,男人滿面是笑,秋娘雖在人堆里已經習慣了男女混坐,真個有男人在面前,還是往后縮一縮,石桂替她倒了茶,由著她和喜子用飯,自家開口道:“找著大叔兩樁事,一樁是咱們想開個食鋪,要那個合適的地方,最好是碼頭一帶;第二樁是想給我弟弟找個念的學堂,要說官話的,脾氣好些的夫子?!?/br> 鋪子寶芝爹倒是知道,這學館還真沒留意過,何況還得是說官話的學館,叫了來,問明白了哪兒有說官話的學館,倒把寶芝爹給難住了。 這樣的學館自然不是沒有,可這樣的學館少不說,進去的門檻也高,石桂既是誠心要送喜子讀書的,便把他的情況全說了一回,十歲多了,也只識得些字,在鄉間跟著先生讀過些書,一本都還沒讀完。 寶芝爹問明白了,一口答應下來,他辦的就是跑腿的事兒,還笑盈盈的:“鋪子的事兒包在我身上,若是想看,今兒也能看的?!?/br> 碼頭那塊不差生意,又有許多老店,真要在那兒開店倒有些難,可也不是間間都滿著,有人望的鋪子一日生意從早不斷頭,看著是辛苦,哪一個不是買田買屋,攢上幾年就能去鄉下養蠶養果林,再不必起早貪黑的。 石桂細細跟寶芝爹說,最好是能連著后院的,寶芝爹卻搖頭:“碼頭那地兒寸土寸金,樓上樓下倒是有,可真要說能住人,卻總是不方便的?!?/br> 石桂預備自己去看看,秋娘卻不放心她一個人去,又沒帶著朱阿生出門,便拉了喜子一道,真個往碼頭走了一遭了,才知道確是不能住人,有兩間空著的鋪子,一間靠南一間靠背,南邊這間有二樓,可屋子卻很低,人在屋里屋外都能聽見碼頭船只的聲音,到了夜里這一帶也是不停工的,吵得人睡不著覺。 北面后頭帶一個小天井,要是搭個棚子,也能住人,總歸穗州天不冷,搭個竹棚也能住人了,秋娘看著都不錯,石桂卻搖頭不肯應,光是鋪子自然是好的,這會兒不是飯點,碼頭上上下下的人也有許多,這些店里就沒有空著的地方,干活的人圖一個飽肚,就是蹲在墻根下用飯,也不過是一頓飯,扒拉上幾口,扔下碗就往船上去,又干起活來。 石桂一間一間看著,一間一間記在心上,一條街上賣什么,倒記得分明,這兒的東西都是重量不重質,炒面拌面端出來一大碗,上頭的料倒沒多少,也就是圖個吃飽,哪有閑心去想吃得好不好。 寶芝爹看她是個有主意的,便道:“還是越靠著當中越好,不論賣什么,人不斷就能賺錢,姑娘看看,這中間的鋪子,可是比兩邊的多出一半人來?!?/br> 這些人腿腳都好累,也就吃飯的時候能歇上一歇,能少走幾步就少走幾步,干活的時候勤快,這會兒卻懶洋洋的,一個個都不肯動彈,端著碗吃起飯來都沒言語,倒很安靜,吃完了一扔碗,又快又不多事。 離著碼頭再遠些,還有好幾個船貨廠的大通鋪,不出船的時候,工人們也有住在那兒的,一夜五文錢,有張牢靠的床能睡,那兒也有一條街,石桂還想去看看,寶芝爹攔了她:“那兒不是姑娘該去的地方?!?/br> 石桂還不明白,寶芝卻爽快開了口:“那兒是煙花街?!边@些碼頭工人都是按日結錢的,扛了多少包,就領多少錢,自也有人把錢放在帳上,一天就留些吃飯錢,也有些要拿出來耍一耍,那些地方圖的就是快。 一間間小屋子掛起紅簾兒,涂得滿面脂粉,倚在門邊,門里就只有一張床,快進快出,碼頭工人們下了工就往哪兒去,快活得一時,有的回船上,有的就去大通鋪,倒上一夜,再出來干活。 石桂蹙蹙眉頭,南邊人雖多,北邊這間鋪子卻更齊整,也更干凈,門窗都是好的,還有桌椅板凳能用,掛上簾子就能開起來。 石桂點了頭:“這間倒不錯,只不知道租賃多少錢,是按月還是按年?”這樣的鋪子是不肯賣的,手上捏著老房子,自家吃租子日子過得就能不錯。 買是買不起的,石桂手上也沒這許多錢,寶芝爹抹了一頭汗:“誠心要租,我再找找東家,同他壓壓價,這兒比南邊那家還偏一些?!?/br> 石桂點了頭,這才覺出住在城外的不便來,她手上余錢,也不知夠不夠再租個院子,看一回秋娘,總不能天天趕大早到鋪子來,收了攤兒再趕著回家去。 除了靠碼頭的兩家,又去看了街上的幾家,濠畔街上處處都是酒樓,繁華倒是繁華的,可不必問也知道租不起,這兒的鋪子還不賣,全是些達官貴人開的店,雖不能自家出面做買賣,也有許多 家奴仆人,心照不宣,紅火的鋪子一個月的盈利,就比年俸還高。 石桂秋娘一路往城外走,一路商量著要搬到城里來,城外干什么都不方便,難道還種田養蠶不成,秋娘看看女兒:“你同葉姑娘這樣好,咱們又是才來,我看她也離不得你,真個要走?” 石桂也在猶豫,葉文心初來乍到,只有一個弟弟在身邊,要真離了她,就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了。 秋娘嘆一口氣,石桂蹙了眉頭,可總不能一直依附著葉文心過日子,她是不缺錢,可都已經是自由身了,總得為著自己打算,還有秋娘喜子綠萼呢,住在城中總是比住在鄉下要方便的多。 石桂拉一拉秋娘的手:“沒事兒,我好好跟姑娘說,她會明白的。 她們回去了,葉文心還沒回來,她又去了紀家,帶著阿珍一道,石桂幾個到家的時候,浴桶也送來了,石桂長出一口氣,趕緊燒起水來,排著隊的讓秋娘綠萼都洗頭洗澡。 洗完了就在院子里頭晾頭發,真個搬到城里,看看這景色倒有些舍不得,對著霞光山色肚里翻出一句句零碎的詩來,綠萼挨到石桂身邊,拿梳子替她通頭,石桂等著她開口,她半晌才道:“我,我想跟你學打算盤?!?/br> “好??!”石桂立時應了,喜笑顏開,拉了綠萼的手:“等你學會了,也能上柜,咱們生意做好了,也不必你去跑腿,先開一家店,名聲打出去就開第二家,讓你當二掌柜?!?/br> 八字沒一撇,卻發了個大愿,綠萼先是一怔,心里知道艱難,卻忍不住笑了起來,一只手摸著辮子梢,霞光映在她臉上,笑得滿面紅暈。 ☆、第290章 齊心 綠萼還真從屋里取出一把盤算來,石桂眨眨眼兒,才來了兩天,天天都跟行軍打仗似的,每天一睜眼就有許多不得不辦的事兒,鏡子浴桶這些東西還沒添置齊全,她從哪兒摸了算盤出來。 綠萼抿了嘴兒笑,把散在耳邊的頭發理到耳后去,笑起來小小一個笑渦:“我看你們都忙著,總不能事事都讓你跟干娘辦,就去托了朱阿生,買了些東西來?!?/br> 石桂這下子更吃驚了,朱阿生半句官話也不懂,那會兒高升在穗州買屋買人,一時之間尋不著合適的,便把朱壽一家給雇傭了,簽的是活契,顧了十年,還告訴他們主家脾氣是極好的,到時候也好商量,女兒要嫁人也都不成問題。 葉文瀾身邊還有一個書僮是本地的,跟著葉文瀾久了,倒會說上兩句官話,兩個雞同鴨講,綠萼是怎么托了朱阿生買到盤算的。 綠萼捂了嘴兒笑起來:“我不會說本地話,就去書僮那兒討了張紙,畫了一把盤算,拿給朱阿生看,請他替我買回來?!?/br> 石桂看她笑得開懷,也跟著笑起來,忽的想到什么,一把抱住了綠萼:“你這個法子真好,咱們開店也用這個法子?!?/br> 石桂從出生起腦子就混沌,記得她是有父母的有工作的,可到底干了什么卻不知道,還是跟著秋娘,才又學會了開口說話,一張口卻不是本地口音,學了很久還漸漸學得像了,秋娘還當她是小兒初學說話,舌頭還嫩的緣故,也虧得蘭溪村里少有外人,不然一聽就知道她說的官話的口音。 許多事隔上十五年,原來就不記得的,這會兒更不記得了,可綠萼這么一提,石桂便起來,碼頭的工人里少有識字的,一樣是要修整的,何不多畫些畫掛以墻上,雖如今沒人干這些事,也總得有人先干起來。 茶樓有茶樓,面鋪有面點鋪子,寫了一排字兒,識得的卻沒幾個,一間鋪子就單賣那幾樣,既然賣的東西上頭不出奇了,那就看把能賣的都畫出來,貼滿上一整排,要什么點一點就能知道。 不識字的人多,不識數的人卻少,何況畫在畫上一目了然,算不得什么大的創舉,也得跟別人區分開來。 綠萼吃這一抱瞪大了眼兒,臉上笑意卻不減,伸手也把石桂攏起來:“你想著什么了?也告訴我知道?!本G萼心里是很感激石桂的,可她跟著秋娘一年多,兩個人同甘共苦,她的年紀又跟石桂差不多,秋娘便一直拿她當女兒看。 綠萼心里也把秋娘當作半個娘,陳娘子也是她半個娘,才離了陳家時,日里忙亂,夜里怎么也睡不著覺,一閉眼兒,就夢見陳娘子,她知道是還了,可心里還是覺著虧欠了陳娘子的,她一門心思拿她當兒媳婦,這些年都是她侍候著飲食起居,一時離了人,也不知道陳娘子日子怎么過。 她心里是擔心的,可讓她回去嫁給陳大郎,她只要一想起來就怕得直發抖,秋娘夜夜摟了她睡,拍她的背,告訴她離了陳家就別回去,她這才慢慢平復下來。 找不著石桂的時候,她替秋娘著急,等真個找著了石桂,又怕秋娘有了親生女兒在身邊,就再不會待她好了。 綠萼生的秀氣,早些年陳娘子留下她來也很勉強,說她看著單薄,不是個好生養的模樣,綠萼在她跟前越發手腳勤快,家里能干的事全都辦了,陳娘子這才甘心留下她來,也還時不時的就要挑剔她,綠萼小心翼翼的過了這些年,心里明白是因著她有用,陳娘子才肯留她,她心里害怕自己沒用了,也就無人待她好了。 哪知道石桂的脾氣還跟原來一樣,肯認她作jiejie,家里要辦什么事兒,都把她算在里頭,沒有把她當外人看待。 在宋家別苑這些日子,既不能上街擺攤子,又不能做繡活補貼家用,秋娘跟石桂反待她越來越好,綠萼一時覺得心頭發虛,一時又覺得踏實,日子久了綠萼才慢慢放下心。 石桂秋娘拿她當親人,她也得一并打算起來,既要開鋪子做生意,她旁的不行,總還能收收帳,再不濟也能跑個腿,端個盤子。 她聽見自己有用,越發高興,聽石桂說要把吃食畫出來,走了這許多村鎮,還真沒見過這個,想一回也覺得可行:“這倒好,賣什么不賣什么一看就知道了,賣空了便摘下來不掛牌子?!?/br> 石桂興興頭頭,一腦門的主意,想到一個就趕緊記下來,把盤算放平了,教綠萼撥起算盤珠子來,在船上就要教的,可她暈船就暈了十來日,好容易不暈了,秋娘也不許她勞神,到這會兒才學,也不怕晚,教她怎么進位,怎么看數,兩個就在院子里頭學起來。 秋娘在屋里替喜子補衣裳,他這半年個子躥得很快,原來又瘦又干,吃得好了,慢慢調理過來,也長個子了,身上也有rou了,既是要進學堂的,也得有個背袋,早些年是耽誤了,這會兒學起來縱吃力些,也比睜眼瞎子要強。 秋娘抬頭就見著石桂在教綠萼打算盤,抿著嘴兒笑起來,若能找到丈夫,一家子團圓了,日子也就沒什么不好的。 天色漸漸暗下來,天邊還余下一道霞光的時候,葉文心回來了,石桂跟綠萼早就挪到屋里,點了燈學起打算盤來,石桂學珠算是原來有些底子,沒吃過豬rou也看過豬跑,綠萼便不一樣,她識的字不多,石桂把口訣寫下來,一個字一個字的教她認,既學了打算盤,又認了字。 綠萼口里念念有詞,石桂教了幾遍,她還不熟練,念起來磕磕絆絆,石桂拿著紙筆在上頭涂抹什么,聽她念不上去時便提上兩個字,兩個頭碰著頭,對著燈火忙自己的事。 葉文心進來時,看見的便是這么一番景象,她輕聲一笑:“這就點燈熬蠟了,今兒可瞧見中意的鋪子了?” 石桂抬頭笑嘆:“又不是買大白菜,哪兒這么容易就有可心意的,先慢慢看著,總得擇一間地方價錢都合適的?!?/br> 綠萼抱了算盤站起來,她知道石桂跟葉文心有話說,便先回去,說還有大字沒寫,這是葉文心的功課,綠萼一天都沒斷過,這兩日急著辦事,倒擱著沒寫,上會兒正好去把字寫了來給葉文心批閱。 “你撿個好地方就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呢,哪一家做生意的不得擇個旺鋪,錢你不必擔心,那二百兩銀子,還是你的?!闭f的是她頭一回離開金陵時給石桂的銀票,葉家倒了之后,石桂怎么也不肯再要那銀子,怕葉文心沒了依仗,往后還得靠這二百兩銀子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