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節
萬喜、萬達、萬祥等外戚雖也做過不少為虎作倀的事,但罪不至死,他只做了革職抄家的處置。 此事過去后,他竟感到萬分輕松,好似終于放下了窒塞心口多年的一塊巨石一樣。他回頭想想,父親若在天有靈,看到自己如此抉擇,大概也可安息了。 他與父親說他不會讓喬兒成為第二個萬貞兒時,其實也在暗想,若將來他做了父親,必定給他的孩子最美滿的童年。 他自小到大其實一直對家有著難言的渴望。自母親故去后,他身邊親近的親人便只祖母一人。有了漪喬后,他漸漸覺得過著民間夫妻一樣的日子也未嘗不好,他不要別人,只想要她一個。他當時就十分清楚做出這個決定意味著他將來要承擔多大的壓力,但他并不畏懼,他相信他能扛下來。后來兩人遲遲沒孩子,他也沒想過納妃。若最后真是無子,從宗室里挑一個過繼來便是。只要真有心,再大的難處都不能成為阻礙。 不過這是最壞的打算。 所幸兩人千盼萬盼,終歸得償所愿。他懷里抱著新生的嬰兒時,心底五味難以言說。他忽覺眼眶發熱,竟有落淚的沖動。 自此以后,他就算是有一個完完整整的家了。終于,他也做了父親。 事情似乎確實一直在朝好的方向發展,后頭榮榮與煒煒又相繼出生,但緊隨而至的卻是煒煒的夭殤。他眼看著小兒子在他跟前咽氣,那種錐心的絕望令他再次感受到命運的森寒。 命運從不肯放過他。 他那段日子一直在招道士齋醮,因為他漸漸發覺自己的身體每況愈下,他忍不住想,他還能再撐幾年?他需要找尋出路,可醫術救不了他。他調養了這么些年都無濟于事,何況冥冥中還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左右著。 他想要找到道士青霜,想問問到底有沒有解決的法子。雖說當初他已經做好了折損壽元的準備,但無論于國還是于家,他都走不開,若能有解,自然最好??蔁槦樀乃浪坪跏莻€警示,對他試圖逆改天意的警示。 他好像只能認命。 煒煒沒了之后,他的身體也垮了下來,兼且他陷入了無邊的彷徨苦悶之中,兩廂使然,幾乎消沉了一年??吹轿羧赵跂|宮時的幾位業師的聯名上奏,他沉默了許久。先生們歷數他這一年來對政務的懈怠,一字一句不留情面,批撻之意毫不掩飾。但痛之深責之切,先生們是想讓他清醒過來,個中期許不言自喻。 他反省迂久,倒是漸漸想通了。 他的消沉并不能改變什么,只會令事情更糟。他再是苦痛,煒煒也活不過來。不管未來會如何,他需要做的只是做好當下當做之事。 能活幾年,便盡幾年的力。不能太貪心。 他重回從前的勤勉,眾人皆欣慰不已,但他卻已經在考慮自己的身后事。 他如今多cao勞幾年也是想為兒子奠好根基,讓兒子將來登基后能走得更順。漪喬是照兒生母,將來他不在了,她的身份只會更加貴重,無人敢慢待她。只是母子關系絕不能僵。所以鄭旺妖言案出來時,兒子因著思及漪喬平素的嚴厲管教,又偏聽了外間的傳言,懷疑自己生母另有其人,他便狠了狠心,軟硬并施地將兒子的想法糾正了過來。 他必須將后路都鋪好。 弘治十八年五月初七那天,真正的離別來臨之際,他被病痛折磨得神志漸失,混沌中似乎將自己的一生又重走了一番。 未竟之事細數起來確實不少,但他好像也無甚大的遺憾。唯一令他不放心的是兒子,他擔心年紀尚幼的兒子不能擔好重責。但他已經向三位恩師囑托過了,也算于心稍慰。 隨后,他似乎沉入了一個悠長又迷幻的夢。 等他再度醒來時,只隱隱記得夢中諸像斑斕陸離,細細去想,卻怎么也記不真切。 他萬沒想到原本決然無望的事,竟硬生生被漪喬做成了。他后來反復思量自己復歸的緣由,認為只有一個可能,那便是其實另一塊玉一直都在他身上。他竭力回憶當年他最后一次血祭時的場景,只記得他當時流了很多血,之后就昏了過去,等他再醒來玉石就不見了。結合只有雙玉感應他才能復歸,他推測那另一塊玉或許是在那時融入了他的骨血里。這大抵也就解釋了后來他的尸身為何能不腐。 漪喬慣性地認為是他在身死后做了什么才能挽回敗局,但其實是之前就埋好了因。所以他問漪喬信不信因果之說。 他因當年的決定而罹厄,卻又因當年的決定而脫難,他思及此便不禁感嘆因果的玄妙。 但他得以脫難的另一半關鍵其實還在于漪喬。他早在很久以前便時常想,得妻若此,夫復何求。只是他憶及事情的來龍去脈,又忍不住想,母親當年將那塊玉給他的時候,可知那靈玉的不凡? 他現在也說不清他對漪喬最初的好感來自于什么,是那時安舒寧和的氛圍,還是她異于宮中眾人的至性純粹?;蛟S兩者兼有。所以他不希望她改變本心本性,他愿意一路用自己的羽翼為她擋開風雨,一直將她捧在手心里寵著。他也不希望她懼他,所以他在她面前時會拋開帝王的身份。 于是,他與漪喬之間不似多數帝后那樣縱然感情再好也始終隔著一層。他們可以毫無保留地對彼此開誠相見,全心信任對方。 這正是他所要的。他這一生,只求一心一意。 暌違兩載,他的心境更平和,目光更通透,許多往事再回頭去看,更加豁朗。不過找尋母族的事仍舊有些放不下。當年他登基之初便派人去廣西尋外家的人,結果只找來紀父貴和紀祖旺兩個冒認母族宗支的謊子。他氣憤又失望,只好在廣西給外租家立了家廟,遙寄牽眷。 只是眼下他前往廣西賀縣其實并非全為尋親。他自心知道如今時過境遷,尋到母族族人的希望渺茫。他此番賀縣一行的另一個目的,是去母親的故里看看??纯茨抢锏纳剿枪?,風物人情。 那是另一種緬懷。 有些缺憾永遠無法彌補,就好像有些人只能活在記憶里一樣。人生之慟切無力處,大致謂此。 作者有話要說: 呃,一不留神寫多了……qaq 一早就想好好給陛下寫個番外,所以這回的作者有話也比較長(咦?)說說八卦,辟辟謠。 番外里出現的年齡,全部指的虛歲。古人都是按照虛歲來的,明實錄上全是虛歲,以至于有時候我要反復計算年份,總感覺年數對不上……有一個例子我記得很清楚,《萬歷野獲編》上說煒煒三歲而薨,但其實掐頭去尾,煒煒才活了一年零兩個多月而已,我當時莫名心塞。 感謝一下投霸王票的妹子~連著之前的一起>< 簡禪扔了1個手榴彈投擲時間:20160304 10:43:57 問紅塵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60305 00:31:40 簡禪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60426 19:07:38 杏風夫人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60429 15:48:23 下面先說番外里幾個零碎的問題,爭議啊八卦啊啥的,然后說一說陛下那些緋聞女友們~哈哈,開扒! 1.陛下當年匿居安樂堂一事是確定的,但明人筆記里有一種說法是,憲宗其實早在成化八年(也就是陛下虛歲三歲的時候)就知道了這個兒子的存在,然后之后都是他在派人保護。 這個說法的漏洞太明顯了,成化帝既然早就知道這個兒子,那為什么當時不接出來?那個時候柏賢妃的兒子悼恭太子已經沒了,就這么一個兒子了還不接出來趕緊立儲安人心?為什么非要等到三年后的成化十一年再讓陛下顯于眾人前?所以這種說法不太可信。 作者菌采用的說法是《明史》上的(《孝宗實錄》上沒有這一段的具體記載,不然就好辦了),也是目前流傳最廣的那種?!睹魇贰冯m然有些地方不靠譜,但這一段的記載沒什么大紕漏。 2.紀淑妃到底是不是萬貴妃害死的?其實這也是個有爭議的問題?!睹魇贰飞险f“或曰貴妃致之死,或曰自縊也”,雖然給出了兩種說法,但其實是一種,紀淑妃就算是自縊的,那也是因為萬貴妃。 然后,《孝宗實錄》雖沒有明確的說法,但有一段比較耐人尋味——陛下剛登基撥亂反正的時候,山東魚臺縣縣丞徐頊呈上來一份奏章,大意是說萬貴妃那幫親戚(就是萬喜那群人)罰得太輕了,奏章開頭寫道“先母后之舊痛未伸……”,先母后指的就是紀氏。先母后有什么舊痛?這句話已經非常直白了,直指紀淑妃被萬貴妃害死一事,就差直接喊出來,陛下你親媽都被萬氏害死了你怎么能輕易放過萬喜那群人!應該往死里整啊喂!陛下的回復挺有意思的,其中有一句是“于是禮部會文武大臣集議,以為宮闈之事不可臆度”,言外意就是這都是我們家私事你們不要亂猜??! 這件事反映出兩點,一是當時的明人就已經盛傳紀淑妃是萬貴妃害死的,連一個正八品的縣丞都巴巴上奏建議皇帝嚴懲萬貴妃那幫親戚為紀氏報仇,雖然這位縣丞大人的初衷肯定是巴結皇帝而不是出于正義感;第二,陛下不愿正面回答這個問題。 事實上,陛下也是不可能公開承認的。因為若承認了紀淑妃是被萬氏害死的,這就是暴露家丑,陛下老爹也臉上無光。再一個就是,若承認了,那這事就難善了了,朝堂上下必定一片嘩然要求徹查要求為紀氏報仇。然而對于萬喜等人,陛下明顯是不想過多追究的,最后只做了革職抄家的處置,沒要他們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