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節
綜上,結合其他史料來看,紀淑妃之死與萬貴妃脫不了干系。陛下剛被公開身份一個多月紀氏就死了,這個點兒太巧了,萬貴妃的嫌疑實在太大。不過陛下放過萬喜等人一來是出于寬仁之心,二來應該也是有政治考慮的。 3.都這會兒了就不瞞乃們了,其實陛下老爹是個結巴Σ( ° △ °|||)︴明人陸容的筆記《菽園雜記》里說成化帝口吃嚴重,連“是”字都說不利索。陸容就是成化朝的人,而且這種事不大可能編排皇帝,所以可信度很高。不過我想了想,要是真寫成口吃就太難受了,想象一下朱見深平時叫陛下的場景…… 插播一段,番外里說的那個大美人施夫人,她丈夫叫施純,長得也很好看。因憲宗口吃,每次朝臣奏事說“是”不方便,施純提議換成易說的“照例”二字,憲宗大喜,對施純屢次拔擢,后至禮部尚書。于是有人酸施純說,“兩字得尚書,何用萬年書?” 不過其實朱見深的童年真的也是挺慘的,我覺得其凄慘程度可以和陛下的比肩??!他的口吃肯定和他幼年的遭遇有關系,他自己大概也會為此而自卑。 4.懷恩可能姓馬不姓戴。懷恩那段凄慘的身世是《明史》上的記載,然而我后來發現《孝宗實錄》上說懷恩姓馬,也就是說那段身世可能是謬誤,好好的一個煽情故事嘎嘣一下就沒了……我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 不過這也算是個重大發現了哈哈,因為懷恩那段身世是現在廣為流傳的主流觀點,我看了看,包括百科在內,網上的資料基本都說是姓戴,歷史通俗讀物《明朝那些事兒》和《被遺忘的盛世》采用的也是《明史》上的說法。也正因為大家都這么說,所以我從未懷疑過,懶了懶一直沒查懷恩的資料,結果…… 不過這個問題我沒有繼續考據了,所以也不好斷言。但姓馬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明實錄都是嗣君朝修的,也就是下一個明帝修上一個明帝的實錄,是研究明史最權威的資料,而《明史》是清朝人修的,所以實錄的可信度比明史高得多。 文中的就不改辣,畢竟這個問題也是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5.當時有兩個安樂堂,宮里一個宮外一個,為區別開,宮里的那個就稱內安樂堂,陛下當年住的就是內安樂堂。 6.伴伴:字面意思是皇帝身邊的伴,常伴在皇帝左右,所以稱為伴伴,是對年老內監的別稱。這個稱呼從明代開始廣泛使用。 下面開扒緋聞女友!好吧我其實是來辟謠的~以下史料有的是其他小伙伴搜集來的,我一個人找不來那么多>< 話說,身為帝國元首、大明第一高富帥,陛下卻始終如一地守著一個老婆,別說后世,我想大明的百姓都是嘖嘖稱奇的。哈哈哈于是為了打破這個神話,對八卦喜聞樂見的群眾們腦洞大開,然后就有了各路傳言。不過以陛下的身份來說,沒有個把緋聞女友那也是斷斷不可能噠!由于人數略多,我們來給她們編編號~ 一號,沈瓊蓮 頭號緋聞女友非沈瓊蓮莫屬!不為別的,就為她逼格高。沈瓊蓮是明中期響當當的大才女,滿腹錦繡且膽識過人,有十二首宮詞傳世,我在文中還用過一首。沈瓊蓮有“女閣老”之稱,文里陛下也說了,她要是生做男兒身,必定能成就一番功名。嗯,就是這么厲害的一個人~沈瓊蓮不僅才識卓異,而且長得好看,不過長得美是她自己在宮詞里說的,哈哈哈~ 溫文爾雅的開明圣君與繡口錦心的絕慧才女,看起來是不是很配?簡直才子佳人即視感!然而,沈瓊蓮根本不是陛下的女人!原因有二。 第一,身份不對?!稐椓蛛s俎》記載,“弘治間,女學士沈瓊蓮,字瑩中,烏程人……”沈瓊蓮是女官,這一點幾乎無爭議。 但是,女官不是皇帝的女人,她們和外朝的大臣一樣,是有品級的,是專門采選來給皇家干活的,對比理解就是,外朝臣子負責家國大事,女官們則負責后宮的大事小情(皇宮太大事情太多,專設機構細化職責才能井然有序)。關于這一點,開始正式寫沈瓊蓮的時候我就在強調,因為怕大家誤會。文中說的六尚一宮,就是女官們主要供職的七個機構,這些機構各司其職,維持宮廷(主要是后宮)的日常運轉。 另據考證,沈瓊蓮很可能做過尚儀局的司籍(正六品),后來可能被提為了正五品的尚儀(尚儀局女官的主要職責是引導、襄助后妃的禮儀,和皇后打交道比較多)。 不過,清人毛奇齡的《勝朝彤史拾遺記》里說沈瓊蓮是陛下的選侍。選侍的確是小老婆的稱號,但卻并不是皇帝小老婆的稱號,而是太子或者親王的,并且地位不低,太子的選侍將來基本是要封妃的?!睹魇贰ず箦鷤鞫す庾谛⒃屎髠鳌酚涊d,“孝和王太后,熹宗生母也,順天人。侍光宗東宮,為選侍?!?/br> 所以毛奇齡連這一點都沒搞清楚……編八卦也要編得靠譜點??! 第二,年齡不襯。要是覺得身份沒有足夠的說服力,那再來看看沈瓊蓮的年齡。沈瓊蓮其實很有可能是天順三年入宮的,當時她十三,也就是說她和陛下老爹同歲!下面引一條例證。 在日本國會圖書館藏的《明崇禎十年刻烏程縣志》(就是沈瓊蓮家鄉的縣志)記載,“沈大姑,名瓊蓮,小字瑩中……英廟末年置女官,備顧問典宮籍,詔征天下才,吳楚以姑應,時年十三,入為女秀才,試《守宮論》……”英廟指的就是明英宗,是陛下的爺爺。天順三年這一年英宗采選過一次女官,沈瓊蓮應該就是這個時候入宮的。 當然也有說她就是弘治初年入宮的,但據學者考證,天順三年入宮的說法最靠譜,這里不做過多討論。 沈瓊蓮既然很可能比陛下大二十多歲,那陛下得比他老爹還重口才能看上她……萬阿姨才比朱見深大十九歲呢。 不過我在文中用的其實是弘治初入宮的說法,因為我覺得沈瓊蓮還是很值得寫一筆的,只是我把她的年紀調小了,經歷也都延后了。 二號,鄭金蓮和王女兒 順道先吐槽一句,怎么都帶個“蓮”字!哈哈,所以小喬跟陛下說她改名叫張蓮蓮好了,她們只有一個蓮,她有倆!不過明代很多女性取名其實比較隨意,叫金蓮的蠻多的,那個差點勒死嘉靖的宮女就叫楊金蓮,當然還有著名的潘金蓮…… 咳咳,言歸正傳。 鄭金蓮和王女兒都是鄭旺妖言案的相關人物,所以并列。 這個案子我在文里也寫了,大致案情是這樣的:北京武成中衛中所有個軍余(即沒有正式參軍的軍戶子弟)名叫鄭旺,其妻趙氏生了一個女兒,小名喚做王女兒,王女兒右肋有痘瘡瘢,脊上有湯潰痕。之后,王女兒在十二歲時被賣給了勛戚東寧伯,不久又轉賣給沈通政家作婢女。后來,鄭旺聽說臨近的駝子莊鄭安家的女兒入宮,要成為“皇親”了,懷疑那就是自己當年賣掉的女兒。于是,鄭旺找到相熟的衣衛舍余(錦衣衛的家屬子弟)妥洪和妥剛兩兄弟,請求幫忙打探。不久,妥剛兄弟和宮中一個叫劉山的宦官搭上了關系。劉山在一個叫鄭金蓮的宮女處得到消息,確實有個叫王女兒的宮女在內宮,但王女兒自己說父親姓周并不姓鄭。劉山大失所望,可為了讓鄭旺繼續給他送禮就騙他說女兒找到了,還說當今太子就是她生的。鄭旺信以為真,激動不已,將此事捅到了駙馬齊世美那里,一時間流言四起,然后這案子就出來了。 我覺得鄭旺妖言案說白了就是個鬧劇,鄭旺后來似乎還改了口: 《孝宗實錄》記載,“……山(劉山)后訪之宮人鄭金蓮,果得王女兒者于高墻里……” 《武宗實錄》記載,“……弘治末,旺(鄭旺)陰結內使劉山求自通,山為言今名鄭金蓮者即若女也……” 這下好了,鄭金蓮和王女兒變成一個人了。 鄭旺妖言案要是仔細論起來,是個比較復雜的話題,寫一篇幾萬字的論文都未必說得完,因為野史里一直在yy,又涉及到照照的身世,搞得后來爭議頗多,整個下來只有一個字,亂??! 所以這里不過多論證了,不過作者菌說兩點:一是,陛下在這個案子上態度非常坦然,沒做虧心事當然不心虛。二是,這個案子很明顯被yy過度。以至于后來被傳得越來越神乎,又出來個叫黃女兒的摻和進來,王女兒黃女兒,傻傻分不清,顯然是以訛傳訛出來的= = 不斷有人跳出來說照照不是張皇后生的,也是因為這個案子。然而我是堅信照照生母就是張皇后的,當然我是有依據的,只是這個涉及的東西太多了,這里不贅述辣,感興趣的妹紙可以留言討論一下~ 三號,五夫人 五夫人指的是敬順夫人邵氏,安和夫人周氏,安順夫人劉氏,榮順夫人孟氏,榮善夫人項氏。 陣仗好大,一下五個!不過這個也是最囧的一種謠言。因為,里面有一個還是個六七十的老太太我會說= = 首先,夫人根本不是明代后妃的稱號??!明宮后妃里根本沒有被封夫人的。那夫人是什么呢? 第一,大臣的老婆,確切說是命婦的稱號?!睹魇贰份d“外命婦之號九,公曰某國夫人,侯曰某侯夫人,伯曰某伯夫人。一品曰夫人,后稱一品夫人,二品曰夫人,三品曰淑人……” 第二,后宮資深宮人、乳母、保母的稱號。明朝最有名的夫人應該就是明熹宗朱由校的乳母客氏奉圣夫人了= =陛下也封過一些夫人,比如《孝宗實錄》載“丁亥,封宮人羅氏為佐圣夫人,賜誥命冠服,以效勞年久也”??从行』锇檎f羅氏是陛下的保母,但我還沒看到出處。不過“以效勞年久”已經說明這是對老宮人的封賜。 然后,如果上面的還不夠的話,還有一條鐵證。 五夫人之一的榮善夫人項氏的墓志銘已經被翻了出來,上面清楚寫著“……迨今上嗣位,夫人年既髙,時被恩禮……弘治丁巳(弘治十年)三月二十四日以壽終,上念其舊勞,特贈其號曰榮善夫人……春秋七十有二?!?/br> 七十有二!老太太弘治十年的時候都七十二了!居然硬說是陛下的女人!這些人編起八卦來真是喪心病狂! 把這些保母奶媽老太太都塞給陛下說是陛下的女人,這個真的好咩!心疼陛下qaq 據說還有說七夫人的,不曉得又把哪兩個奶媽或者老太太加進來了orz 四號,戴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