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國千嬌 第86節
郭紹道:“很好,你中旬去東市,如果曹泰身邊有人,不要驚動別的人。那宦官發現你之后,會主動尋機與你見面。然后你叫他給皇后帶句話:趙三不是我殺的,我要殺也不會殺趙三?!?/br> “就這樣說?”京娘確認道。 郭紹道:“就這么說,明白點好?!?/br> 要殺也不殺趙三,這話最明白不過了!郭紹的實力比趙匡胤弱不少,在皇帝信任恩寵方面也比不上趙匡胤,所以郭紹非常需要皇后,不想讓她失望、認為自己是莽撞的蠢貨。 真到了馬上要分出個你死我活不擇手段、不計后果的時候,郭紹肯定不會把趙三作為刺殺對象……對象應該是趙匡胤,趙匡胤一完蛋,趙家所有人包括趙三都沒了指望!干嘛要為了一個趙三,卻把最強的敵人留著給他喘息之機、并搞成死敵? 第一百六十七章 直面風云 次日一早,郭紹剛收拾妥當,忽報宰相王溥登門。大清早的宰相直接到大門口拜訪,不是小事。郭紹疾步走到府門,下令道:“開大門?!?/br> 門打開后,他跨出門檻,便見到王溥身穿紫色官袍頭戴烏紗,身邊還有一眾儀仗侍衛、以及兩個穿青袍的文官,都是官服正裝打扮……其中一個官員郭紹還認識,盧多遜,這年輕官兒以前奉旨去西北秦鳳嘉獎過將士。 “王丞相親自登門,頓感蓬蓽生輝?!惫B執禮拜道。 王溥也回禮道:“郭將軍,我今日來傳旨?!?/br> 郭紹忙道:“請?!?/br> 一行人進得府門,王溥在客廳北面站定,這才拿出一張紙來,沒有什么講究的一張紙。王溥道:“官家親筆,接旨吧?!?/br> 郭紹遂恭敬地上前雙手接了過來,展開一看,上面寫著:召郭紹到大內面圣,讓王溥親自去叫。 王溥不動聲色,輕輕說道:“是官家的親筆,郭將軍放心?!?/br> 郭紹聽他這么一說,頓時會意?,F在處在氣氛有點緊張的時刻,郭紹的確對皇帝的筆跡沒有研究。 “臣領陛下的圣旨?!惫B故作鎮定道,“且讓我準備一番,換一身衣服?!?/br> 王溥道:“好,我們就在這里等著郭將軍。等一下送郭將軍進宮?!?/br> 等郭紹準備好出門,他忽見門外楊彪、羅猛子、李處耘、羅彥環、左攸等人已在門口,見到郭紹便問什么事。郭紹道:“剛接到陛下圣諭,進宮面圣?!?/br> 楊彪和羅猛子便說要一起去宮門,李處耘卻道:“不可,郭將軍既然有事外出、不能見客,咱們散了罷?!?/br> 郭紹覺得果然還是李處耘比較穩重,心道:如果真要有什么事,這么幾個人前去有何用?只是大將、身邊又沒兵,反而被人聚在一起一網打盡么?倒不如呆在軍營里。 當下便乘車,與王溥等人一起離開了府邸。 馬車車簾被風刮得“噼啪”直響,一如郭紹動蕩的心情。王溥騎馬來的,但回去時騎馬跟著馬車不太好看,被郭紹邀請,同乘一車。二人一路無話。 王溥和郭紹的交情其實不錯,不過也只是交情不錯。 在以后的朝代,文官們斗得是你死我活,但在五代十國反而很低調,因為都是武將們在相互殘殺;文官們也比較識時務,誰有兵就擁護誰。王溥和李處耘等武將不是一類人,就算郭紹倒了,他王溥還是一樣當官……也許從私交出發他不愿意看到這種事,不過也不會因此把自個牽扯進去。 行至半路,王溥才用隨意的口氣道:“殿前司都指揮使趙匡胤也會進宮?!?/br> 雖然王溥說得如此不經意,但因為一句話的前后都是良久的沉默,突然冒出一句就很突兀。郭紹聽罷忙抱拳一拜:“我會記得王丞相今天的提醒?!?/br> 王溥淡然道:“哪里哪里,我就是想起來了隨口一說?!?/br> 一行人到了東華門就停了下來,郭紹和王溥下車步行。郭紹剛下車就被朝陽刺了一下眼,身上的衣擺被風吹得亂飄……忽然之間,他只覺得大街上塵飛煙漫。 明明是大晴天,陽光卻似乎顏色慘白,好像天空都布滿了陰霾。 郭紹轉過身,只見前面是巍峨的宮城,宮門口重檐城樓古樸恢弘,高大聳立。此時的宮城建筑和郭紹見過的明清故宮風格不同,此時的宮城更宏偉、但顏色很古樸單調,不如故宮那般鮮艷,因此更有肅殺威嚴之氣。五代十國皇帝和朝代都換得比較快,不過皇權和帝王依然具有很大的威懾力,郭紹走到這里,心中也是一凌。 柴榮、趙匡胤都算大丈夫,不是習慣逃避的人、不是只會悄悄勾心斗角之輩,遇事他們都有膽識面對!郭紹也得面對……向宮門走去,就好像是在步入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短短數年間,郭紹經歷過許多生死考驗、危急角逐,大多是在戰陣上刀槍見血。而今天,沒有金戈鐵馬沒有戰場煙塵,但他意識到自己又得經歷一次考驗。 王溥帶著郭紹過了一道橋,然后進了一座宮殿。進去時,只見偌大的殿內只有宦官三兩人,頓時顯得十分空蕩和冷清。這狀況,叫郭紹不由得心下一緊,怎么好似有點不對勁一樣? 可是對勁不對勁都只能硬著頭皮扛著了,這里在皇城內,他獨身一人,如果遇事沒有什么好掙扎的。 沒進來之前,如果皇帝想把他怎樣,也沒啥好掙扎。沒有樞密院令,侍衛司的兵都調不動,還想干甚?直接兵變么,在柴榮這等強主下,別說侍衛司其它部隊,就是最親近的虎捷軍左廂是不是愿意跟他干還兩說,恐怕絕大部分不愿意……郭紹在虎捷軍有勢力、提拔的人比較多是一回事,但要人家跟著干送命又是一回事。 就好像關系很好的死黨,平時一般的事都和你穿一條褲子,大家好好地過日子,但你突然要求人家一起搶全副武裝的運鈔車,還有幾個人愿意?不馬上告發就是真哥們了。 假如虎捷軍左廂兩萬人全都不知道為什么突然愿意了,但軍營里沒那么多人,各處駐地馬上能動員的最多幾千人。還得慢慢下令組織集結成軍……有這工夫早被平叛了。而且虎捷軍左廂也打不過其它禁軍,禁軍還有精銳的內殿直、外殿直、東西班,殿前司鐵騎軍、控鶴軍……侍衛司龍捷軍,以及其它班軍。直接在東京造反分分鐘被群毆,皇帝和樞密院一下令,別的部隊按軍令行事調動起來、毫無壓力毫無阻力! 別說郭紹想在東京兵變,就是張永德和趙匡胤聯手直接在東京干都干不成。事情太復雜,皇帝和朝廷都有很強的掌握力……人家樞密院十天就重新部署一次城防和駐軍,是為何? …… 郭紹放棄了掙扎的心理,只有面對現實。他努力讓自己沉下心,繼續思考柴榮和趙匡胤可能的做法,以及自己對這件事的一些思路整理。 過了一陣,忽然殿門口一個高大的身影出現。郭紹轉頭一看,只見門口一個黑壯如包青天的大漢走了過來。門外陽光明媚,殿內的光線稍暗,那黑大漢在門口就好像處身在一片光芒中一般。 雙下巴、又寬又黑的一張臉,額頭寬、下巴很平,闊臉讓眼睛看起來比較小。不是趙匡胤是誰? 趙匡胤身上還罩著白色的孝服,頭上也系著孝帕!這身打扮十分肅殺,莫名讓郭紹心里十分緊張……郭紹不禁心道:你爹和弟弟真不是我殺的!我連殺他們的意圖都沒有。 “郭將軍,你也接到官家的傳召了?”趙匡胤的口氣竟然十分平靜,絲毫不帶仇恨,更沒有咬牙切齒惡言相向。這讓郭紹有點意外和驚訝,雖然能料到趙匡胤不會表現得那么沖動,但如此平靜的口氣實在有些非比尋常。 郭紹道:“是,我也是早上才接到圣旨,先到了一步?!?/br> 他見趙匡胤一身孝衣,按照常理應該問兩句……但是說什么呢,說自己沒有去參加喪事、還是叫趙匡胤節哀順變?怎么說怎么有貓哭耗子一樣的感覺。只有一些市井俗婦之間,才會在心里咒別人千百遍后還能笑著說客氣話;郭紹是沒法這樣。 于是他便視而不見,根本不提趙府喪事。 皇帝還沒來,郭紹就這樣和趙匡胤站一間房子里,氣氛有些沉悶和尷尬。 郭紹不便左顧右盼,但時不時也用不經意的神態默默觀察這殿宇,他總有種感覺,好像柴榮在某個地方注視著自己和趙匡胤。但這殿宇四面都是墻,只有后面才有道小門,門外沒人。 就在這時,一個白胖圓臉的宦官走了進來,此人郭紹在哪里見過,卻一時間沒想起名字?;鹿倌弥鴥煞菥碜?,將手里的拂塵甩在手臂后面,上前道:“這是樞密院副使王樸主持、開封府左廳主要負責審理的案件卷宗,官家叫我拿來與二位將軍先瞧瞧。官家尚在更衣,等一下就來了?!?/br> 郭紹和趙匡胤一人接了一份,都沒開口說話。 宦官又道:“對了,二位各自看完了,便交換了看。這邊有凳子,二位請坐?!?/br> 趙匡胤點頭道:“好?!?/br> 于是郭紹就和趙匡胤開始看手里卷宗,當下只能看個大概。郭紹感到很吃虧,因為趙匡胤翻得很快,但他卻看得很慢……沒有標點,郭紹至今還不是特別習慣,能看得懂但閱讀速度較慢。 幸好手里這份是關于趙三涉嫌謀刺郭紹的卷宗,這個案子大概過程他都清楚,不必挨著每段話都瞧,只看一些關鍵的地方便行。 過了一陣,趙匡胤拍了拍卷宗。郭紹便轉頭道:“趙將軍,咱們換吧?!壁w匡胤點點頭,把手里的東西遞過來,與郭紹交換。 郭紹現在拿到的這一份則是趙三之死的始末。他先找到董三的口供描述。發現果然有詢問董三何時進趙府的一段,回答是廣順三年??吹竭@里,郭紹頓覺這卷宗的記錄還算比較靠譜。 在這個過程中,郭紹和趙匡胤都默默地等待著,恐怕誰也不知道對方心里想什么。 第一百六十八章 宮闈中的意志 今天一早皇帝把趙匡胤和郭紹一起叫到了皇宮。符后知道這事,她心里一直牽掛著、每時每刻都等待著結果的揭曉,但她并不做出關心的樣子。 …… 在滋德殿上,她正在聽一幫嬪妃宮婦七嘴八舌的廢話,以及忍受奶娘抱著個實歲不到三歲大的孩子柴宗訓、教他說“母后安康”。這小孩兒什么都不懂,奶聲奶氣地說話,叫符氏聽著心煩,她卻要作出一副慈愛的樣子。 柴宗訓是柴榮登基前的一個妾所生,那婦人生下孩子就死了;又加上柴榮之前的子女全被殺光,柴宗訓是新生的第一個男丁,便額外受寵,抱養給柴榮的正妻符氏、以便給柴宗訓更高的名分。 但符氏其實最不喜歡小孩兒。好像一個婦人活到十幾歲生育之后,整個人和心思都該放在一個啥都還不懂的孩兒身上,自己要活回去變成白癡、才能整天和個小孩兒玩耍得下去;很多婦人都是這樣,符氏卻一見到小孩兒就心煩。況且柴宗訓又非她所生,這孩子對她來說就是一樣東西,可以穩固皇后位置的物什;沒法丟開,卻也沒啥感覺。 特別是今天,她心里七上八下。偏偏那奶娘還不斷地教、糾正孩兒的發音叫母后,不厭其煩反反復復,符氏聽得心頭火冒。周圍這些嬪妃宮婦也是“嘻嘻哈哈”地逗柴宗訓,當稀罕寶貝一樣。 符氏心里想:他又不是你們生的,你們真的有那么喜歡他嗎? 但她沒有把自己的火氣和煩躁表現出來,只是不動聲色地對奶娘說道:“你把他帶下去,他還小不能急?!?/br> 符氏說話的時候很舒緩,沒有什么表情。但她不動聲色時,彎彎的眉目也好像有似有若無的笑意,叫人看不透的笑意……特別是口氣一點波瀾都沒有,更叫人琢磨不透她的微笑。那淡淡的笑乍一看仿如春風,美麗而溫柔;但若有人敢細看她的眼睛,卻能看到一絲疲憊、焦慮。 奶娘終于把孩兒帶走了,符氏暗自松了一口氣,總算少了一樣煩她的事兒。 大殿外面,陽光明媚,但她卻懶得動……現在也只能坐在這榻上,聽著眾宮婦毫無意思的廢話。在公眾場合,她們說話都還算比較講究,說些無趣的話至少不會說錯。 符氏知道大家背地里會瞧瞧議論官家哪晚又臨幸了誰,那人又為什么會被臨幸。爭寵十分激烈……不過符氏并不參與爭寵,所以也對這些話題不感興趣。以前她還能接受柴榮,覺得他是個很有能力的君主,膽識能力氣度可以彌補很多。但自從淮南得了一場大病,符氏的心已截然不同。 她大概聽了一番各宮嬪妃說話,便道:“沒事了的,都自便罷?!?/br> 眾女子便行禮,知趣地陸續離開了滋德殿。在她們眼里,皇后不和她們爭寵、對人也和善公正,所以還是很擁護符氏做后宮之主。 嬪妃們離開不久,宦官曹泰便入內,徑直走上上位的軟榻旁,在符氏旁邊悄悄說道:“今天一大早,奴家在東市碰見了京娘。她帶了句郭紹說的話:趙三之死非我所為,要殺也不會殺趙三?!?/br> 符氏聽前半句時一點動靜都沒有,因為她從來就不覺得趙三之死和郭紹有什么關系……畢竟符氏是看著他從禁軍小將成長為高級武將,很了解他的所作所為,信任他不可能犯這等錯誤。 但一聽到最后一句“要殺也不會殺趙三”,符氏彎彎的眉毛頓時微微向上一挑,似乎有點驚訝,不過很快她的嘴角就露出了一絲難以捉摸的笑意。 曹泰就說了一句便站在旁邊沉默不語。這時符氏微微側首,曹泰忙附耳過來,便聽得她輕輕說道:“今天官家召見郭、趙二人的結果要告訴我?!?/br> 曹泰不問原因,只應道:“喏?!?/br> 符氏便緩緩站了起來:“我要回宮歇著了?!?/br> 她最近確實是深居簡出,除了見見嬪妃宮婦幾乎不管任何事,表現得清心寡欲。以前勸官家、管軍政之事的情況更是再也沒發生。她隱隱就好像進入了韜光養晦的冬眠期。 去年底皇帝從淮南回京后,她留心觀察,覺得柴榮這次回來后身體更差。她不得不所有預防,萬一發生什么變故時,謹防皇帝會對自己產生戒心…… 目前的狀況讓她很不安生,要是柴榮太早駕崩了,按照往朝的經驗教訓,舊的格局下很難有人能控制住局面。特別是如果禁軍里沒人沒兵,肯定是控制不??;符氏覺得可靠、能完全信任的禁軍將領,只有郭紹。 如果失去了郭紹,她不僅會非常傷心,還會失去左右局勢的能力,處境堪憂……符氏不禁想起在河中府兵荒馬亂、亂兵洶洶的恐怖經歷。 而那趙三,竟然要謀刺郭紹,真是該死!還有趙匡胤,他究竟想作甚? 符氏的眼睛里露出一絲冷光,趙家那幾個人,不僅是在對付郭紹,而且是要把我置于任人魚rou的境地!他們是想我將來和那些無數被武人擄掠羞辱的婦人一樣的下場? 符氏看得很清楚,柴榮一旦不在了,這朝廷根本不能搞制衡……只有強主在位才能平衡,無人控制的局面下總得會分出個高矮、決一個勝出者。如果到了那一天,符氏只希望這個人是郭紹,而不是布局制衡他;那些把戲玩崩了就得把自己的一切都賠進去。符氏信任郭紹不是想當然,她已經多次驗證了郭紹的心;如果這個人都不能信任,她不覺得自己能找到第二個可以倚重的人。 什么大義名號都是太安穩的人在意的東西,符氏明白在那種危急時刻成為別人砧板rou的滋味。連基本的生存和尊嚴都不能保證的時候,誰還顧得上許多? ……今天柴榮召見郭、趙二人,符氏一直在等待著結果。她只希望郭紹能順利度過這一關,先穩住陣腳。將來等到有機會時,符氏才準備慢慢和趙家算舊賬。 第一百六十九章 勿失朕望 東華門內,殿宇外面一個宦官喊道:“陛下駕到!” 郭紹和趙匡胤聽得,便急忙從凳子上站了起來,稍許,果然見柴榮在前呼后擁之下自殿門走了進來。柴榮沒穿戎服、也沒穿龍袍,照樣是一身紫色的大團花圓領袍服,頭上戴著烏紗帽。 殿中二人,這時便前后跪伏在地,喊道:“臣叩見陛下,陛下圣壽無疆?!?/br> 柴榮上前,一手扶一個,竟是實實在在地將二人扶起,說道:“愛卿等平身?!彼銎鹆巳吮銖街钡秸蛔讼聛?。那上面的位置只擺了一把椅子,并非正規的寶座,離得也不遠。